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晨讀十分鐘》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7.27K

一本書,我總喜歡從名字來判斷內容是否具有可讀性。這次,《晨讀十分鐘》之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因爲這裏有與新教育實驗中的“晨誦”相近的一個詞語“晨讀”,於是,開啟後一口氣就讀了一半,後來的部分是斷斷續續看完的。

《晨讀十分鐘》讀後感範文

這部韓國作品,語言簡單易懂,幾乎沒有什麼生僻的字和難理解的詞,前後更沒有什麼需要反覆深入思考的內容,所以讀起來特別流暢。其實,我對韓國文化的瞭解主要是從電視劇中人物的語言開始的,他們的電視劇中,人物對白也是如此簡單,而我們,從盤古開天地直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歷史的滄桑與時代的變遷使漢語言文化光輝燦爛,豐富多彩。一想到這裏,因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產生的自豪感再次油然而生,學好語文、教好語文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雖然韓國的歷史文化比不上我們,但我一直佩服韓國人的執着,其實從這本書中就可以看到,爲了搞清楚韓國小學生對學習厭倦、痛苦的原因,他們一直在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尋找對策。全書從科學、生理、教育機關管理不力等角度,剖析了韓國學生對讀書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層層推理,反覆提出讀書的重要性——既能開發學生的潛力,又承載着人類心靈的教育,然後結合韓國在晨讀十分鐘的改革中發現的問題,給韓國孩子帶來的變化等,再次暗示我們,教育改革必須從晨讀開始,學生才能對學習感興趣、變得喜歡寫文章,老師也會因此過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最可貴的'是,作者還告訴我們晨誦操作時需要學會78個戰術,而每一個戰術後,作者都給了我們一個愛心提示,對 家長和老師指導孩子讀書提供了最好的參考。值得借鑑的是爲孩子製作讀書履歷,這既是對一個孩子讀書量和質的考察,又可以借鑑到我們的整本書共讀中去,運用這種方法,對孩子本期的整本書共讀做一個總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實效果更好;其次,作者給我們提供的培養孩子推理性思考的方法,對於指導那些剛剛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斷激發他們的興趣也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尤其是第五章,作者給我們提供了登上思考坡度的12種方法,讓我們像軍人、畫家、詩人、數學家等一樣讀書,提法別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與當下我們正在進行的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主旨完全相同,在實踐過程中,許多做法我都嘗試過。其實面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晨讀十分鐘又算得了什麼呢?我更渴望讓晨讀成爲一項傳承中華文化的律條,高舉中華文明的旗幟,讓中華文化因此更加輝煌。因爲,讀書不僅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