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精選15篇)

讀後感2.27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精選1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並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他有許多有趣的寓言,我就舉出一兩個例子吧!

宙斯想要爲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衆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爲王。衆鳥都跑到河裏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衆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衆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爲王。衆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我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2

你們讀過《伊索寓言》嗎?假期裏,寫完作業後,我在媽媽的指導下認真讀了這本書。這真是一本好書,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裏面有許多寓言故事,生動形象,有趣極了。這些故事告訴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狼和獅子》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條惡狼發現一個農夫家的豬圈裏有豬叫聲,便悄悄地走到豬圈的石牆,用爪子抓住一隻小豬,豬的叫聲驚動了主人。主人就出來了,狼急忙叼着小豬跑了。狼想這回可以吃一頓飽餐了,想着想着,忽然一頭獅子說:“朋友,今天的運氣不錯嘛!好了,快把小豬給我吧。”說着,獅子不由分說,把小豬搶了過去。狼只好眼睜睜地望着獅子走遠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東西,不管過多長時間,最後還是不屬於自己的。這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如果總抄寫別人的作業,我們永遠不會學會知識。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抄別人的作業,做不勞而獲的人,要靠自己的學習、努力來獲取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越學越聰明。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3

學了《伊索寓言》這篇課文後。每當我捧起語文的時候,就會愛不釋手的翻到那一課。其中,我最喜歡看《蟬和狐狸》這個童話故事。

《蟬和狐狸》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隻蟬在大樹上唱歌,狐狸想吃蟬,便設下了一個圈套。他故意站在蟬的對面,讚歎道:"您的歌聲多麼美妙!您真是個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來讓我見識一下您那動聽的歌喉嗎?”蟬察覺其中有詐,就摘下一片樹葉扔下來,狐狸以爲是蟬,猛地撲了過去。蟬對狐狸說:"朋友,要是你以爲我會下來,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自從看到你的糞便裏摻雜着蟬的翅膀,我對你就懷有戒心了。”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類似的事。就在幾個星期前吧,我奶奶碰到一個賣“金元寶”的人。那個人說他本來一個“金元寶”要賣5000元,但他好像跟我奶奶有緣,所以賣給我奶奶只要4500元。奶奶聽說這些人專門騙像她們這樣的老人。奶奶靈機一動,對那個人說她沒帶夠那麼多的錢,要回去拿錢,然後趁機甩掉了那個說賣“金元寶”的人。

看了這個童話故事以及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我明白了:我們要從別人上當的基礎上總結出經驗,才能讓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這本書有350餘篇小故事,每個故事都蘊藏着一個個小小的又深刻的大道理。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蚊子與獅子》,這篇寓言描寫了蚊子認爲它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賽,它飛到獅子面前,專叮它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想抓蚊子,可蚊子太小怎麼也抓不到,獅子只好認輸了。當蚊子吹着喇叭,唱着凱歌,得意揚揚飛走的時候,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給抓住了,成了蜘蛛口中的'美餐。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不會有好下場,雖然打敗了強大的對手,但最終也會被弱小打敗。

在每一個小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大道理,等着我們探索與發現,《伊索寓言》裏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那些一心想傷害別人的人,最後必定使自己受到傷害——《農夫和狐狸》;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不要一味地陶醉於別人的誇獎中,對自己要有必要的認知——《烏鴉和狐狸》;有的小故事讓我們知道有些人即使外表改變,本性卻始終不會改變——《螞蟻》。

讀了《伊索寓言》,我感受頗深,收穫頗豐,受益扉淺,這本書值得一看!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5

信賴各人都看過或者聽過《伊索寓言》裏的故事內容。它主要寫一些富有哲理性、教誨性的故事。此中《蛇與農夫》這個故事讓我患上益匪淺。這個故事是說:一名農夫發明一條快凍死的蛇,於是他就想救它。蛇在農夫的懷抱裏復甦後,反倒把農夫咬死了。這個故事說明了:縱然對惡人仁至義盡,她們的本性也是不會轉變的。

