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7.81K

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

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演講稿範文

能說這樣的話,首先對語文教師是一種自勵。我們知道語文老師很難做,但上蒼決定讓你做,你就要熱愛她。我的體會是你得先學會跟語文談戀愛,談着談着,語文就會跟你談戀愛,最後你就和語文緊緊纏在一起,你就“活在語文的世界裏”。

磨就一張嘴

能說這樣的話,語文教師就要錘鍊自己的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不能打動人心,無法讓學生有傾聽的慾望,怎麼能要求學生好好地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呢?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因此,必須以語言爲起點,抓好語文素養的提升。

我曾經說:“教師說的能力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功率’(蘇霍姆林斯基語),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即使教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如果不善說,講不出來,要教好學生,恐怕也很難。對教師來說,教學語言最起碼的要求是:一要說準確。教師是傳授知識、解惑答疑的,教師的語言必須確切中肯。二要說明白。教師講課話不在多,清楚明白就好;話不在繁,淺顯易懂爲佳。三要說生動。生動有三層含義:第一,表達要富有情趣,善於使用成語、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風趣的話語。第二,表達要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善於運用藝術手段來說話,以聲傳情,以音動心。第三,表達時要聲(聲音)、色(表情)、姿(姿勢)、情(情緒)緊密結合,用感情去感染學生,同時給學生以視覺和聽覺資訊。語文老師語言的豐沛、幽默、詩意,能化解學生日常學習中的焦灼,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唐風餘韻,這樣的語文老師纔敢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

溯游文化河

能說這樣的話,語文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曾經有這樣一個口號:不要把語文課上成文學課。對此,我不完全贊同。我認爲語文課如果沒有文學性,那就不是語文課。新課標在總目標裏也強調: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些都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文學素養。

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不論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都會潤澤學生。李白眼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是那樣壯美……學生徜徉其間,浸潤其中,以情悟情,將心契心,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精神的滋養、享受生命的愉悅,這不是文學的力量?你能說這不是語文?語文老師要有文學素養,要讓學生知道在我們腳下,有一條滋養了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的文化長河: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衛在藍天裏歌唱;嶙嶙魏晉風骨,巍巍盛唐氣象……沿着這歷史長河的故道溯流而上,你用心看,用心想,就會拾到女媧補天遺落的彩石,借一彎斜照漢室宮闕的冷月,折一縷渭城朝雨中的柳絲,伴着你走上文學的道路。這就是我們的語文,一個蘊藏着精神的無限自由和生命的無量豐妙的.語文。具備這種文學素養的語文老師纔敢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

讀破萬卷書

能說這樣的話,有這樣的文學素養,語文老師就要多讀書。古人曰“勞於讀書,逸於作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只有勤於讀書,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大量閱讀不同時期世界文學巨匠的文學作品對提高語文教師的文學修養至關重要。我們讀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個活脫脫的國破家亡落魄君王的無奈與傷痛躍然紙上,我們也似乎聽到了他的嘆息,看到了他眼角的淚珠。如此,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提高,在提高中昇華。

語文教師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常常會感染學生自主閱讀的慾望,從而引領學生熟讀這些作品,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滋生出靈感,感悟生命和理想,感喟人生,產生創作衝動,使人格和靈魂得到昇華和淨化。知識在更新,資訊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學生的思維變得異常活躍,這一切對語文教育都是一個挑戰,對語文教師來說更是一個全新的天地。如今,網絡寫手如雲,文學已成爲衆人的呼聲。語文教師活在當下,除了大量閱讀文學名著,還應時刻關注時代的呼聲。處在一個思想空前活躍、寫作異常繁榮的時代,面對一羣非傳統意義上的學生,語文教師更有必要了解他們的思想、他們的精神需求、他們來自心靈深處的時代顫音,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語文老師廣泛閱讀,老師們,讀書呀!讀書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可以豐富自己的思想,可以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可以更好地指導寫作,並引導他們逐步提高。這樣你站在講臺上,纔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語文’!”

寫出好“教頭”

能說這樣的話,語文老師就需要多動筆。肚子裏裝了上百本書、上千堂課,慢慢發酵,慢慢醞釀,慢慢融入你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個細胞。表面的確很平靜,沒有一次拋頭露面,沒有誰來關注你,但是在平靜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卻在不斷灌注,不斷膨脹。這能量要釋放出來,就是寫作。我在《和青年教師談教學ABC》一文中提到:“寫文章,很多人認爲那是語文老師的事。誠然,語文教師要會寫文章,這樣才能給學生示範。只有自己寫作,才能總結經驗,摸出規律,才能取得教學生寫好文章的主動權。衆所周知,特定級別的各種球隊的‘教頭’,大多是由退役的優秀運動員充任,不少影視劇的導演就曾是著名演員,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就是學生的‘教頭’和‘導演’,要教學生寫文章,自己沒有一點筆底功夫,想來是不稱職的。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師,都要研究教學理論、探討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寫。只有寫出文章來,才能互相交流,才能改進教學,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以說,寫教學論文和教學總結對每個教師來說都是少不了的,是應該具備的基本功。”這是我上世紀90年代說的話,現在看來還沒有過時。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爲語文而來!是語文放飛我稚嫩的夢想,是語文點燃我噴涌的激情,是語文喚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爲語文而精彩!在這裏,我再一次對語文老師說,你要有勇氣對學生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