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7篇

演講稿1.51W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7篇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1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中秋——我們的節日》。

秋濃了,月圓了,我們又度過了一箇中秋!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是閤家團聚、把酒邀明月的喜慶節日;關於中秋,自古就流傳着許多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僅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而且將中秋之夜點綴得浪漫、溫馨,更加迷人,公司中秋節演講稿。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盡情抒發自己情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的月最圓,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稱爲“團圓節”。

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美好的節日裏,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無論什麼形式,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如果有人問我:“爲何慶祝中秋?”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中秋節是我國古老悠久的傳統佳節,象徵一個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奇特而又神祕的藝術,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享受着它的繽紛,我們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們欽佩她對中國古文化的重大影響。年輕的我們,擔負着延續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歡欣鼓舞時,更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做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麼一筆豐厚的財富,是我們耗盡心血也學不完的。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同學們,我們不僅要了解傳統節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傳統節日背後所蘊藏的價值。“時尚的東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東西才能長久。”

中秋最美是親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講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訴說着人們同一個心聲:親情是黑暗中的燈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後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個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心懷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們的人,感恩一切幫助我們成長的人!心懷感恩,我們才懂得尊敬師長,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才懂得勤奮學習、珍愛自己,纔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此時此刻,我們也更加期盼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泰民安。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2

大家好!

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九月,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喧囂的都市車水馬龍,奔波的人們已很難使自己停下來,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來之時,一輪皓月高掛天空,傳統佳節的溫馨便俘虜了忙碌着的人們的心靈。我們互相傳遞的禮物,不止是禮物,還是問候,是祝福,是濃濃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這個中秋,我們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景,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輪明月時,腦海中會浮現那些優美的詩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古往今來,寄託着多少中華兒女的鄉愁與離情。每逢佳節倍思親,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將在這一節日裏重溫民俗再敘鄉情。

面對國旗,面對辛勤的老師,我們想說:是師院附中把我們彙集到成才的搖籃,讓我們在這個搖籃中互相團結,努力拼搏。

最後,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祝全校師生閤家幸福,中秋快樂!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節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文化內涵已發展成表達美滿、和諧、富饒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爲團結、團圓、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思想內涵。中秋節強調的是團圓,他符合中華民族的倫理觀,對構建和諧社會是很有意義一個節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我們會發現,原來傳統中秋節是這麼有意思。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符號,是來自歷史深處不可磨滅的記憶。傳統文化在節日的承載下薪火流傳,生生不息。傳統節日不僅僅是本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載體,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載體。只有當我們明白”我們從哪裏來”,也才能回答”我們朝哪裏去”。應該說,中秋節在幾個傳統節日中,頗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秋節源初是古代勞動人民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節日,其時既是賞月的季節,也是慶祝豐收的時節,其蘊含的文化意義是人們對團圓、和諧的情感訴求以及人類對自然的尊重,這種情懷是跨越國界的,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認同,所以它既是溝通心靈的紐帶,又是文化的橋樑,正所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寄託了中國人多重的情感和審美情趣。”幾千年來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透過中秋佳節的形式得以大衆化地傳承下來,在當今時代有助於倡導重視家庭、尊重自然、崇尚和合的意識,這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透過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在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着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

到了中秋,月上中天時,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幾句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正是因爲有了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結,中秋時,每當看到一輪圓月掛上了天空,不由的就會想到遠方的親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獨在異鄉爲異客”而變得感傷。此時家鄉親友的問候最是暖人心懷,遙在他鄉的你也該連線父母,道聲平安,一訴鄉思。

老師們、同學們: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讓我們爲創建和諧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一起努力吧!

我的演講到此完畢,謝謝!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國,中秋節傳承着我們無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風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與大海相思,曠野與天空互喚,草木與陽光相依,星星與月亮相悅。中秋!更是把父母與兒女,愛人與親人,遊子與故鄉的心緊密相連。

中國人是重情誼的,中秋節是個多情的節日!“但願人常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人們氈席地坐,登高賞月,遙寄遠方,倍思親人。無論何時何地,雲捲雲舒、星月輪迴,改變不了的是人們心中深遠悠長的思鄉之情,揮之不去的是我們對愛人、親人、友人最纏綿最真摯的不了情。這些深情濃濃的匯成了中秋節圓圓的明月,匯成了人們心中深摯的期盼:讓天宮月娥免去凡間災難,送去我們對親人朋友最真誠的祝福,願我們的海外遊子、臺灣同胞早日迴歸祖國懷抱!

