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實用】《感恩父母》的演講稿10篇

演講稿7.33K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恩父母》的演講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感恩父母》的演講稿10篇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同學們,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學校,我們有着很多很多不同的經歷,但有一樣我們相同的,同樣擁有父母的愛。親愛的同學今天你坐在這裏,你知道父母在做什麼嗎?你知道父母那邊的天氣嗎?是冷?是熱?是晴?是雨?

不知道。但我們的父母一定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他們更知道我們這裏的天氣如何,因爲他們每天收看天氣預報時,必定會因爲我們而關注石家莊的天氣,天冷了你一定能收到加衣服的資訊,下雨了一定能收到“別忘帶傘”的。父母就這樣執着的把自己的心放在孩子身上,而我們能試試牽掛他們嗎?

同學們,請輕輕地閉上雙眼,回想一下最近一次看到父母的形象,他們的額頭是否有皺紋,他們的鬢角是否有霜痕,他們的眼睛是否已昏花,他們的脊背是否還挺直?

同學們一定清晰地記得,開學前父母爲我們收拾行囊的那一刻,手不停,嘴不停,那一聲聲的叮嚀裏包含着他們多少個不放心,包含着他們多少個牽掛。當火車啓動時母親的身影越來越遠直至看不到了,但我知道她依然在車站佇立,並且已經落淚了,“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然而,同學們是否曾捫心自問:我對父母的牽掛有多少呢?翻看相冊,看看自己成長的足跡吧,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我們何曾一時一刻脫離過父母的關愛,吸吮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親得手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多少個夜晚在母親的童話中入睡;多少個清晨在父親的呼喚中醒來;多少次生病讓母親徹夜守候;多少次跌倒讓父親高高舉過頭頂;多少次犯錯讓母親揪心犯愁;多少次成長讓父親心花怒放……

花開花落我們長大成人了,而我們的父母一天天老了,上個月母親過四十五歲生日,發完祝福的資訊我心情很沉重,此時此刻我深深理解了孔子的一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母親也是奔五十歲的人了,而我卻還不能自立,還要時時刻刻讓母親牽掛着,在母親生日之際身爲人子送不上像樣的禮品,只能發一條資訊,真是慚愧難當啊!

同學們,烏鴉尚知反哺,羊羔尚知跪乳,孝,更是爲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儘管我們目前還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可以讓父母爲我們少操心,儘管我們目前沒有豐厚的物質去孝敬父母,但我們可以給父母打個電話,發個資訊,報上平安送去問候。

同學們,讓我們銘記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養育。風雨人生路,讓感恩與你我同行!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一種情感,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感情最深的莫過於父母。十六、七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從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又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流盡了多少汗水,可是他們卻毫無怨言。

我看過這樣一篇報導:一位母親陪同兒子參加高考,兒子在教室裏考試,母親在外面守侯。因爲天氣太熱,氣溫過高,不久這位母親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母親一直沒有甦醒過來,令衆多醫生束手無策,最後是一個護士想到一個好點子,在母親的耳邊輕輕地說“高考結束了”。話還沒說完,母親便坐立起來,大聲地說:“我得趕緊問問我兒子考得怎麼樣?!”在這個生死關頭,母親心裏牽掛的仍是正在考試的兒子。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她永遠把兒子放在了第一位,因爲關心兒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我們的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同樣會爲我們付出,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爲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

而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同學們,我們中有很多人初次離家在外求學,當我們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面孔而忐忑不安時,是媽媽電話那頭溫暖的問候撫平了我們心靈深處的憂傷,是爸爸平常又樸實的叮嚀溫暖了我們離家在外的寂寞。

可是同學們,我們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多少人記得父母的生日呢?民間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爲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

在報紙上我看到一則名爲《殘酷的拒絕》的報道,講述的是一名中國藥科大學鎮江校區的大學生因爲擔心衣着破舊的母親被同學看到後笑話,在風雨交加的惡劣天氣裏,竟將自己的母親攔在學校門口,母親帶來的一籃糉子和茶葉蛋也讓她原封不動地帶回去,最後在兒子的反覆催促下,這位母親不得不含淚離開。

看完這篇報道,着實讓我寒心。在動物世界裏,尚有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說法,怎麼還有人會這樣對待自己的母親呢?一個連對母親都不懂得感恩的人,又怎能在將來對他人與社會感恩?一個連母親都不懂得尊重的人,又怎能奢望其擔當起社會責任?

