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魯迅《風箏》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後感1.3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魯迅《風箏》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風箏》讀後感(通用10篇)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1

風箏,會勾起多少人兒時的回憶啊!魯迅先生與風箏也有一段故事。飽含愧疚,但在親情面前卻真摯無比,動人無比,感人無比。

小的時候,我多渴望有隻風箏。內蒙古的春風多深啊!好像專門爲這裏的孩子送來的禮物。一隻又一隻的風箏起飛了,歡樂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又憂愁了多少孩子的記憶。內心渴望得到一隻屬於自己的風箏的想法更加強烈了。

每天下午一放學,我就拉着妹妹的手,一起奔到有玉米秸稈的地頭上,看他們放風箏。太陽的光是那麼的長,黃昏是那麼的柔和,頭頂上簌簌的乾癟的玉米葉不停歇的隨風唱着歌,我和妹妹緊緊的靠在一起,把整個身子都窩在玉米垛裏,一直擡頭望着填空中的風箏,討論着他的樣式,他們的名字,在打賭哪個會飛得最高。最高興的就是,有哪個小夥伴獨個兒來放風箏啦,看到我們在旁邊,就會讓我們幫他把風箏高高的揚起,那一刻彷彿是自己的風箏飛起來了。好像自己手中揚起的是天安門的五星紅旗一樣,雙眼直勾勾的盯着他,內心暗暗的期待這個風箏會是這些當中的第一名。妹妹小我九歲,她也不過三歲而已,但是看着她黑黑的瞳孔也隨着風箏而動的時候,我就知道,她也特別想有一隻風箏。

於是我和妹妹就會一起來央求媽媽,給我們買一隻風箏。在提這件事情之前,我和妹妹總是很乖,常常會主動做些家務,也不看電視,提前寫完作業。就等媽媽心情好的時候提出來,機會就會大很多,我們會好好的挑個時間,耐心的央求媽媽買一隻風箏。結果就是被一句“這是男孩子完的東西”全部否決。一切的努力都付諸東流。或許是我把頭低的太低吧!妹妹也跟着憂鬱起來,單純的大瞳孔蒙上了一層薄霧。

記不清自己到底有沒有因爲沒有買到屬於我們自己的風箏掉過眼淚了。總之在我的記憶裏,我們到後來還是有一隻幾乎一米長的黃色蜻蜓風箏的。

或許我永遠也忘不掉的就是,在回家的路上,那條被我踩平了的玉米地的路,我擡頭髮現一隻被掛在電線上的大風箏,飛也似的跑回了家,沒頭沒腦的就拽着爸爸往出跑。“風箏”“風箏”。我知道當時我一定特別害怕在我們到之前有人發現了他。我高興的跳着,跑動跑西的找長的木棍,眼巴巴的盯着他。直到捧在懷裏。第一時間喊了妹妹,儘管時間已近過了黃昏,我們還是沒有聽媽媽的話等到明天就放了風箏。

如果那天的餘暉還可以再次灑在我和妹妹的身上,我願意我們彼此挨着的影子可以一直拉長,直到我們生命的盡頭,記憶的終點。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2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透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 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爲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爲是“笑柄,可鄙的”

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着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着”,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裏。

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爲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敘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爲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爲守規守矩的纔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3

讀《風箏》有感今天老師教了《風箏》這一課。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爲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爲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爲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耍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從遊戲的意義上看,“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於解剖自己的,嚴於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苟,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爲什麼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爲正當,以爲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多學習魯迅先生的優點,從中得到啓發,這樣人才會有進步。更加要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總的形式來寫這篇文章。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這是魯迅寫的,名叫風箏。魯迅的原名叫周樹人,他寫文章很有特點,比如他的文章要麼就是說理,要麼就是批判或辯論,以前日本人看了他的文章,就咬牙切齒。