中國人是浪漫的,中秋節是個詩情畫意的節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當我們吟誦這耳熟能詳的詩句時我們腦海中是多麼浪漫的畫面,我們心中洋溢着多麼神聖的情感,我們爲古老的中華民族而自豪,爲我們崇高不朽的中華文化而驕傲!

中國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節更是一個浪漫的節日。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人類未來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遠古時代,中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中國人的想象就已經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燈火闌珊的中秋,明月寄託的,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月亮的美好想象與神往,寄託的是中國人富有創造性的飛天夢想。如今,飛天已不再是夢想,20xx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壯美升空。火箭騰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從此,中國的航天事業走進了一個新的里程,中華民族的振興又開啓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興旺和平的時代裏,在這個祥和美好的節日來臨之際,我更想對大家說:請珍惜家人和師長對我們的愛,珍惜我們的同學情,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生活吧!讓我們爲親人更加幸福,祖國更加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吧!

最後,祝我們的親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閤家歡樂,幸福美滿!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透過以往的學習我們不難明白端午節背後的歷史是極其悠遠的,濃厚的人文情懷形成了我們的傳統佳節自然是要好好探索一番,事實上端午假期以及豐富多樣的過節形式讓這個節日深受我們的喜愛,因此我也想和同學們分享自己對端午節的看法以及對背後故事的探索。

在我的童年回憶裏端午節給我的印象就是能夠吃到美味的糉子,畢竟對於小孩來說糉葉的包裝設計永遠都是那麼有吸引力,剪開纏線並撕開糉葉以後便能夠看到裏面的美味糉子,即便只是沾上些許白糖都能夠讓人對糉子的味道感到難以忘懷,正是因爲有着這份情懷讓我對每年的端午節都充滿了期待,在我看來能夠在端午假期吃上一份糉子也是令人感到愉悅的事情,而且後來我還在爺爺奶奶的教導下嘗試自己包糉子,雖然糉葉並沒有完全包好卻也透過初次嘗試讓我體會到不一樣的端午情懷,看似久遠的回憶卻讓是我開啓端午文化探索的開端。

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讓我瞭解到屈原的愛國故事並對此心生嚮往,這也讓我意識到端午節背後的故事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若是隻將注意力放在糉子等食物身上無疑顯得自己的做法過於膚淺了些,事實上當我對屈原有了更多的瞭解自然也會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感到憤憤不平,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對現在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努力學習,而且端午節的知識也有許多值得自己去學習的地方,我得保持對學習的專心並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績才行,只有能力得到提升以後才能夠更好地弘揚端午節之類的傳統節日。

現如今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讓我對端午節有了更深的認識,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肩上沉重的責任感讓我比較重視,畢竟無論是升學的壓力還是老師對我們成績的期待都應該認真對待才行,所以端午節的到來也讓我難得鬆了口氣並有了更多的精力來思考學習方面的問題,事實上現在的我已經能夠正確地看待端午節並享受節日帶來的氛圍,而且我也意識到作爲高中生的自己也應該弘揚端午節並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方面的知識,畢竟對傳統節日的保護也相當於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自然得予以重視。

希望所有同學都能夠在端午佳節享受溫馨而美好的氛圍,相信和家人一起過節的我們也會因爲擁有端午節的美好生活而感到高興,當度過端午節以後我們也要重新投入到學習中去並更加努力才行。

謝謝大家!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明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春末夏初我國民間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留給了我們許許多多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俗除了是一種習慣之外,更代表着文化文明和民族的認同。但遺憾的是,現代國人在越來越熟悉西方節日的同時,也以更驚人的速度遺忘着自己的歷史。就比如端午節,大多數人恐怕只知道吃糉子的一種習俗吧!而端午的其它一些習俗已經遠離我們而去。

第一種說法,也是關於端午節流傳最廣的說法,過端午節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他日夜憂愁,最終投汨羅江而亡。楚國民衆知道後十分哀傷,駕船奮力營救,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年年歲歲,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這就是端午節划龍舟、包糉子的由來。

第二種說法,是比紀念屈原更古老的的說法,過端午節爲了“除瘟去病”。端午節正值農曆五月,天氣漸熱,各種蚊蟲開始出沒,容易引發疾病,所以五月又有“惡月”之稱。古人在五月以安息靜養爲養生原則,有的地方還用“天中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五種植物來祛毒。因此,“除瘟去病”是中國普通百姓過端午的一大主題。

