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國學經典演講稿

演講稿2.52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當下社會,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學經典演講稿

國學經典演講稿1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國學經典,品中華文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已傳承了千年!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在浩瀚的國學寶庫中,《弟子規》無疑是一朵奇葩。《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爲人處世的規範。它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弟子規》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中心,教以應該怎樣待人處世。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之根白;貪嗔癡慢,人心墮落之原因,皆在誤根本爲枝末,認枝末爲根本,爲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着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弟子規》這本書,正是從根本出發,明倫教孝,務其根本。《弟子規》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類似《弟子規》這樣的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更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還記得精忠報國的岳飛,力抗金兵,保家衛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卻依然誦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民族氣概。還記得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釃酒臨江,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仍舊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懷好歌。還記得亂世漂泊的李清照,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的哀愁,縱然席捲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東江。”的豪言壯語!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國學的經典,華美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華夏文化,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謝謝!

國學經典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我演講的題目是: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幾天前,我誦讀了《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讀完這本書,我被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我從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糧,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諧友善、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愛孝悌、勤儉樸實、互助互愛的傳統美德。

我知道了經典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著作。經典是傳統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是直探人性本源的東西。經典書籍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讓你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誦讀國學經典真好!經典既有宇宙深層的道理,又有人生的理想;既有政治的智慧,又有歷史的教訓,還有審美的情趣。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卓越輝煌;它是整個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血脈、是浸潤華夏兒女心靈的智慧食糧。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需要我們誦讀中華文化中那些最優秀、最有價值的篇章!國學讓我們在繼承中感悟,在創新中昇華。

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國學經典,您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積澱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國學經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的神支柱和心靈家園,是曾經鮮活生命迸發出來的智慧之光。優秀詩詞歌賦還濃縮了漢語韻律、詞章之美,寄寓着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我在誦讀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我在誦的讀中理解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美德;我在誦讀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浸染。

誦讀國學經典,我享受了誦讀的樂趣!收穫了人生的智慧!誦讀國學經典真好! 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演講稿3

在接觸國學經典之前,我總以爲那些四書、五經是前人的事,是他們考取功名的途徑,是遠離我們幾千年的過時的古思想,與我們現代人沒多大關係,況且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既看不懂也聽不懂。然而生活中的兩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

前年我們家鋪地面,請來了一位瓦工師傅。我在一旁看他幹活,他拿着水管找水平,用墨線吊直,又用尺子量過來量過去,我覺得他幹得太慢,便催促道:“不用太認真,差不多就行了。”他卻說:“馬虎不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當時一愣,他這句話來自舊唐書《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他用得如此自然,如此恰當。還有一次,我去一個服裝店買衣服,服務員滔滔不絕地介紹着各種衣服,我有些心煩就說:“我長得又矮又胖,穿上不好看。”她說:“大姐,看你心廣體胖,多有福氣。”一句話說得我樂滋滋的。她會用《大學》裏的一句來討顧客的歡心。這兩件事告訴我,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在中國百姓中傳承,這國學經典經典是我們百姓的道德水準,是生活行動的指南。

是的,仔細想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正是因爲有它的優秀傳統文化爲基石,才使各種災難望而卻步。08年汶川地震後,我們的溫總理第一時間到達災區,親自指揮搶險救災,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溫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營救中他親自動手幫忙。當他得知由於橋樑倒塌,彭州市10萬羣衆被堵在山中,救災人員和物資無法運入時,救人心切的總理在電話裏大喊:“我不管你們怎麼樣,我只要這10萬羣衆脫險,這是命令!”之後他把電話掛了。記者還看到總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機領導發出指示,“我就一句話,是人民養育了你們,你們自己看着辦。”

我們的總理愛民如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大學》裏“如保赤子”的思想。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總理給人民樹立的榜樣。因此,中國人民是優秀的。地震中,面臨生死考驗,都江堰市聚源中學15名上課老師放棄了轉瞬即逝的逃生機會,用自己的生命給孩子開啟了一條條獲救之路。德陽市漢旺鎮50歲的譚老師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挽救了四名學生。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的瞿老師用身體擋住了水泥板,救了懷裏抱着的孩子。

也正是因爲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道義,且代代相傳,()纔有那躺在木板上,忍受着傷痛的孩子,還不忘行少先隊禮表示感謝的感人場面,纔有那十幾萬子弟兵捨身救災民的動人事蹟,也纔有那十三億人民捐款捐物,心繫災區的強勁力量。還有什麼困難戰勝不了的呢?