由此記起曾一次,我在大衆汽車上瞅見一個人,他偷偷摸摸,在本不是很擁堵的過道上存心前推後擠。我心想:他絕對是是扒手。於是,我特意看了他一眼,示意他:毫不能胡作非爲,不然我就報警了。誰知紛歧會兒工夫他就從我的眼看東西假想線裏消掉了。不長,到了一個站臺,一些搭客倉促下了車,另一些搭客又急急忙忙涌了上來之後車門又close了。這時一個搭客高聲喊道:"我的錢包不見了!我的錢包不見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小偷還是不憚我的警告,偷了旁人的錢包。這件事和《蛇與農夫》一事是多麼的相仿、相通啊!從這兩件事裏使我知道了: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不能講仁義,不然很好人就會遭到損掉、危險,公理就會遭到威嚇。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6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伊索寓言》。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爲透過一個個十分簡單又很短的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有一個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那就是《兩個漁夫》這個故事。有一天,兩個漁夫拉網時,覺得特別沉重,他們高手舞足蹈起來,以爲這下子捕到了許多魚,哪知他們用力把網拉到岸邊一看,網裏滿是石頭,樹枝,破瓦盆什麼的,沒有一條魚。兩個漁夫垂頭喪氣,那個年輕的漁夫說:真是倒黴透了。那個年老的漁夫對年輕的漁夫說,別難過,人生變化萬千,正如有時晴朗的天空會突然發生風暴,爲要因挫折面苦惱。我覺得那兩個年老的人說的很對,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果實是沒有不勞而獲的,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纔會有成果。

其實,在生活中,這種事情很經常,也很普遍的發生。在我考試沒考好的時候,總是後悔考試之前沒有好好複習,或是考試時沒有認真的去做題,因而深深的陷入懊悔之中。後悔自己爲什麼沒有把握時間,多看一些書,拓寬知識面,爲自己的未來做準備呢?但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是毫無益處的浪費時間。

放假後,許是自己的潛意識裏沒有學習的狀態,假期快過完了,學習卻仍沒有什麼進步的起色。到了這幾天,我纔開始後悔,後悔,而無濟於補。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7

寒假中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伊索寓言集》,作者是伊索。我讀了這本書深有感觸,其中我最喜歡《烏龜與兔》這個小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嘲笑烏龜的步子慢,但是,烏龜笑了,說總有一天它會跑蠃兔子。它們馬上開始了比賽。烏龜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卻一個箭步衝到前面,並一步當先。看着烏龜被拋在後面,兔子心想,比賽太輕鬆了,自己先睡一覺也能蠃。它坐在樹下,睡着了。烏龜卻堅持爬行,它慢慢地超過了兔子,成了冠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鍥而不捨的毅志力,不管是再厲害的對手,也能取得成功!

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喜歡這個故事嗎?告訴你們,其實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哦!

我在上五年級的時候,數學的平時成績一直不好,有些同學每次老嘲笑我說:“你這次數學期末考試肯定考不好!”自從那次開始,我決定奮發努力,一定要考到90分,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我終於考到了理想的成績。

所以,我們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8

最近閒來無事,重看了《伊索寓言》。這是我接觸的比較早的書,那時覺得挺好看的.,現在也是,但多了些疑惑。我不是質疑權威,只是想表明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寓言是《狐狸和荊棘》。狐狸竄上籬笆,滑了一下,快要跌下來的時候,他抓住荊棘求救,不料刺破了腳,直流血,疼得要命。他對荊棘說:“哎呀,我逃到你這裏,是要你救我一把。”荊棘說:“朋友,你抓住我求救是個錯誤,我是習慣了看見東西就刺的。”

寓意:誰向生來作惡的人求救,誰就是傻瓜。

我的看法:荊棘生來就滿身是刺,那是用來自衛的,怎麼可以說是用來作惡?荊棘若沒有了刺,就是柔弱的莖,那就很容易被吃掉,被傷害。何爲作惡?是別人不侵犯你,你主動侵犯別人。荊棘並未主動去刺狐狸,那就構不成作惡。而且,狐狸若不抓住荊棘,那就會摔得粉身碎骨,現在至少命保住了。跟死亡相比,受傷算是幸運了。被救了一命,狐狸應該懷有感恩之心,不應有埋怨。狐狸只不過求救的方法不得當,也不至於是傻瓜。我覺得這則寓言有點奇怪,說不出寓意。難道在古希臘荊棘是被認作作惡之物麼?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9