冬天來了,小孩子們都喜歡乘着風勢去放風箏,但是魯迅從小就不喜歡放風箏,不但不愛,而且很嫌惡。有一天魯迅看到他的小兄弟在做風箏,他看了,覺得放風箏是一個沒出息小孩玩的玩藝就把他辛辛苦苦做的風箏給毀了。等到了魯迅中年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一本書,書本的第一句話寫的是:玩具是小孩的天使。他在才明白小兄弟放風箏是對的。過了很久,他和小兄弟又一次見面,就和小兄弟說起了小時候的往事,他說起了小時候放風箏的事情,但是小兄弟對這件事情淡忘了,跟不用說寬恕了,他的心一直很沉重。

魯迅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在擺弄這沒出息的孩子玩的玩藝,這種行爲很粗暴。後來魯迅看了一本書後,突然醒悟了過來。

在這篇故事中,作者回憶以前自己以前毀壞小兄弟的風箏一事,又想向小兄弟原諒自己以前的過錯,魯迅對小兄弟否認“虐殺”,但是小兄弟無怨無悔,所以說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我們要加一起保護它。

魯迅對小兄弟忘記以前的往事,他一直覺得自己管小兄弟是對的,表示深深的自責和懺悔。也告訴後人:遊戲是兒童的天使,應當加以保護。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5

與風共舞,直上青雲。

小時候,總愛擡頭看風箏輕盈地上下翻飛。看着它們點綴天空,心中就會洋溢起無限柔情。對我來說,最幸福、最溫暖的事就是在風箏飛舞的季節,能牽着媽媽的手,帶着風箏來到廣場。你看,那被風箏點綴得絢麗的天空中,飛得最高的那隻風箏儼然一副王者的姿態。而《風箏》一課,又讓我徜徉在那美好、快樂、溫馨的畫面之中。

還記得風箏乘風飛起。

那時候,看見風箏飛起,我趕緊轉動線軸,單只是那麼瞬間,風箏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後就輕輕地飄落了。我無可奈何地嘆口氣,撿起地上的風箏。又有什麼關係呢?每一隻風箏都是從起點飛向終點,都有跌落的經歷,那些飛翔在天空中的風箏,它們雖然失敗過,但就是憑着一股犟勁,毫不氣餒,最終馳騁宇際。悠思悠年間,我再次握緊,放手。線軸緩緩鬆勁,終於風箏如蝸牛般執着,再次起飛。“起飛、跌落、起飛……”一點一點地向上飛,線軸上的白色線圈一點一點地消失,風箏飛得更高了,我捏着長長的線一鬆一放,湛藍的天空中,一隻風箏映襯在這美麗的風景中,不斷向上、向上、向上……

我擡頭仰望藍天,手遮額頭,想着魯迅說的那麼一句話: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是啊,放風箏時,我們不是得到了更加美好的回憶麼?這不是讓我們快樂麼?

我輕輕地扯斷了那根不斷向上,試圖掙脫的線。它擁有了天空的顏色,彷彿要與藍天與白雲融爲一體,也許只有天空纔是風箏最終的歸宿,那,就讓它飛吧!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6

文章以風箏爲引線,對"我"粗暴對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小弟這樣的人的不覺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這無疑是對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的罪惡進行控訴。敘述往事與抒情緊密結合是文章的突出特點。全文雖以敘事爲主,但深深地融匯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關鍵的地方,則又透過凝鍊的語言,作了畫龍點晴的點染,使文章感情的表達更加明朗。

例如,文章開頭"我"從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見一二風箏浮動着,引起了一種驚異和悲哀。爲什麼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對故鄉風箏時節的回憶。這段文字不僅敘述了故鄉早春的景象,而且在這一景一物的描寫中,都凝聚"我"對故鄉的讚美之情。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直接抒發了這種感情:"我現在在那裏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廖別的故必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這就將"我"對故鄉的深切懷念更充分地表達出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裏還不單純是爲了抒發"我"對故鄉的深情,如聯繫全文來看,回憶故鄉,目的或落腳點是使"我想起幼時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這裏進行了反思。

