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李清照

寫李清照的作文「推薦」

李清照7.74K

【篇一:一代才女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盡興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輕快、朗朗上口的如夢令廣泛流傳。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傳進了千家萬戶。可誰又能想到,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過的是何等淒涼!“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我彷彿看到了李清照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獨坐。望着窗外,獨自傷心……

寫李清照的作文「推薦」

李清照不僅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還被譽爲“詞家第一大宗”。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情意綿綿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紅浪”遙遙的思念濃的化不開;“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失去家人的創傷久久無法平息。明麗輕快,活潑清麗到相思微愁,再到苦悶傷痛,所有詞,哪一首不是她嘔心瀝血寫下的?

她的人格與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嫺,更兼鬚眉之剛毅;“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愛國情懷。李清照,她有美滿家庭,又經歷了世間滄桑。

她是一個傳奇,她的詞則是一個傳奇中的奇蹟!

細細品味李清照的詞,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詞中的佳句。有的簡單明瞭,讀後易懂。有的則不露真意,待你去一點一點破解其中無限奧妙……

讀李清照的詩,品李清照的詞。樂趣無窮也!

【篇二:感念李清照】

對於詩和詞,我向來喜歡詞多一點,她給我一種樂得清平自在調的隨意,一種天階月色涼如水的恬靜,一份夜深蛙聲成片的樸實溫馨。詩講究逐字句推敲,而詞更多的時隨性而爲、一氣呵成,作者的心意表露得更爲直接,更容易看出,而不至於歪曲了古人。

而在詞之中,我比較推崇李清照的詞——清新淡雅、幽柔哀怨一如她本人。

思緒飄啊飄,來到一片雨簾之中。恍惚聽見南宋女詞人的滿腹幽怨,化作唱不盡的小調,向四周飄散,落定在江南水鄉古鎮石橋的縫隙之中。我任雨水肆意打溼頭髮,在雨中尋覓夢中之人。不見曉風,更無殘月,唯拱橋彎彎,庭院深深,楊柳依依,女子喃喃。“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連數月不消的江南雨如催化劑般催生了她綿綿情思,她倚窗而立,髮絲凌亂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慵整纖纖手”簾卷西風,一縷花香飄散。起身斟上一杯酒,“載不動、許多愁。”沒了“月滿西樓”更添了幾分黯然銷魂。

窗外雨勢更大,打落枝頭黃花,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可嘆一聲“催花雨”!“莫道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酒闌歌罷玉樽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口”雨越來越大,夜闌之時,“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人比黃花瘦的李易安在風中不勝淒涼地說道。

在今日,明月高懸,毫無半點雨意的晚上,於燈光下,我再度感念李清照……

【篇三:讓我感動的——李清照作文

她,一生創作了許多名垂青史的優秀作品;她,一生悽悽慘慘,可她卻很堅強;她,像世人證明了“巾幗不讓鬚眉”;她,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受父母的影響,她從小就爲文學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儘管她身爲女子,在古代不允許出家門,可是她還是去野外,去藕花塘,增長見識,陶冶性情。因而可以寫出特別有韻味的詩詞。

成年後,李清照與文學家趙明誠結爲夫妻,過着幸福的生活,所以,在李清照早期的詞裏都透着一絲美好,比如我們學過的一首詞《如夢令》,就深深的展現了自己被藕花美景所陶醉的場面。可是好景不長,因爲宋朝的動亂,再加上丈夫的病死,自己又嫁給了一個貪官,使李清照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可她卻依然很堅強,堅持寫詞,可是在後半生的詞中,多數都體現着孤獨、絕望。最終,李清照也是因爲無依無靠,寂寞憂苦而死在了江南。

讀了李清照的詞,我深有感觸。她的詞,是她一生坎坷生活的真實寫照。再轉身看看李清照的一生,經歷過了多少的悲傷,與生活中的打擊。使李清照身上揹負着責任,她無奈,嘆息,可是她並沒有躲避,而是勇敢的面對着一切的一切。由此看出,一位女子,名垂青史很不容易。我們面對挫折,想想李清照,這位精神上的強者,成就爲文學巨將,我們不應該低頭,應該擡起頭來勇敢的去面對。正是李清照的堅強與勇敢,使她成爲亂世中的美!她因此感動着後人。