產生於古希臘時代的《伊索寓言》是西方寓言體文學的開山鼻祖,也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閃光的瑰寶。正是這樣的一本書讓我明白很多道理,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有三四百個小故事,每一篇雖短小但精湛。每一篇都是一個大道理,讓我們明白做人要誠實、守信、樂觀。它就像我們的一個無聲老師,更像我們的一個好朋友。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則就是《真花與假花》。

故事講了在一個花叢中混雜着許多噴了香水的假花,它們因爲自己比真花來得快而且香而洋洋得意,瞧不起真花。老天爺看不過去了,下了一場大暴雨,要知道假花是彩色絨紙做的呀,他們受不了了,都彎下腰祈求道﹕"老天爺,別下了!雨會把道路沖壞,讓行人摔倒的。"

老天爺根本不理會假花這一套。"假情假意!"老天爺斥責到:"你們這些假花永遠不會比真花更長久。"風雨過後天又晴了,真花開得更豔了,假花卻成了堆廢紙。這故事告訴我們:假冒僞劣的東西是不會存在長久的,原形畢露之日就是他們身敗名裂之時。

而我們在學習上,更不能像假花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開出那無比美麗的學習之花。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0

暑假裏,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資料十分趣味,讓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我越看越喜歡。

其中有一篇《燕子與蟒蛇》小故事說的是一隻燕子媽媽帶着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在一個庭院安了家,燕子媽媽十分愛自已的孩子,每一天不辭勞苦,東奔西走地爲燕寶寶找蟲子吃。燕寶寶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是時候要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本領的時候,燕寶寶卻以站不穩,很胖爲理由不想學習本領,而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寶寶,推遲了學習飛翔等本領計劃,誰明白危險不久將發生。有一天,燕媽媽很早就出門去找食物了,燕寶寶嘰嘰喳喳的叫聲引來了一條蟒蛇。在危險當前,儘管小燕子怎樣拼命拍打翅膀,也沒能飛起來,最終被蟒蛇吃掉了。燕子媽媽回來後,後悔不已。

我認爲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已的孩子,燕寶寶們也太懶惰和嬌氣,應當早點學會逃生和獨立的本領,以致於在危險來臨之時,不能自救,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懶惰,要認真、勤奮、刻苦,不怕艱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1

讀《伊索寓言》首先應當先知道它的價值,它與我國古代的寓言有所不同,《伊索寓言》在藝術上廣泛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人格化了的動物充當寓言的主人公,利用它們的特點突出主題。

而在《狼與狗》中,狼卻表達了對自由的嚮往,是下層社會人們的思想意識的體現。

大多數寓言是直接敘述故事,最後用故事中某個角色的話點明主題。但也有些寓言,如《狼和小羊》基本上是在對話中展開的,透過對話提示主題,在另一些寓言中,如《銜肉的狗》(六則)故事,沒有出場人物的對話或語言,完全是白描式的直接陳述,讓動物用自己可笑的行爲表達一種觀點:不要貪得無厭!

在思想上,《伊索寓言》也有很大的地位,其中的寓言寓意深刻,經常被人們引用。《伊索寓言》問世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介紹到不同的國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從思想上說,《伊索寓言》的故事中,也有些內容不是很恰當的,這主要是由於時代的限制和國度的不同。這些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在當時伊索他們看來十分正確,但在現代看來,卻並不如此。當然,從整體上看,《伊索寓言》仍是當之無愧的古希臘寓言中的精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2

在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書,像《海底兩萬裏》、《城南舊事》、《白洋澱紀事》等。但唯獨令我喜歡的書就是《伊索寓言》了,因爲透過它我知道了許多道理。

《伊索寓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故事就是《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農夫看到了一條凍僵的蛇。出於憐憫之心,農於把蛇放進了自己的衣服裏。過了一會兒,蛇在溫暖中慢慢甦醒過來。蛇咬了農夫一口,不一會兒,農夫就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爲農夫的結局而痛心,爲蛇的兇殘而憤怒。農夫明明是蛇的救命恩人,可是蛇爲什麼要咬自己的救命恩人呢?我又細細地想了想,終於想明白了,蛇咬人那是它的本能啊!農夫有愛心,而蛇無情啊!如果我是農夫,我就不會去救蛇,因爲會有潛在的危險;哪果我是蛇,我就要去報恩,感謝那些幫助我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像蛇那樣的人,他們的本性是改變不了的,我們要有一雙慧眼,我們可以有善心去幫助別人,但一定要看清楚他是朋友還是敵人,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報答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

