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69屆初中生》有感

讀後感3.2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69屆初中生》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69屆初中生》有感

讀《69屆初中生》有感1

三個多月的時光,一名叫雯雯的女孩走進了我的心中,我見證了她的歡笑,生氣,悲傷,後悔,也見證了她從女孩到女人的蛻變過程,我不得不說這個過程是美妙而又幸福的。

幸福,一個讓人熟悉而又生疏的詞彙,幸福似乎包含了太多情緒,太多語言,太多行爲。讓人們感覺到這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詞語,而我想說的是,雯雯的一生是幸福的。

雯雯出生於一個完整的家庭,阿寶阿姨就像是雯雯幼時的第二位媽媽。這位勝似親人的保姆從內心深處關心雯雯,幫助雯雯這個家庭。姐姐霏霏不僅僅是雯雯的姐姐,更像是雯雯的玩伴,榜樣。爸爸媽媽雖然工作忙,但十分愛雯雯。

雯雯是幸福的,在最童真的年代,也是她唯一的短暫的讀書時光裏遇到了少數幾個朋友,娜娜陪雯雯走過了最無邪的時光,她們一起哭過,笑過,氣過。雯雯第一次接觸到的友誼就這麼純潔。

雯雯是幸福的,在文革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她被下鄉到大吳莊,便與那兒的村民成爲好朋友,與那兒的村民們相處融洽,那個名爲“大吳莊”的地方承載着一個少女最青澀最美的青春時光。爲了下鄉的事,作文雯雯也與媽媽吵過,但雯雯始終堅信自己不甘於墮落下去。雯雯也爲自己的夢想爭取過,她努力地想考上大學,雖然沒有如願以償,但她爲自己的夢想堅持過,努力過。這已足矣,所以雯雯是幸福的,她沒爲自己的不努力後悔過。

雯雯獲得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愛情,她有一個真心愛她的人——任一。雖然他們的愛情之路十分漫長與艱辛。分居兩地的痛苦,反而沒有分開他們。他們彼此討厭過,懷疑過,鼓勵過。雖然年僅14歲的我還不懂真愛到底是什麼,但我至少知道雯雯和任一都是幸福的,他們兩在一起生活感受到了濃濃地溫暖與幸福。

一個完整的家庭,愛自己的親人,純真的友誼,爲夢想努力奮鬥過,有一個自己愛的又愛自己的人。我相信雯雯不敢說自己有着最完美的生活狀態與生活水平,但我敢說雯雯是幸福的。

其實,幸福不需要華麗的詞藻與修飾,不需要眼花繚亂的裝飾品去昇華它,幸福是一個簡單又平淡的詞語,只需要簡單平淡的生活,人,情緒,行爲去放大它。

雯雯是幸運的,幸運的她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原來幸福可以如此簡單。

讀《69屆初中生》有感2

文革不過是個匆匆的鬧劇,卻帶來了漫漫的悲傷,可過而銘心。

不錯,文中的女主角雯雯就出生在這麼一個悲涼的時代,他從未接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小學時亂七八糟的紅衛兵弄出的混亂場面。本末倒置,一切都被打亂。原本就不怎麼清晰的中國前景變得更加灰暗了。

混沌之中總有股清泉。問問對這一切非常的不屑,對這一切一點都不感興趣,但她卻逃不出這個時代所製造的漩渦。面臨她的,不是高等學府的懷抱,而是漫漫的勞動改造與下鄉之路。在這漫漫的路途中,雯雯所遭受的.不過是文革的縮影。雯雯並不是權威出名的知識分子,就已遭受到這般迫害,可何況那些文豪們呢?不敢想象!不敢想象他們所遭受的一切。

在這段時光中,有愛情,有友情,有親情,可在這文革中,太過脆弱。最後烏雲散盡,雯雯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上海,可她的青春回得去嗎?她耽誤了的時光回得去嗎?時光匆匆,他可望不可即背影,不會爲誰而停留。

這次故事的結局是好的,雯雯回到了上海,也和心愛的人喜結良緣,可這只是萬里星辰中的一顆,其他的呢?如此幸運嗎?恐怕很難。他們只能獨自在窮鄉僻壤裏遙望着自己的故鄉,自己對着綿延的青山長吁短嘆,感懷生不當時。這份寂寞沒人能忍受得住,但他們不得不忍受,縱使心中萬般無奈。

我們倒不必擔心這樣的漫漫的悲傷了,可若是此刻我們把自己身邊弄成一場鬧劇,那必然是匆匆的快樂,漫漫的無奈。鬧劇總有人陶醉吧!忽然感到自己的幸運,能接受教育,不必與雯雯一樣,活的那般空虛。真的應當珍惜如今了。

匆匆的鬧劇,漫漫的悲傷,爲一切在路上奔波的人而祝願,願他們一路平安!一個人,只要在路上努力過,就不怕會有遺憾。

但是,縱有無數人這樣說過,或許說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

這不過只是個匆匆的鬧劇,漫漫的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