【篇四:邂逅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題記

這漫長、厚重的歷史中,有一個身影始終把我牽絆,使我伴着一縷書香,越過千年,與你邂逅。我看到了你,看到了才貌雙全的你,看到了無憂無慮、玩耍嬉戲的你,但我也同樣看到了憂愁無奈、淒涼痛苦的你。那個使我感動、難忘的人——李清照。

在六年級的一次欣賞課時,我與你第一次相遇了。老師慢慢帶領我們走入你的世界,從那時,我就喜歡上了你的才華,你的精神,從而開始瞭解你。

年少的你,是那麼的悠閒自在,無憂無慮。我看見了你“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時的天真可愛,“沉醉不知歸路”的盡興姿態,還看到你因急着划船而“驚起一灘鷗鷺”的驚慌驚喜。那時的你,家庭富裕,書香環繞,還有心愛人趙明誠的身邊,十分幸福。

然而,天妒英才,金兵入據南方後,你一下從雲端跌入谷底。夫離、國破、家亡,你的生活進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你苦苦思念丈夫,秋涼透心,孤獨寂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想找回曾經那份美好,卻周圍一片冷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思念家到肝腸寸斷,卻無奈與他們相隔兩地。你的愁緒讓憂傷的淚珠溢出眼框。這淚珠裏,含着對國家的惋惜,含着對親人的思念。

面對這些打擊,你沒有放棄生的願望,卻仍懷着不平凡的壯志情懷。“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風休在,蓬舟吹取三山去”。你如那臘梅,在寒風中仍傲立着。

清照啊,你這不平凡的一生讓我敬佩,更讓我震撼。邂逅於你,是我最美的意外。作文

【篇五:李清照】

天青色的夜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此生有你足矣。謝謝你,爲我助跑。

——題記

江南的雨,溫柔而多情,飄灑隨風而落。似水的年華,隨着年輪一圈圈老去。江南的巷幽深而古樸,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在巷的深處,我遇見你。

泛一葉輕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記得曾經和你賞花而行。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痛失家園,夫君亡故。一個弱小的女子,怎奈得住秋風晚來急。那雙溪的舴舴舟怎載得了這許多愁。是你,教會了我堅強,讓我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

南宋的江山,繁華夢,楊柳飄絮,暖風依舊,朝廷偶安一方,不思收復失地。於是你隱居,易安啊,你的詞是那麼的悽美,宛若一塊壁玉,裝飾着南宋,點綴着這繁華背後的美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你的悽苦我懂,你內心的憂,我明白。是你,煉就了我一雙慧眼,衆觀世界,明白誰對誰錯。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那無奈的回覆,傷心欲雨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笑看人生,一世瀟灑。又何必擬林黛玉哭哭啼啼,吟葬花,觸景傷情。是你,賦予我的詩魂,讓我沉醉詩海深處,不知歸路。

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到黃錯,怎一個愁字了得。滿膛心語往肚裏藏,把自己藏在簾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又有誰知曉。是你,讓我有心事讓父母講,有困難向同學傾訴,讓我拋掉淚水笑對人生。

門前的梧桐依舊散發着幽幽的香,猶如我對你那幽幽的情。謝謝你,清照,在人生的路上爲我助跑,幫我越過溝,走過谷,迎來新的希望。

【篇六:一代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輩子,過得很坎坷,很倒黴,很不走運,很受到同時代人的垢辱。她又挺愛國,挺愛這個對她很不怎麼樣的宋朝,因爲她說什麼也不能當亡國奴,所以她說什麼也要跟着這個居然沒有被人滅掉的趙氏王朝,從北宋跟到南宋,從徽宗跟到高宗。數十年跟下來,從聲譽鵲起的詩人,到一文莫名的嫠婦,從海內傳誦的詞家,到不知所終的孤魂。最後,究竟何年何月死的?到底死在什麼地方?是正常死亡?還是非正常死亡?一概不知,比一條流浪狗的下場更慘。這說明中國的宋朝,是個多麼糟糕的王朝,它連本朝最有天才的女詩人,都棄若敝屣,這個王朝,不亡何待?