從國家領導到普通百姓,從老、中、少三代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於是,已過不惑之年的我拿起了《論語》,去學習如何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去學習如何交友,如何做君做臣,感悟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 “仁、義、禮、智、信”。拿起了《大學》去領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思想,去領悟“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去領悟“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的財富觀。也拿來起《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學習古人遵循自然之道,追求“和”的理念……我也將拿起《孟子》及更多的國學經典經典去學習品讀,儘管很多地方還不能領悟,儘管由於年齡的原因記不住多少,但我依然堅持去學習,因爲我是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爲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要去做一個國學經典薪火的傳承者。我的理想與規劃入學演講稿小學英語教學演講稿奉獻青春經典演講稿

國學經典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我們的學校現在在全市是小有名氣了,我們的名氣都名在哪些地方呢?我認爲,我們的名氣名在教學質量的逐年攀升上,名在體藝特色辦得風生水起上,名在校園國學經典文化氛圍的日漸濃厚上。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在國學經典薰陶下,四中學子健康成長。

每天早上,當我們沐着朝陽來到學校,首先迎接同學們的是在校門口大聲誦讀國學經典的劉愛平校長,他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正是這些國學經典給了他風風雨雨五個年頭堅持的力量;劉校長的誦讀聲還縈繞在耳畔,迎面我們和孔子親切的目光相遇,他用仁義禮智信直勇剛,這八個字諄諄教誨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啊;再往前走,左手邊,十二幅巨型浮雕,給我們講訴一個個古老的勵志故事,右手邊,文化長廊,記述着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篤志弘毅止於至善的感人故事;文化石,提醒我們格物致知誠意明明德;怡心廊激勵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有四中學子人手一本兒的校本教材《論語100句》;還有我們的領導老師書必國學言必經典的氛圍。

現在,又一個新的國學經典文化景觀矗立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教育願景牆,它在全省,不,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夕陽西下,餘暉脈脈,陽光打在願景牆上,金碧輝煌,流光溢彩。同學們,請閉上眼,再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教育願景、人類生活願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景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是啊,我們的學校經典氛圍就是這樣的濃郁,濃得化都化不開,揮都揮不去,濃得浸入我們的肌體,深入我們的骨髓,刻骨銘心,終生受益。在國學經典薰陶下的四中學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看到高三實驗班劉雅慧陳鑫毛玲高一實驗班黃歆等很多很多同學恭恭敬敬的跟敬愛的劉校長打着招呼,我聽到一些我認識的不認識的、教過的沒教過的學生熱情的叫我老師好;我看到高一(6)班陳啓輝等很多很多同學彎腰拾起地上的小紙片;我看到高二(8)夏立榮等同學一邊擦牆裙一邊背書;我還看到同學們在食堂整整齊齊排隊,安安靜靜就餐;我還看到我們的牆壁沒有一個手印腳印,我們的課桌沒有一處課桌文化,我聽不到一句髒話,看不到一起打架。

是的,在國學經典的薰陶下,同學們的眼神更柔和了,胸襟更開闊了,言行更文明瞭,舉止更端莊了,形象更陽光了,器宇更軒昂了,學習態度好了,成績自然提高了,校園裏到處都是知恥向善的莘莘學子,校園裏到處都是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

我相信,在國學經典的薰陶下的四中學子,必定比別人更懂得如何實現人生幸福,如何把握人生成功。

國學經典演講稿5

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中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中華經典一直以她博大的胸襟包容、滋養着我,讓我在淡淡的書香中成長壯大。讀《論語》,我體會了儒家經典的深刻;讀《離騷》,我明白了人生奮鬥的執著;讀《三國》,我領悟了“浪花淘盡”的悲壯!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內容豐富的《千家詩》。

四季輪迴,花開花落,是她伴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日子。春天,我坐在屋內桌旁,望着窗外梧桐樹的翠綠色葉子,聆聽鳥兒在枝頭婉轉地歌唱,我禁不住動情低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夏天,漫步家鄉荷塘池邊,看着洗盡鉛華的蓮花,我會深情朗誦: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深秋時節,腳踏落葉,我會對村外的小樹林含情訴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當漫天的雪花在北國飄落,我會和朋友們在雪地上盡情奔跑,望着那一串串掛滿枝頭的冰凌花,心中蕩起的甜蜜飛向了銀裝素裹的大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誦讀這些詩歌,就如同走進了一個亦真亦幻的大千世界。春夏秋冬,花鳥蟲魚,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多少美景融入詩人神奇的筆端,多少澎湃的詩情讓我熱血沸騰,徹夜難眠!伴隨這些詩篇,濃濃的中華之情在我內心升騰奔涌……

