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內容

手抄報8.26K

元旦節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爲元旦節是1月1日,這是新的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代表着新年新氣象,所以元旦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新的一年開始大家都是意氣風發,對未來充滿着希望,祝福大家可以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收穫。下面是關於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的內容,歡迎閱讀!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內容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內容 第2張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內容 第3張

快樂元旦主題手抄報內容 第4張

中國古代元旦的飲食習俗

雞蛋

各人吃一個雞蛋的習俗,在吳晉間的《風土記》中已出現。《風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練形是道家用語,指修煉形體,認爲可以成仙。生吃雞蛋是爲了長生。《太平御覽》卷二九引《荊楚歲時記》說:“樑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即梁武帝信奉佛教,不再吞食屬於小葷的雞蛋。

湯餅

是指古代凡小麥面製品用水煮的食品,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湯餅卷九“餅法”中,講了“水引餺飥法”,其中“水引”製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可知水引和餺飥屬於同一類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麪條,餺飥似今長揪皮。其實宋人說的“年餺飥”是一句概括語,也包括了水引。北宋《歲時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餺飥,或此之類。”(《歲時廣記》卷五引)索餅就是前代的長引。長引是說拉長的東西,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兩個名稱講的都是形狀細長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麪條之類的食品。

年糕

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則爲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餈”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製法,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誌》說當地吃“蒸羊糕”。在南方,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誌稱“節糕”,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爲年茶,以相饋答。”其形制類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載更爲詳細,說將黍粉和糖爲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別。大的一尺見方爲“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於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時富家僱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

新年古文祝福語

1、官曆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2、新景納祥日光華,年豐喜訊傳萬家;快開吉門迎百福,樂剪紅梅做窗花。

3、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4、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6、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7、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8、新梅香氣暖江風,年逝黃梁紫燕同。快馬逐雲寂寥贊,樂鋪花色起蒼穹。

9、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10、歡多情未及,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糉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爲待曉光催。

11、新春佳作慶團圓,年年歲歲酒言歡。快迎貴客廳堂坐,樂園賞悅華歌宴。

12、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13、一樹新梅千古月,帆歸年舊草迎春。風流快馬雲知曉,順水樂聲兩岸騰。

14、新月當空照,年年保平安。快快共良宵,樂此怡悠然。

15、新時剎那別舊日,年年際際始難止。快如白駒過故隙,來在來年憶今時。

16、新朋舊友總相睦,年關歲末君多福。快馬加鞭事業路,樂得碩果愛情樹。

17、新雪時舞蹈,年夜思悄然。快意吟詩句,樂在得團圓。

18、福祿羣香聚財寶,萬事昌隆慶有餘,紅袍加身行天下,掌握乾坤步步升,五穀豐收迎春柳,金玉滿堂話豐年。

19、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爲家;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20、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