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讀後感5.79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的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童年》的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寫出了作者當時的悲慘遭遇,想起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起碼我比他幸福。

因爲作者3歲時,父親病故,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僱工,放高利,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而他的舅舅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爲了錢,爲了個人的利益,明裏爭,暗裏鬥,沒有私毫手足之情,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每一個學生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自己的童年,想想那時是多麼的美好。都想回到那時。可是時間是不會倒退的,只會離兒時越遠。

我有時就想,如果時間停在小學四年級是多麼的好啊。可是這不是真的,只是自己的虛想罷了!

童年充滿着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有着老師熱心地傳授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像我們現在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麼幸福,又是多麼奢侈呀。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都要好好學習,努力奮鬥,朝着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童年》的讀後感2

漫長歲月的煎熬,已化爲烏有。因爲,歲月帶來的,煎熬過後的,已是火災燒遍了大地。

當我合上書,書中的一幕幕依舊還浮現在我眼前,哭喊聲依舊在耳畔迴響。那聲音是那麼撕心裂肺,是那麼肝腸寸斷,不禁讓人寒顫連連。

《童年》這本書講述的便是:兒時的阿列克塞在父親去世後,在外祖父家度過的童年歲月。在年幼的阿列克塞眼裏,成人的世界是醜陋無情的。母親在已死去的父親遺體旁生下了一個未睜眼便已夭折的小弟弟。外祖父家裏,舅舅們以打架過日,愚弄弱者爲樂。強壯的男人欺負毆打女人,毒打兒童已不再稀奇。而在家中的小阿列克塞始終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外祖母把小阿列克塞暗淡的童年歲月改變了,終於讓一縷陽光照進了小阿列克塞的一生。

每當我讀到“她緩緩地移動着舞步,若有所思地凝望遠方,時而停止,時而前進。突然,她高大的身軀又快速旋轉起來。整個人充滿了活力,奇蹟般地恢復了年輕時的狀態,呈現出一種蓬勃的熱情和美麗。”時彷彿沉重的氣氛隨着外祖母的舞步活躍起來,把大家帶出了苦難的生活。也體現出了外祖母的堅強樂觀與積極向上的態度。

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把它捧在手中細細品讀。便會發現這世上沒有什麼事值得去悲傷難,只是我們只看見了這件事的一面,還有一面卻未曾發現。當我憤怒生氣的時候,把它捧在手中細細品讀。便會發現其實這件事情並不是很讓人生氣,只是我太小題大做,心胸太狹隘罷了。

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美好的,幸福的,開心的,難忘的……而主人公的童年生活是陰暗的,悲傷的,痛苦的,永遠不願記起的……但這些也沒有讓主人公放棄自我,反而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大作家——高爾基。

面龐已不再重要,因它充滿了累累傷痕。童年的歲月已模糊不清,因它永遠都讓我想抹去,永遠都不再憶起!

《童年》的讀後感3

讀《童年》有感童年,多麼美好而充滿天真的字眼。記憶深處,童年是充滿笑聲的開心天地;是釋放無邪的天真時光;是毫無束縛的歡樂年華。可當我看過高爾基寫的《童年》後,不由得潸然淚下。

童年對高爾基而言除了痛苦就是艱澀,看不到一絲的幸福和快樂。然而,有着這樣經歷的高爾基後來卻成爲了舉世聞名的作家,不得不讓人欽佩。在我過十歲生日那年,老師送給我四本書,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爾基寫的《童年》。高爾基只有4歲時,他的爸爸和剛出生不到五天的弟弟就相斷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他被迫送到外祖父家生活。由於外祖父家生活也很艱辛,他不得不去撿垃圾、當學徒、沿街乞討…生活給了這個不到5歲的孩子太多的苦難。茨岡的死、繼父對母親的打罵,讓他幼小的心靈徹底破碎。11歲那年,愛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外祖母也和外祖父分家了,兩個舅舅自相殘殺,失去了一切依靠的他只有獨自走入社會闖蕩。

高爾基的《童年》彷彿是一面鏡子,他讓我看到了自已的很多不足,我們現在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可還是不滿足,每天還時不時在家發些無理的小脾氣,向父母提些過份的要求,學習上也不刻苦,得過且過。真不知我們這些被比如成祖國幸福小花朵的孩子們怎麼了,突然覺得自已是個十足的壞小孩。一首歌唱的好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成功。高爾基吃到了苦中苦,成了人上人。而那段痛苦的經歷也成爲了高爾基畢生的財富。現在過着幸福生活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刻苦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

《童年》的讀後感4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牆,童年是一座閃亮的橋我們的童年是充滿美好回憶,開心幸福的;但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悲慘恐怖的。