透過這個小"我",看到舊的倫理道德統治下的整個社會面貌--大"我"--家長式的管理、長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聖,何等的殘酷,何等的愚味無知,它扼殺了兒童的天性,當作者挖掘的釀成悲劇的社會原因。"我"的回憶是對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殘兒童的控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經過深刻反省認識到這一地可挽回的過錯過後,心情無比沉重。

這種懺悔意識,否定了舊"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進軌跡明晰了,"我"的複雜心理狀態顯示了,正是這些原因,所以當"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而感到"驚異與手法,幾筆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傳神地勾畫出來。例如描寫"十歲內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張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爲別人放的風箏"驚呼","跳躍",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潑可愛、喜歡遊戲的性格表現了出來。

當他私自做風箏的祕密被發現後,作者描繪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時這樣寫道:他向着大方登,從大小登;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作者在這裏寫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狀態,是被封建禮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這不單純是膽小的緣故,其深層原因更是造成此種現象的依據。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7

魯迅的《風箏》出現在五年級語文教科書上,那時我十二歲,背誦了整篇課文。如今八年過去了,依然清晰的記得文章裏面的情節,這是兄弟之間關於風箏的故事。

文章裏講述的是,在那個思想封建的年代,小孩子的天性被大人們的所謂的規矩所殘酷地泯滅了。十歲的弟弟瘦弱、多病,最喜歡風箏。又因爲沒有錢買不起風箏,哥哥認爲放風箏是沒出息的事,就不許弟弟放風箏。有一天,哥哥發現弟弟自己偷做的風箏,便無情地當着弟弟的面前折斷風箏,憤怒的離去,留下弟弟絕望的站在小屋裏面。每當回憶到這個情節,心中某個地方在隱隱作痛。在童年時期,經歷了哪些,有很多事情我都忘記了。但總是覺得自己和故事中的哥哥、弟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許,在生活中,我曾經擔當文中“弟弟”的角色,也許,我也曾經扮演過“哥哥”的角色。或許,兩個角色我都演過。我忘記了,但冥冥之中又能想起。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停在某個路口,或者看見了某個人的笑容忽然想起此時的情景在很久以前夢見過。

文中的哥哥在中年時期才知道自己年輕時對弟弟犯下的過錯,於是想盡各種辦法彌補。如果得不到弟弟的原諒,他會一直愧疚下去。當他對已經長滿鬍子的弟弟講述小時候關於折斷風箏的事情時,卻發現弟弟已經忘記了。那種愧疚,那種愧疚帶來的沉重的痛再也得不到釋然了。我想我能夠明白哥哥的痛。我想這種痛無論是親情愛情都被體現了,就像高二那年,喜歡過一個人,並很大膽的表白,很努力的對他好,對那個人好到忘記了對自己好的程度。那個人也一直接受着我的好。當時,不懂事、不成熟的我誤以爲這就是戀愛,整天沉浸在幸福的幻覺裏。可是有一天,那個人離開了我所在的城市,在離開之前最後一次見面,他對我說:“其實,我從來沒喜歡過你”。這並不是什麼善意的謊言,對我來說,我一開始就猜到這個事實。當事實驗證了心中的事實,心還是會痛。兩年過去了,那個人突然在QQ上找到我,對我說當年因爲他不懂事,每次想起我都覺得愧疚,求我原諒他。我笑着回覆他說:“早就不記得了,沒什麼的。” 時間是解藥,也是毒藥,就文中的弟弟一樣,再難過的絕望也會被忘掉。曾經被傷害的人忘記了,去傷害的人卻耿耿於懷。我想,他和文中的哥哥一樣,愧疚永遠沒辦法得到釋懷,這纔是最大的懲罰。

