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的故事》讀後感

讀後感3.08W

《我的故事》讀後感1

讀海倫凱勒的《我的故事》,使我深深的震撼了!海倫?凱勒三歲時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她沒有屈服於命運的擺佈,而是頑強地與命運作鬥爭。

《我的故事》讀後感

海倫凱勒的媽媽在她7歲的時候給她請了一個老師,就是安?莎莉文老師,老師對她非常嚴格。在老師到來之前,海倫因爲看不見聽不着,常常脾氣很壞,吃飯的時候都是用手抓,後來被老師強行糾正過來,改用勺子。她的種種桀驁不馴和各種壞習慣都被一點點的改了過來。在老師的教導下,海倫逐漸意識到世界的美好,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想想看,生活在黑暗的無聲無息的世界裏,是多麼的無助和無奈!對於我們健全人來說易如反掌就能做到的事,對海倫而言卻是多麼不容易做到的啊!當她學會拼寫第一個單詞“doll”(娃娃)的時候,便興沖沖奔到樓下伸出手驕傲地告訴媽媽,這可是她一生中的大事兒啊!後來老師一遍一遍地在她手上拼寫,海倫也一遍一遍地反覆地練習,她珍視生活中的每一縷陽光,欣賞每一片綠葉。我們健全人司空見慣的事,在她眼中都變成了像寶石一樣珍貴。她後來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令人回味無窮。之所以有後來的成就,與海倫的熱愛生活,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是分不開的。

掩卷沉思,百感交集。海倫?凱勒——一個身殘志堅的人,一個不屈不撓的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一個值得我永遠學習的人!每當我懈怠的時候,是她給我動力,催我奮進!

《我的故事》讀後感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旅程纔剛剛開始。”看完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合上書,我的眼前浮現出了那條綿延曲折,一眼望不到盡頭,卻又佈滿鳥語花香的追夢之路,我也成爲了那個滿懷希望的尋夢人,正執着在路上……

郎朗一直是我非常喜愛的一位藝術家,他夢幻般的鋼琴演奏令我如癡如醉,他傳奇的個人經歷也深深吸引着我。所以這本題爲《千里之行》的郎朗自傳剛一面世,我就迫不及待地買了一本。雖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一有閒暇,我就會捧起書本細細研讀,走進郎朗的世界。隨着閱讀的漸漸深入,我的腦海中也出現了一條有挫折更有成功,歡笑與淚水、夢想與激情交織的真正屬於郎朗的成長之路。對於眼前這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郎朗的真實形象我更加充滿喜愛與欽佩之情,而更加令我感喟不已的,是郎朗的父母爲他的成功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一切。

出生在一個父母都酷愛音樂的家庭,小郎朗從小就表現出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和極高的音樂天賦。他的音樂啓蒙教育就是由他的父親完成的.。雖然當時家境貧寒,但郎朗的父母還是毅然用幾千元的“鉅款”買來了一架鋼琴。這架鋼琴也成了小郎朗最好的玩伴,陪伴他不分晝夜沉醉於自己的音樂王國,度過了整個童年時代。郎朗的父親自豪地宣稱:“我的兒子是個音樂天才!”於是他決定盡己所能、付出一切培養郎朗。剛五歲,“音樂神童”郎朗就已經在整個瀋陽享有盛譽,而瀋陽最好的鋼琴教授已經不能滿足郎朗和他父親的期望。於是他的父親毅然決定,放棄自己體面而待遇優厚的公安工作,獨自帶着朗朗北上,爲郎朗尋找最好的音樂教授,爲他提供最完美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幫助他實現自己成爲一流鋼琴家的夢想。從此,郎朗一家人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兩地分居生活。從中央音樂學院再到美國的柯蒂斯音樂學院,最後成爲世界最頂尖的鋼琴大師,郎朗傳奇般的成功之路始終沒有缺少父親的陪伴、支援與鼓勵。雖然望子成龍心切的他有時方式方法不太恰當,但郎朗自己也深情地說,沒有父親,就沒有他的成功。他的父親將自己的音樂夢想也寄託在了兒子的身上,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郎朗就是他所有的希望。無論在哪裏,他都無時無刻不站在郎朗身後,保護他,爲他料理一切事物,督促他練琴,做他最最忠實的支援者與鼓勵者。可以說,郎朗的父親爲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郎朗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就,他的父親居功至偉。雖然在書中他的父親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和過於苛刻與嚴厲的態度我不太贊同,但我從字裏行間看到的是他對兒子的無限期望和至爲深沉廣博的愛,這也同樣令我感動不已。每一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望與關愛,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像郎朗的父母這樣甚至有些孤注一擲地幫助孩子圓夢,爲孩子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在郎朗執着的追夢之旅上,他的父母始終相伴左右,最終陪伴他走進了輝煌的音樂聖殿。

