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楊萬里

楊萬里詩歌俗語詞考釋

楊萬里2.96W

俗語詞具有口語化和通俗性的特點,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詞中,很多詞語通俗而形象,反映了當時真實的生活面貌。

楊萬里詩歌俗語詞考釋


俗語是漢語語彙裏爲羣衆所創造,並在羣衆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南宋詩人楊萬里人生經歷豐富,詩詞中生活意味濃烈,在他的作品中出現很多當時流行的的俗語詞,本文利用傳統訓詁學和現代語言學的方法,對楊萬里詩詞的俗語詞作一些簡單介紹,並把它們進行了分類,比如分爲名物類、行爲動作類、情貌類等。

一、名物類

“名物”就是指事物的名稱以及名目與物產等。楊萬里詩詞中有關事物名稱、特徵等的名物類俗語詞主要有:

【水銀窩】

楊萬里《昭君怨》: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水銀”一詞,《漢語大詞典》有以下幾個含義:

1、即汞。 晉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達明 覆命函 貫 首自隨,以生油、水銀浸之,而以生牛皮固函。”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圓又大的熱淚滾向膨脹的胸前,卻有水銀一般地沉重與燦爛。”

2、指月。 唐李白 《上雲樂》詩:“雲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 王琦 注引《淮南子天文訓》:“積陰之寒氣水,水氣之精者月。”

3、喻水珠。 南朝梁元帝 《登江洲百花亭懷荊楚》詩:“柳絮飄春雪,荷珠漾水銀。”

在楊萬里的詞中,“水銀”是“急雨”落在荷葉上水珠,是一顆顆會跳動的“真珠”,那“水銀窩”就是聚在荷葉葉底的水珠。這個俗語用在這裏,形象而生動,把水珠靈性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老子】

《歸去來兮引》:邂逅又春熙,農人慾載。告西疇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車,取意任委蛇。歷崎嶇窈窕,丘壑隨宜。

這首詞中“老子”一詞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俗語詞。它是作者對自己的稱呼,相當於“老夫”。比如:《後漢書逸民傳韓康》:“康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宋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吳江觀雪見寄》詞:“老子舊遊處,回首夢耶非。”

需要注意的它並不是今天“自高自大的自稱”,如: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辦正事,你這不點兒大的小東西,也要來打岔。” 巴金 《憩園》十二:“你敢動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醬不姓趙!”。

【今來】【昨來】

《歸去來兮引》:念心爲形役又奚悲,獨惆悵前迷。不諫後方追。覺今來是了,覺昨來非。

讀到這首詞,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既自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裏面的“今”就是現在,“昨”就是過去。

在楊萬里詞中的“今來”和“昨來”,其實和陶淵明的“今”“昨”是異曲同工的,都是作爲時間名詞,表示現在和過去。比如: 三國魏曹植 《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 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三國志平話》卷下:“今來 獻帝懦弱, 曹操弄權。”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齣:“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透鍼關。”

“今來”還可以表示從今以後的意思,如: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

【儂家】

《歸去來兮引》:儂家貧甚訴長飢,幼稚滿庭闈。正坐瓶無儲粟,漫求爲吏東西。

“儂家”,是一個方言俗語詞,一般是女子的自稱,如:宋晏殊 《菩薩蠻》詞:“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豔。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 宋蘇軾 《次韻代留別》:“他年一舸鴟夷去,應記儂家舊住西。” 元楊椿 《西湖竹枝詞》:“儂家生長在西湖 ,暮管朝弦隨處呼。”

這裏的“儂家”是自稱,即“我”,其中“家”是後綴,並沒有實際意義。只是楊萬里描述“自己”的家境。這樣的意思在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如: 唐《寒山詩》之一六九:“儂家暫下山,入到城隍裏。” 五代王延彬 《春日寓感》詩:“也解詩也政,儂家何似謝宣城 。” 清吳偉業 《畫蘭曲》:“珍惜沉吟取格時,看人只道儂家媚。”

二、動作行爲類

【滑流匙】

流匙:古代舀食物的器具。

楊萬里的《歸去來兮引》:偶然彭澤近鄰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勸我求爲酒,黃菊怨、冷落東籬。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谷二秫》:“秫(shǔ)即粱米、粟米之黏者。有赤白黃三色,皆可釀酒熬糖作糕食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 陶淵明做了彭澤令,就教官田都種秫,以便做酒,因了太太的抗議,這才種了一點(jīng,黏性較小的稻)。”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楊萬里所說的“秫”與陶淵明如出一轍的。成熟後的“秫”米,珠圓玉潤,個個分明,用“流匙”舀之不起而滑落。形容“秫”的飽滿而光滑,藉此來說明作者的才華外溢。如唐杜甫《佐還山後寄》詩之二:“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老人他日愛,正想滑流匙。”白居易的《殘酌晚餐》:“魚香肥潑火,飯細滑流匙。除卻慵饞外,其餘盡不知。”