每個人這一輩子都會做過像文中的哥哥這樣的事,在不懂事的年齡犯下了錯誤,等在長大成熟了悔悟,愧疚卻無法釋懷。比如在叛逆時期做出了傷害父母的事,比如欺負了弟弟妹妹,如此的小事。當這些回憶被想起,因爲歉意,從此,這些回憶在腦海裏揮之不去。時隔幾年,時隔十幾年,你再去追尋,當事人卻微笑着對你搖搖頭說忘記了,沒準還會罵你想太多。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小愧疚和小歉意,全部有機會得到原諒是很難的。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與各種生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就讓這些年輕的小歉意和小愧疚留在心裏,當做是回憶中的調味劑。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8

聽說,人教版語文教材裏魯迅的《風箏》被換掉了,理由是"偏深奧"。這個理由似乎很充分,錢理羣先生不也說過,魯迅不是"過去式"的作家,而是"現代正在進行式"的作家,他的表達是"預言式的表達",也就是說他說的話早了一些,所以大家不理解。是啊,他說的話,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差不多橫跨了一個世紀,我們還是不理解,或許,他的深奧不僅僅是對於學生們,就連那些教材的編寫者們,那些神聖的語文教授者們,應該也是不理解的,所以纔會覺得深奧,覺得學生理解不了,覺得不適應再放在初一教材裏。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悲哀,悲哀過後,卻不由自主地想到魯迅的《論睜了眼看》。本來孩子一出生,他就睜着眼睛看世界了,但是在中國,要真正落實到常識——睜了眼看,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中國的文化,中國人,對於社會採取的態度,常常是閉着眼看。所以,對於這些可愛的初中生們,對於這一輪輪初升的太陽,對於這一朵朵稚嫩的"花蕾",我們不要求他們去思考、去創新、去反省、去反抗,只需要他們閉着眼看,像阿Q一般沉入各式美妙的幻想,於是一切都很單純很圓滿。魯迅說,閉了眼就可以"無問題、無缺陷、無不平、無解決、無改革、無反抗",所以,纔會有老人倒地後無人肯扶的漠然;所以,纔會有小悅悅被撞後反覆被碾的慘況;所以,纔會有"我爸是李剛"的盲目囂張……

魯迅的文章真的太深奧嗎?誠然不是。就我個人來說,十幾年的語文學習,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那充滿童趣的溫暖輕喚;《孔乙已》裏辯論着讀書人的事"叫竊不叫偷"的荒誕低喊;《祝福》裏反覆訴說着"我真傻"的愚昧低喃;《藥》裏爭搶人血饅頭時的瘋狂嘶吼——這一切,都是鐵屋子裏的吶喊,雖然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聽得見;雖然聽見了的人不一定都會跟着喊,但是,他起碼用生動入骨的形象,引我們睜了眼看。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孩子們一眼便看到盡頭;也不能強求他們一眼看到真相;可是看不透澈,看不通透難道就一定要叫他們閉了眼不聞不問不思不想?連課文都要簡單輕鬆好教好學好看好玩?

九十幾年前的魯迅何苦清醒透徹。過去了九十餘年,這個社會仍然故我。故我,卻再也沒有了魯迅,沒有了人來吶喊,吶喊着讓我們,讓孩子們——睜了眼看。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9

我特別喜歡風箏,喜歡拿風箏在草地上奔跑,歡喜地看着它在廣闊的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我對風箏有着一種由衷的喜愛。但是你可知道童年時期的魯迅對風箏卻是十分厭惡的。他認爲風箏是那些沒出息孩子的玩意。那時的少年魯迅有一位約十歲的小兄弟特別喜愛風箏。一天,他看見後園的角落裏孤零零的躺着一隻撕破了的蝴蝶風箏,便小心翼翼地拿起,細心地把風箏補好。正好路過的魯迅看見了,不僅把風箏的翅膀折斷,還將風箏狠狠地擲在地下,踏扁了……當他們離開了多年後,魯迅已是中年,他偶然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籍,童年的往事喚起了他的回憶,原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想到這裏,他心裏涌起了一股愧疚,心也彷彿成了鉛。

