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

讀後感1.8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

小時候看《西遊記》,看的都是電視版的,看得津津樂道。唯一的觀後感也不過就是這個調皮,那個懶惰之類的。現在看原著,又別有一番滋味。

孫悟空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調皮、可愛、不服天命。說到這裏,肯定有人會說:“你說他調皮可愛我們沒話說,哪來的不服天命?”其實西遊記在前幾個故事就說了“幽冥界中盡除名”,不就是典範嗎?生死簿內所有猴都被他給銷掉了。還有那大鬧天宮。大鬧天宮的源頭不正是因爲不服天命嗎?從整本書中得知,孫悟空遇事不慌,能夠勇敢面對現實。就像一個正面情緒。

而豬八戒呢,他就和孫悟空截然不同了。調戲嫦娥,才被貶下凡間。當遇到困難時,不能夠勇敢面對現實,而是選擇逃避。和孫悟空相比,他卻是個負面情緒。

還有沙僧,和前兩個相比,他就顯得有些渺小了。遇到妖怪,雖不會逃避,但卻屢戰屢敗。但他又不同於孫悟空和豬八戒。孫悟空未免有些自傲,對太多禮節充滿極度蔑視;八戒又太好吃懶做了,遇到點事就總想着散夥。沙僧就恰到好處,沒有孫悟空的高傲和豬八戒的逃避。所以沙僧總擔着勸架的擔子,對於前兩個,沙僧就倆字——“平衡”。

我們人心裏就像有一個稱,一邊是正面情緒,一邊是負面情緒。當其中一個不平衡時,就需要“沙僧”來勸架。

在這四人的取經之路中,我認爲孫悟空的成長最大。因爲他學會了什麼叫責任,怎樣去承擔責任。

在取經前,他和猴們整天吃吃喝喝,從不想任何事,就是一羣孩子,整天嬉戲,不需要想任何事。

可取經途中,唐僧曾趕過他,可他卻不願回去,這時他已經知道了要承擔起責任。孫悟空回花果山後,八戒求他回去,他答應他的猴孫們取完經後還會回來。可他最後回來了嗎?沒有。因爲他已經長大了。不能一直待在那依山傍水的花果山裏。

就像我們人一樣,人總有長大的那一天,總要學會承擔責任。

《西遊記》在帶給我歡笑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太多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需要你認真品讀。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2

說到中國的精典作品確實有很多,例如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倫語》、《莊子》等等,十分豐富。其中我喜歡《西遊記》。西遊記這本長篇小說寫的十分精彩。

作者吳承恩將西天取經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玩。被拍成戲後的西遊記更是吸引你的眼球。這部戲中的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妖怪的陰謀,時常冤枉孫悟空,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既便是惡到極點的強盜也不忍心殺死,以爲這是天大的罪過。將唐僧這個凡人的性格刻畫的生龍活虎。豬八戒這個人物形象表現的栩栩如生,彷彿一頭懶豬呈現在我們眼前。他好吃懶做,取經真心也不堅定,三翻五次要回高老莊,你看了一定會笑破肚皮。

大家一聽沙和尚這名字,先一定會想到一個詞語忠厚老實,沒有什麼小心眼,一位只把師父與取經放在眼裏的老實人。你也一定會喜歡善解人意的他。哎,應該介紹孫悟空了,一聽這名,就想起了一隻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韌不撥的潑猴。他又名孫行者,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般變化,騰雲駕霧,上天入地不成問題,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僞裝會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能大能小。他佔花果山爲王,自稱“齊天大聖”因大鬧蟠桃會,盜吃仙丹,打敗天上天兵天將,與如果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來經觀世音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三打白骨精,收服紅孩兒,熄滅火焰山,一路上降妖鬥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取經後英勇無畏的他被封爲鬥戰勝佛。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他爲了師父那種不求回報,只求師傅平安的心十分難得。現在聽了介紹後大家自己也去圖書館查一查,看一看我最喜愛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從讀中體會這四個人的性格及本領和種種優點。讓我們向他們學習那份堅持不懈的決心與耐心。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3

我認爲《西遊記》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有趣的,小時候我總是瘋狂的迷戀它,讀起它來既過癮又有趣。隨着年齡的增長,每次翻開它,總有不同的心情,時至今日,依然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但我的感悟卻漸漸 不同。

