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教育演講稿集合八篇

演講稿2.32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教育演講稿集合八篇

教育演講稿 篇1

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是有機的統一體

透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建設法治社會,必須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法治社會建設,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執法爲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羣衆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透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維護和實現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要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行爲準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執法爲民。執法爲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本質要求在法治上的體現。要確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來自於人民的理念,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羣衆最根本的利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爲本的理念,在執法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做到爲人民執法、靠人民執法,保證把“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實踐中,要把公平正義作爲制定法律和進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上防止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與擴大,並在執法活動中堅持合理合法、及時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則,建立保障公平正義的防線;把公平正義作爲協調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爲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把公平正義貫穿於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之中,堅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保證廣大人民羣衆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所有權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義務的基礎之上,使遵紀守法成爲公民的自覺行爲,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執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係,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係,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教育演講稿 篇2

一、 教師的師德

1、我崇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

作爲教師首要的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爲人師表,率先垂範。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以德行服人,以學識服人,以自己的爲人來吸引人。因爲自身形象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人格魅力是一種精神力量。作爲教師,我用自己的行爲去感染我周圍的每一個孩子、每一個教師。凡事爲他人多想一點,凡事儘量多做一點,爲他人做事時,少想一些圖報的事,這樣,自己就會無怨無悔。

2、我深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不是我自命崇高,但我確確實實一直在思考着。我能爲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什麼?我能爲他們做些什麼?我始終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他們是我的孩子”來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強烈的敬業精神要在實際行動中真正體現,需要肩負對教育事業強烈的責任感。

3、我要先做好“人”,再做一個好“教師”。

我剛踏上工作崗位,我就決心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做一個好“教師”,我要讓我的孩子快樂每一天。我對好教師的理解僅僅理解爲“肯吃苦、肯鑽研、肯學習”。經過十幾年的磨練之後,我感悟到做人與做教師的關係,我的教育對象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天天都在變化,他們渴望知識,他們更渴望被愛和被關懷,因此,做教師的同時,我也是他們的母親、姐姐、朋友、夥伴,當然,我也時刻清醒作爲教師的我該是敢爲人先、嚴謹治學。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長大。

二、 我的教育教學觀

1、教育的世界是美麗的,要用我的眼睛去發現這份美麗。

孩子是千變萬化的,因此,我的教育也該是千姿百態的。我對“教師”這一稱謂有了更多的理解。首先要求變,把煩瑣的管變爲對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把過分的控制變爲更多的交流和對話。把過於集中的教育教學權分散給孩子們,用他們的感官去感知這個世界的一切。其次是求先,知識積累的先導,創新靈感的閃現,都要以創新爲目標,一旦甩掉教師是“權威”的心理,要在提升自己的內在素養、增厚自身文化底蘊方面努力。

2、我追隨的教學藝術

教學過程不再是成人思維結果中的孩子被動接受的模式了。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探索性、自覺性、主動性,教育被自我教育逐步取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更關注教學行爲的藝

術。

(1)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

帶有一點幽默的語言能化解孩子對你的距離感,當你在講解某個難點時,你幽默的語言能化解孩子對困難的恐懼感,如我在引導孩子探索“我從哪裏來”這一主題時,孩子們對自己怎樣從媽媽肚子裏出來的很感興趣,我就用了一個比喻:爸爸把一顆種子悄悄種在你媽媽肚子裏,種子很快發芽、長大,一直到你呆不下時,你媽媽就把你放出來了。孩子們在談話過程中興趣更高了,話題也更豐富了。

通俗的語言孩子容易接受,帶有一點形容詞的語言孩子很喜歡,表述時注意輕重不一更能吸引孩子。

(2)講究教學環境的藝術

良好的環境佈置、氣氛營造,能使孩子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運用無言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我較常用的方法有孩子活動空間的不斷變化、相關掛圖的輪換出示、不同節奏的音樂伴奏,讓孩子時刻充滿新鮮感。

(3)講究教學互動的藝術

擺正了師生之間的.位置後,孩子的需要就是我的任務,無論怎樣的活動過程我們之間始終是互相學習、相互幫助,我常常使用“謝謝”“請你”“對不起”這些語言,來親近每個孩子。

(4)講究教學方法的藝術

一陳不變的方法容易致人疲憊,缺乏學習的興趣,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可不斷刺激孩子求知慾望,我常用的方法有:孩子操作發現問題式的、問題探索式的、小組合作式的、探索記錄式的,輪換使用,常感新鮮。

(5)講究教學評價的藝術

怎樣的孩子是最優秀的?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衡量?用怎麼樣的途徑去了解?

