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2.9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精選6篇)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1

尤金·彼得森就曾說過:“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別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敵,因爲在常人眼裏,做父母的“理應是”強壯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可是現實中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呢?一句話,這些品質我們並不具備。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裏堅強、虔誠、有自制力的家長們。其實大家跟我一樣,心裏都明白,我們都是懦弱的人,逞強是行不通的,這也是孩子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的。

徹底剝奪自由,取消自主權,對成長的孩子是沒有好處的;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順利步入成年。家長都會在必要的時候,把自由和責任逐步交還給孩子,一次一點點,同時靜觀其變。如果孩子的責任感加強了,下一步就給他們更多一點自由,這樣循序漸進地交還,不可一蹴而就。萬一(或者說假如)孩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過程重複一次,一直到他們真正懂事爲止。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過程往往是比較困難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

3歲孩童有3歲孩童的思維能力,青少年的大腦也有它的侷限性,做父母的應該在瞭解孩子的發育情況和發展水平以後,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拿成年人的準則去要求,儘量現實一點兒。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2

利用這個寒假,在陪孩子讀書的同時,我選讀了《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因爲是邊陪孩子邊讀,所以可能不太細緻,但主要內容還是基本領悟了。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爲被其書名所吸引。在讀完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的必要性,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想它一定會告訴我們要怎樣做,怎樣改變自己方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因此帶着這樣的想法與希望讀了這本書。

本書正如我所意。作者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書中所言:“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

本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和“A—B陷阱,父母只要A,孩子就會B。”這兩種觀點都指出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錯誤導向。生活中,我們總以爲孩子是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怎麼教育他(她),他(她)就會什麼樣,也就是書中說的“A—B陷阱”。

爲此,我們就怕做得少而耽誤孩子,更有很多家長爲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只爲孩子多學點,免得將來後悔,實則這些輔導班讓孩子筋疲力盡。而書中告訴我們:其實這是一個陷阱,我們應該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真正接納孩子,對孩子要有耐心。比如說遇到事情不要急於發脾氣,不要輕易妄下結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呼吸,給孩子留點餘地,專心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想法與能力,設身處地爲孩子着想;做事、出門打出提前量,可提前15分鐘,給孩子留着足夠的時間。

其實讀到每一個故事,每一種觀點時都有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我正在進行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或者是我要學會並運用的教育手段。總之,教育之路很長很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使之逐漸順應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發展。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3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紀伯倫《先知》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的,他們在一所家長諮詢機構上班,根據十幾年的心理輔導和教育子女的經驗,他們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

的確如此,大學畢業後,我先後在一所中學兩所小學工作,接觸過兩百多學生,每個學生興趣愛好習慣各不相同,性格脾性品格更是截然不同。然而在我的眼裏,只有兩類學生:家教好的,家教不好的。彬彬有禮的孩子,他的父母必然也是溫文爾雅;蠻不講理的孩子,他的父母中必有不講理的;愛打人的孩子,家裏定有時常動手打人的長輩。在中國,人們習慣將教育培養孩子的事情交給老師,孩子不好必定是老師教育的不好。其實,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前,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給他的影響已是根深蒂固,如要改變,絕非易事。所以,是時候,咱們家長得將目光轉向自己,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是合格的家長。

你可以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現代社會人們普遍面臨巨大工作壓力,像我等爲生計日日奔波的人們佔社會大多數。有壓力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怨氣。每個父母都得反思下,你有沒有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壓力轉化成怨氣,撒在無辜的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只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卻換來家長的暴怒和大聲呵斥。無形之中,孩子遭到驚嚇,就可能從此沉默,孤言寡語。不是危言聳聽,我的一位學生家長就曾經很痛苦焦急的和我說,在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因爲一件很小的事情,他將孩子狠狠打了一頓,結果從那之後孩子就變得沉默少言,幾乎不願意和他交流。作爲父親,他不知道該如何改變目前和孩子之間的冷淡局面,如何彌補一次衝動造成的裂痕。事實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再小心都不爲過。如果父母自己都無法在孩子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你如何要求你的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你把握好幫助孩子的分寸了嗎?

當孩子好奇的將手伸向家裏的仙人掌的時候,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大叫:“哎呀,那個有刺,碰到會疼,不能碰!”其實,在不太危險的情況下,你不如讓他自己碰一下那刺,親身體驗到疼之後,想必今後他再也不會主動去觸碰。幫助孩子要拿捏好分寸,不要事事代勞,剝奪孩子感知接觸世界萬事萬物的機會,把成長的權利交還孩子。

你向孩子傳遞有價值的價值觀念了嗎?