古語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在漸漸的長大,父母卻在一天天的衰老。同學們,看見母親臉上那漸漸增多的皺紋了嗎?看見父親頭上根根霜染的白髮了嗎?看見他們那彎曲不再挺拔的脊背了嗎?對父母予取予求的我們,是否應該像烏鴉反哺那樣孝敬我們的父母,盡一盡我們爲人子女的孝心呢?

也許在更多的人心裏,總會想父母身體還硬朗,長大賺錢了以後再好好孝敬父母;但我認爲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要趁早,因爲,父母只能陪我們走一段路,等到人去樓空,迴天無力之時,再去後悔那也無濟於事。

其實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上學出門時記住向父母揮揮手;只需要父母牽掛你時和他們聊聊天;只需要父母生病時你的一句問候。

我們的生命不缺少感動,缺少的只是發現感動得眼睛。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塵垢。學會感恩吧,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初一八班的呂茹蘭。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假如這個世界沒有父母,那麼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當然就沒有我們自己,更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雖然這些道理都很淺顯,但是生活中的我們在理所當然享有這些的時候,卻常常少了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連動物都知道要感恩,更何況我們呢?的確,受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低調,內斂,含蓄的薰陶,讓我們很難直白的用言語表達“爸爸媽媽我愛你”。但比起說,是不是更要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來感恩呢?

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最細小瑣碎但卻是最無微不至的。我時常想起,當我生病時,父母在默默陪伴,噓寒問暖;當我考試失利時,父母在一旁爲我鼓勵,爲我加油;當我遇到困難時,父母能夠傾注一切來幫助我們。可我們是否又在意過那些細節?是否想要去感謝父母?又是否明白父母真正想要的?我們又能爲父母做什麼呢?

我想,父母要的並不多:當他們看到你優秀的學習成果,一定滿心歡喜;當看到你健康成長是,一定很是欣慰不已。其實有時候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張親手製作的賀卡,一杯濃濃的熱茶,一盆熱氣騰騰的洗腳水……這些看似微小但是對我們來說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回饋他們最好的方式。

同學們我們要學會感恩,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父母,用點點滴滴的行動回報父母。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4

方纔已往的星期天是我十六歲的生日,那天,我起首想到的便是要感恩父母。正是有了父母纔有了我,才使我有時機在這五光十色的天下里體會人生的冷暖,享用生存的高興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眷注。後代有了高興,最爲之開心的是父母,後代有了苦悶,最爲之掛念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而,不論父母的社會職位、知識程度以及其他素養怎樣,他們都是我們此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久去愛的人。

同學們,是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帶到這人世間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顏歡迎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降生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沉重的事情——照顧我們。儘管這是一種極重沉重的包袱,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扶養我長大。爲了給我們一個安寧的生存情況,他們總是那麼費力,那麼高興。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由於我不懂事,也不曉得父母的費力。如今,我長大了,我曉得該懷着一顆戴德之心去體貼父母,應該繼承起,照顧孝順父母的責任。

但是,同學們,你們是否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顧慮又有幾多呢?你能否記得父母的生日?有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爲本身生日慶祝時,你能否想到懷胎十月生你所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的母親呢?能否曾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願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遵循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便是講,父母的身材康健,後代顧慮在心。但據報道,本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觀察卻表現:有近五成的學生竟不曉得生身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願。同學們,大概一聲祝願對父母親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願卻比什麼都優美,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在人的終身中,對本身膏澤最深的莫過於父母。從嗷嗷待哺到踉蹌邁步,是父母養育了我們:從身處逆境,低靡喪氣到堅強信心,自信滿志。我們每一次的沉浮無不牽動着父母的心。我們的發展固結着父母的心血,而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悉心眷注,百般叮嚀,千般囑咐,萬倍費盡心力的扶養下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一個充滿青春芳華與生機的少年。