我平時較常用的有:觀察法,包括一般觀察和集中觀察;活動評價法。在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他們運用與活動相關的知識經驗的能力。如美術活動中幼兒的想象能力,用色、構圖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等等。幼兒自我評價法,在老師的幫助下,對自己的表達與表現水平作自我的分析,同時也對同伴的表現做出一定的評價。

3、教學成果

近幾年來,我在市內公開教學活動3次,區內公開教學活動13次,榮獲區青年教師評選二等獎;區優秀園丁獎稱號;區新長征突擊手稱號;獲中國創造教育優秀成果獎稱號;南匯區親子教育講師團講師;所輔導的幼兒繪畫作品多次獲國際、國內、市內一、二等獎。

三、 我的教育創新觀

教育的創新需要不斷涌現“新鮮的經驗”,在今天的社會中,需要我們不斷去積累新鮮的知識,去發現新的知識點,只有不斷學習,纔會時時自信,只有不斷學習,纔會時時美麗。因爲工作重心的轉移,我除了要牢牢把握我所喜愛的美術教學專業,不斷去發現新的教育策略之外,我還要時時向周圍的優秀園長們學習管理經驗,把發現的問題轉化爲課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尋求解決的方略。

近幾年來,我分別完成了“美術教學

活動中幼兒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農村幼兒家庭教養方式與幼兒自主性發展的關係研究”、“論幼兒主體與教師主導在繪畫活動中的運用”、“家園配合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等課題研究,科研成果獲得了一定的獎項。

科研成果:

(1)“農村幼兒玩泥巴活動的實踐研究”發表於《全國幼兒創造教育論壇論文集》、《資訊與研究》獲上海市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三等獎、全國文苑杯優秀論文一等獎。

(2)市級課題“農村幼兒家庭教養方式與幼兒自主性發展的關係研究”在上海市家庭教育研討會上作交流,獲極大好評。

(3)“家園攜手,親子同樂” 榮獲區親子教育論文一等獎

(4)與陳英等合作的《農村幼兒雙休日活動情況的調查與研究》獲上海市青年教師基金會優秀論文獎。

(5)“論幼兒主體與教師主導在幼兒繪畫活動中的運用”論文發表於《南匯教育》。

四、 我與青年教師共成長

我從教十幾年來,在教育教學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我在青年教師面前是平等的,在學習方面我們始終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由於每位教師的個性品質是獨特的,單靠命令式的說教是無效的,因此,我時常與青年教師談心、溝通,在情感上走進他們,把自己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讓周圍的每個人來分擔我的重任,分享我的經驗,多去傾聽他們的需要,必須樹立以下幾個意識。

服務意識:

我甘願爲青年教師當配角。爲了她們的出彩,每次有公開活動,我總想方設法出點子、想主意、修改活動方案。當活動成功時,最開心的是我。當活動不理想時,我會和青年教師們一起反思存在的問題,當教師們需要教材、書籍時,我會盡力幫助,只要她們在努力、在創新就是我在成功。

激勵意識:

激勵是一種動力,是一種期望,我倡導在青年教師中形成友好、公平的競爭氛圍,這樣會形成一種壓力,從而促使他們迅速地成長。我們的青年教師成長需要更多的空間,更需要體味細節的關懷。袁春旖老師在參加區青年教師評選時心中沒底,我對她說:要客觀地看到自己的優勢,相信自己能行,只要自己努力了,成績不在乎。因爲輕鬆上陣,也因爲自身的優勢,她獲得了區青年教師評比一等獎,這也許就是激勵的魅力。

合作意識:

合作能使集體智慧最大化,合作能使人學會寬容、學會協調、學會配合,合作能增加成功的機會,因此,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盡力與廣大青年教師合作完成各項任務,在合作過程中,善意地引導他們學習一些經驗,同時也讓他們在合作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別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合作是最好的工作、指導方式。

