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新聞稿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精選6篇)

新聞稿1.54W

在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往來越來越密切的今天,我們都跟新聞稿有着直接或間接的聯繫,新聞作爲一種以敘事爲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和我們語文界常用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你知道新聞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單位中秋節新聞稿(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精選6篇)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1

“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13日中秋前夕,渤海大學植物園內張燈結綵、歡歌笑語,“中秋大團圓,世界一家親”的中外師生共度中秋活動在此舉行,來自布隆迪、匈牙利、馬達加斯加、法國、巴基斯坦、加納等國的百餘名留學生們與渤海大學師生歡聚一堂,共同體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情懷。

爲體現“中秋團圓,世界一家”這一主題,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蒐集整理了有關中秋佳節的故事,邀請了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藺心宇老師和知名書法家到現場傳授技藝,並準備了獨具中秋節日韻味的月餅、西式茶點、水果供大家品嚐,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繹出活動的主題,別具特色。

當天活動氣氛熱烈,外國留學生被中秋文化深深地吸引,講述起各自家鄉的風俗,孔子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表演了富有非洲風情的民族舞蹈和中國功夫,布隆迪留學生帶來了好聽的傳統說唱,韓國留學生表演了熱情洋溢的勁歌熱舞,有幾位留學生“現學現賣”,和中國學生一起伴着古箏曲,唱起了剛學會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此次活動不僅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大學生的熱情好客,讓留學生感受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和文化,也拉近了中外大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2

昨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的博雅書院裏,剛入校的新生雖沒有家人陪伴左右,也沒有佳餚齊備的饕餮盛宴,但卻有着獨屬的中秋體驗:師生齊聚一堂暢聊家鄉美,猜燈謎賞花燈。記者看到,現場還有同學們親手準備的各式食品,有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的家鄉展示,融匯多民族多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舞蹈、樂器表演、說唱等豐富多彩的串場節目。

參加活動的新生們表示,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家鄉美,既讓大家瞭解了自己的家鄉,也抒發了對家鄉和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一次遠離家鄉的中秋團圓日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過,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和新同學也很快熟悉起來了。”而與此同時,透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對各地民俗風情的展示,增進了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瞭解。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3

今天是中秋佳節,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多所高校採訪發現,很多高校食堂今年繼續面向學生推出自制月餅,其中最大的特色莫過於“校徽月餅”的創意。

多高校推“校徽月餅”

中秋節給學生髮月餅是不少高校多年來的慣例。今年,中國政法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等校給學生髮免費月餅,讓學生們覺得貼心滿滿。剛剛度過60週年校慶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則在發給每個同學的月餅包裝上貼上校慶主題貼紙,充滿學校特色。

除了常規月餅外,北京化工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給學生髮放定製版校徽月餅,可謂創意十足。北京化工大學今年首次將學校英文名稱的縮寫“BUCT”印在月餅上,該款月餅有蛋黃和豆沙兩種口味,很受學生的歡迎。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生會則推出了印有校徽的五仁月餅,這些月餅除免費向同學們發放一部分外,也會以一塊8—10元的價格進行銷售。該校學生會一位同學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中午開售才10分鐘左右,首批1000塊月餅就被搶購一空,有同學甚至買了40塊。

“校徽月餅”物美價廉受追捧

不少高校食堂在月餅製作上也玩起了“花樣”。中國人民大學東區食堂今年依舊推出了3斤重的印有人大校徽的.超大號“大團圓”月餅,其中銷量最高的是老少皆愛的蛋黃月餅,其次是經典的五仁月餅。據瞭解,截至9月11日,中國人民大學食堂已製作了約50000塊月餅,一天平均賣出4000塊月餅,且各種口味都能當日售罄。爲此,7位月餅師傅組成的團隊每晚開始準備製作供第二天銷售的月餅,加班到夜裏12點都是家常便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後勤食堂自制的“經貿餅”也供不應求。今年的“經貿餅”有五仁、抹茶、豆沙、蓮蓉、木糖醇五仁五種餡,一塊的售價是9元,12塊裝的禮盒也只要120元,因此很多師生一買就是好幾盒。“我媽每年都讓我買幾盒送親戚朋友,說比市面上的好吃。”該校一名大三女生說。

“校徽月餅”成學校中秋活動主角

今年,北京師範大學除推出十餘種口味的“校徽月餅”外,校官方微信還配合推出了“徵中秋祝福送月餅”的活動,同學們可在徵集活動中留下對中秋的美好願景,留言入選的粉絲,將會獲贈“校徽月餅”。學校工作人員表示,截至昨天,食堂已製作了8000個月餅,官微的粉絲祝福數已經上百條。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4