有責任感,誠實禮貌,有愛心,懂得尊重別人,能感恩,可以積極參與到家庭勞動中。這些良好品格和表現大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的,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向孩子傳遞穩定的有價值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

父母與孩子的相遇亦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緣分,願天下父母孩子都好好珍惜,尤其是父母,言行舉止得配得上父親母親的稱呼,得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4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是由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第一次拿到這本書就深深被書的封面場景以及字型迷住了:一位母親拉着孩子的小手很是溫馨,封面上的字型: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害怕?我不是很理解,也許是因爲我還沒有熟讀這書的內容,但我猜想,所謂的害怕應該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吧。

作者是在一所家長諮詢機構上班,根據幾十年的心理輔導以及教育子女的經驗指出,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後者纔是最重要的。

是的,如今這社會的卻如此。我是一名剛實習結束的幼兒教師,來到幼兒園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好孩子與壞孩子,聽話的與不聽話的,有禮貌的與沒有禮貌的,爲何差距那麼大,直到有一次的家長半日活動,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家長對幼兒的不在乎,對老師的工作的不支援,家長的無所謂,孩子表現出來的也是無所謂,家長的無理取鬧,蠻力,幼兒對待同伴的也只有無理取鬧。如今家長已經習慣了將教育這個任務交給了老師,教得好家長一句敷衍謝謝,孩子不好必定是老師的責任。“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幼兒在三歲之後父母給予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老師想要改變,絕非一天兩天,最重要也得家長的配合。所以,作爲家長我們是否也該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合格呢?

教育中的愛與怕

“養育兒女是一個漫長的旅途,旅途上每一位父母都會體驗這兩種情感,一舉一動有時出於愛,更多則是出於害怕。”我們家中,我是姐姐,我還有個妹妹,所謂“長兄爲父”父母因爲工作原因,把妹妹上的生活,學習都交給我來管理,教育。對於這個妹妹我十分的疼愛,愛的同時充滿了害怕。學習方面,即將進入中學的她,對學習沒有積極,不上心,回到家裏對於作業總是拖拖拖,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很無奈,雖說我已踏入工作崗位,可是學生時代的壓力我都明白,她想要去逃避這個現實,我想去理解她,更加想要去幫助她完成。但是,我對自己這個無理的想法的後果充滿了害怕,妹妹現在只是小學,到了初中,高中作業量那麼多,我都要去幫她嗎?踏入社會找工作我也要去幫她嗎?理智下的我想了一遍又一遍,我可以做一個“有感情”的姐姐,絕不要做一個“感情用事”的姐姐,作爲過來人我應該去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

有耐心的人生往往更幸福

剛進入幼兒園資歷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我,每天頂着很大的壓力去學習,拖着疲憊的身體來到家裏很是不想說話。然而每天妹妹恰恰跟我相反,回到家裏吃飯時總會在我耳邊嘮叨個不停,告訴我在學校裏發生的事情,而我則是急急忙忙的吃完飯把自己鎖在房間裏,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有一天妹妹突然對我說“姐姐!你幹嘛老是很急啊?”說完後妹妹就進了自己的房間,幾天了沒有她耳邊的嘮叨,做事情比以前快了好多,自覺了,但是她不快樂了,我失去了傾聽這個資格,她變得沉默寡言。我總認爲她還小,不會理解我的心境,直到那一天聽了她這句話,我才如大夢初醒般。妹妹說得對,我總是在催她寫作業,催她起牀,嫌棄她很囉嗦,沒有耐心放慢腳步去等待她。我口口聲聲說愛她,卻不知道無形中傷害了她。我把最壞的情緒帶給了最愛的人。事實上,每一個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幼小心靈,需要我們大人細心呵護。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再小心都不爲過。

鼓勵遠遠超過貶低

歌德說過“有錯必糾是對的,但鼓勵她人上進的效果更好。”妹妹上初中了,面臨第一次的月考,她考的很差,回到家垂頭喪氣,我上前安撫她的情緒並問她怎麼了,她把情況告訴了我,我只對妹妹說了一句話“我相信你”我鼓勵她,也許一句再不過普通的話卻成了她的動力,在第二次月考中她有了明顯的進步,當然這少不了他平日裏我們共同的努力,以及我對妹妹身上傾盡的一切。在此期間也拉進了我們姐妹之間的信任與感情。所謂的鼓勵並非一句簡單話,拉瑞。克拉柏和丹。阿蘭德寫過一本書,名叫《鼓勵的實質》,他們在書中這樣說“鼓勵別人不是一種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種展露在外的修養,只有那些對他人保持敏感和愛的人才擁有。”

上帝既然安排我們彼此遇見,則是一段來之不易的緣分。作爲父母一個主要的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更好的自己,爲人父母者優秀了,示範作用會自然讓你的孩子優秀起來。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5

關於這本書,我想帶給我的,更多是鼓勵和力量,因爲它總能讓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給你很多安慰,讓你擁有很大的勇氣去面對一切,迎接未來。