在暑假裏,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主要記述了高爾基的悲慘童年——高爾基從小就失去了父親,隨後和母親等人來到了姥爺家生活。姥爺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對高爾基又打又罵,年幼的高爾基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相反,姥姥對高爾基疼愛有加,處處護着他。儘管如此,高爾基還是生活在一個黑暗的家庭中。姥爺的兒子們,也就是高爾基的舅舅,總是爲了爭奪家產而鬧得整個家雞犬不寧。在這麼一家子人中,只有姥姥經常和高爾基聊天,安慰他,儘管沒多大用處,但姥姥不想讓高爾基對這個世界絕望,畢竟他還小。高爾基在姥姥的安慰下時常會有些許笑容。就這樣,高爾基在黑暗的環境生活着最後,高爾基的母親因爲勞累過度又比較憂鬱而病死了。從此,高爾基也走入了“人間”。

合上書,我不禁百感交集。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同時又不由得有一絲寒意在我心中泛起,是同情吧,也是慚愧吧。書中的高爾基僅僅十一歲就獨立謀生,自己照顧自己,而我們呢?就像泡在蜜罐裏的蜜蜂一樣,就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不堪一折。享受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呵護,什麼事都不會做,生活起居也需要人照顧,更別說是像高爾基那樣獨立了。高爾基這樣一個孩童本該享受接受教育學習的權利,可是他生不逢時,沒有機會學習。想想我們這一羣“90”後的孩子,個個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有美麗的校園,有博學的教師,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卻不努力學習,不懂得珍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絢麗多彩的,是沒有黑暗的,沒有欺凌的,沒有憂慮的。但高爾基的童年卻是黑暗無比的,身心還要遭受到折磨相對於我們的童年,簡直是天壤之別!

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要知足常樂。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在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人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真理始終是不變的——陽光總在風雨後;但前提是你能夠堅持下來,像高爾基那樣堅持下來……

《童年》的讀後感5

讀了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使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木工家庭裏。五歲的時候,由於父親的病故而使生活更加的艱難。他和媽媽只好住在外祖父的家裏。由於家境貧寒,高爾基只好穿媽媽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黃色的衣衫和長腿褲子。這樣一身五顏六色的衣服,顯得不倫不類,經常引起同學們的嘲笑,有的同學甚至還給他起外號。爲了能夠上學,高爾基只好撿破爛換錢來交學費。當高爾基拿撿破爛換來的錢交學費時,有錢人家的孩子並不理解他的行爲,並且嘲笑他。而高爾基卻把這些嘲笑變成催促自己學習的動力。

相比之下,再看一看我們,我們穿的衣服全都是爸爸媽媽爲我們買的新衣服。想到這,我不禁有些慚愧。儘管我們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我們仍然還挑三撿四,嫌這嫌那,我們是多麼不應該呀!現在我們的上學條件是多麼優越,國家爲我們小學生減免了學費,什麼都不用擔心。相比之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我合書沉思,不禁思緒萬千。

《童年》的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阿廖沙了。外祖父不太喜歡阿廖沙,兩個舅舅更是討厭阿廖沙。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阿廖沙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阿廖沙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阿廖沙們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美好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高爾基這種堅強的品質值得我們的學習,因爲童年的艱苦生活,阿廖沙獲得了堅強的力量,最終於成了一名偉人。阿廖沙的這種堅強不屈,敢於面對困難並勇於克服苦難的精神是我應該好好學習的。我感到很幸福,因爲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記得在小時候,我很調皮,也很淘氣,經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有一次,爸爸送我一些小魚,我找來一隻大口瓶,洗乾淨,灌滿水,把它們放進去,還放了些水草。後來,小魚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漸漸長大了。就在這時候,外面流行着感冒媽媽怕我傳染,每天讓我喝霍香沖劑,預防感冒,一天,我去看小魚,發現有一條小魚呆頭呆腦,我突然想到,我的小魚還沒有吃霍香沖劑它們會不會感冒呢?於是我從爸爸的藥箱裏拿出一包,把整包倒下去,開始沒有反應,過了一會兒,水變成咖啡色,我看見小魚慌慌張張地沿着瓶壁游來游去,嘴一張一張的。我想小魚吃了霍香沖劑就不會生病了又過了一會兒它們像喝醉酒一樣互相撞來撞去,最後沉入水底,我以爲阿廖沙們睡着了過了好一會兒我搖搖瓶子阿廖沙們還是沒動靜,我把小魚倒出來,它們已經死了我含淚自責:“小魚啊,我不是有意還你們的,可沒想到你們卻死了”晚上我問下班的爸爸,阿廖沙說:“小魚怎麼能吃藥呢?”爸爸點了點我的小腦袋,又說:“你真傻呀”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童年》的讀後感7