我不敢說這是一部所有人都大愛的經典之作,但它在四大名著中卻擁有一大圈稚齡讀者。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經濟越來越發達了,科技越來越先進了,交通工具越來越快了,但我們的束縛卻越來越多了。現在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經過時間的錘鍊和考驗,我終於明白《西遊記》爲什麼會歷經滄桑而不衰竭,卻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承下來。它蘊含着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最渴望的東西——自由,以及自由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4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西遊記》這本書不像《水滸傳》那樣,充滿了義薄雲天的英雄氣概;不像《三國演義》寄託了人們對社會安定和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也沒有《紅樓夢》那樣讓人體會到一個家族和朝代興亡盛衰的滋味。但是《西遊記》卻給很多孩子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想象的空間。尤其是孫悟空的美好形象,在這本書問世幾個世紀後的今天,依然那麼鮮活。

這個寒假,我也走進了《西遊記》,認識了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沒去取經之前很頑皮:他到東海龍宮搶了老龍王的定海神針;去冥界讓閻王爺把猴類名單從生死薄上全部劃掉;不畏玉帝強權,大鬧天宮,殺得十萬天兵天將望風而逃;在蟠桃大會上偷吃蟠桃……他的大膽和叛逆可謂演繹得淋漓盡致。

大鬧天宮之後,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困在五行山,500年後,去西天取經的唐僧救了孫悟空。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爲什麼如來佛祖要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又讓唐僧去救他?

原來,這一切都是佛祖的用心良苦。他是想要消去孫悟空身上的霸氣和傲氣,讓他有一顆感恩之心,一心一意陪着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經。

孫悟空被唐僧收爲徒弟後,皈依佛法,與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一起隨從唐僧去西天取經。在取經過程中,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成功取到了真經。

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所有人朝着一個目標前進,不管有多艱難,都一定會成功的。

小時候,我從動畫片中認識了武力高強,能騰雲駕霧的孫悟空;長大了,從經典名著《西遊記》中認識了一個不畏困難,堅持不懈的孫悟空。

從孫悟空身上我明白了:漫漫人生路上,也會遇到諸多磨難。不能碰到一點挫折,就退縮。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對它,沒有暴風雨的洗禮,又怎會有風雨過後的彩虹呢!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5

取經道路數十載,四人連心共九霄,這本膾炙人口的《》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挫折、苦難和分離等打擊,但心中的火焰永不消滅,直到到達西天聖地,取得真經。其中嫉惡如仇、智慧的石猴孫悟空,幽默但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以及對心中的目標堅定不移的唐三藏,他們之間發生的許多,鑄就了一部文化經典,讀之十分。

正是因爲唐僧心中有目標,一心要到達西天,無論有任何的困難、打擊,他都無所畏懼。雖然他是肉眼凡胎,但正是他這種對取經的熱情和堅定不移的信心,帶動了自己的徒弟走上光明之路,的結果。所以只有心中有目標,纔會走上之路。

有句俗語叫做方向不對,白費。是啊,如果我們心中沒有目標,怎麼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呢?試想勾踐心中如果沒有復國的大志,怎會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呢?如果沒有戰勝的決心,怎會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呢?秦始皇如果沒有統一六國的雄才大志,怎會改革強兵,亂世之中平天下呢?

詩云中由心膽方開達,心無目標何所依?這些鮮明的事例告訴我們:沒有目標的一往無前,難道不同於南轅北轍嗎?只有我們心中有了目標,纔可能會成功。如果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大將軍李廣有目標破匈奴,成了勇敢的鐵將。而那些心中無目標的人,早已身與名俱滅了。只有心中的真正歸屬、目標,纔會不費江河萬古流,讓人們走上光明的道路。

所以說,我們無論幹什麼事情不僅要努力,還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向適合自己的方面發展,向自己的理想奮進,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渾渾噩噩地消磨!加油,心有目標終歸屬,不做無事話筆長!

有方向、有目標、有努力,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情,奮進向前吧!我們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6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這本書時時,總是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這是一部人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啓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

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爲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

總之,我認爲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着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爲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7

說到我國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其中令我最最喜歡的就數吳承恩的《西遊記》了!

《西遊記》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同心協力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

《西遊記》中塑造了許多人物,但是最令我敬佩、學習的就數那機智聰明、忠心耿耿的孫悟空了。孫悟空擁有一個筋斗翻十萬八千里,有着迷惑妖魔的七十二變以及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已令你呆若木雞了吧!告訴你,孫悟空還有一雙火眼金睛呦!就拿我最喜歡看的《三打白骨精》來說吧!