獲得成效:陳英榮獲區青年教師評選一等獎;姚紅獲區青年教師技能大比武二等獎;季春華獲區青年教師評比三等獎。

感悟:

教育除了外界的,更多的是來自於

自己。很多人說靈感、成就來得偶然,但是當我們真正與我們的夢想相遇時,又有多少人真正領會,在那過程中一起碰撞、融合的不僅是那思想與發現,還有那生命裏的經歷、積累。

教育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本學期第一次師生大會,這次會議拉開了我校學生教育、養成教育系列活動的序幕,這一活動將貫穿同學們在校學習的始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發言的題目是――

同學們都知道這樣一俗語,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社會上各行各業,只要是涉及到人的組織或羣體,都有相應的行爲規則和規章制度,洪水沒有堤壩的約束,它將沖毀家園;牛馬沒有繮繩的約束,它會踏壞不少莊稼;車輛沒有交通規則的約束,將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學生沒有紀律的約束,他將成爲社會的危險品,我們的思想和行爲如果不加控制就如同高速行駛的汽車沒有方向盤的控制,那將是極其危險的。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學校的紀律規章對全體師生都具有廣泛的約束力,學校紀律是學生能更好地完成義務教育的保障,試想如果一個班級,一個學校沒有紀律,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培養同學們的紀律觀念和良好行爲習慣,能爲每個同學今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我們每一位同學健康快樂成長,構建文明和諧和校園。

然而,當前我校同學們的紀律現狀如何呢?讓我們看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部分學生的一些典型事件吧:經常遲到、經常曠課、以大欺小、以強凌弱、、談戀愛、打架鬥毆、沉迷網吧、無理頂撞老師,該上課不上課,不聽講,不做作業,忘了自我的身份和本職,該睡覺不睡,而是吵鬧、、深夜上網;同學之間有了矛盾就運用武力來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請他人,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對家長、老師說話態度粗暴等等,你能相信這是發生在學校的事嗎?這是我們一些十三四歲的同學所爲嗎?但這確實是已經發生了的一中。我對這些現象的發生深感痛心!我相信你的父母對你的表現也是失望的。同學們,還記得當初父母牽着你的小手把你送入學堂的情景嗎?那寄託着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希望,你理解嗎?還記得你剛走進**初中大門時心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嗎?還記得上學時父母的叮嚀和放學回家的問這問那的情節嗎?如今的你做得怎樣呢?捫心自問,你有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先不說父母對你們的期盼,老師對你們的希望,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初中畢業走上社會後準備幹什麼?答案會是不一樣的,但你要清楚,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你絕對不能隨心所欲,爲所欲爲吧?這就是說規則到處存在,規則你必須遵守!你是社會的一員,你就逃不出社會規則的約束,你是學生,你就必須遵守學校紀律!

因此,我還是想回到學校這個現實和同學們變一變學校是同學們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也是培養思想品德情操的地方。在這裏,我們需逐步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經受紀律的考驗,只有這樣我們才一步步走向成熟,今後才能較好地被社會接納並能融入這個社會。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型期,同學們是從少不經事的孩童到成爲社會公民的過渡期,是我們的思想認識(包括紀律觀念)以及行爲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習慣一旦養成,以後很難改變。觀念一旦形成,將對我們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同學們要慎重又慎重,老師、家長教育你們成人也會慎重,學校家庭老師家長盡力爲你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作爲學生,你就要按照學校的規章準則行事,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正確的紀律觀念,爲今後的成長髮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希望在這次系列活動中,每個同學都應該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對紀律教育、養成教育活動的認識,這是社會的要求,更是自己今後發展的需要。

2、認真學習原文。要認真學習《守則》、《規範》、《伏中學生常規》、《伏中學生一日行爲規範》《伏中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等,熟記條文,做到心中有“綱”,這就是一個學生的行動準則。

3、結合自身實際,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寫出心得體會。本學期學校將舉行競賽、演講賽,每個同學不少於兩篇。

4、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牢記古人說過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

學校本着教育的目的,懲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手段,以這次大會以限,以前的違紀可既往不咎(除今天處分之外,二(3)班張展等)。會後,如再有違紀發生,我們將按處分規定執行,給予處分的學生,我們還要局面通知家長,記入學生檔案,不要因一時的衝動影響一生。同時,我們鼓勵有正義感的同學對身邊嚴重違紀的人和事進行舉報,往校長信箱裏投遞。最後,祝全全同學們在參與活動中健康、快樂成長!

