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陸游

陸游詩集讀後感4篇

陸游2.22W

陸游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陸游詩集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陸游詩集讀後感4篇

陸游詩集讀後感篇1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首詩是南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作者用真摯的感情,明朗的筆調,描繪了山村景物和農家習俗,生活氣息十分濃郁。其中這首詩的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給了我極大的啓示。

這句說的是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仔細回味,覺得這不正像我們的生活嗎?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困境,但相信,只要我們心存理想,永不灰心,就一定會看到“雨過天晴”的景色。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說的是一個向做服裝設計師的女孩伊爾莎,在街上看到一件編制的針線十分獨特、巧妙的毛衣,後透過這件毛衣,她在巴黎的服裝業開闢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爲了擴大影響力,她投入大量資金,準備搞一次大型的服裝展覽。但在離展覽會還剩幾天時,競爭對手把他的工人挖走了,使她無法辦成展覽會,但伊爾莎沒有就此放棄。幾天後,她辦了一個半成品服裝展覽,這個展覽會在巴黎服裝界引起了轟動,使她成功了。

其實,人生並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每件事,都是危險與機遇共存的。但只要你有一顆永不認輸的心和聰明的才智,無論在哪裏,你這顆“寶石”總會發出自己最璀璨的光芒的。正所謂“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嘛。

陸游詩集讀後感篇2

說到陸游,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詩,他的詞,從小在學校學習時就已學了無數的篇目。但是讀過《陸游傳》之後才真正懂得了這位偉大詩人的真性情,真正體會到他的有情。

陸游的情,是與唐婉淒涼卻堅定的戀情。

他們的愛情,幾乎是人人有所聽聞的。那樣的情,即使分離十許年,即使各自都已覓得新伴侶,仍堅定不渝的愛情在那樣一個年代是少見卻令人敬佩的。在思想那樣保守的古代,我想大多數男子對女子的想法就是生兒育女,大部分精力仍是在事業上的。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的愛情是少有的。可是陸游卻打破了這一觀念,他的行動,他對唐婉的情,都在沈園的那首《釵頭鳳》中體現。那種苦苦相戀卻不能相守的無奈,卻仍執著於此的堅守,都在詞句中一一體現。如此多情的好男兒,怎不讓人落淚!

陸游的情,是有志之士的愛國熱情。

我們都知道,陸游詩一位有名的愛國好兒郎,雖然他在沙場上沒有傑出的表現,可是他的詩,那些字字鏗鏘的詩句,無一不體現着他赤熱的報國情懷。或許是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陸游的愛國從小就開始形成,到後來越來越大,這種情懷也就越來越深,不論是對朝廷的'上書還是在自己的詩作中,陸游對現實的不滿,對國家統一的渴望都直白地、毫不隱瞞地表達出來。我覺得這種舉動就十分讓人敬佩,那樣混亂的,亂臣賊子尤其多的朝廷,說重一句話就會有殺頭的罪,可是陸游卻仍直言不諱,那樣赤誠明白的愛國之士,怎能不讓人另眼相看?我還記得《陸游傳》在寫陸游臨死前提到他嚥氣前最後一刻寫下了《示兒》。“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臨終一刻,他仍是惦念江山社稷,依舊那麼渴望淪陷區的收復和國家的統一。如此愛國的好兒郎,怎不讓人佩服!

不管是多情的陸游還是愛國的陸游,都是哪位有情有義的陸游。如此偉大的詩人,怎不讓人印象深刻呢!

陸游詩集讀後感篇3

陸游是我國中國南宋詩人,他創作了愛國詩篇九千三百餘首。

他創作的大部分詩篇都跟抗擊侵略者有關,或者是跟軍營裏的艱苦生活有關,如:‘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

他的愛國情懷是誰都無法比擬的,在他三十歲那年,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檜的打擊,被除掉了姓名,但她並沒有回信,他三十四歲那年,當上了一個縣官的屬員,他又憑着才幹擔任了一個較大的官職,可是官場險惡,他又被罷免回鄉,他四十五歲那年投奔了王炎旗下,努力爲百姓做事,收復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陸游的願望再一次破滅,當公元一千二百一十年時,他已是一位八十五歲的老人了,他一生愛國如命在他去世前夕,用盡了全力寫下了《示兒》這首詩,之後,他就逝世了。

他的這種愛國精神,真是世間少有,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陸游詩集讀後感篇4

寒假前夕,倩文贈餘《陸游詩詞選》,百無聊賴以詩鳴——《陸游詩詞選》讀後感。餘愛放翁之詩也久矣,今得是書,竟愛不釋手,夙夜翻看,常一詠而三擊節。高妙其詩也!

陸子者,山陰人也。父陸宰,大父陸佃,皆一世之文豪,而聞名天下者。方陸子之初生,金兵南下,宋師不可抵擋,望風而靡,於是陸子乃隨陸宰東奔西走。俟金兵北歸,始得返鄉。

後陸子師事曾幾以詩,亦私淑呂本中。其詩如江河奔放,每論及胡塵,意甚不平,憂國成病,意同拜鵑。後值秦檜忘,陸子乃得揮毫而大論恢復,潑墨而力勸北伐。雖終老不得志,然馬上刺虎之威,開闔萬里之詩文,已爲佳話。

餘讀放翁之詩也,終日不倦,每遇好句,輒手記筆錄。餘讀至:“驛路梨花處處開,”頓覺國家之廣大而前路無窮也,讀後感《百無聊賴以詩鳴——《陸游詩詞選》讀後感》。後讀至“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以手擊股,長嘆不已。念放翁空餘胸中十萬兵而無用武之地,竟終日不能忘。又讀至“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甚喜,乃和曰“如今詩名動十億,處處梅花皆放翁。”

餘味陸子之詩也,其高逸不如太白,其傷憂未及少陵,其事故不若震川,其豁達難比東坡。然於烽煙下倥傯而吟詩,雖位卑不忘憂國,雖夜夢仍懷鐵馬,愛國之情,溢於詩而盈之氣也。蓋論千古詩界,無人出其右者。故梁任公有詩曰:“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又曰:“誰憐愛國千行淚,說盡胡塵意不平。”

夫人之奇偶也,若曰無命,爲何白首爲郎,李廣無功?若曰有命,則人復何取何求,坐而待命也矣。人若放翁者,雖無高官厚祿之享,亦無白髮偕老之戀,然一生不爲牛衣泣,終化爲荷花博士,當爲華夏男兒之楷模也!

餘謂放翁,詩界之鬥魂也。若真叫天山健兒齊唱,豈縱胡馬渡陰山?定使金人不敢南窺而拱手稱臣。惜哉!惜哉!今之文壇,韓寒牢騷,敬明幽婉,其餘多是哀怨,玄幻而無病呻吟,致使青年人不能長歌而壯志也。文壇靡靡之風,甚矣!願君常讀《劍南詩稿》,以壯己志,莫追校園小說之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