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在與衆不同的教室裏》讀後感

讀後感1.29W

拿到《在與衆不同的教室裏》這本書,我想你一定會和我一樣,立即被開篇的幾句話所吸引:“在沒有悠久尊師傳統的美國,最傑出的教師被稱爲‘英雄’。在美國人看來,教育與其說是神聖的,不如說是極端困難的。”在我們中國,優秀的教師可能會被評爲“勞模”、“名師”,卻沒有被稱作“英雄”的。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也總是和“戰功赫赫、見義勇爲”的英勇志士們聯繫在一起。究竟美國的教師與我們的老師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帶着這個疑問,我走進了《在與衆不同的教室裏》。

《在與衆不同的教室裏》讀後感

這本書共介紹了8位美國當代名師,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或者管理的方法,用自己的執著與智慧創造出了與衆不同的教室,分別在小學、初中、高中創造了一個個教育的奇蹟。從他們身上我捕捉到許多做教師的真諦與現代教育的玄機。這些被視爲“國家英雄”的教師,讓我們真切地領略到了美國名師的風采,也看到了美國教育的與衆不同。有人說:“教室裏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國民。”這本書就爲我們開啟了認識美國教育,反觀中國教育,進而探尋教育之本真的一扇窗。

萊福·艾斯奎斯是開篇介紹的第一位美國名師。他是小學五年級教師,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學生長達20多年,在很多方面,他非常“中國”化:加班加點,樂此不疲地給學生“補課”, 自己幾乎所有的時間放到了教育上。他給學生定的座右銘是“好好表現,勤奮學習” ,他希望透過教育改變學生的命運。但他給學生留的作業非常少,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看自己喜愛的書籍或練習器樂、排練戲劇等。他還熱衷於帶學生遠足,不僅僅讓學生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做一個有禮貌有規矩有教養的人。他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他的事蹟被拍成紀錄片,他的著作成爲熱門暢銷書,但他仍然堅守在他的56號教室,證明着一個人能夠在最小的空間裏創造出最大的奇蹟。

比起艾斯奎斯,克拉克的成名晚了很多,但人氣卻一點也不少。他讓我們領略了“規則的力量”, 克拉克老師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教養。他的55條班規或許是最全面、最有操作性的學生行爲規範。他總結的這55個細節從餐桌禮儀到積極心態培養,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涵蓋了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這些內容完全來自於作者對教育細節的思考,而且簡單易學,行之有效。

如果說艾斯奎斯和克拉克體現了小學教師的最高境界,那麼比格勒和凱德則是對所教學科的專業性有較高要求的中學教師的傑出代表。

比格勒教的是歷史,他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帶學生實地考察,搞課題研究,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模擬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體驗,教活了歷史。這對我們語文教學也有很大的啓示。

凱德老師是一位因蟋蟀而成名的科學教師。他以蟋蟀爲載體透過觀察實驗,將科學知識融入到這一過程中,使枯燥的科學變得鮮活有趣。他的傑出更在於他的一個目標:使學生能夠把在課堂上獲得的自尊和自信遷移到生活中。在凱德老師這裏,我感受到有趣的課堂有意義的課堂應該成爲我們追求的目標。

德雷珀因爲部分學生不喜歡讀指定的課文,就自己爲他們撰寫,成爲美國最成功的作家教師。寫作的特長爲她的教育生活平添了很多的精彩。她的學生把她的論文稱作“德雷帕論文”並以透過此論文而感到自豪。在德雷帕老師的身上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

貝特西·羅傑斯在當選“全國年度教師”後主動去了當地最差的一所學校;在學校裏她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並領着同行們,最終改變了學校的狀況。在教學上羅傑斯的“玫瑰花蕾論”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孩子就像美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後開的花,與最早開的花一樣美麗。”多好的心態啊,這種理念與張文質老師提出的“教育是慢的教育”竟不謀而合。

卡姆拉斯則同樣是一位傾情與薄弱學校的老師,一直致力於消除教育的不公。喜歡卡姆拉斯的一句話:“我相信一個教師擁有改變學生一生的力量。”在卡姆拉斯的'身上,讓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一名教師對於一個國家的責任,從開始的“爲美國而教”到後來的積極呼籲“教師新政”,他的個人價值得到了更大的發掘。

黛博拉·梅耶爾先後在紐約和波士頓進行了多年的小規模辦學實驗,都獲得了巨大成功。在她創辦的學校,學生像博士生那樣上課、答辯她認爲高質量的教學會不斷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改革過程中,她始終不盲從,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念。

教育的原型就呈現在我們面前,從這些大洋彼岸優秀教師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信念、激情、創新意識以及對人性的真切關懷。細細讀來,感動於他們對學生無私的愛,感動於他們的教育激情,感動於他們真誠的笑容…… 在他們的心中因爲有更多的責任而變得執着與無畏。從這些教師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教育與名無關,與利無關,與非教育的一切慾望無關。他們快樂地、有創意地工作着,並且感染着他們的學生健康地成長,其影響力不僅在學校,更在於社會。在他們身上有太多太多的光彩之處,讓我不禁被他們的專業魅力所吸引,名師不愧爲名師,我爲他們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