一天,唐僧師徒來到了一個山高路險、陰風陣陣的高山前,大約又走了一個時辰,他們來到白骨精居住的山下,白骨精見了唐僧心花怒放,一心想騙到唐僧肉。白骨精便幾次變成人來騙唐僧,但是哪裏逃得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呢,

一次又一次的想把它給打死。可是由於八戒的插嘴,唐僧的阻攔,白骨精一次又一次的從孫悟空的手掌心中逃走。最後一次,終於把白骨精給打死了,但是,還是由於八戒的一句話,唐僧輕信了他的話,“臭罵”了悟空一頓,還把他給趕回了花果山。

孫悟空具有的所有品質,正是我國中華人民千年熔鍊成的民族精神,是舉世無雙的精神,如果我們人人都像孫悟空一樣,那所有的危險在我們眼裏都是“小菜一碟”。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共同學習孫悟空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能和孫悟空一樣神通廣大,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的忠心耿耿、機智聰明、一心爲民······的精神。

同學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我們從現在做起,一步步踏入人的生活。同學們,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8

《西遊記》這本書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我,也不例外。可是,這次讀《西遊記》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就是隻喜歡孫悟空那神奇的法術,其它什麼也不知道。這次讀《西遊記》的原著,不僅覺得打鬥場面描寫得更加淋漓盡致,而且還悟出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經典之作,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西遊記》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師徒四人也各有特點:唐僧西行取經雖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卻始終虔心向佛,至死不悔,雖然在妖魔面前往往顯得軟弱、膽小、無知,也常常會做錯事,但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助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回真經,修成正果;孫悟空嫉惡如仇,勇敢機智,具有英雄般的力量與手段,同時也保有猴子的好動與急躁,一路上降魔鬥妖,數他的功勞最大;豬八戒憨厚單純,好吃懶做;沙僧任勞任怨,這些人物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

當然這本書最讓我難忘的還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怎樣的一種境界,這句話也是我在本書中,悟出的最深刻的道理。西行之路,五萬餘里。師徒四人如果沒有恆心,沒有信心,沒有毅力,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啊!可是,我們在生活學習中,卻沒有如此般耐力。就拿我來說吧,平時在學習上,我最害怕的就是難題,這些難題就像《西遊記》中的妖魔鬼怪,攔着我的“去路”,一遇到這些“攔路虎”,我不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跳過,就是上網去查找答案。我常常想:上網查比自己做方便多了!有時候遇到更難的題,網上也沒有答案時,我甚至會坐在地上發悶氣!媽媽老是說我要多動腦,多思考,可我就愛理不理,愛聽不聽,所以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要是我有師徒四人的恆心,攻破幾百道難題都不爲過!

《西遊記》創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神奇瑰麗的魔幻世界,令我愛不釋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讓我們學習師徒四人永不氣餒的精神吧!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9

近幾天來,我一口氣讀完了 名著《西遊記》。它跌宕的情節,優美的語言,幽默的文筆……把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的故事,寫得引人入勝,扣人心絃。

最吸引人眼球的人物,自然是孫悟空了,他嫉惡如仇,武藝高強,一人獨戰十萬天兵。對付白骨精時,他火眼金睛識妖魔,一根棍子魂兒散,更覺大快人心。這一妖魔哄騙了三藏多少次?可唐僧不辨是非,當下便念起了“腦瓜疼”,痛得大聖死去活來,連連哀求。看到此,我怒火心生,好一個唐三藏,大聖在生死攸關之際保護了你,你怎能如此不知好歹,恩將仇報?取經路上困難重重,沒有孫大聖,你不就提前見如來了嗎?一個肉眼凡僧,不辨善惡,裝什麼假慈悲?哪知唐僧依然不聽勸告,固執己見,把孫悟空趕了出去,任憑大聖怎麼哀求,也無動於衷。我一邊責怪唐僧是非不分,一邊埋怨悟空,何必如此愚忠。可孫悟空人雖然走了,心卻仍然處處關心師傅,盡心盡力保他不受劫難。我的眼眶紅了,大聖如此堅定不離,一心護唐僧平安,一腔真情怎不讓人熱淚盈眶?