雖然我不是像郎朗那樣的天才,但我的心中,也一直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懷揣着夢想一路走來,沿途有無數的人出現在我的生命裏,爲我指明方向,幫助我戰勝困難與挫折,給我繼續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我最愛的姐姐,給我無微不至地呵護與關愛的家人,還有那麼多教育我、指導我、給我無私關懷的老師和朋友,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我要深深地感謝他們。當然,我更要送上自己最真摯的謝意的是你們——我至親至愛的所有暢迷朋友們,你們都是我的天使,謝謝你們陪伴我執着走在追夢之旅上,走過風雨,迎接彩虹。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旅程,也纔剛剛開始……

《我的故事》讀後感3

其實,我讀《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這本書已是大約一年前的事了,所以當我準備寫一篇讀後感時,我並沒有想起它。但在接連兩次失敗後,我不得不開始尋找一本我細讀過,並有所感悟的書。於是,我選中了它——被德國《世界報》成爲、、稱爲“世界最成功鋼琴家”的朗朗描述自己音樂生涯的一本書。

雖說是描述朗朗的音樂生涯,可此書幾乎可以稱爲朗朗的自傳。因爲,在朗朗的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只有音樂。

朗朗的故事很長,很坎坷,也很傳奇。書中有描寫他在中國時的懷才不遇,也有描寫他在美國時的一夜成名,還有描寫在手部受傷之後,他由“音樂狂人”變爲一個“正常”的,熱愛音樂與生活的人的過程。可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他的童年中,粉碎性的一次災難。

在朗朗七歲時,他參加了一次全國鋼琴比賽,他認爲自己非常出色,應該拿第一,可事實擊敗了他,他只獲得第七名。接着,朗朗瘋了一般練琴,瘋了一般要做第一名。他與他的父親一起去了北京,並找到一位水平很高的教授作爲老師,開始繼續朝自己的夢前進。

可由於聽信謠言,他的老師對他態度很差,甚至停止了教授他鋼琴,還說朗朗沒有才華。朗朗的父親失去了控制,像瘋了般對他大吼大叫,甚至逼他去死,而朗朗的忍耐也到了極限,他說這不是他的錯,可父親不相信。於是朗朗將之前對父親的不滿與怨恨全發泄了出來,他用從小到大父親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的雙手使盡全身力氣砸着牆壁。父親從狂怒中驚醒,央求他停下來,要他繼續彈琴。可年少的朗朗已經痛苦到了極限,他說,只要他還活着,就永遠也不會再碰鋼琴。

雖說朗朗後來當然沒有放棄鋼琴,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一個不同的朗朗,不同於我心中偉大的鋼琴家,在他發瘋似的父親面前,他是一個恐懼着,並且對於現實中不公的對待無奈地不滿着的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有另外一個,並不那麼勇敢,並不那麼堅強,並不那麼神聖的,相對來說更真實的自己。而偉人呢,則是克服了這種恐懼,克服了自己,才因此笑傲羣雄。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