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元稹

元稹古詩離思賞析

元稹1.92W

元稹,是我們古代著名大詩人,他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爲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爲“元和體”。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元稹古詩離思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元稹古詩離思賞析

元稹古詩離思賞析 篇1

《離思》賞析鑑賞

作者:元稹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賞析鑑賞】

此爲悼念亡妻韋叢之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

首二句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變化而來的。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雲峯,下臨長江,雲蒸霞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爲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人於淵,茂如鬆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爲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丁。

“難爲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顧梘,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裏爲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裏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爲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活》以爲,悼亡而日“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瞭解詩人的苦衷了。

元稹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爲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槔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二句,歷來爲人們所傳誦,不但是元稹詩作中的顛峯佳句,縱觀唐詩宋詞,詠情之作可望其項背者也少之叉少。

元稹古詩離思賞析 篇2

元稹《離思(其四)》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註釋

1、曾經:曾經歷過。曾,副詞。經,經歷。

2、滄海:大海。因海水呈蒼青色,故稱滄海。

3、除卻:除了。

4、取次:循序而進。

5、半緣:一半因爲。

6、修道:作者既信佛也信道,但此處指的是品德學問的修養。

7、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

譯文

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

陶醉過巫山之雲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爲雲雨了。

雖常在花叢裏穿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花朵,

一半是因爲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爲心裏只有你。

賞析:

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陶醉過巫山之雲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爲雲雨了。雖常在花叢裏穿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花朵,一半是因爲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爲心裏只有你……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釋是說。癡迷在你愛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夢幻裏,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愛你沒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後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沒心思去愛,因爲心裏只有一個你……

元稹愛妻的名韋,字蕙叢。比元稹小四歲,二十歲和元稹結婚,二十七歲時就不幸死去了。元稹大概是古人寫給妻子詩歌最多的一位詩人了,他的許多詩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可以想象,元稹的後半生都在懷念着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懷念妻子的詩,但現在還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除了這首,還有《譴悲懷三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雜憶五首》等等,可以說篇篇都感人至深。我們從這些詩篇裏可以想象韋叢是一個賢淑美麗的女人,還可以知道元稹是一個癡情感恩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