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浪費的演講稿範文(通用7篇)

演講稿2.89W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浪費的演講稿範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浪費的演講稿範文(通用7篇)

浪費的演講稿1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想針對食物浪費這一現象談談我的想法。

想必大家都讀過唐詩《憫農》,其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更是人人皆知。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詩也是十二年前了。那時候年幼無知,哪裏懂得這詩的深刻道理,只覺得寫得好,讀着朗朗上口而已。

但現在,我對這句詩非常地有感觸。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我生長在農村,我深知農民的生活方式。那種“起早貪黑,靠天吃飯”的生活,不僅僅是“皆辛苦”那麼簡單。這種生活也讓我百感交集。一是幸福和驕傲,因爲它讓我懂得用勞動去改善生活條件是一件多麼有成就感的事;二是慚愧和內疚,因爲年幼,所以我沒有參與過太多的農活勞作,也就是說因爲父輩的勞動,我才得以茁壯成長;三是感恩和珍惜,正因爲這樣的生活經歷,讓我從小培養勤儉節約意識,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所以,當我看到有關食物浪費的新聞時,我內心十分複雜。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飢餓人口數量從2016年的7.97億上升到2018年的8.22億。令人擔憂的是,全球至今仍有約1.49億兒童因營養不足而出現各種發育不良症狀。

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再浪費,而應該從現在開始,注重培養自己勤儉節約意識,反對鋪張浪費,將“光盤行動”落實到生活中。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感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結束。

浪費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珍惜糧食,拒絕浪費”。首先,我想考一考同學們,10月16日是什麼節日?是世界糧食日。爲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很顯然,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惜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伯伯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它告訴了我們農民伯伯種田的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糧食!然而,我們真的做到珍惜糧食,拒絕浪費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學校用餐的同學,我們覺得絕大部分同學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餐的時候,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我經常表揚他們,對着話筒大聲地表揚他們。你們知道汪老師爲什麼要這樣做嗎?對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學都像他們一樣,吃乾淨盤子裏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這不僅是一種節約,也是對農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同學們,其實珍惜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有菜譜的,就是說,飯菜的選擇是經過科學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在節約糧食這件事上,我們每天每餐飯都要牢記在心!根據我國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大陸民衆一年平均倒掉六百億人民幣的剩菜和剩飯,這是一筆多麼巨大的浪費呀。因此,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對我們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爲了切切實實地把珍惜糧食落到實處,我倡議:

1.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

2.不偏食,不挑食,有序打餐,安靜用餐。

3.淨盤,打餐時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堅持杜絕浪費行爲,堅持“光盤行動”。

4.愛惜環境,用餐後清理自己的桌面,共同維護乾淨衛生的教室環境。

5.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節約糧食,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糧食吧。謝謝大家!

浪費的演講稿3

據統計,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爲數衆多的困難羣衆。這種“舌尖上的浪費”引起人們的關注。“舌尖上的浪費”有民間的,更有官場的。人們去餐館吃飯,點完的飯菜吃不完就直接廢棄在飯店;同時,公款吃喝之風盛行,大行其道。

節慶時節,聚會增多,請人吃飯一定要多點菜,不然覺得丟面子。往往造成請客的點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會被浪費。有調查顯示,一個人每天至少消耗糧食一公斤,而一箇中等規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費掉64000公斤飯菜,64000公斤飯菜能至少滿足6萬人一天的口糧。

多數人認爲,在餐廳就餐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回家,是一種當下所提倡的節約行爲,他們表示會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則認爲,打包剩菜得視情況而定,都是親朋好友餐後打包大家習以爲常,但生冷菜品是否會變質,與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對他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熟悉,又沒有使用公筷,這樣的情況不會選擇打包。部分市民會因“菜沒剩多少”、“嫌麻煩”、“礙於面子”,很少把剩飯菜打包帶走。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我們的共同願景。“永續發展”不僅來源於生產創造這一“開源”之方,也來自於全民勤儉節約的“節流”之法。作爲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我們應養成節約習慣,勤儉立身,倡導風尚。

一、學會珍惜,做環保節約的踐行者

“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每一樣食物的背後都蘊藏艱辛勞作,也伴隨着資源消耗。我們的先輩把勤儉節約視作彌足珍貴的傳統,我們同樣任何時候不可丟棄。