今天,我讀完了童年這本內容豐富的小說,我思緒萬千。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的著名作家高爾基,他根據自己童年的遭遇編寫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裏面的人物栩栩如生。主人公阿廖沙3歲喪父,和母親一起住在外公家,外公對他不好,十分自私,兩個舅舅也性情殘暴,只有年邁的外婆和母親撫養、關愛他,他也十分懂事,受了委屈從不哭鬧。

阿廖沙是個堅強的孩子,更是個刻苦、懂事的人。當外祖父與外祖母分家後,分文無收的外祖母陷入困境,正上學的阿廖沙得知後,他便決心幫外婆賺錢,每天剛放學,他便揹着沉甸甸的書包在骯髒的牆角處拾垃圾,有時一個鐵片能賣10個盧布,相當於他和外祖母一天的開銷,就這樣他用撿垃圾得的錢滿足了經濟需要費。

阿廖沙這個懂事的人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童年》真是一本好書。

《童年》的讀後感8

我讀過一本書,叫做《童年》,童年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童年的時光。童年經過的是各種各樣的經歷。在童年時候,有過好多膽顫心驚的事。

也許你的童年難忘的是繽紛多彩的美景,也許你的童年難忘的是融洽相處的朋友,也許你的童年有着不爲人知,與衆不同的一個個祕密,他們都值得你去細細品味,深深回憶。而我的童年難忘的則是一本書,一本引我走向知識的海洋的少兒經典科普讀物。童年告訴我們,童年時光是最無私的。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在他們的生活中,童年中,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爲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畢生的精力。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總會有險阻的,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但生活中也充滿貧困,孤獨和辛勞。但是他們並沒有退縮,我認爲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它的心靈和品格。我認爲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麪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鬥,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因此偉人們的生涯往往就是長期的受難,他們的身心遭受悲慘命運的折磨,然而正是憂患造就他們的偉大。

如果說我的童年是一杯茶,那這本書就是茶的清香,如果說我的童年是一盤棋局,那這本書就是那個至關重要的棋子,如果說我的童年是一張蜘蛛網,那這本書就是網的中心點。童年已成細霧,成淡淡的影子,可這本書,會被牢牢的鎖在我記憶的深處。

人生最難忘的就是在童年,童年是最純潔的,童年是光明的,童年是有意義的。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的'童年。讀完這本書,才知道童年是最真實的,沒有心機的。我真的被童年所深深的吸引,好像就快融到那一片童年的草坪上,盡情的歌唱,沒有任何煩惱。去享受童年的快樂與幸福。

現在細想起來,童年就像一本開啟的書,在這本書裏,你會讀到因滿足願望而高興,也會讀到遇到不平而氣憤,還會讀到因受委屈而傷心。你會讀的興高采烈,也會讀的神色黯淡。你會因讀到精彩處而大聲叫好,也會因讀到驚險處而大驚失色。而現在,童年正在離開我,書的紙張也因此而漸漸變黃。被功課這座山壓得直不起腰的我們,只能在夢裏,慢慢的、慢慢的咀嚼這書裏的文字。

最後,好好把握你的童年吧,別讓這本書留下空白,留下遺蹟。

《童年》的讀後感9

寒假裏,我讀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馬克西姆·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爲“自傳體三步曲”。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的童年,是在一個充滿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度過的: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野蠻的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年幼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及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援了高爾基。故事生動展示了一個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沙皇專制制度統治下的腐敗、醜惡的社會,體會到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以及年輕一代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嚮往光明的苦難歷程。

相比於阿廖沙,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我們絕對不會經歷阿廖沙從小就經歷過無數次的毒打,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的頭破血流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的事件。

同阿廖沙比較,我們的生活是彩色的、是充滿陽光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父母把我們放在嘴裏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掉了,不會讓我們乾重活,更不會讓我們去打工掙錢,我們整日吃好喝好,不愁吃喝。衣食住行,根本輪不到我們去管。對於我們來說,讀好書纔是關鍵,又怎麼可能會像阿廖沙一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在同情阿廖沙之時我也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沒錯的,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而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性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她可以說是爲自己而活,也可以說是爲別人而活。在無數個日日夜夜之中,她讓我覺得她在爲和平爭取點什麼,也許是寧靜,也許是快樂,總讓人捉摸不透。這大概就是因爲她的善良,在爲別人付出時,她已忘懷了自己。就像冰心的《觀舞記》所寫的那樣“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衆,也忘懷了自己”外祖母就像這個舞蹈者,她在自我付出時,她也忘懷了所有。

而最讓我久久難以忘卻的是高爾基從小就善良的內心,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於學習,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鍊成長爲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有作爲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並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他去往了人間,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高爾基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