書香四季,雲捲雲舒,是她讓我讀出了生命的真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讀出了一粒麥子的不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我懂得了是無數將士的錚錚鐵骨鑄造了昨日的繁華,今日的璀璨。 詩聖杜甫,爲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甘願“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一間茅屋,一壺濁酒,一葉扁舟,一世漂泊!面對昔日草堂,我們又怎不慨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品讀這些詩篇,就是在回望人類前行的足跡,看着這些印記,我們懂得了尊重已逝的過去,更學會了珍惜擁有的現在!

感謝您,可敬的中國詩人,你們用高尚的情操書寫出一首首光照日月的雄偉詩篇,用非凡的智慧書寫出一篇篇包容天地的動人華章。一首小詩,就是一段歷史進步的見證,一位詩人,就是一座人類文明的豐碑!

不知不覺,她已陪我走過幾十個春秋,她記錄了我的喜怒哀樂,留下我成長的堅實足跡。我會繼續我的經典之旅,讓心靈在智慧的蒼穹裏自由旅行!

國學經典演講稿6

大家好,我是來自某年某班的某某,首先,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次,有個人到河邊釣魚,遇到一個捕蟹的老人,身背一個大蟹簍,但沒有上蓋。他出於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老上慈祥地看了他一眼,說:“小夥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訴你: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都跑不掉。”

有人就很像蟹。記得某地發生大地震,有個小煤礦的工人誰也不甘落後,爭先恐後往外擠。由於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結果誰也無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個小煤礦,隊長當時很鎮定,他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他自己並不急於逃生,而是留在後面指揮,結果二十多個礦工會都安全逃了出來,他自己也脫離了險境。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不給別人活路,最終將會自斷生路;你給別人機會,其實也等於給自己機會。

《禮記》中說:“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先人後己,同時又能: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國學經典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羣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裏,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啓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爲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裏,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國學像一陣春風吹進我們的校園,吹進我們的課堂,吹進我們的心靈,瞭解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修養,弘揚傳統文化,美麗情滿中華。

神州大地,國家傳承千年,何爲國學?那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歷史長河中中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深沉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從中受益的精神財富,文化深沉。

《弟子規》教導我們人們生活的規範,教導學生爲人處世的規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句雖短,意深刻。孔子關於學習和交友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三人行,必我有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一句意爲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第二句告訴我們要勤奮努力學習,多向別人請教,第三句告訴我們要真誠對待朋友,這些話雖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義深刻,正所謂:“海納百川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雄偉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點滴。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國學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我慶幸洪小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刻感到濃濃傳統文化的薰陶,我明白學習國學經典,就是要以史爲鑑,以古爲鏡,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實現人生夢,實現中國夢!

詩韻上週和我一起準備了一篇稿子,說是學校要舉行國學經典的演講比賽。

國學經典演講稿9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國學經典,揚民族文化》。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帶着一種神聖的朝拜,我翻開了遼海出版社出版的《國學經典》這本書。正如本書作者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影響較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着重要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着重要作用”。讀了這本書之後,更讓我覺得中國的國學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李毓秀的《弟子規》,使我們生活的典範教導我們爲人處事的規範,他gap是·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言慎行,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對待,這時儒家的基礎,更是我們人行的基礎。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向我們展示了三國鼎立時的戰亂紛爭,有着呼風喚雨和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的諸葛亮;重情重義的關羽;剛正不阿的張飛;和漢代皇帝的後裔劉備守蜀國;還讓我們領略到一代梟雄曹操,他爲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刮目相看,正所謂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矣!

一句“江山如此多交,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道出了毛澤東所思所想,其情感之真摯、寓意之深遠、哲理之精闢令人拍案叫絕,毛澤東思想是當代的國學經典,他的名字和他的光華,將會影響流傳幾代、幾十代以致久遠……

回想這些,不光是我,我相信還有很多人心裏有個大問號,何爲國學,何爲經典?其實很簡單,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源遠流長,千年沉澱已形成“經史子集”四部,可謂恢弘壯闊,蔚爲大觀,國學不僅是中華文史知識之大成,更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推動者。中華國運日漸昌隆。國學的價值正走向迴歸!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引以爲傲,他是我們中國人的國粹,我們應該一起傳承國學經典,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中國這條巨龍,永遠騰飛在世界的東方!