關於未來先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完成大未來,身邊總有一些讓你羨慕的人,他們要不就是事業有成,要不就是財源滾滾,要不就是愛情甜蜜。總之他們的生活足以滿足你對未來的一切想象,反觀你的生活,柴米油鹽,平淡無常,成功似乎是遙不可及的,難免讓人心灰意冷,其實任何光鮮的人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完全可以先實現一個小目標,再完成一個大未來,你也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因爲生活永遠是你自己的生活,由你自己決定,它是什麼樣子的就是什麼樣子的。或許你可能會害怕未來,而我想說你應該害怕的不是未來,而是害怕未來的自己。所以爲了明天,請大膽的接受挑戰,漂亮的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你想要的未來,終究會爲你而來。

接下來是努力做到努力到無能爲力,拼命到感動自己。

你曾經用什麼證明了你的努力,是凌晨五點鐘,伴着微弱的星,蒙着惺忪的睡眼上路,是地鐵早高峯被壓碎的包子,擠丟的鞋,還是在繁華街區的寫字間熬了一個通宵鋪,不得休息,再輾轉到另一個城市裏去提案。總有人質疑你爲什麼要那麼累,那麼痛苦,難道在老家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不好嗎?他們永遠不會懂得人生短暫,活着就是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裏掌握話語權,就是要與命運對抗,做自己的主宰。努力到無能爲力,拼命到感動自己。努力打拼,才能成爲“很貴”的人,也唯有強大這個世界纔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再有就是思考,高質量的努力是帶着腦子的,在快餐時代的洪流中,人們腳步匆匆,信奉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準則,一窩蜂似的跟着大隊人馬向前邁進,但是最後你會突然發現你只不過是這個世界的平凡一員,庸庸碌碌的過了一生,原因就是你的努力並沒有帶“腦子”。那些真正睿智的人,並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的跟隨潮流,他們懂得停下來的可貴,而這些停下來孤獨的時刻,最適合用來雕刻夢想,追求詩和遠方,也享受眼前的苟且,放慢腳步,你可以斟酌人生的方向,審視自身不足,要知道每一次的停留都爲了更好的出發

最後說,所謂的成功就是遇見了更好的自己,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成功,不管你賺了多少錢,永遠有比你擁有更多財富的人,不管你學習成績多好,還是有比你厲害的最強大腦,不管你工作能力有多強,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成功是永無止境的,一味的追求成功,會讓你忘了生活的本質,最有意義的成功就是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人生的軌跡始終向高處行走,讓自己的感覺到幸福,我所謂的成功就是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在這本書中給我最深印象的一句話就是“女孩,你的名字絕對不是弱者”。因爲從那個女孩的故事,我看到並不是兩個感情關係不好,而是女孩自己的生活壓力壓垮了她,感到可惜。說白了還是自己不夠強大,所以爲了更好的自己,加油吧,我們終將與世界握手言和。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感6

一直不太有興趣去看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教養書。跟周邊很多升級的朋友們也聊過,大多都有同感。倒不是因爲我們這些傢伙自信滿滿,自居“高竿”不想提升,其實現在的孩子古靈精怪,動不動就來句“你這當老爸(老媽)的也太不合格了”“爸爸媽媽不愛我了”之類的話。孩子的話,往往最能說明問題。

之所以提不起興趣,是因爲不喜歡此類書的“格調”,不喜歡它們高高在上的“姿態”。在這類書中,父母大都是高高在上教育者、管理者、財產所有人,孩子們自然成了學生、員工甚至是私有財產。想想我們這一代的童年莫不如此,雖然不至於走極端自封“小白菜”,對這種方式有點反感也是在所難免有情可願的。

我們心中的愛與怕很多年前讀過紀伯倫的一首詩,至今仍念念不忘——“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其實,父母之於子女,本不應該是創造與被創造,教育與被教育的角色;父母之於子女,更多的是“高年級路人甲”有幸遇上了“低年級路人乙”,應該珍惜和善待這種緣分。

近日,一位朋友送了一本名叫《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給我,書中的觀點甚合我心。序言中有句話”今天的父母正在經歷一些改變,他們不再總是一門心思地想要改變子女,他們開始認識到自身也需要改變,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我心中暗笑,是你們這些作者們經歷了一些變化吧。

書中有個觀點頗爲驚人: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真是父母心中的愛與怕,讓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入很多誤區。

我去!我們心中對孩子滿滿的愛,怎麼就變成怕了啊!?先忍忍,彆着急反對,接着看他所謂的“誤區”。

誤區一:“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擁有的東西加倍‘奉獻’給現在的子女,於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要。”

我有些不情願地點點頭,我們這些80後父母們是有這點傾向,誰讓我們自己的童年物質貧乏遺憾多多呢。

誤區二:“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這次我不由地點了點頭。最近閨女剛上一年級,我倆都有點小焦慮,不敢像幼兒園那樣撒歡放羊了。下班回家就盯着寫作業,背課文,作業完了剛想看會電視,睡覺時間又到了(不好意思,因爲正式上學了,上傳時間提前至九點)。閨女一臉的不高興,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不陪她玩了。

接下來觀點更讓人吃驚,“之所以成爲父母,不是要我們去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爲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徹頭徹尾地改變自己。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纔有機會進步、長大、成熟。”原來,我們心中的“愛與怕”源自我們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