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春秋故事讀後感

讀後感2.4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秋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秋故事讀後感

春秋故事讀後感1

友情是珍貴的,也是美好的。他不僅僅出現在我們身邊,書裏也有許多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讀了著名教育家林漢達編著的《春秋故事》。這本書記錄了春秋時期衆多諸侯國的興旺衰敗、弱肉強食、治國之道……

在書中我“認識”了文武雙全、細心膽大的曹劌;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百里奚;還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賢薦賢的鮑叔牙……管仲和鮑叔牙是要好的朋友,而成語“管鮑之交”這個典故就出在這兒。管仲和鮑叔牙兩個好朋友一塊兒做過買賣,大家都認爲管仲揩油,而鮑叔牙說:“朋友嘛,應當互相幫助,有的幫助沒有的”。一起打仗,大家認爲管仲貪生怕死,鮑叔牙卻替他解釋是因爲有老母親要奉養。管仲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只有鮑叔牙!”正是因爲鮑叔牙對管仲的相知相惜,才感動了管仲,也感動了後代子孫。

每當我讀到這裏,都會被鮑叔牙的這種行爲而感動。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一直在幫助理解和關心管仲。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也應該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寶貴的友情。

春秋故事讀後感2

這兩天我看了一本書——春秋故事,它告訴了我許多歷史故事,故事的內容十分有趣,我很喜歡看“脣亡齒寒”這個故事。

在公元前655年,晉國派使者到虞國,送上一匹千里馬和一對名貴的玉碧,說她們要去虢國,滅了他們,讓虞君借給他們一條道兒,虞君瞧了瞧他們送的寶貝,連連答應:“可以可以!”大夫宮之奇攔住他說:“虢國和我們相互幫助,如果把他們國滅了,我們也保不住。”虞君不聽,把道借給了他們,晉國使者滅了虢國,一順手把虞國也滅了,取回了千里馬和玉璧。

晉國的晉獻公給虞君一所房子,另外送他一副車馬和一對玉碧,晉獻公還要重用百里奚,但百里奚寧可做俘虜,也不要做晉國的官。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要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能像虞君那樣不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然像虞君那樣,後果自負。

春秋故事讀後感3

公元前506年,闔閭拜孫武爲大將,伍子胥爲副將。發兵6萬,向楚國進攻。楚昭王,逃到別國去了,楚國從來沒敗的這麼慘。闔閭讓太子建當楚王。伍子胥爲了替父兄報仇,痛恨着楚平王,可是楚平王已經死了,怎麼辦吶?他請求闔閭讓他去刨楚平王的墳。闔閭說:“這點小事,你自己瞧着辦吧。”伍子胥打聽出楚平王的墳修在東門外的寥臺湖。他就帶着士兵上湖邊去找。白茫茫的一片,誰也不知道墳在哪兒。正在這時,來了個老頭兒。他對伍子胥說:“昏王知道自己仇人多,怕將來有人刨她的墳,他做了幾個空墳。他又怕做墳的石工泄露機密,把石工,全殺了。我是當時做活裏頭的一個,碰巧逃了一條活命。我也正要想替被害的夥伴們報仇。”伍子胥就叫這老石工,據說楚平王的屍首是用水銀製過的。開啟棺材一看,屍首沒有爛。伍子胥見了,當時怒氣沖天,立刻把他拉出來,抄起鋼鞭,一氣打了300下,打的骨頭也折了。他流着淚,越罵越氣,把屍首的腦袋砍了下來。伍子胥對闔閭說:“必須把楚王殺了,楚國才能算滅了。”但闔閭打聽不到,楚昭王的下落,心裏很不痛快。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生前應該好好對人,否則害人終害己!就像楚平王,還點防人。

標籤:讀後感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