父母的愛,是黑暗中的明燈,讓我的心不再孤單。

父母的愛,是一場可以灑在我內心的小雨,潤澤我乾枯的心靈。

父母的愛,是生命中的加油站,讓我有勇氣面對未來的坎坷境遇。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孔子云:”百善孝爲先“。我們爲什麼要孝敬父母呢?因爲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青少年必須具備的基本道德素養。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如花般自由生長,絢爛開放。他們對兒女的愛如風一般無處不在;如水一般綿延久長;如 山一般深沉厚重。面對這種愛,我們怎麼能不報答呢?

那麼,作爲學生的我們能爲父母幹些什麼呢?

孝敬父母,首先要尊敬父母,不藐視父母。現在很多同學看父母年紀大了,以爲他們的學識、思想都不合時代的發展,就輕看父母, 甚至有的人因爲父母容貌不夠漂亮,或地位低下,在同學面前,不敢承認自己的父母,其實,這都是虛榮心滋生的惡瘤,這都是可 恥的行爲。”兒不嫌母醜“,是中國的一句老話,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尊重父母。

孝敬父母,我們就要能從父母的日常行爲和話語中體會到他們不平凡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更多的是彌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 ,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體現了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而我們對這種關心往往習以爲常,甚至有點麻木。其實,轟轟烈烈是 愛,平平淡淡也是愛。我們要懷着感恩的心感受這一切,感受親情的無私與博大!

孝敬父母,我們就要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心動不如行動“, 不要總以爲自己還小,沒有能力去報答他們,也不要總以爲來日方 長,以後一定有的是機會。父母的要求實際上很簡單,別人對我們的一點點讚揚都可以讓他們興奮,讓他們驕傲。作爲一個學生, 我們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去報答父母,他們就會感到莫大的安慰。他們半生勞碌,自己本身可能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沒讀過 多少書,不能出人頭地,不能做到十分優秀。我們是他們全部的希望,就讓我們滿足一下他們小小的虛榮心吧!在學校裏遵守紀律 ,不要讓父母在家裏擔驚受怕。我們惹了事,自己受傷了,父母心疼;打傷別人,父母要賠禮道歉。在學習上,我們要付出百分之 百的努力,盡力做到最好,讓父母在收到成績報告單時能從老師的評語中,找到我們值得他們向人誇耀的閃光點,展現他們自豪的 笑容。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就可以輕鬆做到的呀。同學們,只要我們認真去做 ,我們就是好樣的,我們就能讓父母收穫精神上的慰藉。

古人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親情是世界上最溫暖的陽光。作爲父母,他們並不求回報;作爲子女,我們也無以爲報。 我們只能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尊敬他們,感恩他們,理解他們。我們只求與他們同呼吸、共甘苦。生活順利的時候,我們一起 分享快樂與幸福,生活困難的時候,我們共同面對風浪。同學們,未來的日子裏,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實踐自己的諾言吧!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6

當我展開這張叫情感的紙時,滿腦子只有兩個字:感恩。

你們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教會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讓我成爲對世界,對人類有用的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記下了生活中感覺幸福的一點一滴,感覺得到你們那無盡的關愛,感覺得到你們爲了我默默的奉獻……原來那個老是衝着自己發火的爸爸,其實是很愛自己的;在他重重的僞裝下隱藏着的是深沉的愛。愛讓我的世界充滿了溫暖,沒有愛的生活就像冬天落光樹葉;生活沒有愛,即使最可愛的微笑都是勉強……尤其是你們無私的愛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微笑!

