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精華】電工實習報告4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工實習報告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電工實習報告4篇

電工實習報告 篇1

 實習目的:

透過一個星期的電工實習,使我對電器元件及電路的連接與調試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打好了日後學習電工技術課的基礎。同時實習使我獲得了自動控制電路的設計與實際連接技能,培養了我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

具體如下:

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電路的連接方法,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路的連接。

3.熟悉控制電路板設計的步驟和方法及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電器元器件實物,設計並製作控制電路板。

4.熟悉常用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範圍。

5.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器元件,並且能夠熟練使用數字萬用表。

6.瞭解電器元件的連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實習內容:

1.觀看關於實習的錄像,從總體把握實習,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意義;講解電器元件的類別、型號、使用範圍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元器件

2.講解控制電路的設計要求、方法和設計原理;

3.分發與清點工具;講解如何使用工具測試元器件;講解線路連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4.組裝、連接、調試自動控制電路;試車、答辯及評分

5.拆解自動控制電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掃衛生

6.書寫實習報告

實習心得與體會:

對交流接觸器的認識

交流接觸器廣泛用作電力的開斷和控制電路。它利用主接點來開閉電路,用輔助接點來執行控制指令。主接點一般只有常開接點,而輔助接點具有兩對常開和常閉功能的接點,小型的接觸器也經常作爲中間繼電器配合主電路使用。

交流接觸器的接點,由銀鎢合金製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耐高溫燒蝕性。它的動作動力來源於交流電磁鐵,電磁鐵由兩個“山”字形的幼硅鋼片疊成,其中一個固定,在上面套上線圈,工作電壓有多種供選擇。爲了使磁力穩定,鐵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環。交流接觸器在失電後,依靠彈簧復位。另一半是活動鐵芯,構造和固定鐵芯一樣,用以帶動主接點和輔助接點的開斷。

對中間繼電器的認識:

中間繼電器是一種特殊的接觸器(即開關)。它上面是常閉觸點,下面是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後,利用電磁力使上面常閉觸點分開,下面常開觸點閉合。它用於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透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透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於控制電路中。

對連接自動控制電路實習的感受:

在一週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連接電路。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門新的學問,既是一種挑戰,也使我學到了很多有使用價值的知識。這個實習是我最感興趣的實習,因爲從小我就喜歡組裝和拆卸。總結這個實習,我感覺自己有時候十分的粗心。剛開始檢測電器元件的時候,由於粗心,竟然將已損壞的元件誤檢測成爲正常元件,結果導致我又重新連接線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連接元件過程中,由於事先沒有計劃好元件之間的連接,導致接線在電路板上長距離繞行,既浪費了材料,又使電路板面顯得凌亂。但值得欣慰的是,我連接的線路的接線頭達到了老師講解時提出的“似露非露”的標準。在這個實習環節中,我明白了細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十分的不足,缺乏鍛鍊,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勝任以後的工作,所以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應該努力的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着重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使自己面對以後的工作時有一定的底氣與信心。

總結:

經過這次理論和實踐學習,讓我從這次實習中收穫很多。

(1)理論學習課中,讓我瞭解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所接觸的那些電器還有這麼多的使用規則和原理,比如以前我知道人體所能承受的電壓是36V,現在我知道了爲什麼會是這樣,還有看見其他人中電後不可以用手去拉的原理,以前只是知道,但是並不是很清楚爲什麼爲是這樣,沒有好好去探索這其中的原理,這次電工理論課讓我知道了如何去處理在日常生活中所用電器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還有如何正確的使用這些電器。

(2)正當我自己對這次實習所用電器件和所需操作步驟發愁時,這堂電工理論實習課讓我學到了如何在實習過程中正確的瞭解和使用這些電子器件,如何應對在實習過程中出發的各種常見突發事情,如何有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和同學之間的團隊精神,讓我們所有模的同學對這一次實習的目標在過程有一個瞭解,揭開電工實習神祕的面沙,讓我從懼怕和不瞭解電工實習變爲很感興趣和很願意自己親自來試試。