看了《風箏》這一本書,我馬上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由於父母對於我們有很高的期望,所以從小就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寫爸爸出的練習題。稍大了一些,就幫我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我每天的業餘時間幾乎都在公交車上來回奔波。有時我真想快些長大,好脫離這樣的生活。

有一天雙休日,我上完了課,踏着沉重的步伐,一臉疲憊地回到家。在喝水時無意中透過窗戶,看見一羣小夥伴在院子裏跳皮筋,玩得可帶勁了。頓時我忘記了疲勞,腳也好像不酸了,跳皮筋可是我的強項呀。我滿心歡喜地對爸爸說:“樓下的小朋友在跳皮筋,我也想去,行嗎?”|爸爸毫不猶豫地說:“不行!學習纔是最重要的。天天就只知道玩,長大會沒出息。你快去學習。”不管我再三請求,爸爸都沒有答應。我十分無奈,呆立在視窗遠遠地看見夥伴們快樂地嬉戲,而此時的我心裏卻在痛苦地哭泣。我無力地低下了頭。過了好一會,當我擡起頭時,好像看見了一隻風箏孤獨地在灰濛濛的空中游蕩。

爸爸媽媽,你們可否聽到我們心靈的呼喚?逛公園、放風箏、老鷹捉小雞……難道它們真的離我們這麼遠嗎?正當的遊戲,可以讓同學相互瞭解,更能增進友誼,能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童年就應該是快樂、無憂的!願天下每一個小孩都能像五彩繽紛的風箏一樣,能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願每一個兒童都能留下一個金色的童年!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10

今日,我看了魯迅的《風箏》這篇文章。初看時,我覺得無非就是表達了作者的歉意。然而,細看後才知道他批判了某種封建制度禁錮了孩子,讓我懂得不要扼殺孩子天性的道理。

首先,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魯迅小時候不愛放風箏,他的兄弟愛放風箏。於是他禁止他兄弟放風箏,並把製作好的風箏踏爛。長大後,他向他兄弟表達他歉意的故事。

看完這篇文章,我對年幼時魯迅的行爲感到不解。爲什麼會有人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在他人身上,還不允許他人做自己喜歡的行爲。其實,我覺得是那個年代的封建思想導致魯迅這種思想。因爲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但,其實不僅在那個年代,就是現在我們身邊附近也有這種事發生。就例如有些大人會不顧孩子的興趣,就盲目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當大人們看到其他小孩玩泥沙,跳皮筋時,他們冷嘲熱諷。殊不知,他們的小孩子喜歡就是玩泥沙,跳皮筋,而不是那些興趣班。他們這種行爲就是把他們自己所喜歡的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卻不顧孩子的喜好!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要看別人是否願意,而不是依據我們的標準強加於人!

俗話說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善良,好奇,頑皮的天性。然而,在他們懵懂無知時,早有家長對此行爲早早定下許多規矩。

舉個例子,毛主席的政治祕書田家書批評他的女兒曾立,把正在曬太陽的毛主席的拖鞋埋在沙子裏時。毛主席就調侃對他說:“你家孩子是想讓我曬多一會太陽嘛。”一邊親切抱着曾立。我們的偉人對孩子頑皮的天性尚如此寬容,然而在現在,我們許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們在家搗亂和其他小孩玩泥土,打水仗時,卻立即發怒制止,甚至責打孩子,這就使孩子探索科學,自然的天性遭到了扼殺。

其實,許多家長是傳統教育的受害者,在現實生活中循規蹈矩,毫無開拓精神。在自己有小孩後,就繼續實行這種扼殺天性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認爲這樣做是正確的。就正如:文章中魯迅的兄弟長大後,已全然忘卻魯迅小時候對他所作所爲,並不怨恨他兄長,這就是被虐殺者並不認爲被虐殺,認爲這樣的管教是對的,並不認爲自己的行爲“正當”。這可真是可惜了他的創造力的天性啊!

陶知行說:如果發現孩子有創造力,認識了孩子有創造力,就要去解放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們不要扼殺孩子的天性,因爲正如《風箏》裏所言: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