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後感9.33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1

全文共有12個自然段,作者每一段起頭都是“我喜歡”,一氣呵成。

喜歡的種類非常多,既有:冬天裏的陽光,春天在山裏踏青,夏日裏的黃昏,秋分裏的芒草;也有:夢裏奇異的享受,平整油亮的秧田;還有:不管是哪一種的花,人們笑頰上綻開的花;更有:我喜歡讀信,喜歡看書,喜歡朋友,喜歡生活。並且每一種喜歡的事物都寫出了喜歡的理由,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我喜歡這篇課文,他教我懂得: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要仔細觀察,認真體會,就能充分發現並享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美。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2

我喜歡張曉風的這篇文章,不僅喜歡她那優雅文字本身的韻味,更喜歡張曉風這個熱愛生活的人,以及她品賞生活韻味的獨特方式。

生活,總需要多種多樣的喜歡,若你的心中永遠對生活充滿着怨恨,對周圍的一切麻木漠然,那豈不無趣?

冬天的陽光、春天的山徑、夏日的永晝,秋風中的。芒草……生活,原來總能在細微中,得到喜歡與快樂。作者那對生活的激情,喚醒了曾經對世界有過抱怨的人,看過《我喜歡》他們心中會有新的看法。

喜歡生活的人是幸福的,生活的完美,需要你的想象去充實,那樣會更有韻味。我想,愛生活的人,生活,每天也會給他快樂的回報。

品完這篇文章的韻味,相信你也愛上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深深地感謝生活賜予我們這一切。

我終於頓悟到這世間本無天堂,充滿喜歡的生活就是天堂。有許多人在天堂裏睡着……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3

我喜歡多雨的日子。我喜歡對着一盞昏燈聽檐雨的奏鳴。細雨如絲,如一天輕柔的叮嚀。這時候我喜歡和他共撐一柄舊傘去散步。傘際垂下晶瑩成串的水珠――一幅美麗的珍珠簾子。於是傘下開始有我們寧靜隔絕的世界,傘下繚繞着我們成串的往事。

我也喜歡獨自想象老去的日子,那時候必是很美的。就好像夕暉滿天的景象一樣。那時再沒有什麼可爭奪的,可留連的。一切都淡了,都遠了,都漠然無介於心了。那時候智慧深邃明徹,愛情漸漸醇化,生命也開始慢慢蛻變,好進入另一個安靜美麗的世界。啊,那時候,那時候,當我擡頭看到精金的大道,碧玉的城門,以及千萬只迎我的號角,我必定是很激勵而又很滿足的。

讀《我喜歡》的確是一種享受,感受着文章那頭的筆尖之舞動,細膩的描寫着雨聲之靈韻。當漫天的雨絲飄起時,獨自駐足聆聽雨的纏綿繾綣,或是悠悠然與愛慕的他在雨中共舞,共同享受雨帶給我們的浪漫。當愛慕的他已不再時,獨自老去的日子也別有一番靜美,那時的愛情,那是的生命狀態,都已開始沉澱,就像珍藏久遠的醇酒之香,會永遠瀰漫於整個人生。而張曉風的喜歡不再是她一個人獨特視角的喜歡,人們也會跟隨她淡然閒適的步履喜歡生活,享受生活。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4

讀罷這篇散文,身心放鬆,無比愉悅,好像自己方纔做了一個很長的夢,走過田野小溪,看遍山景與大海,同萬物來了一次深入交流,收穫了許多感想和感動。作者說的“我喜歡……”,彷彿也是我的喜歡。這一切,沒有嘈雜的瑣碎,寧靜淡遠,遠離世間紛紛擾擾,只剩下純粹的美好。而那美好又不是單調乏味的,無形中似有一張大網,使之變得豐富而充滿煙火氣息。

這篇散文並沒有特別明顯的邏輯,但我在讀文時卻能跟着張老師的敘述而遊走,跟隨她去感受一切讓自己喜歡的東西。寫景時雖然用到一些較爲拗口的詞語,但不影響理解,多讀幾遍後,更能體會一種特別的意境。

有幾段更是讀着讀着就快要流淚。如“我喜歡看秋風裏滿山的芒。在山坡上,在水邊,美得那樣淒涼。”不知爲何,心彷彿被擠壓了一下。又如“我也喜歡坐在窗前等他回家,雖然走過我家門的行人那樣多,我總能聽出他的足音,如果有一個腳步聲,一入巷子就開始跑,而且聽起來是沉重急速的大闊步,那就準是他回來了!我喜歡他把鑰匙放進門鎖的聲音,我喜歡聽他一進門就喘着氣喊我的名字。”這一日常舉動的描寫,把與先生之間的溫情體現得淋漓盡致,以小見大,彷彿真的聽到了那“咚咚”的腳步聲,以及未開啟門就已經出現的呼喚。平凡而珍貴,就在於此。

張曉風散文《我喜歡》讀後感5

我喜歡張曉風,喜歡她的散文——把我帶進一個美麗的世界。“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我喜歡那份寧靜淡遠,我喜歡那沒有喧譁的光和熱,而當中午,滿操場散坐着曬太陽的人,那種原始而純樸的'意象總深深地感動着我的心。”《我喜歡》,讀這樣的文字的確是一種享受,感受着文章那頭的筆尖之舞動,細膩的描寫着聲之靈韻。“我喜歡夏日的永晝,我喜歡在多風的黃昏獨坐在傍山的陽臺上。小山谷裏的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騰着。慢慢地,絢麗的雲霞被浣淨了,柔和的晚星遂一一就位。”在這意境裏,我的心彷彿也溶化在其中了。

此刻,色彩的聲音也是甜美的、清香的。張曉風的大多數散文是先要講一個故事,有時甚至是幾個,都是那麼生動有趣——先是引人發笑,後又讓人深思。就像那小孩兒向作者比電動玩具時她的話,“我告訴你,我根本沒有電動玩具!一個也沒有,大的也沒有,小的也沒有——你不用跟我比,我根本就沒有電動玩具,告訴你,我一點也不喜歡電動玩具!”引人入勝的故事總會牽動我的心,以電動玩具來計量生命也太荒謬了吧!自然而然,在《生命,以什麼單位計量》最後她告訴我“我是我,不以公斤,不以公分,不以智商,不以學位,不以暢銷的“冊數”。

我,不納入計量單位。”一句“我是我”點明瞭主題。張曉風的散文總是娓娓道來,深意令人不可捉摸,最後才隱約而神祕的把道理敘述出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高處何所有》——部落酋長的候選人面臨着攀上山頂的難題,一個只走到山麓,那裏繁花夾道,流水淙淙,鳥鳴嚶嚶;另一個人爬到了山腰,看到高大肅穆的松樹林和禿鷹盤旋,可惜卻不是山頂;只有最後一個人堅持到了山頂,“高處一無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思考與遐想,無盡地續寫着這個故事。輕輕合上《張曉風散文集》,慢慢閉上雙眼,回想着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用心靈感受着。喜歡,我喜歡張曉風和她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