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

手抄報2.46W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1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 第2張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2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 第3張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3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 第4張

  關於名人成長的手抄報4

關於名人成長的故事

“格物”、“致知”是中國文化典籍《禮記.大學》裏提到的八目中的前兩個。正所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代對此四字的內涵多有解釋,但最細緻深入的當屬朱熹在與x's論學所闡述的。

朱熹是南宋時期承上啓下的一位集大成的學者。他在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中進士,之後模仿孔子,邊做官邊教授門x's。宋孝宗即位後,很想有一番作爲。爲改變半壁江山、積貧積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飛的冤獄,追封岳飛爲王,並下詔廣開言路,要天下的讀書人直言不諱,指出朝政弊端,規劃恢復中原的大業。朱熹因此上書,堅決主張抗金建國。並認爲要完成光復大業,必須請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養。

針對此事,朱熹的x's有些疑惑,便開始請教道:“先生在上書中所說皇帝的修養,有什麼特點?”

朱熹道:“皇帝的修養當然不同於一般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你們也應該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從宇宙之大到昆蟲之微,都要清楚地看到大義的存在,才能夠面對這個世界,來規劃自己的事業。”

x's說:“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龜山先生傳下來的道理嗎?可是格物是什麼,致知是什麼,兩者哪個在先哪個在後,我都不清楚。”

朱熹道:“大程明道先生(程顥)說‘格’就是到;‘致’就是得。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體的物,然後才能得到知識學問。因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後。但若是探究大道並把它落實到物上,那就更可以窮盡大道的奧妙。”

x's問:“先生的話我懂了,但是可格的事物千姿百態,種類無限,所要致的知也要有那麼多嗎?”

朱熹道:“卻不是的'。程頤認爲‘萬物皆備於我’,是因爲人生本來有良知良能,可以與萬物相當。天地有個心,人也有個心,天地之心和人的心其實是一個東西。如今天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明天又格上一物,到達天地之心而落實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時間長了,格的物多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就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被開發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就得到了知。”

x's說:“聽了先生一番教導,我明白了格物致知原來是一種極大的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

朱熹說:“不錯,但物總得一個個地格。楊龜山先生說:‘學習開始於致知的願望,完成於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天下的物,多得格不勝格,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萬物。因此他格物的時候,絕不能讓心思隨物流動到十萬八千里之外;要隨時內向反省,才能越來越明白心裏的良知而做到萬物皆備於我’。”

x's問:“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但是天下有千萬人,每個人有一個良知。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這良知不太多了嗎?會不會引起爭論和混亂呢?”

朱熹道:“千萬人有千萬心,千萬心所不同的,是它們的慾望;至於被這些慾望包在裏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樣的,就是個‘仁字’。因爲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個,它的大道也只有一個,這個大道到人的心裏,就是個‘仁’。所以透過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慾,‘仁’就是良知自然會顯露出來。”

x's聽了朱熹的話,仍然有些不明白,見案頭上有一方新硯臺,就請先生以硯臺爲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範。

朱熹笑着說:“好,就來格這個硯臺。”他拿起硯臺反轉過來叫x's看:只見磨得鏡面一樣平的硯臺底上有一個大螺殼印子。

x's奇怪地問:“這樣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麼鑽進石頭裏去了呢?”

朱熹道:“這就是了。硯石是從山上採來的,說明這山千萬年前曾經是海底。這螺兒活着的時候,鑽在海底的泥土裏;海底上升變成山,泥土乾硬變成石頭,這螺不就到石頭裏了嗎?到此我們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後來致知:既然山、海那樣看起來永恆的巨物,都可以互相變化;那麼世界上還有什麼不能變的?所以,《詩經》裏說‘天命無常’。這個無常的天命感動到人的內心,就使人常處憂患,兢兢業業,小心翼翼,認真對待周圍的一切,這就悟出了個‘敬’字,進入了良知‘仁’的境界。”

x's終於明白了朱熹所謂“格物致知”的含義,不僅感慨,拜謝先生說:“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樣下功夫修養,天下還愁不太平嗎?”

