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李商隱

李商隱《籌筆驛》譯文及鑑賞

李商隱7.3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商隱《籌筆驛》譯文及鑑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商隱《籌筆驛》譯文及鑑賞

《籌筆驛》

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爲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註釋:

1、猿鳥句:諸葛亮治軍以嚴明稱,這裏意謂至今連魚鳥還在驚畏他的簡書。疑:驚。簡書:指軍令。古人將文字寫在竹簡上。

2、儲胥:指軍用的籬柵。

3、上將:猶主帥,指諸葛亮。

4、降王:指後主劉禪。走傳車:魏元帝景元四年(二六三),鄧艾伐蜀,後主出降,全家東遷洛陽,出降時也經過籌筆驛。

5、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後主是皇帝,這時卻坐的是傳車,也隱含諷喻意。

6、管:管仲。春秋時齊相,曾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7、樂:樂毅。戰國時人,燕國名將,曾大敗強齊。

8、原不忝:真不愧。諸葛亮隱居南陽時,每自比管仲、樂毅。

9、他年:作往年解。

10、錦裏: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2、梁父吟:兩句意謂,往年曾謁錦裏的武侯祠,想起他隱居時吟詠《梁父吟》的抱負,不曾得到舒展,實在令人遺憾。

譯文:

猿鳥猶疑是驚畏丞相的嚴明軍令,

風雲常常護着他軍壘的藩籬欄柵。

諸葛亮徒然在這裏揮筆運籌劃算,

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郵車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

關公張飛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瀾?

往年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

曾經吟誦了梁父吟爲他深表遺憾!

賞析:

這也是一首憑弔詩。張採田以爲詩是大中十年(856)冬,詩人罷去梓州幕府,隨柳中郡還京,途經籌筆驛時所作。

詩中盛讚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才能,爲他未能統一中國而惋惜。同時對懦弱昏庸、終於投降魏國的後主劉禪加以貶斥。

全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以精煉的筆墨描繪諸葛亮長於治軍,軍紀嚴明,餘威猶存,用以展示出他作爲一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的形象特徵。接着以劉禪和關張這兩類不同典型人物與其構成鮮明對比。由於劉禪的昏庸,使諸葛亮一生的謀劃付之東流。關羽違反了諸葛亮抗魏的策略,而使蜀漢兵挫地削,招致自己和張飛的亡身之禍。透過對比,更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之卓越。

「賞析」

籌筆驛,古地名,舊址在今四川省廣元縣北。相傳三國時蜀漢詩人留下了以籌筆驛爲題材的懷念諸葛亮的作品。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此驛,寫下這首詠懷古蹟的詩篇。此詩同多數憑弔諸葛亮的作品一樣,頌其威名,欽其才智;同時藉以寄託遺恨,抒發感慨。不過此篇藝術手法上,議論以抑揚交替之法,襯托以賓主拱讓之法,用事以虛實結合之法,別具一格。

詩寫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讚頌,而是集中寫“恨”字。爲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揚交替的手法。首聯說猿鳥畏其軍令,風雲護其藩籬,極寫其威嚴,一揚;頷聯卻言其徒有神智,終見劉禪投降,長途乘坐驛車,被送往洛陽,蜀漢歸於敗亡,一抑;頸聯出句稱其才真無愧於管仲、樂毅,又一揚;對句寫關羽、張飛無命早亡,失卻羽翼,又一抑。抑揚之間,似是“自相矛盾”,實則文意連屬,一以貫之。以其威智,霸業理應可成,然而時無英主,結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師理應告捷,然而時無良將,結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聯“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是說,昔日經過錦裏(成都城南)諸葛武侯廟時,吟哦諸葛亮的《梁父吟》,猶覺遺恨無窮。而所謂“恨”,既是寫諸葛亮之“遺恨”,又是作者“隱然自喻”。以一抑一揚的議論來表現“恨”的情懷,顯得特別宛轉有致。

古典詩歌中,常有“衆賓拱主”之法。李商隱這首詩的首聯,用的就是這種手法。出句“猿鳥猶疑畏簡書”。是說,猿(一本作“魚”)和鳥都畏懼諸葛亮的軍令,說明軍威尚存;對句“風雲長爲護儲胥”是說,風雲還在護衛諸葛亮的營壘,說明仍有神助。正如範仲溫《詩眼》所說的:“惟義山‘魚鳥’云云,‘簡書’蓋軍中法令約束,言號令嚴明,雖千百年之後,‘魚鳥’猶畏之;‘儲胥’蓋軍中藩籬,言忠義貫於神明,‘風雲’猶爲護其壁壘也。誦此兩句,使人凜然復見孔明風烈。”這裏沒有直接刻畫諸葛亮,只是透過猿(魚)鳥風雲的狀態來突出諸葛亮的善於治軍。猿鳥風雲的狀態在作者想象中,是由諸葛亮引起的反應,這些都作爲“賓”,用以突出諸葛亮軍威這個“主”。這些作爲賓的自然景物。是擬人化,有某種特別的象徵意義。猿鳥風雲,作爲籌筆驛的實景,還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使人有肅穆之感;但是並不是單純的氣氛描寫,而是化實爲虛,實景虛用,以賓拱主,直接突出“孔明風烈”這一主體。

李商隱好用典故。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七雲:“李商隱詩好積故實。”他愛把古人羅致筆下,自由驅使,不問時代先後,都可以在他的詩境中同時出現。“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此題所詠乃諸葛亮,則此聯對句中的關羽、張飛爲其同時人,是今;管仲是春秋時人,樂毅是戰國時人,遠在三國之前,是古。用事以古今成對,出句以古人比擬諸葛亮,對句實寫諸葛亮同時人關、張,即以古對今,以虛對實,而且對得極爲自然。其所以如此,是因爲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故以管仲、樂毅直指諸葛亮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所以所謂“管樂”可以說雖“古”猶“今”,雖“虛”猶“實”,與關、張對舉,可稱爲“奇”,然而卻又不足爲奇。

韻譯

猿鳥猶疑是驚畏丞相的嚴明軍令,風雲常常護着他軍壘的藩籬欄柵。

諸葛亮徒然在這裏揮筆運籌劃算,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郵車去投降。

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關公張飛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瀾?

往年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曾經吟誦了梁父吟爲他深表遺憾!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懷古詩,可能是作者落第後遊覽籌筆驛時所作,具體創作年代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