【流澌】

《歸去來兮引》:欣欣花木向榮滋,泉水始流澌。萬物得時如許,此生休笑吾衰。

從字面上看,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花木欣欣向榮,沉睡一冬的泉水也開始嘩啦啦的流動了。但是“澌”該怎麼解釋呢?《漢語大詞典》有以下兩種含義:

1. 江河解凍時流動的冰塊。《楚辭九歌河伯》:“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 王逸 注:“流澌,解冰也。” 漢劉歆 《遂初賦》:“激流之淚兮,窺九淵之潛淋。” 三國魏曹操 《步出夏門行河朔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唐 岑參 《送嚴維下第還江東》詩:“敝裘沾暮雪,歸棹帶流。” 清唐孫華 《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夜半流澌結條,多年布衾真似鐵。”2.流水。 唐元稹 《江陵三夢》詩之一:“寂默深想象,淚下如流澌。” 清 吳兆騫 《謫寧古塔記》:“其石岡三十里,長三百餘里,嵌空玲瓏,下有流澌潺。”

上面的兩個解釋都是把“流澌”作爲名詞使用的,但是楊萬里的詞中,“流澌”應該是動詞。從詞中所描寫的景象來看,應該是泉水裏的'冰塊開始解凍,並且在流動,表明春天來了。萬物先衰再復生,何況人呢?

【哦詩】

《歸去來兮引》:富貴本危機,雲鄉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遊嬉。獨臨水登山,舒嘯更哦詩。除樂天知命,了復奚疑。

“哦詩”,作詩或者大聲吟誦詩歌。一個人,在大山大水的懷抱中,恣意自如,這是“舒嘯”“哦詩”是最好的情感釋放。這裏的“哦”,讀作“é”,表示吟詠的意思。如: 唐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對樹二鬆,日哦其間。” 宋歐陽修 《東雨中》詩:“直時偷暇,幽懷坐獨哦。” 清秋瑾 《秋日獨坐》詩:“小坐臨窗把卷哦,湘簾不卷靜垂波。

三、情貌類

這類主要是指人的神情、面貌、內心思維或判斷價值、事物狀態、特徵等詞。

【撲鹿】

《昭君怨》:偶聽鬆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稚子莫喧譁,恐驚他。

這裏的撲鹿,是一個象聲詞,表示翅膀拍打的聲音,也作“撲漉”。詞中,這個詞是形容沙鷗拍翅的聲音。

這樣的用法在其他作品中也可以見到,如:唐張志和 《漁父》詞之十:“擊楫去,本無機,驚起鴛鴦撲鹿飛。” 宋陸游 《自妙相歸將至杜浦堰舟中作》詩:“蒼茫林靄滅,撲漉水禽驚。” 元歐陽玄 《逢江易藝芳幹賦芳洲》:“王孫鬥草歸來晚,撲漉鴛鴦帶水飛。”

【醉殺】

《念奴嬌》:休說白日昇天,莫誇金印,斗大懸雙肘。且說廬陵傳盛事,三個閒人眉壽。揀罷軍員,歸農押錄,致政誠齋叟。只愁醉殺,螺江門外私酒。

這裏的“殺”,用在謂語的後面,表示程度之深。比如:《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清吳偉業 《感舊》詩:“羨殺江州 白司馬 ,月明亭畔聽琵琶。”從這裏面我們可以看出,“醉殺”表示醉酒的程度。

【特地】

《武陵春》:長鋏歸乎十暑,不着冠。道是今年勝去年,特地減清歡。

舊賜龍團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兒信問平安。

詞中,把“去年”和“今年”做了比較,“今年”更冷清。這裏面的“特地”表示特別,格外。 唐王維 《慕容承攜素饌見過》詩:“空勞酒食饌,特底解人頤。” 唐羅隱 《汴河》詩:“當時天子是閒遊,今日行人特地愁。” 五代 尹鶚 《臨江仙》詞:“西窗幽夢等閒成。逡覺後,特地恨難平。” 宋趙長卿 《朝中措》詞:“客路如天杳杳,歸心特地寧寧。”

“特地”還可以作“突然,忽然”的意思。《古尊宿語錄》:“放看,特地骨毛寒。” 唐羅鄴 《大散嶺》詩:“望人,特地身疑是。

俗語詞產生於人民大衆,自然會迴歸到大衆中,那表現形式就是出現在當時的文學、詩歌作品中。俗語詞的研究可以迴歸作品的原貌,對後人瞭解當時的生活習俗、生活面貌等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