女兒在一天天的長大,慢慢地明白了你們的用心良苦。以前,你們對我的嘮叨,我熟視無睹,充耳不聞,現在才知道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以前,我不明白爲什麼在我摔跤時,你們總是讓我自個兒爬起來,現在才知道不扶我是要我學會堅強。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的用心良苦。

每個人成長的階段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養育和教育,然而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第一位啓蒙老師就是你們。你們像一位導師爲我指點迷津。爸爸媽媽,你們日夜爲我操勞,我真的很感謝你們。你們像我的朋友,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陪着我,爲我解愁;當我學習氣餒的時候你們用愛支撐我前進;你們無私、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使我能夠這樣健康、茁壯地成長。

爸爸、親愛的媽媽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用翅膀爲我遮風擋雨,撐起一方晴空;感謝你們吞吐着我的委屈,包容着我的過錯,做我的堅強後盾;感謝你們無私的爲我付出那麼多。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離,用我的懂事爲你們少添白髮,用我的成績帶給你們欣慰,用我的孝心帶給你們快樂。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7

上星期的語文提優課上,初三的同學做了一道這樣的題目:“你是否感悟到平時父母給予自己的無私的關愛?舉例說說看。”在同學們做的時候,我轉了一下,發現有好多位同學把這道題目空在那裏,我問他們原因,他們說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我驚訝之餘,更多的是無奈與難受。

我是一位母親,但首先是一個女兒。如果要我說出我對女兒的愛,那我可以講很多,但如果要我說出父母對我的愛,我也能說出許多許多,比如夏天晚上母親給我扇扇子,以至於睡着了,我推推她的手,她就又扇起來;比如在我放學晚歸時母親在村口焦急地張望;比如父親在我幾天不回家時念叨我怎麼還不回家,有好東西也剩下要留給我吃……諸如此類,很多很多。現在,我的父親不在了,我真正體會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痛苦的滋味。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學校教育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恩,讓我們從感恩父母開始吧。

一、永遠不要埋怨自己的父母。

世上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只不過愛的方式不同而已。無論我們的父母是有錢的還是沒錢的,有權的還是沒權的,溫柔的還是粗暴的,大方的還是小氣的,我們都沒有理由埋怨他們,因爲他們生了我們,又養育了我們,並且不求回報。

二、主動地多和父母溝通。

以我切身的體會來說,父母大多是喜歡與我們交流的。吃飯時,看電視時,多和父母說說話,說說學校裏發生的有趣的事,說說自己生活與學習上的煩惱,那麼你和父母之間的隔閡會變得很小。同時,多說些好聽的話,媽媽給了你好吃的,買了你喜歡的東西,說一聲:“媽媽,你真好!”我想,沒有哪個父母不喜歡聽這樣的話的。

三、搞好自己的學習。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績優秀。我們成績好了,最驕傲的可能就是父母了。用心去學習,盡到自己的能力,做一位優秀的學生,這是我們感恩父母最好的行動。

最後講一個很流行的故事,故事說芬蘭有個叫彼得的孩子,10歲那年,有一天,他給母親寫了這樣一份賬單:“母親欠他兒子彼得如下款項:爲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芬尼是芬蘭的錢幣單位);爲把信件送往郵局,10芬尼;爲在花園裏幫大人幹活,20芬尼;爲他一直是個好孩子,10芬尼。共計:60芬尼。”彼得的母親在餐桌上看到了這份賬單,無聲無語地在旁邊放了60芬尼。但正當彼得爲自己的小聰明欣喜不已的時候,他又發現了母親留下的一份賬單,上寫着:“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爲他在家裏過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爲他10年的吃喝,0芬尼;爲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爲他一直有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共計:0芬尼。”彼得看完這份賬單,羞愧不已。他躡手躡腳地走過去,把發燙的小臉深藏在母親懷裏,一句話沒有說,只是小心翼翼地將60芬尼塞進了母親的圍裙口袋裏。

故事簡單而又含蓄,它讓我們懂得了父母給我們無私關愛卻從不計較回報。就憑這一點,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感恩父母呢?

