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

讀後感1.9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蘇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蘇菲的世界有感1000字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我的第一本哲學入門書。哲學,在像我這般普通人眼中,是極其遙遠,更甚者說,是高大上的詞彙。我們總認爲,哲學是哲學家才能弄明白的事。可是看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哲學是生活,是自然,是我們生活着的這個世界。就如柏拉圖所言,哲學源於驚疑,的確如此,若是沒有對世界的驚奇和對人生的疑惑,人就不會開始哲學的思考和探索。

蘇菲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就像艾勃特化身艾伯特給化身蘇菲的希德講訴哲學的起源和發展,喬斯坦賈德何嘗不是化身書中的哲學老師那般給我們這般對哲學一無所知的人講訴哲學到底是什麼。我們理解的哲學都是學生時期書中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大師給我們塑造的形象,即滿腹經綸的人在思考一些平常人不會去思考的問題。的確,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又有誰會去思考,我是從哪裏來的、世界又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對生活無關痛癢的問題呢?其實不然,哲學的範疇是很廣的,大到我們未知的宇宙,小到我們夜裏的一個夢。

最近關注的了一位國內的物理學家——李淼,在查閱他簡介時發現,他取得的是哲學博士學位。我當時便好奇,難道是一個理科生最後攻讀了文科的學位嗎?非也,很早開始,西方的物理學家便被稱爲哲學家,他們的任務是探索真實的世界。那些發明創造都可以被稱爲哲學家探索世界後,利用發現的規律創造出的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事物。當然,我並不認爲有利於人類發展,就一定有利於世界的發展,所以,對於科學家的評價,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吧。(我推薦大家可以去關注李淼教授的《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系列叢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一些高深的理論,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第一處直擊我靈魂的便是白兔子理論,即宇宙是一個白兔子,我們源於兔子頂端的'毛髮,大部分人慢慢爬向皮囊深處,並安居於此,僅有少數人儘管小心翼翼,卻仍冒險爬向毛髮頂端,以期能看清整個世界。這句話不難理解,也許這個世界真有想西方所推崇的第一大魔術師——上帝的存在,也許沒有,在這裏不做過多討論,也希望留下一處值得爭論的點。我們大多數人都安於生活在毛皮之中,安於接受已有的一切規律和知識,但是,很少有人願意花費精力去探尋新的發現,更少有人願意冒險對現有理論進行批判或反駁。於是,哲學家產生了,他們努力將自己的視野開啟,向更高點冒險,想代替人類去看看這個世界。然而,這個世界太大了,我們已知的宇宙範圍不過是個以幾百億光年爲半徑的球體,何況宇宙一直處於向外膨脹的過程中,可探測範圍之外又有些什麼,沒有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所以,我突然理解,爲何牛頓之流的大科學家們最後都紛紛信仰宗教了。

我最佩服的是賈德的構思,艾勃特將自己處在上帝視角,創造並操縱着艾伯特和蘇菲,殊不知,自己也是賈德的精神產物,何其諷刺,又讓人驚歎不已。我不禁懷疑,我們這個世界是否又是某種上帝視角的自大狂所創造的呢?我身體裏的我是否真的是我自己?心理學家會分析人類的精神世界,可是,人類的精神世界的起源又來自哪裏?我們是該相信經驗還是理性呢?看完這本書,原本一張白紙的腦袋裏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能想明白,很多不能,可是,我卻從未如此高興並慶幸這種存在的感覺。

好奇心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因爲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只有改變纔是永恆的,所以,若是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便不再“存在”了。讀完第一遍《蘇菲的世界》,我還未能完全理清哲學的發展路線,不過,高興的是,我已從一顆熟睡的蝨子覺醒過來,決心冒險往毛髮頂端爬去,不清楚自己能看的有多遠,卻清楚自己離魔法師越來越近。

標籤:蘇菲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