中秋節雖然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但也越來越多地被外國人接受。在海外有不少關於中秋節的活動和晚會,往往皆由中國留學生或華僑華人發起舉辦。

王璽燊前幾天剛與中國留學生同伴去到海邊遊玩。這是由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舉辦的中秋系列活動之一。王璽燊也是該學聯會的成員。由於正值期中假期,聯誼會藉此機會組織留學生到海邊出遊。燒烤、做飯、唱歌、看星星……在幾天的集體生活中,大家增進了瞭解。“參加這樣的活動,最大的感受就是找到了‘組織’,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我能明顯感覺到大家現在見面更親近了。”

“過去在國外過節總會覺得很孤單,但是現在不會了。”王璽燊說。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還在中秋節組織中國留學生聚餐、包餃子和做月餅。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裏,讓遠離家鄉的海外學子能相互爲伴。除此之外,他們計劃於9月30日晚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大戲院舉辦主題爲“思鄉月,中華情”的雙節晚會,讓留澳學子一同歡慶中秋、喜迎國慶。

據王璽燊介紹,中秋後、國慶前的晚會是該學聯會的傳統,已經舉辦了近10年。“晚會主要面向中國留學生和當地的華僑華人。20xx年時我們還有幸邀請到了當時的中國駐澳大使。澳大利亞總理也給我們發來了賀信。”他說。

趙文瑞所參加的中秋節晚會也是他們學校國際學生社團一年一度的傳統晚會。晚會由中國留學生主辦,整個社團提供各方面的支援。“晚會是聯歡會的形式,還包括傳統的猜燈謎、發月餅等活動。每年都會有許多人蔘加,雖然中國學生佔多數,但外國學生也不少。”趙文瑞介紹,晚會是雙語主持,還有一個向外國學生介紹中國節日由來的環節。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5

中秋節來臨之際,爲讓同學們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度過一個快樂而又有意義的中秋節,漢陰縣各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節慶祝活動。

漢陰縣漩渦初級中學在午餐時間爲每位學生送上了中秋禮物——月餅、蘋果,使所有學生在大團圓的校園裏感受到了溫暖與幸福。同時,各班均召開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情暖留守學生”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導學生在中秋節日裏爲親人送上問候與祝福。

漢陰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講故事、畫月亮、做月餅、唱兒歌、分享月餅等系列中秋主題教育活動。午點時幼兒園爲每位幼兒準備了各種口味的月餅供幼兒分享品嚐,中班孩子認真學唱”爺爺教我打月餅”傳統老歌,大班幼兒動手畫月餅,孩子們還在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各種五彩的膠泥製作月製作出了一個個造型優美的月餅。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製作月餅的快樂,而且充分的鍛鍊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漢陰縣漢陽鎮中心小學開展了系列中秋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宣傳陣地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各班開展了“喜迎中秋”的主題班會、賀卡製作和繪畫比賽。讓學生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感受中秋團圓的氛圍。爲了關愛留守兒童,學校還爲留守兒童送上學習用品,並組織留守兒童與遠在異地打工的父母通電話,充分讓留守孩子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和快樂。班會課上,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主題班隊活動。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

漢陰縣漩渦鎮中心小學舉行了“慶中秋,迎國慶”詩歌朗誦會。60餘名教職工以詩歌朗誦的方式喜迎中秋、國慶佳節,在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激發廣大教職工的愛國熱情。隨着“彩雲追月”的音樂響起,一首《中秋賦》拉開詩歌朗誦會的序幕,《鮮紅的黨旗永不落》、《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祖國頌》、《中秋吟》等一首首詩歌在朗誦者的演繹下或溫潤如玉,或情深意切,或激情澎湃,或黯然神傷。詩歌的旋律和朗誦的聲音宛若山澗風鈴,似潺潺溪流,使大家深深地陶醉其中,充分表達了鄉村教師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激發了廣大教職工愛國、愛家鄉的熱情。該鎮各校還透過晨會、班隊會等形式在學生中開展了“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習俗知多少”等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單位中秋節新聞稿6

“我想畫個氣球、再畫只兔子。”9月13日,萬盛經開區民族學校舉行了“中秋節·團圓日·制賀卡·送祝福”活動。活動中,該校教師和青年小學的大姐姐們一起教孩子們製作賀卡,孩子們思考着自己要畫些什麼,還在賀卡上寫滿對父母、老師、同學的中秋祝福。

據瞭解,爲了讓民族學校的同學們能夠更多地瞭解這一傳統節日,並從中體味這一傳統節日在生活中的韻味,該校引導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歡度中秋的快樂和喜悅。

“今天我覺得好開心,學會了一項小本領,那就是製作賀卡。”該校苗族學生楊菁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