朱熹和x's討論“格物致知”的含義,由淺入深,並以硯臺爲例,爲x's具體闡述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可謂是良師善教。但是,想要真到做到格物致知,學得真學問,卻須像朱熹所說的“物總得一個個地格”。這就需要學生珍惜光陰,苦心鑽研才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朱熹年老時,散步到一所學校。當時正是秋天,當他看到梧桐黃葉隨風飄落,不禁感慨萬千,想到自己頭髮已經白了,自言自語地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啊!”

這時,他忽然看見一羣青少年離室在外打鬧戲耍,他深深感到,年輕人不懂得珍惜時間,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時間寶貴,特別是白髮蒼蒼的人更有惜時如金之感,於是詩興油然而生,低頭思索片刻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綠,階前梧葉已秋聲。

吟完詩後,到學堂裏將此詩寫在書桌上,希望那些不知道珍惜時間的青少年看到詩後,能夠珍惜光陰。這些年輕人看到詩後,確實受到啓發,又見是名人朱熹所作,爭相傳抄,學習也更加勤奮了。

“格物”、“致知”是中國文化典籍《禮記.大學》裏提到的八目中的前兩個。正所謂“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後代對此四字的內涵多有解釋,但最細緻深入的當屬朱熹在與x's論學所闡述的。

關於成長的名人名言

1、青年時期是豁達的時期,應該利用這個時期養成自己豁達的性格。——(英)羅素

2、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酷愛勞動的雙手培養,在肥田沃土裏將成長爲粗壯的大樹。不酷愛勞動,不進行自我教育,志向這棵幼苗也會連根枯死。肯定個人志向,選好專業,這是幸福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

3、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盡那就是成長的路。

4、我們的青年是一種正在不斷成長,不斷上升的氣力,他們的使命是根據歷史的邏輯來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條件。——高爾基

5、在艱苦中成長成功之人,經常由於心理的陰影,會致使變態的偏差。這類偏差,便是對社會對人們始終有一種敵視的敵意,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更不同情任何一個人。愛錢如命的慳吝,還是心理變態上的次要現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固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懷懷抱。由於他知道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懷瑾

6、人的空想是沒有止境的,兒童的空想更是一望無際。由於孩子的心靈比成人的心靈更加祕密,兒童的心靈是一塵不染的,而被生活所磨鍊出來的成長,心靈深處卻明顯存在着這類纖塵的污痕。——高爾基

7、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貝弗裏奇

8、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托爾斯泰

9、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寶貴,就由於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窮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爲偉人成長爲氣力。——周恩來

10、聰明與年齡一起成長。

11、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偶成》

12、教育者應當深入瞭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全部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爲教育工作的真實的能手。——蘇霍姆林斯基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14、志向不過是記憶的奴隸,生氣勃勃地出世,但卻很難成長。——莎士比亞

15、我們在變化中成長。假設你拒盡了變化,你就拒盡了新的美麗和新的機遇。

16、才華總是透過獨立的(精神上的)活動才能成長起來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17、要是每一個孩子的詩情畫意都能得到人們的欣賞鼓勵,從而取得健康的成長,那末,世界將近不愁成爲一個富於詩情畫意的世界。——殷慶功

18、假設你擔心年輕的一代會變成什麼,答案是他們會繼續成長,並且開始耽憂更年輕的一代。——羅傑·艾倫

19、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

20、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21、環境影響人的成長,但它實在不排擠意志的自由表現。——車爾尼雪夫斯基

2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蕭繹

23、假設靈魂仍能研究和學習,那末沒有什麼比老年的空閒更快樂了空閒存於善良的行動,人類藉着它才能在道德上、智能上與精神上取得成長。——西賽羅

24、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25、人類經常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他人的成績與自己相比較,因此覺得受挫,好不輕易活到老年還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我們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這樣過往了。——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