(3)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鍊。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鍊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理論和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兩個大學生所必須具備的素質,縱觀很多大學生,甚至是本科大學生,重點大學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卻找不上工作,即使找上了工作,大多數都會在試用期不合格,宵是因爲在學生理論知識差,也不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學上東西,而是缺乏一定的實踐。大學生要有將理論融入實際的想法和目標,這次學習,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將理論融入實踐的機會,讓我瞭解到學習理論知識很容易,但是在將理論融入實踐的過程當中,卻會碰到很多書本上和老師在課堂上碰不上的難題,這些問題都要自己去探索。

電工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使我們對電氣元件及電工技術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對電工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做進一步的理解。同時,透過實習獲得實際生產知識和安裝技能,繼電器控制線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等電工技術知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

二、時間安排時間任務

星期一上午1、明確實習目的、內容、方式要求和進度2、學習基本工具的使用,電路安裝的基本常識下午自我瞭解

星期二上午自學下午自學

星期三上午學習並安裝電動機的傳動和點動控制電路

下午學習並安裝電動機的順序控制電路

星期四上午學習並安裝電動機的逆反轉控制電路下午檢查電路

星期五通電

三、實習內容

1電動機的傳動和點動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a、瞭解繼電器的工作原理,並掌握其接線方法;

b、瞭解電動機的傳動和點動控制。

(2)線路圖:

原理:km1迴路爲點動控制電路,按下綠色按鈕。km1線圈通電,鬆開綠色按鈕,km1線圈斷電;km2迴路爲傳動控制電路,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並自鎖,km2線圈通電,鬆開黑色按鈕,km2線圈不會斷電,停止時按紅色按鈕。

(3)步驟:

a、按圖接好導線;

b、檢查線路,確認無誤後通電;

c、按下後再鬆開綠色按鈕,觀察km1的現象,按下後再鬆開黑色按鈕,觀察km2的現象,最後按下紅色按鈕,記錄實驗現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

4、電動機的順序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a、瞭解繼電器的順序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線方法;

b、加深對繼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線路圖:

原理:需要km2線圈通電時,必須先按下綠色按鈕,km1通電並自鎖,串聯在km2線圈迴路的km1也通電並自鎖,再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並自鎖,km2線圈帶電,保證km2帶電前必須先讓km1帶電,停止時按紅色按鈕。

(3)步驟:

a按圖接好電路;

b、檢查電路,確認無誤後通電;

c、先按下綠色按鈕,再按下黑色按鈕,觀察現象;按下紅色按鈕,再直接按黑色按鈕,觀察並記錄現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

5、電動機的逆反轉控制電路

(1)目的要求

a、瞭解繼電器的逆反轉控制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線方法;

b、透過操作加深對繼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c、能夠組織複雜的接線。

(2)接線圖:

原理:需要km1帶電時,按下綠色按鈕,km1通電並自鎖,km1線圈帶電,串聯在km2線圈迴路的km1常閉觸點斷開,保證km1與km2線圈不同時帶電。需要km2線圈帶電時,先按紅色按鈕停止,km1斷開,按下黑色按鈕,km2通電並自鎖,km2線圈帶電,串聯在km1迴路的km2常閉觸點斷開,保證km2與km1也不同時帶電。

(3)步驟:

a、按圖連接好導線;

b、檢查線路,確認無誤後通電;

c、按順序,先按綠色按鈕,再按下黑色按鈕,觀察現象;然後按紅色按鈕,反過來,先按黑色按鈕,再按綠色按鈕,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d、切斷電源,拆除導線,歸還實驗儀器。

四、實習總結

透過這一個星期的電工技術實習,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這些都是平時在課堂理論學習中無法學到的,我主要的收穫有以下幾點:

1、掌握了幾種基本的電工工具的使用,導線與導線的連接方法,導線與接線柱的連接方法,瞭解了電路安裝中走線、元件佈局等基本常識;

2、瞭解了電動機傳動和點動控制、順序控制、逆反轉控制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交流繼電器的原理和接線方法;

3、本次實習它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了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細心嚴謹的作風。

這一週的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有學習方面的,更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對我來說受益非淺。這對我今後踏入新的工作崗位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還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如何更好地去陳述自己的觀點,如何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相信這些寶貴的經驗會成爲我今後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開啟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爲我們以後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工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的目的與行程