想想自己,可就差遠了。當初信心滿滿,強烈要求學二胡,一開始也是滿腔熱情,可沒學幾天,手痠臂痛,便一扭頭不再學了,連面對小小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都沒有,任憑灰塵籠罩二胡……若是唐僧一行人也如我這般,恐怕走到半路便各自回家了,真經自然是無望了。

那次,我吵着要學習滑板,剛上去便摔了一跤,身上痛極了,淚水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我氣呼呼地把滑板扔到一旁,不打算學了。忽然想到《西遊記》中的這羣人,他們面臨的困難和考驗,豈是我這個跟頭可比的!若是不堅持又怎能得真經,這樣輕言放棄的我,與豬八戒有何區別?想到這兒,我握緊了拳頭,再一次站了上去……

堅持到底,約束自我,至誠至善,勇往直前,我品到了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想要表達的人生真諦。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0

說到《西遊記》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說:“讀個《西遊記》能有什麼感悟,電視劇都放了幾百遍了。”可是讀懂《西遊記》的又有多少人呢?

《西遊記》這一部鉅著,寫得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斬妖除魔,取得真經的故事。

然而這是表面,我覺得首先《西遊記》是一部當年老百姓的精神寄託,寫美猴王出世,是寫老百姓希望一位英雄來抵抗統治,寫大鬧天宮,是寫老百姓希望一位英雄推翻統治,而孫悟空被壓五指山,卻寫出了起義終會被鎮壓這一悲觀事實。

第二這是一部諷刺現實的書,寫書的時間大概是在明朝嘉靖這一段時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寫車遲國這一段,車遲國的皇帝是一個昏君,且朝政被三個道士弄得是不得安寧,這不就是暗喻當時的嘉靖皇帝嗎?當時皇帝修道,朝政被嚴嵩,嚴世蕃治理,可謂是一手遮天,把朝廷治理的可以說是一副要亡國的景象,貪污極其嚴重,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徐階把他們打敗,加之後來的張居正,高拱等改革家的變法,明朝不過就是一百年,如果要找最能體現當時老百姓心情的那句話就是“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對於貪污《西遊記》中也有直接描寫,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到凌雲渡,去雷音寺取真經的時候,看守人故意不給他們說要拿東西接,唐僧只好把李世民給他的寶貝拿出來,才接到真經,連神仙都貪,還有誰不貪呢?

第三,這就是一部神魔小說。

其實無論怎麼說,書中有一個人物總是不變的,他就是孫悟空,他是一個矛盾的角色,他勇敢,堅強,他叛逆,桀驁不馴,但他始終是他自己,一個不完美的齊天大聖,同樣不變的,是孫悟空對我的影響,他是唯一一個讓我從小時候到現在一直當作偶象的人物,是他讓我知道做人要堅強,勇敢,忠心。

這是西遊,不一樣的西遊。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1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每到放假,電視中總會反覆播放,令人百看不厭。

《西遊記》講訴了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長途跋涉,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動人故事。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那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的本領,厲害極了!每次師傅遇到困難,他總會想方設法把他解救出來,而且,當他跟妖怪作鬥爭,拿出他的寶貝金箍棒時,別提多威風了!而且,他對師傅一向忠心耿耿,師傅錯念緊箍咒時,他也不生氣,依然保護着師傅不受傷害,孫悟空的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而豬八戒儘管好吃又好色,給大家的印象一向不好,但我覺得他還是挺“冤”的。首先,他投錯了胎,變成了一隻嚇人的豬,走到哪裏,就嚇到哪裏,他一定很難過。儘管豬八戒很嚇人,但也取經時也出了不少的力氣呢,比如說,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時候,他也幫着孫悟空打妖怪,雖然每次都被妖怪抓住。他還有一顆善良,正直的心,他也從來沒有對妖怪說過求饒的話,我們是不是能比他做得更好呢?所以我們還是不要笑話豬八戒了!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沙僧不畏艱苦,挑着擔子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任勞任怨,盡心照顧師傅,還陪着師傅唸經,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唐僧是取經的核心,他有着一顆慈悲的心,他好心幫助了許多的人,卻沒有要求一點點的回報。唐僧經歷了14年的風風雨雨,一切的風暴和困難都沒有阻擋他取得真經的決心。

我從《西遊記》中知道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你都要有一顆戰勝困難的心,這樣,你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奔流的河水如果沒有石頭的阻擋,那就不會激起美麗的浪花;羽毛未滿的小鳥如果不與暴風雨搏擊,就不敢飛得更高,我們人也一樣,如果不遇到風風雨雨,哪能成功呢?