教育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

十七年前,在一個金色的秋天,一個稚氣未脫的男孩,剛從學校門口走出,又邁進了學校門口,登上了三尺講臺,懷揣着美麗的夢想,我踏上這條充滿希望的陽光之旅。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十七年的辛勤耕耘,十七載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愛着教師這一平凡而充實的職業。

清晨,當黎明的曙光射進教室,我靜候在三尺講臺旁聆聽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那是天底下最動聽的樂章,而我彷彿在享受人世間最美的旋律;黃昏,踏着最後一抹兒夕陽,我目送學生們安然的離去。夜晚燈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筆跡,在我嚴格要求之中,逐漸成熟起來,我便感到: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追求與安慰。

師愛,當其爲雨露,則潤物而無聲;當其爲雲霞,則遮天以蔽日;當其爲池塘,則包容萬物;當其爲瀑流,則一瀉千里;當其爲河海,則滾滾成濤。

一路走來,我一直被我深深熱愛的教育事業感動着,孩子們熱切期盼的眼神,家長充滿感激的話語,無時無刻不在鞭策我前行。我很慶幸,有了自己喜歡的事業。

早已知道,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上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在教育這片神聖的土地上,我還年輕,我告訴自己,你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拓展生命的寬度,把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燦爛的光輝,而在這美好的年代裏,我更應該感謝命運:讓我遇到了這樣值得驕傲的事業。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於幽谷處,孕育蘭花香。讓我們發起青春的誓言: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容顏憔悴,我會用愛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5

愛是兒童最爲重要的心理“營養素”。心理學家透過對兒童發展的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最爲重要的,不是人們普通認爲的充足的食物,而是愛和關懷。當我懷着對未來無限美好的憧憬,懷着對孩子無限的熱愛,溶入歡樂的孩子羣體中時,我對自己說:“一定要讓孩子喜歡我。”這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定位。從那以後,我就以滿腔的熱情和真摯的愛心去接近孩子,瞭解孩子,和他們一起遊戲,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快樂高興,一起傷心難過,一起度過那風風雨雨的春、夏、秋、冬。如今,在孩子眼中,我不僅是他們敬畏、嚴厲的老師,還是他們的知心、慈愛的朋友、“媽媽”。在我的眼中,孩子也不僅僅是天真、幼稚的孩子,還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使我們緊緊懷抱在一起最重要的養料就是——愛。

遊戲活動中的支援者和夥伴;

在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面前,我做大朋友和孩子交流,教他們折小鳥,畫小花,念兒歌,拍皮球,耐心、熱情地引導他們,讓他們嘗試成功,感到快樂。孩子們願意聽我講,也樂意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當孩子們想唱歌,我就讓他們放聲盡情歌唱;想跳舞,我就爲他們伴奏,讓他們在優美的音樂中翩翩起舞;想聽故事了,我就講給他們聽;做遊戲時,我也做“大灰狼”、“小白兔”、“小熊”,和他們打成一片一起玩樂,一起學習。我把自己的愛全部傾注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讓孩子們在愛的懷抱中健康成長。

