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雷鋒手抄報的畫

黑板報2.13W

雷鋒,這是一個令人多麼熟悉的名字呀,它在許多人的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雷鋒手抄報的畫,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雷鋒手抄報的畫

雷鋒,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雷鋒出生在湖南長沙望城縣簡家塘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裏。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那時,雷鋒就把這血海深仇銘記在了心中。雷鋒的家人被日軍殺害,他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

1959年12月,徵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捨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樂役局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徵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後被破例批准入伍。雷鋒參加人民解放軍後,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願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爲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他1960年11月入黨,並被選爲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職。

對於雷鋒叔叔的犧牲,我們深感痛惜,但是,雷鋒叔叔的精神卻永存於我們的身邊。如在車上給老弱病殘的人讓座,在路上扶行動不方便的老奶奶過馬路,在平時學習中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是啊,不要以爲某件好事太小而不做,想要做大的好事,就必須從小事做起。但也不要以爲某件壞事很小就去做它,倘若現在做一些小的壞事,那長大後必定會成爲社會的危害。我們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多做好事,不做壞事。做好事那也是需要發自內心的,而不能因爲想要贏得他人的讚揚而去做。

雷鋒精神在我們身邊,雷鋒精神與我們同在,雷鋒精神是永恆的!

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什麼是雷鋒精神,我們怎樣弘揚雷鋒精神?

我聽老師說,去年,有一位外地來的大哥哥,來到了棧橋。他突然看見一位大姐姐落水了,他連衣服都沒脫就迫不及待的下海了。因爲風勢太大,大哥哥也投身於大海。雖然他死了,但他那種捨己救人的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今天在放學的路上,我看見一些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在烈日下把貼在牆上和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撕下來,並用力把牆和電線杆刷乾淨,他們累的臉上直流汗。我眼一亮,想:這不也是一種雷鋒精神,因爲他們爲了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地更加美好,不惜辛苦,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但有些同學認爲,只有救人才算是一種雷鋒精神。其實,我們幹自己應該乾的事幹好,也是一種雷鋒精神。如作爲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善於“鑽”和“擠”,學好本領,長大後彙報社會。如醫生護士,遇到病人後,能救死扶傷,使病人重新恢復健康;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叔叔阿姨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這都是雷鋒精神。

我想我們應該弘揚雷鋒精神,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話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有在新浦汽車總站轉乘的旅客,‘雷鋒車’爲您提供免費服務!”類似這種普通的服務用語,已經在我們連雲港市新浦汽車總站迴響了45年。在這45年間,雷鋒精神,在這片土地上以“雷鋒車”爲楷模,實實在在地得以傳播。

第一代“雷鋒車”組的成員李保英說,45年前的這個春天,連雲港市新浦汽車總站長途服務組的第一代服務員在工作中發現,好多旅客要到500多米外的火車站轉車,而火車站的旅客又要到汽車站來轉車,那個時候,汽車、火車的.班次都比較少,很容易誤車,特別是一些攜帶行李較多或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旅客。“當時全國都在學雷鋒,但是我們想,光學不幹不行。”66歲的李保英說。於是她們幾個服務員拿着三條小扁擔和繩子,前往火車站接送旅客併爲旅客免費運送行李,就像雷鋒同志當年的雨夜送大娘、工地送磚瓦那樣幹了起來,後來車站領導專門爲她們購置了一輛平板車,而這輛小板車,風裏來雨裏去,送旅客至車站、到住地,就被旅客們親切地稱爲“雷鋒車”。

顏懷英是一位大連工人。1994年夏天,56歲的顏懷英在連雲港轉車的途中不慎摔倒,見此情景,車站服務員郝芳萍、沙常梅、董鳳珍等立即把她擡上“雷鋒車”,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經檢查,顏懷英膝關節粉碎性骨折,必須馬上手術。是“雷鋒車”組服務員爲她簽了字,墊付了手術費,還特意燉了雞湯、排骨湯並悉心照料。

與顏懷英的經歷相比,今年72歲的單興惠和“雷鋒車”的緣分則是另一種傳奇:他家四代——他自己以及他母親、兒子、孫子都在不同的時間受過“雷鋒車”組的幫助。

第一代“雷鋒車”組服務員郝芳萍如今已經是汽車總站黨支部書記了。據她介紹,45年來,“雷鋒車”的車型由開始時的人力平板車、鐵板車、腳踏三輪車發展到現在的電動旅遊觀光車,車子換了9輛,服務員也換了8茬,從最初的7個人到現在的176個人,已免費運送老弱病殘旅客30萬人次,義務運送行包達40多萬件,行程7萬多公里。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重溫和弘揚“雷鋒車”精神,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及在更廣範圍內營造奉獻精神和助人爲樂、和諧融洽的良好風尚。雷鋒精神不是一時的,我們要代代傳下去。改革開放之後更需要雷鋒精神,它鼓勵人們互相幫助,能夠增加人和人之間的感情。

標籤:雷鋒 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