國學經典演講稿10

青春山大,古風流韻。優秀傳統文化就像一陣春風,吹過這個青春而富有內涵的校園。一個有魅力的校園同樣需要充滿魅力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瞭解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修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美麗情滿中華!

國學經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大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經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一百年來一直在討論國學經典的問題,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討論?人們爲什麼會這樣關注?當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落後了,人們認爲是優秀傳統文化作怪;當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開始文化反思;當經濟全球化開始、強勢文化藉着現代技術迅速傳播的時候,人們也出現了反思和尋根。百年來的討論說明了什麼呢?

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認爲,所有的國學經典討論,歸根到底都是東西文化的交流,是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思考如何正確對待本國已有的文化優秀傳統,如何建設具有本國、本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國家。

我們發揚優秀傳統精華,發掘我校青年學生的青春活力,向山大“爲天下儲人才,爲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進軍。當然,更重要的是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爲中華文化的復興略進綿薄之力,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使國學經典隨青春飛揚!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風中招展的豔幟爲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蓬勃的朝氣,更是新時代青年學子對祖國千年文明的敬重與對優秀傳統精華的承接。“苟日新,日日新”,踏着青春的步伐,呼吸朝露的清爽,讓我們共聚一堂,爲我們的文化放歌!

縱橫五千年,琅琅晨讀聲。侃侃把古談,風清雲高淡。

身負天下志,晨興吟沐澤。執手問古今,無畏青年人!

我們是年輕的鬥士,是時代的弄潮兒,風尖浪口磨不掉我們的鬥志,起起伏伏摔不掉我們的勇氣。以史爲鑑,以古爲鏡,國學經典,今天我們誦讀,明天我們傳揚!在晨光中沐浴古典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偉人聖哲的教誨中提升個人素質。小至修身,大至治天下,在這裏既有經世致用又有達觀練達,既有平凡人的生活又有聖哲的狡黠思辨,讓你不由得陷入其中欲罷不能。

我們的進步代表和宣揚的文化卻是千年積澱的精華,凝結着睿智的光芒。有生動活潑的生活場景,有慷慨激昂的政治觀點。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在古人的思維之中,你會發現原來這裏別有一番洞天:經世治國之道,至理名言正以一種俯瞰的態度讓你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是放浪形骸之外,還是鬱結在冥想中?收穫一種感悟,收穫一種心態。

國學經典演講稿1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傳承國學經典》。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在繼承發揚文化的同時,應有所創新,不一定要照搬舊俗。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都擁有着中華文化的精神。

國學是我們民族的脊樑,聖人賦予我們無限的智慧,還有那博大的'胸襟,爲我們塑造一個博大宏偉的國學殿堂。

國學中《三字經》不但講了治國的大道理,還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那份靈境。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說的就是這種道理,保持內心世界的靈境,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內心靈境的人,才能在這繁瑣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更深,看得更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加透徹,更加完整。所以,我自己總有一種渴望,希望有一天我們每個人可以感悟國學中的奧祕,希望我們可以支援國學,讓中華兒女們共同撐起名族的脊樑。

我們從國學中的沒一個故事中可以得到很多啓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博愛的力量是無可取代的,只有用博愛的心去感化所有人,傳遞給人們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儒家思想傳遞的是人生一種智慧,他的思想不僅影響到他的學生,即使是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也同樣享受着儒家思想的薰陶,只有正真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而又安寧的心境。

國學經典是中國最大的財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支柱,是炎黃子孫力量的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照射在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自強不息的鬥志。國學傳承這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也同樣存在這愛,有人想問我,愛的力量有多大,愛,可以感化一個人,不僅要學會愛人,還要愛自己,只要將那份真誠的愛融入到世界裏,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加溫馨,所謂的愛自己就是要珍惜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何來去愛別人,也許你的愛在別人面前是廉價的,所以要想得到愛,必須自愛,自重,將那份愛傳承下去。

三字經中有太多知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很慶幸能學到這門課程,也遇到這位優秀的國學老師,因爲國學那哲理深深的吸引了我,因爲從這充滿濃厚書香中,我可以感受到我們學校淳樸的學風,濃厚的文化蘊涵,可以讓我們在智慧的光芒照射下,真正體會正氣傲然的存在,讓我們的人生有所價值。