勤儉節約對我們並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體現於我們的三餐日用。據報道,我國高校食堂每年的食物浪費量驚人,3000萬大學生一年浪費的糧食相當於1000萬人一年的食物!希望我們能常懷珍惜之念,隨量點餐取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熱愛科學,明辨是非,對於食品安全問題不信謠傳謠;帶動身邊的人和我們一起珍惜食物,保護來之不易的可用資源。

二、瞭解國情,做節儉理念的傳遞者

我國以世界7-8%的耕地,養活佔世界1/5的人口。爲了生產更多糧食,我們用去超過全國60%的水,全世界1/3的肥料和1/4的農藥。儘管如此,每年仍有10%的糧食缺口。

與此同時,糧食作爲人們生活中最基礎物質,在其生產和消費過程中都有相當高比例的損失或浪費,其中餐飲業浪費比例就超過10%。這些浪費多數源於人們節儉意識及科學飲食知識的缺乏:爲講排場而超量點餐、胡吃海喝不顧營養平衡、輕信傳言挑食偏食……

親愛的同學,我們不應忘記,我們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數千萬城市低保人口,還有爲數衆多家庭困難的父老鄉親;我們不應忘記,資源短缺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們不應忘記,我們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後。從人口多、底子薄的國情出發前行,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能容忍奢侈和浪費。我們要樹立勤儉節約之念,瞭解國情現狀,學習科學飲食知識,將“科學飲食,告別浪費”的觀念滲融入自己一言一行,並把“爲什麼要節約糧食、怎樣節約糧食”的理念宣講傳遞給身邊更多的人。

三、明確志向,做生態文明的引領者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作爲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長,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高校學生,我們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生態文明的建設,離不開你我的努力。

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主動踐行勤儉節約,利用所學知識,傳播科學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目前的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奢侈浪費造成的後果;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明確志向,由小見大,將學到的知識技能轉化爲社會財富,又能厲行節儉杜絕鋪張浪費,做到開源節流,知行合一,引領新的社會風尚。用我們這一代人的方式,爲建設一個生態文明的社會,和真正的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親愛的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不能忘記中華文明傳承至今“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老訓誡,從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開始做起,躬行點滴,同心協力,積少成多,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引領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蔚然成風,用實際行動爲校園、爲社會、爲國家盡一份力量。

讓我們共同攜手,傳遞科學理念,踐行勤儉節約,不負歷史期待,用我們的青春和智慧共同創造美麗祖國的未來!

浪費的演講稿4

同學們:

在我們生活中,水源源不斷的流淌,用水的人卻不知去向;開着電燈,電視的房間里長時間空無一人;用了幾頁的筆記本就隨手扔進垃圾箱。

我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現象吧?因此我要提出以下建議:

1、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養成這個美好的習慣。

2、經過時代的變化,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電視。有的人家裏有了電腦,一天消費的電也越來越多,你們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電大家會怎樣?我想大家都不希望這樣,那就讓我們把看電視玩電腦的電都節約起來吧!

3、紙是樹木生產的,浪費紙就是浪費樹資源;浪費紙就是亂砍伐樹木,生態環境就會被破壞。所以爲了我們美好的未來,讓我們都節約用紙吧!

“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水、點、紙都是地球提供的資源,如果我們失去這些,將會臨近死亡。“別讓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成爲人類的眼淚!”

水是生命之源,是萬事萬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以來,人們認爲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沒有意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事實上,全世界的淡水只佔所有水資源7%,而可以飲用的淡水只有0.8%,世界80個國家正面臨着水危機,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於飲用不清潔的水。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屬於水資源緊缺的國家。目前全國2/3的大中城市面臨缺水。在中國的北方,尤其是西北水資源奇缺,沙漠化、半沙漠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水危機已經嚴重製約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濟南市雖有泉城之譽,但也屬水資源緊缺的城市之一,水資源不足始終困繞着美麗的泉城,節水保泉無時不牽動着每一個人的心。我國於XX年1月頒佈新水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爲積極落實新水法,建設節約型校園,提高節水、保水意識,我們向全體教職員工和廣大同學發出倡議:

一、充分認識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節水意識,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對國民經濟建設及居民生活穩定的重要性,在全院形成“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良好氛圍。

二、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科學的用水態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勤儉節約,杜絕“跑、冒、漏、滴”等現象的發生。

三、用水時避免大開水龍頭,減少水的流量,要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用完水後要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現象。

四、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堅持使用節水設備,鼓勵職工對節水技術、節水器具進行研究改進。對於用水量較大的綠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將水耗降至最低。

五、依靠科學提高對水資源的充分、反覆的利用率。

六、遇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及時制止;發現水管有漏水現象,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老師們、同學們,節約用水事關民族事業、國家前途和人類的發展。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時時、處處、人人節約用水,積極開展節水活動,保護好水資源。

浪費的演講稿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拒絕浪費,你做到了嗎?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爲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而自豪,我們爲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爲祖國而憂愁呢?