活動中,我以熱情、寬容的態度盡最大可能允許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主學習、操作與探索,孩子的學習成爲真正的主動學習,學習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效果,使教育真正做到尊重幼兒。有個孩子叫康康,他在繪畫活動中表現特殊:每當老師講解完作畫要求,孩子們興致盎然地開始畫畫時,只有康康呆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老師上前詢問時他總說:“我不會畫,老師幫我畫。”前幾次,我總以“你看別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畫的,康康也要自己畫,好嗎?”來回答他。結果總以不畫告終,而當他看到別人漂亮的畫時又好生羨慕。就這一情況我進行了分析:康康雖然年齡比同齡幼兒小一些,但他在智力、動手能力等各方面學習能力都不落後於其他幼兒。他不是不會畫畫,也不會畫不好,關鍵在於他對繪畫缺乏自信心。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後,在組織繪畫活動時我改變了策略:一次,在講解完餅乾的畫法後,康康再次要求我幫他畫畫,我就對他說:“來,老師陪你畫。”於是,我一邊握住他拿筆的手,一邊則用語言鼓勵他(他運筆時我的手不用力):“小手握住筆,眼睛看好,用點力變(畫)!變(畫)!變(畫)!看漂亮的餅乾變出來了!”初次看到自己也能像同伴一樣畫出東西來,康康感受到了成功喜悅的快感——他大聲地哈哈笑了起來。我從他的笑容裏看到了他對畫畫的自信心萌芽。從那以後,我按照上面的方法陪他畫了一段時間,康康慢慢地不再要求老師幫他畫畫了,最後他養成了獨立作畫的習慣(繪畫時不用老師陪在身邊)。如今康康對畫畫已有了較濃的興趣,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充滿自信的畫畫了。康康的改變讓我從中受到了不小的啓發:當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有特殊的行爲表現時,

教師要善於去發現,及時分析情況,在愛心與寬容中採取措施給予相應的教育,這將在無形之中使幼兒受到支援與鼓勵,從而培養起孩子對活動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生活中朋友和媽媽;

生活中,我既是孩子們的大朋友,又像孩子們的媽媽一樣,關心愛護着他們,愛着他們的愛,憂着他們的憂。孩子們喜歡圍在我身邊和我玩,我就教他們玩拉勾勾的遊戲、拍手遊戲、石頭、剪子、布的遊戲,讓他們在合作中體驗快樂。孩子們也喜歡把高興的事告訴我。耳邊總能聽到他們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昨天媽媽帶我去吃肯德基了,真好吃,下次帶你一起去,好嗎?”“老師,我在家裏一個人睡覺了,我勇敢不勇敢?”“老師,爸爸、媽媽明天帶我去了蘇州樂園玩。”其實他是昨天去的。

在我的眼裏,孩子的差錯同樣是可愛的,面對他們不斷的差錯,我不是批評,而是分析原因,尋找閃光點,用孩子的眼光及時給予教育,爲孩子提供支援性的環境,鼓勵、引導孩子改正不良行爲。班上的嘟嘟是個行爲問題較多的小男孩,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出現攻擊性行爲,他的表現遭到了同伴的拒絕,家長的反感,連老師都對他敬而遠之。而我認爲,孩子的行爲問題的原因不光在於孩子自身(語言表達能力、交往方式、交往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因此,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做的是爲孩子提供支援性的環境:對孩子的問題行

爲進行深入觀察、客觀分析,瞭解孩子的想法、心理動機、需要等情況。然後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避免盲目批評,要及時爲孩子示範積極的交往及提供練習積極的社會交往的機會。於是,在嘟嘟和小朋友共同活動時,我常有意識地引導嘟嘟向同伴學習友好交往的語言(謝謝、請、對步起等)、動作方式(輕輕地、慢慢地等);透過故事或情境表演來感染孩子。同時,我特別重視教育、鼓勵其他幼兒學會寬容、善待嘟嘟的問題行爲,引導他們一起幫助嘟嘟學會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從而使嘟嘟在集體中感受一種友善、和睦的人文環境。孩子在充滿和平的環境中共處,行爲問題逐漸減少,家長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於孩子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班上孩子吃飯挑食,我不厭其煩地從嘗一嘗,吃一點,到吃一碗誘導、鼓勵他們。孩子不會穿鞋,穿衣服,我手把手的教他們。班上的東東有個挑食的毛病,吃飯食葷不食蔬。吃飯時,蔬菜一到口馬上就作嘔吐狀,老師三番五次的勸說他要多吃蔬菜。可是他總是無動於衷,每天都把老師盛給他的蔬菜一根不少的剩在碗裏。於是,平時我便留意他的言語、行動。想從中找到對東東進行教育、引導的契口。我發現,每次要獎小紅花的時候,東東總是表現得格外“出色”。如:上課,老師要給認真聽講的小朋友獎小紅花了,他就會很專心地聽老師講,並積極舉手發言。當獎到了小紅花時,他總是非常興奮。無疑,小紅花是激勵他的好辦法。於是,我便用小紅花來激勵他吃蔬菜。一開始我喂他吃,先吃幾根嘗一嘗菜的味道,一邊吃一邊告訴他蔬菜的營養和吃蔬菜的好處。如果能吃一半蔬菜,就能得一朵小紅花。聽了我的話,東東果然中了我的“計”,並得到了一朵小紅花。看着鮮紅的小紅花,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不再把蔬菜拒之口外了。然後,我就讓他試着把蔬菜全部吃完。每一次吃完,我就獎給他小紅花,並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鼓勵他保持取得的進步。餵了一段時間後,他就能自己自覺的吃完他的一份蔬菜了。讚揚與鼓勵,讓東東改掉了吃葷挑蔬的壞習慣。現在的東東每次吃好飯,碗裏都是空空的,再也不留蔬菜了。