人生就像五味瓶,如果沒有嚐到苦,怎麼能感受到甜呢?所以我們不要被困難打倒,要向着成功發展,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2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題記

再讀《西遊記》,不再是當初的那份淺薄,也不是爲了欽羨某個人或某項本領,而是一種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昇華。

孫悟空——童年的純真

《西遊記》中孫悟空總是主角,讓人不自覺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他,猶如磁鐵對鐵屑的吸引,卻又覺得理所當然。粗看,他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諸多本領,還有一根金光閃閃的金箍棒;細品,陡然發現那就是我們那純真的童年,總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充滿純真的頑皮,無畏,也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看着他,似乎你也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總勾起幾絲甜蜜。

豬八戒——青春的萌動

八戒意味着戒去八項事,讓一個青年戒去心中的萌動,卻不可行。他就像人生的青年時期,青春開始萌動,開始對異性的追求,但也是開始創業的黃金時段。可他身上卻總是有着一些缺點,懶惰、貪吃,只是常事,畢竟是一個青年。陡然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青年時代,雄心萬丈卻又屢屢出錯。

沙悟淨——中年的麻木

沙悟淨在《西遊記》中似乎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着擔子走在最後面,臉上總是一個表情,卻又充滿幹勁,勤勞似乎不好說,是一種逆來順受吧!他脫去了稚嫩,也失去了激情,有的只有麻木。這就是人到中年的真實寫照啊!人過中年,嘗過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經歷了種種挫折已經對它們麻木了,只是一味地紮紮實實地前行。

唐玄奘——老年的頓悟

唐玄奘——似乎眼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氣質更是脫俗,每一句話都充滿玄妙,令人再三品味,不得不稱讚他是一名智者。但,我認爲他更應該是一名老者,經歷了滄海桑田,就如老年對生命的.感悟,充滿了理性的光輝,眼中沒有一絲迷茫,全是一種淡然,一種智珠在握的感覺,即使泰山崩裂也無改色。

在《西遊記》中,演繹的不是西遊,而是人生,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盡在其中。讓人們有了一種對生命的頓悟。

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充滿悟空的蓬勃朝氣,帶着八戒的無畏,攜着悟淨的成熟,懷着唐僧的理性上路吧!未來永遠屬於我們!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3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浪漫主義神魔小說。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他們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取得真經的故事。

以前我只看過幾集《西遊記》的電視劇,如今,我拿起了紙質書本,在淡淡的墨香中開始了漫長的“取經”之旅。

書的前幾回,主要描述了孫悟空的故事:花果山的石頭縫中蹦出個石猴,拜菩提祖師爲師,得名“孫悟空”;後被天帝招安,賜了個沒有品級的弼馬溫,在天庭豢養馬匹。後得知官位輕賤,回了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玉帝因奈他不得,遂封其爲齊天大聖,許他個管理蟠桃園的差事。後又大鬧蟠桃會,盜金丹,終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遇三藏,踏上西天取經之路。

孫悟空,破石而出,“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拘束”。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追尋自由,不服管束之人。幽冥二鬼索命時,他說:“我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服他管轄”,更讓我體會到了他的不羈與自信。可當天帝招他去做官時,他又高興地去了,先是弼馬溫,再是管理蟠桃園,這難道不是受人限制、受人約束嗎?真弄不明白啊。

孫悟空也是個可憐的人。他從石頭之中孕育出來,無父無母,也不知道天地間的道理和法則。交了些許朋友,而在後來,他因觸犯天條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哪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他交的那些朋友,因爲怕被牽累,竟沒有一個去看望他的,真真可憐!

不過,這也道出孫悟空根本不會交友,看不清,分辨不出人的曲直好壞。

但是,這世上芸芸衆生,有多少人能清楚自己心中真正所念,有多少人能明辨身邊的忠良奸佞,又有多少人能在別人危難時伸出溫暖的雙手拉一把呢?怕也是不多吧!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4

“白龍馬,脖鈴兒急……”這是一段不少炎黃子孫在少年時代便耳熟能詳的旋律。然而,不知有幾人聽完這一段旋律,又想起自己對《西遊記》這部名聲遠揚的神魔小說的一些感想呢?不知你能不能與我分享呢?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竟然成了唐三藏趕走孫行者的原因;豬八戒﹑沙和尚﹑孫悟空的武器被偷;玄奘被紅孩兒劫走;沙和尚﹑豬八戒以及唐三藏不小心喝下毒茶而昏迷不醒;唐三藏被六耳獼猴打傷;齊天大聖?六耳獼猴?傻傻分不清……他們的取經之路可真是不太平。

