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當代教育學》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當代教育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代教育學》讀後感

《當代教育學》讀後感1

閱讀完《當代教育學》一書後,我從中受益匪淺,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啓發,真正覺得如果老師把認真準備的課堂付諸實施,把所學到的教學原則和教學理論成功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真正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與教育的主導作用,關注學生的學習差異與學習風格,注重學生的道德、品德與德育,這樣才能迅速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真正做到實現21世紀的教育理想。

一、課堂目標要明確。

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所說的,教學是以知識、技能和熟練技巧來武裝學生,在教師的領導下,組織學生積極活動,以實現教育目標。那麼我們老師怎樣才能做到呢?

上課前我覺得作爲老師首先要明白一堂課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和技能,要養成些什麼行爲方式和品格,學生應該有怎樣的態度,用什麼方法來學習,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活動都應該圍繞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展開、進行,使學生形成概念,掌握學習的規律從而達到學生鞏固知識的目的;老師上課目的就是爲了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能力、興趣、努力程度、學習方法以及行爲傾向等等,對學生因材施教,把對優等生的培養與對後進生的幫助有機結合,使每個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使每個學生都能發展起來,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課堂重點要突出。

課堂教學內容一直是學校教育中的核心問題。中國式教育強調的是以書本知識爲主、以講授間接經驗爲主、課程的規範程度較高,習慣以教科書爲課程的範本。那麼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能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有時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說,而對書本中的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教學,對重點要儘量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課堂內容要正確。

課堂內容是指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爲要符合規範,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

四、教學方法要得當。

《當代教育學》一書中向我們介紹了講授法、圖例講解法等等,而教學方法要得當就應當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作爲老師就要善於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有創造性的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並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範圍內,只要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是與教學情境相適合,就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譬如,對沒有定性的有爭議的問題,與其用講授法,不如採用小組討論法;爲了讓學生認識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狀,採用講述來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觀,等等,這樣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老師和學生的溝通方式多了起來,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相對來說就多了起來,學生的個性和興趣也就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五、課堂組織要嚴密。

老師在課堂中要收穫好的效果,就要注重嚴密的課堂組織。老師要做到課堂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整堂課的節奏要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擁有一定的組織才幹,就能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組織嚴密,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六、課後要及時反思

《當代教育學》一書中介紹教學反思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老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對於一堂課,我們應該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進行及時的反思,透過教學反思可以直接推動教師主動學習教學的相關知識,不斷去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和進步,從而更有利於教育教學工作。

作爲教師,把審視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心中就開始了對舊的教學理念和行爲的揚棄,不僅對自己還是學生都是一種超越與發展,更是教師日漸成熟的標誌。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我們要把課堂塑造成猶如藝術創造的精品,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才能成爲教育新理念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當代教育學》讀後感2

在精心拜讀了於潔老師的《最好的教育在哪裏》一書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切地說在開始研讀的時候就已經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敲開教育的心理之門,沒有不能教育的學生,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等六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自信感,如果兒童自己不就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都不能在他們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來。所以說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會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來;反之,如果孩子是個自信的人,那麼他做事就會積極主動,樂於接受挑戰,正因爲如此,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培養孩子的自信,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良好的習慣已經被塑造爲一個人存放在大腦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以外,更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因爲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一旦養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素質,而且對學生今後的繼續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正如於潔老師所說:“我不是神,但我依然可以做有堅持、有耐心、有期待的人”。因爲有信仰,所以纔會有堅持、有耐心、有期待!

最好的教育,就是這樣在各位教師的信仰的支撐下向着希望前行!

《當代教育學》讀後感3

這本書是由江蘇省特級語文老師——楊斌,選自國內外50位大師的教育觀點的教育名著,是我們作爲一位師範生和成爲一位合格的老師都有必要去精讀,把握這50位大師教育觀精粹。這50位大師的文章中涵括地回答了教育的本質,教育藝術等等這些問題。

讀完這書,我認爲,教育的本質:是確立人在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讓教育成爲人的生命和心靈發育生長的過程。

教育本質觀具體表現爲:教育作爲一種行爲手段,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讓受教育者自主學習,具備自主的學習能力,才能使受教育者的德、智、體、美、勞的得到真正全面和諧的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是可以客觀地體現這種教育現象,因此,可以從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來理解教育本質觀。

一、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教育方法應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輔助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活動。例如,啓發式教育方法,它是很明顯地反映出以受教育者主動開發思維去探討問題,而教育者啓發性的輔助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課堂上提問的這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透過課堂上讓學生提出疑難,再透過論讓學生自己解答的這種模式,學生在這過程中全靠自己思考去尋找答案。透過學生的自問自答,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如我國著名特級小學語文教師——賈志敏,令我記憶深刻的是,看賈老師的一堂全國示範小學語文課《賣魚的人》的視頻,這堂課的第二課時主要是深入學習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內容,賈老師巧妙地運用自己幽默的語言來讓學生自問自答,這完全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讓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也讓學生喜愛老師,達到師生融爲一體的境界。這也是我們作爲師範生,所要達到的藝術性境界。

二、教育內容。

當今,我們所說的教育內容,就是透過教育這種行爲手段要向學生傳授些什麼樣的知識。教育所要傳授的知識是要根據受教育者的年齡特點和階段性發展,來進行個性化的因材施教。所以,教育內容要會根據各個不同層次的受教育者而制定。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的曾風行一時的天才式教育,選拔一批十二三歲有聰慧的學生,到我國科技大學進行爲期四年的學習。經過四年的學習。李政道這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大人物,推薦一些頂尖學子到美國留學。但是,都後來才發現,對於這些“天才”來說,儘管學識很淵博,但人情世故這方面一竅不通。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所謂的天才式教育,只是面對極個別天聰敏慧的學生,而絕大部分學生都是都智力正常水平的,所以,在選擇教育內容時,要針對大部分學生智力水平發展階段而選擇,因此,老師在講授這些知識時,應把教學重心普及到大部分學生上,而不是個別針對性教育。第二,這種天才式教育,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弊端,就是忽視學生情感,道德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填鴨式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輸各種各樣的知識,忽視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教育,沒有使受教育者達到真正的全面發展。從這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借鑑出,教育內容應該實事求是,根據國家,社會,受教育者的特點,科學地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傳授。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受教育者去吸收,應當是使每個受教育者自主學習、自主提升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和諧真正的發展。這不僅僅是受教育者個人發展,而且關乎於我們社會,民族,國家未來的發展。有句古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今,科學地培養新型人才,爲我們未來的國家振興繁榮鋪路。所以,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會有不同的教學成果。而作爲一名未來的老師,我們應該充分掌握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現代教育教師技能,根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特點實施個性化的教育。教師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藝術展示的過程,透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完美配合,這支和諧的曲子會一直演奏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