有個孩子叫其其,常常把鞋子穿反。有一次,我看見他又把鞋子穿反了,便悄悄地走過去,告訴他:“老師剛纔聽到了唉——呀!唉——呀!難過的聲音,你聽到了嗎?”他轉了轉

頭看了看周圍說:“沒有呀?”我便笑了笑對他說:“老師聽到了你的鞋子在難過呢!”他低頭看了看,奇怪地問:“鞋子爲什麼難過呢?”我說:“本來你的兩隻鞋子穿在你腳上,頭都是朝裏面做好朋友的,而現在,你腳上的鞋子的頭都朝外了,他們做不成好朋友了,就難過了。”其其聽了認真的說:“那我馬上把他們換過來,讓他們做好朋友,好嗎?”我肯定的點了點頭,看到他把鞋子脫下來擺正後再穿上去,讚許地對他笑了笑。看見自己的鞋子的頭果然湊到了一起,便自信地說:“我以後再也不把他們分開了。”的確,往後的日子裏,其其再也沒有把鞋子穿反。

我常站在自己之外審視自己的工作,我爲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感到滿足,在與孩子的交往中我用愛影響着孩子,同時孩子也教育、感染着我,是他們純真的心靈,使我的靈魂變得純淨;是他們燦爛的笑臉,讓我忘卻煩惱,他們是我工作中的夥伴,生活中的朋友,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快樂。

教育演講稿 篇6

當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踏進曉莊師範學院,尋找陶先生的“高大身影”;當我登上勞山,向先生陵墓敬獻花籃,解讀他“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誨;當我站在陶行知紀念館前,細細品讀“犁宮”兩字,反覆閱讀陶先生的生平事蹟;當我再一次拜讀《高大的身影》,被其中的一則則短小精悍的故事所打動時……我的心爲之震撼,震撼於他“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震撼於他“愛滿天下”的無私胸懷,震撼於他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

雖然先生離開我們已六十四年了,但是他的光輝形象永遠鐫刻在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心中,我想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教育思想求真創新,在於他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更在於他有一顆偉大的師愛之心。陶先生經常說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個“捧”就是奉獻,這個“心”就是師愛之心,“捧”給誰?給人民和兒童。

陶先生的一生,正是爲教育事業、爲祖國富強無私奉獻的一生。一個留洋歸來的學者,毅然脫下西裝革履,穿上布衣草鞋,開荒蓋房,創辦鄉村學堂,讓窮苦的孩子享受教育。即便在生活窘迫的時候,他依然把從加拿大華僑那裏募捐的捐款和個人演講的門票收入都匯寄香港保衛中國同盟,支援抗日鬥爭。

先生不僅自己有奉獻之心,而且還教育學生有奉獻之心。所以他倡導“小先生制”,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教不識字的貧苦大衆。正是先生以一顆偉大的愛心滋潤着無數顆童心,才讓愛心得以延續,得以涌動,匯聚成更大的愛心。雖然我們所處的時代與陶先生的時代有着天壤之別,但是先生對教育事業恪盡職守,勇於奉獻,樂於奉獻的精神,仍然激勵着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如,被周總理稱爲“國寶”的、全國首批特級教師霍懋徵老師,在六十一年平凡的教育生涯中,堅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教育理念,以慈母般的愛,精心呵護每一位學生,尤其偏愛特殊的學生,從未懲罰過一次學生,從未向學生髮過一次火,更沒有向家長告過一次狀,霍老師所做的一切着實讓人佩服,更讓人讚歎,可以說這是霍老師用人格、師愛、信念、學識、魅力來用心詮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大愛無邊的教育真諦。雖然霍老已離開了我們,但“傳道授業解惑躬耕一生,彰愛揚清懿德垂範千秋”是她一生的真實寫照,萬古長青,流芳百世。

