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孟浩然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翻譯賞析

孟浩然3.14W

《夜歸鹿門歌》作者爲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古詩詞全文如下: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前言】

《夜歸鹿門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透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上個場景着眼於鐘鳴、爭渡、向江村、歸鹿門等人物的動態描繪,下個場景側重於月照、巖扉、鬆徑等靜態刻畫,先動後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閒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着孤寂無奈的情緒。全詩筆法順暢,語言質樸,情感真摯。

【註釋】

⑴鹿門:山名,在襄陽。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成了隱逸聖地。

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

⑶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龐德公所居。”喧:吵鬧。

⑷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做官,不久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

⑸巖扉:石門。

⑹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翻譯】

山寺裏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着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鬆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鑑賞】

這首詩一題《夜歸鹿門山歌》。據《襄陽記》載:“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襄陽侯習鬱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廟道口,俗因謂之鹿門廟,後以廟名爲山名,併爲地名也。”孟浩然四十歲後,一度隱居於此。因此他的詩多寫隱居閒適和羈旅愁思,在山水田園景色的描寫中寄託自己的性情,這首詩就是如此。

首二句即寫傍晚江行見聞,聽着山寺傳來黃昏報時的鐘響,望見渡口人們搶渡回家的喧鬧。這悠然的鐘聲和塵雜的人聲,顯出山寺的僻靜和世俗的喧鬧,兩相對照,喚起聯想,使詩人在船上閒望沉思的神情,瀟灑超脫的'襟懷,隱然可見。

三、四句就說世人回家,自己離家去鹿門,兩樣心情,兩種歸途,表明自己隱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五、六句是寫夜晚攀登鹿門山山路,“鹿門月照開煙樹”,朦朧的山樹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詩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彷彿在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歸宿地,原來龐德公就是隱居在這裏,詩人恍然了。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爲大自然所融化,至於忘乎所以。

末二句便寫“龐公棲隱處”的境況,點破隱逸的真諦。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爲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採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在這個天地裏,與塵世隔絕,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獨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這首詩的題材是寫“夜歸鹿門”,頗像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