有許多的人並不清楚他們師徒四人爲什麼能夠成功地度過困難。有的人認爲這是因爲孫悟空法力高強;有的說這是因爲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們一點一點地越來越團結;也有的是因爲他們面對誘惑不動心……但是我卻認爲最最最重要的是他們勇敢面對那幾場隨時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暴風雨。

就像那一次,唐僧前去盤絲洞,卻遇到了七隻蜘蛛精。她們準備吃唐僧肉,好在孫悟空及時地把他救了出來。在黃花觀又遇蜘蛛精的師兄和蜘蛛精,這次孫行者遇到了困難,沒能成功救出師傅。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跑去找菩薩。

還有那一次,唐僧被妖怪捉去,可豬八戒相信“猴哥”一定有辦法,“猴哥”一定能行,當孫悟空歸來之時,豬悟淨還開玩笑,說:“師傅姓‘陳’名‘到底’了。”孫悟空過一會兒才清楚,師傅被妖怪捉到河底去了。

看,他們幾個是多麼樂觀呀!遇到了挫折他們難道放棄了嗎?沒有。可有的人,遇到了一點點的小小小困難便灰了心,開始徹底地放棄,他們有一點自卑,不太自信。其實他們如果也堅持了下來,他們也能夠從失敗中慢慢地摸索到方向,不用擔心自己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遇到暴風雨,應該銘記“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其實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應該相信自己能行。告訴自己我能行,告訴自己Icandoit。從這一刻開始,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向他們看齊!

忽然想起一句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後。孫悟空他們不也是這樣嗎,樂觀向上,你必然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彩虹。別忘了,要微笑面對困難哦!

《西遊記》讀後感_名著讀後感700字15

西遊取經路上,師徒四人經歷風風雨雨,歡笑着,又悲傷着。

猶記得去年讀着原著,那著名的章節,師徒四人經受白骨精的三番糾纏,在無知的唐僧地阻攔下,驚險地從危崖的邊際逃了出來。而唐僧卻不自知,只是悲憤於孫悟空殺死了三個生靈,而將他逐出師門。悟空萬分不捨,因爲又一次被自己的師父趕走,十分傷心,想要解釋,奈何唐僧十分決絕,最後堅持着叩拜告辭,卻十分留戀過往。

這場景雖不至於算催人淚下,但也令人胸口發悶,鬱郁不解。

這樣的悲歡離合一幕幕上演,最終“圓滿”的迴歸,也是因爲某些感情的淡化才促成的。唐僧的救命之恩悟空早已還清,而悟空在昔日的情分被師父親手斬斷後,依然任勞任怨,在聽聞師父的處境危險時,還是決然營救,並且卑微地懇求原諒。相比之下,唐僧的“原諒”“不計前嫌”倒顯得有些諷刺了。悟空對於這本不該有的“原諒”反而歡欣雀躍,誠懇地接受。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如果沒了這一段師徒訣別,也許不會有那麼著名。孫悟空對唐僧的殷切態度,讓人感傷。孫悟空似乎從頭到尾,對於這種被誤解的情況都不怎麼爲自己辯解,反而默默承受指責,並且懇求原諒,對於師徒情分十分珍惜維護。他爲唐僧瞻前顧後,細心體貼地照料着,若沒有了他的細膩,也許唐僧的生活會在八戒以及沙僧的遲鈍或無視下過得非常艱難。就算他精神上仍不會放棄西行,但身體遲早會承受不住的。

這一章,令人憂愁,又引人思考。佛家講究慈悲於天下萬物,唐僧的慈悲爲懷,也許只是因爲菩薩心腸。但對一人的慈悲,有時會變爲對另一人的傷害。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不知成佛之後,這對師徒之間還會不會再保有情誼。也許悟空的迴歸,這圓滿的結局,只是作書人一廂情願的故事罷了。

所以我們這些成不了佛的凡人,對於每一份情誼,更應該懂得,並且小心翼翼地珍惜。不然那些來之不易的感情,可能會被無意間的一個舉動擊碎,落得個悲劇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