透過寒假讀的書讓我明白了太多的人生道理,書中就是一個小小的世界,在這個小小世界的指導下,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一起來讀書吧!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伊索寓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則寓言是《鷹和屎殼郎》。

講的是一隻鷹在追逐一隻兔子。這時兔子看見了一隻屎殼郎,於是他叫屎殼郎救自己。屎殼郎安慰兔子後,便向鷹懇求不要傷害這隻兔子,可是,鷹根本沒有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裏,直衝下來把兔子吃了。屎殼郎深感不快,覺得受到侮辱。從此以後,他便不斷地盯着鷹巢,只要鷹生了蛋,他就把鷹蛋從巢裏推下去。鷹無可奈何,只好四處躲避。後來,鷹飛到宙斯那裏,請求給它一個安全的地方生兒育女。宙斯答應讓他在自己的膝上來生。屎殼郎知道後,就滾了一個大糞團,飛到宙斯的上面,把糞團扔到他膝上。宙斯立刻起身抖掉糞團,無意間把鷹的蛋都砸了下來。據說,從那兒以後,屎殼郎出現的時節,鷹就不孵小鷹了。

讀完後,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說理深邃,還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就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爲再弱小的人,當他受到侮辱也會奮起報復的。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4

生活中有許多道理,《伊索寓言》是一本凝聚了生活中的經驗的故事書,我不得不說它讓我獲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給我影想最深的是《女主人與侍女們》:有個女主人很勤勞,她僱了幾名侍女,每一天夜裏只要公雞一叫便讓她們幹活去。侍女們每一天干得筋疲力盡,便弄死那隻公雞,以爲那樣便不用在天亮前起來幹活。誰知弄死公雞後,女主人不知雞叫的時間,總是在黑夜裏更早地把她們叫起來幹活了。

這則故事告訴我,許多人的不幸往往是自己造成的。故事中的侍女們原以爲弄死公雞便能減少工作量,然而結果卻大大相反。生活也一樣,人們想方設法地改變生活,將生活變得更完美,可有些時候得來的卻是相反的結果。

生活總是不盡人意,它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我們就應樂觀應對生活,不要想着輝煌、想着發財,這會使人活着很痛苦,我們要學會知足。我想,生活本是完美的,只是人們總是渴望富裕,而不知自己生活的完美。

《伊索寓言》讓我領悟到了生活的真諦,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它裏面的各個故事雖簡短,但蘊含的道理卻讓我記憶深刻,沒篇故事都是一個生活經驗,它是生活的濃縮精華。

它是一本好書,我期望大家都能來品味它。

《伊索寓言》的讀後感400字15

在著名的《伊索寓言》中有一篇《黃鼠狼求婚》的故事。說的是一隻黃鼠狼不顧勸阻愛上了一個年青、英俊、能幹的小夥子,但因爲她自己是一隻黃鼠狼,根本得不到小夥子的注意。愛神被她的執着打動,把她變成一個美麗的女子,幫助她實現願望,嫁給了心愛的小夥子。在結婚的當天,愛神發現她的本性還是一隻黃鼠狼,並沒有真正做一個人,覺得很失望,又把她變原來的樣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一、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表面。表面美麗的女子有可能是黃鼠狼變的;位居高官的人可能並不像表面上的那麼風光;在土坯房裏辦公的官員可能並不比在高樓大廈裏辦公的廉潔多少。

二、一個人的前途不是由他具有什麼優點而決定的,往往是由他的缺點和不足決定的。一個自信,充滿成就感,看起來前途無量的人,可能會因一時貪念而改變了人生軌跡。

三、事物的本性不會隨着外表變化而發生改變。一個黃鼠狼變成美女,內在還是一個黃鼠狼。

四、一個人要控制自己的貪婪、自私的另一面,控制好了就是人,控制不好就是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