作爲水利水電工程四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爲期四天的綜合實習。要求我們透過參觀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水利樞紐,開闊視野,加深對水利樞紐、建築物佈置、結構選型的感性認識,現場學習水利細部構造知識,加深理解水工建築物的設計原理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保證水工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增強我們身爲畢業生的就業信心和社會競爭力。從11月7號開始我們先後前往盱眙、淮陰、鹽城、連雲港等地參觀以下工程:盱眙龍王山水庫灌區、東灌區、水土保持工程;淮陰抽水站、淮陰二站、二河新閘;鹽城大套泵站、大套船閘、地函;連雲港臨洪東站、臨洪閘、石樑河水庫、蔣莊漫水閘;贛榆縣小塔山水庫;東海縣石樑河泵站。

二:主要工程概況

1、盱眙縣東灌區

週一上午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此次綜合實習的第一站:盱眙縣東灌區。東灌區位於盱眙縣東部洪澤湖畔,水源取於洪澤湖,建於1959年,經過六十年代續建,先後建成三級供水體系。灌區總面積316.9km2,耕地面積28.36萬畝。灌區現有裝機容量37臺4580kw,提水流量19.0m3/s。四十多年來發揮了較好的灌溉效益,使該灌區成爲全縣主要的農業生產區,同時促進了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社會穩定。由於各種因素的存在,原有渠系配套不全,泵站設備老化、失修,致使工程效益逐年下降,開機流量逐年減小,目前只能抵禦一般的旱情。在老師及當地領導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了東灌區二級泵站,該泵站安裝8臺離心泵,揚程爲20m,每臺機組設計流量爲1m3/s。據老師介紹,這樣大型的離心泵站在全國都是很少見的。接着我們又參觀了該泵站的進水池及出水池,該泵站是典型的正向進水及正向出水。由於泵站目前沒有執行,出水池裏沒有水,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出水流道出口的拍門裝置及出水池底部消力底坎等結構的形式。

隨後我們驅車參觀前往灌區的渠道佈置,瞭解了乾渠、支渠等渠道的斷面形式,渠道進水閘、節制閘的結構形式。就像我們老師說的一樣:有些東西你不到現場來看就永遠不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雖說我們也曾做過農水課程設計,可來到這裏才發現:當初做設計的的時候遺漏了很多結構設施,並且有的設計在實際工程中根本就行不通。相信以後我們再去做類似的設計時肯定會做的更加合理。

下午,我們來到了清水壩灌區一級站,該泵站安裝了大型離心泵5臺,單機流量2.52m3/s。泵站設計流量12.6m3/s。隨後驅車前往龍王山水庫。

2、龍王山水庫灌區

龍王山水庫灌區位於江蘇省盱眙縣中部丘陵山區,維橋河中游,於1976年建成蓄水,庫區匯水面積196.6km3,現狀總庫容爲8903萬m3、興利庫容3748萬m3,屬中型水庫。水庫規劃設計效益以防洪、灌溉、城鎮供水爲主,結合水產養殖等綜合事業。樞紐工程有均質粘土壩一座,壩頂長2650m,壩頂寬6.5m,壩頂高程37.0m,擋浪牆高程37.5m,最大壩高18.0m;溢洪閘1座,3孔,每孔淨寬8.0m,設計最大流量773m3/s,控制下泄流量爲430m3/s。灌溉輸水涵洞2座,東西輸水涵洞斷面均爲1.5*1.5m,設計流量6.0m3/s;電灌站一座,裝機5臺775kw。水庫設計灌溉面積8930公頃,實灌面積6670公頃,可養魚面積760公頃。設計灌溉面積13.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8.0萬畝,最大實灌爲10.0萬畝。龍王山水庫對該地區的洪水防治以及供應生活用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發揮了灌溉作用。