我國人口衆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箇中國人。而耕地面積僅僅佔世界的百分之七,卻養活着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吃飯已經成爲我國的第一大問題。光是每年的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五十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國家有着特別重大的意義。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然而,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有眼的現象,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倒掉一碗米飯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爲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掙扎:很多難民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現在的生過是多麼幸福。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因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勝過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種可恥的行爲,節約是種美德,正是對勞動尊重,對社會的責任。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成多少,不剩飯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能夠解鬱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錢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貢獻。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拒絕浪費,從小事做起,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錢,我們的生活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浪費的演講稿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敬隊禮)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同學們還記得這首古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糧食是農民伯伯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是啊,糧食跟水一樣,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我們每天工作、學習的動力之源。俗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要改掉浪費糧食的壞習慣,要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60多歲了,奶奶雖然年齡大,但一直保持着節約糧食的好習慣,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掉到桌上一粒米,他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裏吃掉,即便是盤子裏剩的菜湯也要用開水衝一衝喝掉。奶奶經常教導我說:“孩子呀,我們現在雖然生活好了,但不能忘本呀。在六七十年代,莊稼青黃不接,許多人被活活餓死的,有的人吃樹皮和草根才勉強活了下來,那時候要是有這麼一碗白米飯,該有多高興啊,所以你要珍惜糧食,浪費是非常可恥呀!”我一直對浪費這個詞理解很膚淺,聽了奶奶的話,我才明白,沒有了糧食將是多麼的可怕。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着滿桌好菜還挑挑揀揀時,當我們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想一想,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爲貧窮而吃不飽飯,上不起學!

因此,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有特別重大意義。爲了切切實實地把節約糧食落到實處,我倡議:

1.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

2.珍惜糧食,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堅持杜絕浪費行爲。

3.不偏食,不挑食。

4.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節約糧食,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糧食吧。謝謝大家!

浪費的演講稿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提倡節約,反對浪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讓我們全體師生在國旗下莊嚴宣誓: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粒糧,節約每一分鐘,節約每一分錢……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勤儉節約,不僅是全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責任。然而,在我們的學校中,水、電、糧食、紙張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追求、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現象屢見不鮮。爲此,我向全校師生髮出如下倡議:

一、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自覺杜絕浪費行爲。

二、大力宣傳。積極宣傳節約典型事蹟,弘揚節約風氣。從我做起,將勤儉節約的美德自覺貫穿到日常工作當中去,廣大學生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人人爭做節儉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努力營造厲行節約的校園氛圍。

三、落實行動、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爭當節約的模範。

(一)節約用電

1、杜絕長明燈、白晝燈。辦公室、教室等要做到晴天時不開燈,人少時少開燈,人走燈滅。

2、在能夠使用節能燈具的地方儘可能地更換、使用節能燈具。

3、減少辦公設備電耗和待機能耗。合理開啓和使用計算機、打印機、複印機等用電設備,下班時必須關閉電源。

(二)節約用水

1、珍惜水資源,自覺養成節水習慣,洗刷不用“長流水”,使用容器洗手洗臉。提倡廢水利用。

2、愛護用水設備。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嚴禁跑、滴、漏,防止長流水現象的發生。

(三)節約辦公用品

1、辦公用紙儘量雙面使用,提高利用率;提倡網絡辦公,減少宣傳用紙的數量。

2、減少電腦,打印機,複印機等辦公設備的待機消耗,杜絕長時間待機現象。

(四)節約糧食

1、在就餐時,要杜絕剩飯剩菜,珍惜並節約每一粒糧食。

2、食堂工作人員要強化節約意識,在食品製作過程中厲行節約、杜絕浪費。

(五)愛護公共財物

1、愛護學校公共財物,發現損壞的辦公設備及教學用品要及時報修。

2、不在牆壁上亂塗亂畫、不在課桌及設備上亂刻亂寫。

3、遇見損壞公共財物的行爲加以勸阻,並想辦法制止。

節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希望全體師生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實際行動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