過端午節還有第三種說法,是爲了“祈雨”。端午時節正是水稻生長的旺盛時節,而此時雨水稀少,因此人們借包糉子,來引誘天公下雨。另外端午這天賽龍舟也是爲了求雨,人們攪得水面天翻地覆,是爲了不讓龍王躲在水底下,要把“真龍”引出來。

由此看來,一個端午節就包含了非常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端午虔誠的紀念,無疑展現了我們華夏禮儀之邦的高尚傳統。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比如,春之將至時,人民以美好的'祝福表達對未來的希冀,這是中國人賦予春節的原始意義,而清明後的播種和中秋的收穫,更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的品質……

傳統節日背後流傳的是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明,積澱的是廣博的底蘊和千年不變的民族精神。面對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作爲後人,每一個炎黃子孫,除了要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要自覺做一個傳統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承者。從詩經的嚶嚶囈語,到楚辭漢賦的鋪採摛文,從七夕的金鳳玉露,到重陽的登高賞菊,從秦腔的底蘊悠綿,到京劇的唱唸坐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華夏浩繁的史帙中顯得那樣熠熠生光、璀璨奪目。我們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樑之材,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讓華夏文明在世界大地上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高中生端午節演講稿7

端午節來臨,我們全家團圓,品嚐糉子。青青的糉葉、香甜可口的糯米、誘人美味的肉餡,空氣中瀰漫着棕香味,也瀰漫着端午的氣息。

盤中的糉子經過機器的精心加工包裝,看起來十分可愛誘人,入口也很美味,可我的心中總是空落落的,望着桌旁空着的座位,口中的糉子便似嚼蠟一般,我的思緒便飄向故鄉,飄向兒時姥姥親手給我包的糉子,飄向遠在故鄉病牀上的姥姥。

從我有記憶起,家中就有一個習俗,每至端午節便全家團圓,由姥姥親自當主廚給我們包香噴噴的糉子吃,而其他人便給姥姥打下手。姥姥包的糉子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反而在我認爲還沒有外面買的糉子包的精細好看,可就是這樣,不知爲何,我只喜愛姥姥包的糉子,並覺得買的糉子總比姥姥自己包的少些什麼,只是知道愛吃,便要纏着姥姥多包些。

姥姥總是很寵我,無論我提什麼要求,她總是由着我,儘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到。那時的我是那樣的任性與天真,我不愛吃包有棗子或者肉的糉子,覺得那樣太膩,卻惟獨偏愛那晶瑩可口的糯米,於是我便求着姥姥給我端午節包只有糯米的糉子,姥姥有些爲難的答應了,可年幼無知的我並不知道這隻有糯米的糉子有多麼難包,因爲沒餡或棗子在糉子底部擋着,糯米很容易漏出來。終於端午節來臨了,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姥姥端出了一盤獨屬於我的白糯米糉子,我急切的剝開糉葉,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姥姥連忙勸止道:“慢點吃、慢點吃,別燙着了!”在我吃糉子的時候,我感到姥姥的目光一直注視着我,是那樣的溫暖、慈祥。待我吃完後滿意的說道:“真好吃!”姥姥臉上的笑容就更加濃郁了,她竟像孩子一般高興地說“喜歡就好,我下次再給你包”,這時,姥姥髮髻間滲出的小水珠終於彙集成大滴的汗珠流了下來,她不在意地擦了擦,此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感動。

時光荏苒,我與父母搬到了北京,可姥姥還是獨自一人呆在老家,漸漸地,我們回家團圓的時間越來越少,我也再沒有與姥姥在端午節一同糉子。就這樣一年年過去,歲月在姥姥臉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消除的痕跡,我長大了,可是姥姥卻一天天老去,身體一點一點不如從前,直到如今,臥在了病牀上,回到家鄉,看到兒時那一直健康慈祥的姥姥,如今變的如此消瘦蒼老,我心中的酸澀便蔓延開來,眼淚奪眶而出。這時,長大的我已經懂得了姥姥包的糉子的奇特之處---那裏滿含着姥姥對家人的愛與祝福。

一陣鈴聲響起,將我思緒拉回到了現實中,我接起電話,原來是姥姥,我們祖孫倆聊了起來,聊到了糉子、端午、故鄉,也聊到了那兒時美好的回憶……

在這裏願姥姥可以早日康復,您的孫女在端午節最誠摯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