學會感恩,讓我們從學會感恩父母開始吧!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你知道父母的一天都幹了些什麼嗎?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都是爲了我們呀!

爸爸爲了將來供我上大學,背井離鄉,去新加坡打工了。

媽媽爲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給我開通了博客,一到星期天,媽媽就耐心的陪着我寫文章,修改文章,一寫就是幾個小時,然後再幫我把寫好的文章發到博客上。媽媽說“孩子,你寫的文章棒極了,但是,要想寫出更好的文章還要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於是,每天睡覺前,勞累了一整天的媽媽還要陪着我讀一些課外書。在學習的路上,因爲有了媽媽的鼓勵和陪伴,我很自信:“等着瞧吧,早晚有一天,我會考第一!長大了,我還要去北京念清華大學。”每當我這樣說的時候,媽媽總會笑着說:“我相信,你能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加油吧,孩子。”

儘管爸爸媽媽爲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有時候,我並不能理解爸爸媽媽爲我所做的一切。

記得有一次,鄰居家的老奶奶把玉米晾曬在我家門前。小夥伴路過,就把玉米當做沙子,堆着玩,我看見了也跟着玩,還把玉米捧上平房向下扔,看誰扔得遠。結果,草叢裏,泥地裏,草垛旁,路邊,到處都是玉米粒。媽媽知道了,趕緊領着我和小夥伴們去老奶奶家道歉,然後一起幫着老奶奶拾玉米粒。那天晚上,媽媽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頓。

扔玉米粒又不是我出的主意,我感到委屈。

媽媽就讓我背《鋤禾》這首詩,然後,又對我說了許多話,那天,媽媽對我說的'話最多。

“孩子,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哪能糟蹋糧食呢,特別是老奶奶,年歲大了,種點糧食更不容易。你也看見了,老奶奶行走不靈便,蹲下去都費事,你把玉米扔的到處都是,你瞧她拾得多辛苦呀!就算是扔玉米不是你出的主意,知道是壞事,就不該參與!再說了,老奶奶是咱家鄰居,有點好吃的總能想到你,你看見有人扔老奶奶的玉米,咋就不能制止一下呢?或者跑着去告訴老奶奶一聲也好。”

現在,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能理解媽媽的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好,她是想把我培養成一個人人誇獎的好孩子。

“樹欲止而風不靜,子欲養而親不待”。春秋時孔子偕徒外遊,忽聞道旁有哭聲,停而趨前詢其故,哭者曰:“我少時好學,曾遊學各國,歸時雙親已故。爲人子者,昔日應侍奉父母時而我不在,猶如‘樹欲靜而風不止’;今我欲供養父母而親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難忘,故感悲而哭。”借樹欲靜,而風不休不止吹之爲喻。實嘆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皆已亡故。要趁父母都在身邊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華老去,雙親不在之時懊悔當初。時間去哪兒了,我們不能再讓時間偷偷的溜走了,我們一定要珍惜眼前,孝敬父母,多一點時間陪伴父母,每次回家哪怕和父母聊會天!還是那句話:常回家看看!讓每一位父母都有個幸福的晚年,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孩子!感恩父母,時不待我!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爲咱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就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一起回報父母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我是來在初一一班的遊繼興。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感謝你,親愛的父母》。

在演講開始前,我想先問在座的各位同學一個問題,請大家翻看一下你們的手機的通話記錄,裏面有多少的電話是打給自己的父母的,也請大家回憶一下在電話裏你們對他們說了什麼,而他們又對你們說了什麼?

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激動的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帶給父母欣喜的同時,他們也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給了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用無私的愛給了我們無限的希望。

當我們還在襁褓中的時候,甘甜的乳汁是愛;當我們蹣跚學步的時候,扶着我們那溫柔的雙手是愛;當我們上學苦讀的時候,注視着我們那慈祥的目光是愛當我們出門遠行時,那一遍遍不放心的叮嚀和無時不在的牽掛也是愛!