希望大家崇尚國學,熱愛國學,讓人生因國學而更加精彩,品味人生,國學因融入我們90後的學生而無比輝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演講稿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國學經典”,“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偏嶺小學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的很多言行都被弟-子記錄在《論語》裏,得以流傳千古。《論語》它是一部閃爍着理性光芒、包蘊着樸素道理的文化經典,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請保留此標記推重,視爲治世寶典。它闡述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學派的主導思想。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論語》提醒現代人要重德。道德一體,重德即是順應天道,順乎宇宙的規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孔子認爲立志於仁德的人,他便有一個思想支援力量,積極地面對人生世相,逐漸的樹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爲政》篇中孔子說:“爲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其義即說國君若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已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這樣便可體現出君主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論語》不但講了治國的大道理,還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學經典演講稿13

尊敬的各位老師:

我很榮幸有機會去縣三中觀看國學經典誦讀大賽,看着孩子們背誦着不同的經典詩文,表演着各種有特色的節目,不知不覺我已陶醉在那琅琅的朗讀聲中。

對孩子而言,舉行這樣的誦讀大賽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們可以透過這些活動,使自己的語文能力增強——背熟《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易經》、《論語》、《孝經》、《文學啓蒙》等經典後,孩子的識字量大大增加。此後,孩子作文、發言時就會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很有深度。同時學生的記憶力也會大大提升——經常背誦經典,孩子的記憶力將獲得明顯提高,50%的孩子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一旦獲得了這種記憶能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鬆,並一生保持這種超越常人的記憶力。更重要的是無形中學生對”文言文“有了天然的親近感——有的家長認爲經典以”文言文“爲主,擔心孩子不理解,其實,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關鍵的關鍵是把這些經典先背誦下來,並不一定讓孩子去理解,以後,經過複習及日常的應用,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讀懂文言文則會掃除接受聖賢教育的障礙,從而爲考大學、做學問、幹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穫和體會。收穫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提高自身素養,爲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論語》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國學經典裏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今,在工作的環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濟濟,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鬆應對。原本認爲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於是自己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裏說:”因材施教。“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於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爲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髮展規律的。由於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事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爲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徵詢建議。最後得出結論: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引起了衆多外國學者的關注。她們來中國旅遊,來中國留學。我們雖然不能像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那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但是當京劇、武術、中醫等國粹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的時候,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經典都拿出來品好了,再去學其他的好東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國人。我們有很多好的東西,很多值得學的東西,個人認爲把我們的根本學好了,纔不愧爲一箇中國人。

國學經典演講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透過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看上去很古老,其實火力十分旺盛。它流傳了千百年,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序集》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的嘴上,刻在我的心裏。許多人在一起,必然其中會有一個是你的老師,他的好,是值得你學習的。這句讓我受益匪淺的名句,正是儒家聖賢——孔子之口。

他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能者爲師,虛心請教。”山之高,是因爲他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海之闊,是因爲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如果你具有山的情懷海的博大,那就請你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良師益友。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同學啊:作文天才李蔓芝;品學兼優的陳佳語;踏實學習的董星辰;出污泥而不染的王耘曉;數學天才陳雨欣……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爲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需要雨露,需要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微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咀嚼,去領悟,去誦讀,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麗、持久!

讓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就好好的去珍惜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

國學經典演講稿15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這個講臺上和大家一起談談,我心中的國學。

所謂國學,從字面上理解,指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等。對於我來說,國學一直是以文學的形式紮根在心底,從爲萌發的種子,到後來的發芽,抽枝,長葉,終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躚起舞的文學奇葩。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其實從文字在倉頡手中誕生的那一刻起,文學便註定要以無限的魅力,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樑。請留心看看,在斑駁歲月的甲骨上,在風塵歷史的竹片裏,在絢爛千年的錦帛中,處處記錄着文學的美麗容顏。

國學之根——《詩經》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其中,一句爛熟於耳的"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寫愛情,算是到了某種極致,至今,甚少言語能出其右。想想在幾千年前,便有如此絕妙的語句,單從這一點看,就可看出,國學一詞背後,是以深厚的文化爲底蘊形成的。但詩經並不會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遠而不可親近,其實它只是民歌。只不過,在我們渡河的時候,被無聲地遺忘在另一個時代,當我們想起,返身去尋找時,它已經沒入歷史的河流之中。於是現在大家漸漸習慣於唱"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而但忘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對於詩經,我們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我們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曾一起吟誦的歌謠。

詩經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標籤:演講稿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