由此,我想到“大愛是師德之魂”,一名幼兒教師只要擁有着無私奉獻的精神,具有愛生如子的博大胸懷,才能時刻把幼兒放在心裏。幼兒進步了,她感到欣慰;幼兒退步了,她感到焦急不安;幼兒犯了錯誤,她感到痛心和自愧。

作爲新時期的幼兒教師,必須時刻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偉大的師愛之心,奉獻幼教事業,理解孩子,賞識孩子,在平凡的幼教崗位上甘於清貧,興趣盎然地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認真研讀孩子這本大書,讓每個孩子在人生的起始階段獲得全面、和諧、快樂的成長。

教育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愛,幸福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例如:奶奶爲我送傘、同學借筆給我用、同學照顧我……但從中令我難以忘懷的就是同學照顧我。

記得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吃完午飯,洗完餐具,走向教室,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教室門口了。突然,我看見教室旁邊有我們班的人在踢乒乓球,我知道了,就馬上跑回教室放餐具,放完餐具,就和他們一起踢,我們踢來踢去都分不出勝負,到了最後20秒,我打算秒殺他們,就是使用大腳,誰知,另一隊的鄧善朋同學也使用大腳,當時,我穿的是涼鞋,而鄧善朋穿的是球鞋,“嘭”一聲,乒乓球竟然夾在我的腳趾裏面。當時,全場人都笑了,衛生員看見我這樣,馬上揹我去校醫室,校醫對我說:“你的腳趾骨折了。”我聽到了,馬上叫媽媽來接我去醫院包紮,去完醫院就回家了。第二天上午,我正在上第三節課,“鈴”,“鈴”,“鈴”……第三節課下課了,要去吃午飯了。哎呀,我的午飯怎麼辦,誰幫我去拿午飯呀。在我心煩意亂的時候,錢浩旻伸出了救援之手,拿了我的餐具,轉身就向飯堂跑去。第三天中午,外面下着傾盆大雨,錢浩旻也像平時那樣幫我去拿飯,當時我想叫他拿雨傘的,但他已經不見人影了,錢浩旻飛快地向飯堂跑去,不夠5分鐘。他就回來了,嗨,人人都說滿頭大汗,但他是滿頭大雨。當時我想:我現在吃的是熱乎乎的飯,但是他吃的飯卻是冷冰冰的飯。第四天,錢浩旻請假了,原來他感冒了。此時此刻我感到了濃濃的幸福。

幸福是偉大的!

教育演講稿 篇8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園老師,雖然只有一年的教齡,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份神聖的職業。“愛”是孩子的最佳滋養,爲了讓孩子懂得愛的真諦,我全身心的用眼、用耳、用口、用手、用心去表達,讓孩子去體會和了解,由被愛而知愛人。

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纔可以教育孩子。於是我就從愛開始,用我的心去愛他們。世界上沒有一朵不美的花,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孩子。我喜愛小孩子,無論是母親懷抱裏的,老師領着在路上走的,銀幕上的,圖畫裏的,我都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個世界應該用愛去搭建。我對小孩子好像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見到不認識的小朋友總要去逗逗它,路上騎車若遇見小孩子在前面也總是會不由自主地下車推過去。有人說“愛孩子,首先要愛這份事業,要把這份事業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這樣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愛孩子”。我曾讀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李芬,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區新星幼兒園園長。當這行文字出現時,往往會使人產生一些誤會。

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位男性公民,一位在幼教戰線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辛勤園丁。1979年,組織上調李芬到太原市南郊區教育局負責全區的幼教工作。當時,有不少的冷言冷語撲面而來,同事、朋友、親戚都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那愛孩子的“職業病”攪得他坐臥不安,他看到農村幼教事業落後,決心要使全區數以萬計的幼兒受到正視的早期教育。那時,全區230多個村莊沒有一所像樣的幼兒園,少得可憐的幾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