然而,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對父母的牽掛與回報又有多少呢?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讓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談起;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清貧得讓我們不願在衆人面前誇讚炫耀;父母的一生可能是普通的,普通的就像一塊隨處可見的鵝卵石。可就是這樣的父母,在我們跌倒的時候,扶我們起來,教我們站立,指引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很多事情,擁有時不曾懂得,懂得時卻已不再擁有。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父母在身邊的日子吧!不要的等到我們失去他們的那一天才發現我們不曾做的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會感恩吧。真心的爲父母做些事情,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財富,而是精神上的慰藉。閒暇的時間打個電話給父母,關心他們的工作是否順利,身體是否健康,讓他們知道我們很想念他們。讓我們一起將這份感恩之心延續,我想父母的冬天將不再寒冷,黑夜將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將常常陪在他們身旁!

讓我們說一句,感謝你,親愛的父母,是你們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們,讓自己的皺紋深了。

讓我們說一句,感謝你,親愛的父母,是你們把挺直的脊樑給了我們,讓自己的腰彎了。

讓我們說一句,感謝你,親愛的父母,是你們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們,讓自己的眼花了。

讓我們一起對普天下的父母們說一句——感謝你!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篇10

我有一肚子話要對你們講,不敢當面說出,只有借這次寫信的機會了。我們學校要舉行一次感恩節活動,我想到了小時候無知、幼稚的我,對父母很是不理解,但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愛是偉大的,母親的付出總是那麼多,那麼沉甸甸。

記得小時候,我對物質要求極高,總是和他人攀比,總是體會不到母親的辛苦。爲此,我和她大吵了一架,認爲父母太無能了,讓我在同學中擡不起頭來。我太不理解父母了,那一次回到家到聽到有抽泣聲,才發現母親躲在牆角傷心地流淚。我聽了母親的訴說,感覺我真的錯了。虛榮心會淹沒一個人的智慧,淹沒親情,淹沒純真的友情。

父親的愛是深沉的。我就是大海的一隻小魚,很久以後才體會到屬於我的親情。

那一次,由於貪玩我很晚纔回到家,見父親生氣地坐在沙發上,我走到了父親面前,父親狠狠的抽了我一巴掌,我臉頓時感到一陣涼,我哭着跑出家門,父親高聲喊道:“回來!”可我就裝做沒有聽見。走在了大街上,很冷又餓,我身上又沒帶錢,走到了一家飯店前面,飯店的老闆見我可憐巴巴的,給我煮了一碗麪。我激動的說:“您比我的父母還好!”老闆說:“早知道我就不給你了,父母養育了你十幾年,難道還不頂我一碗飯?”我恍然大悟。跑到家裏,看見父母着急的打着電話問我的下落,我撲到他們的懷裏大哭起來,他們笑了。我出去時,卻不知道,那一巴掌代表着父母的愛和擔心。

自從我上初中後,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和你們相處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了。就像演說家鄒越說過:你離開家的時間長了,要體諒父母,感受親情。父母爲你付出的太多了,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們會欣慰,我們會幸福。

雖然你們曾經批評過我,我也有過不理解你們的時候,但家是我們永恆的港灣,親情是我們家庭的支柱。

在這裏,我爲我以前的幼稚與無知向你們道歉,女兒長大了,一定會懂事的,也會理解你們。小時候的不懂事,是我的錯誤,當看見你們的白髮,我明白了,金錢不是決定親情的濃度。雖然家庭條件不富裕,但一家人團結、幸福,你們努力工作,我努力學習,共同爲生活而奮鬥。

這次我回家一定會聽話的,不惹你們生氣,變成一個乖孩子,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替你們分擔痛苦。因爲我明白了:父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在我身上,不會出現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事情,因爲父母是我們永遠的堅強的後盾,永恆愛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