所以,天才投錯胎,時間不對,空間不對,跌進了小人堆,掉進了惡狗村,那就雪上加霜,不得好日子過了。幸好,中國人記住她的作品,中國人懷念她的精神,她在文學史上憑真實力,憑真本事,所達到的被人推譽爲“最有天才的女子”的地位,並不因她悄無聲息的死而湮沒;相反,隨着時光的推移,隨着人們對她的理解,她的形象也愈益高大,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愈益不可撼動。

文學史,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擺在書架上的,一種是放在人心裏的。擺在書架上的文學史,可以裝進成千上萬位作家詩人的名字;放在人心裏的文學史,滿打滿算,不會超過一百位。這其中,就有李清照。每個讀過宋詞的人,都會記起這“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七字疊句,這些字,似乎並不艱深,似乎並不複雜,但經她創造出來,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爲她深入人心的品牌詩句,憑這,當然也不完全憑這,大搖大擺地走進這部放在人心裏的文學史,永遠活着。雖然她死得不明不白,不知下落,但在人們腦海裏,只要提到這個名字,立刻就能涌現上來,那早年美麗端莊,文思奇詭的她,那中年奔波跋涉,堅忍不拔的她,那晚年人間蒸發,不知所終的'她。

於是,這個李清照,成爲中國文學史上最重量級的女性詩人,近一千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有天才的女子。”這是出自胡適筆下的評語。在“有天才”前,再加上個“最”字,可見對她的肯定和推崇。他還說了一句簡直是真理一樣的話,他說,由於她“才氣縱橫”,遂而“頗遭一般士人之忌。”這條千古應驗的定律,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再沒有比文人遭忌,是歷朝歷代太常見的事情了。道理很簡單,胡適所謂的“一般士人”,就是那些文才一般,文章一般,可眼紅之心,嫉妒之念,卻是很不一般的舞文弄墨之士。這種人最害怕別人比自己強,而且還會想方設法不讓別人比自己強。誰讓你李清照“才氣縱橫”呢?你一縱一橫,四面八方,全是你的天下,這些一般般的前輩、同輩、後輩,能不打心裏膩味你(這算好的),反對你(這算說得過去的),打擊你(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如此)嗎?

中國人好絕對平均主義,習慣於罐頭沙丁魚那樣,擁擠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裏,因爲誰也不比誰高明,誰也不比誰差池,所以大家能夠相安無事,天下太平。如果,誰要是出格,出線,出圈,出衆,以致到了出類拔萃,出人頭地的地步,你放心吧,其他的沙丁魚就會聯合起來將你掐死,這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在。據宋人莊綽《雞肋編》,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爲神宗朝尚書右丞相王珪之孫婿,而秦檜爲王之曾孫婿。當李清照處境最艱難,甚至有可能坐牢之際,這個勢傾天下,炙手可熱的親戚,卻不肯助她一臂之力。相反,當她有機會謀得在宮廷裏,起草時令應景帖子的差使,藉以混口飯吃的時候,想不到秦檜之子秦梓,竟然不顧一點親戚情面,用手中的權勢,整了她一把,將她炒了魷魚。“時秦楚材在翰苑,惡之,止賜金帛而罷。”(宋人周密《浩然齋雅談》)

“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晚年生活,是相當淒涼的。但是,歷史從來是一個澄清過濾的過程,是一個消解揚棄的過程。時光磨耗掉對歷史來講的那些無足輕重的一切,而存留下對人類文明進步有價值的東西。這樣,個人遭遇的不幸,因時過境遷而漸漸淡化,顛沛流離的痛苦,因鬥換星移而慢慢稀釋,愛恨情仇的糾纏,因年代久遠而逐步褪色,悲歡恩怨的往事,因身非親歷而日益淡漠,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於是,在這面歷史的篩子上,是精華,自然會留下,是糟粕,早晚要去除,一時火爆,不能持久,璞之剖玉,早晚間事。對於這位“最有天才的女子”來講,最後剩下來的,便是她璀璨的文學成就。那些小丑,那些敗類,那些構陷,那些污褻,遂像泡沫一樣,從人們視野中消失殆盡。於是,一個才華出衆,成就卓越的李清照,便永存於這部人心中的文學史上。

李清照留給後人的文學遺產,並不是很多,流傳於世的詞,不足50首;流傳於世的詩,不足20首;流傳於世的詞學批評,只有區區五百六十字(如果不是別人爲了罵她,錄以存照,也許早消失了),然而,她卻因此成爲一位名顯於生前,不朽於身後的大家。

標籤: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