3、二河新閘

11月8日上午我們來到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處,在當地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二河新泄洪閘。二河新閘工程地處江蘇省淮安市和平鎮,位於入海水道與二河的交匯處,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一級樞紐工程。其主要任務是承泄洪澤湖洪水,並控制入海水道與二河的流量。工程等級爲Ⅰ等大(1)型,該閘主要建築物爲1級建築物,次要建築物爲3級,右堤和左堤爲1級堤防,左堤爲2級堤防。工程按7度抗震設防。設計泄洪量2270m3/s,強迫泄洪流量2890m3/s。閘室採用鋼筋混凝土開敞式平底板結構,共10孔,兩孔一聯,單孔寬10m,閘底板高程6m,順水流方向長21m總寬度120.08m閘頂高程18m。閘室上下游依次佈置上游連接段、拋石防衝槽、防衝段、鋪蓋和下游消力池、海漫、拋石防衝槽及下游連接段。岸牆爲鋼筋混凝土空箱式結構,上下游翼牆爲鋼筋混凝土空箱式、扶壁式結構。工作閘門爲弧形鋼閘門。檢修門爲疊樑式平面閘門配2×100KN電動單樑式起重機啓閉。閘室頂部設有檢修橋、公路橋、啓閉機房,左右岸牆頂部佈置橋頭堡,設有總控制室、電氣設備室、柴油發電機房等。

4、淮陰抽水站

隨後我們又來到淮陰抽水站,淮陰抽水站位於江蘇省淮安市青浦區和平鎮境內,佔地面積498.4畝,是我省江水北調工程的第三級站,其主要作用是從蘇北灌溉總渠抽水引淮安抽水站轉送的江水,經由二河閘向北調送,補給中運河航運及徐州電廠用水水源,適當提高沿線農田的灌溉保證率,特殊乾旱年份,也可向洪澤湖補庫。是一項綜合利用工程,設計抽水量爲120m3/s。

該工程由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組成,主體工程爲抽水站工程,配套工程則包括變電所工程、引水涵洞工程和高良澗越閘工程。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參觀了抽水站工程和變電所工程。

抽水站安裝四臺ZL-30-7-S型立式軸流泵,直徑3100mm,配TL-20xx-48/3250型立式同步電機四臺,每臺功率20xxKV電壓6000V。揚程補水期5m,排澇期爲6m。每臺機組設計流量爲30m3/s,四臺機組爲120 m3/s。抽水站站身採用堤後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主廠房、中段出水管,虹吸牆分開佈置。站身兩側爲空箱岸牆,頂上分設檢修間及門廳,主廠房順水流方向長爲22.1m,垂直水流方向長33.4m,四臺機組安置在一塊底板上。

變電所工程爲淮陰抽水站機組提供電源。安裝有SFSZLb-20000/100型三捲風冷抽浸式有載調壓調變壓器一臺。戶外安裝有110kv斷路器三臺、35kv斷路器一臺。戶內安裝有6kv開關一臺,控制室內佈置二次控制保護部分和低壓配電系統。

引水涵洞位於抽水站下游487.7m處,引水涵洞爲鋼筋混凝土雙扶無壓式涵洞,共三孔,設計過洞流量爲120m 3/s。

高良澗越閘原作爲高良澗進水閘加固時期的施工導流閘,設計流量爲800m 3/s,總淨寬40m,分十孔,每孔淨寬4m,高4.5m。水閘形式爲箱式涵洞水閘,閘門各配備2×10LQ螺桿式啓閉機一臺套。越閘透過加固改造,現已成爲淮陰抽水站出水閘,反向過閘流量120m 3/s。

5、淮陰三站

下午,我們來到了淮陰三站。江蘇省南水北調淮陰三站工程位於淮陰市青浦區和平鎮境內,與現有淮陰一站並列佈置,和淮陰一、二站和在建的洪澤站共同組成南水北條東線第三梯級。工程建成後,具有向北調水、提高灌溉保證率、改善水環境、提高航運保證率等功能。淮陰三站工程內容包括:泵站工程。變電所工程、擋水閘工程、管理所工程等。工程等級爲Ⅰ等,工程規模爲大(1)型。

泵站工程爲堤身式泵站,選用葉輪直徑3.2m的變頻調節貫流泵機組4臺,單機流量33.4m 3/s,配套功率2200KW,總裝機容量8800KW,設計規模100m 3/s,採用平直管進出水流道,快速閘門斷流,液壓啓閉機啓閉。水泵型號爲178GZ-4.78,泵的最大外徑爲4450mm,長度爲6500mm。

泵站站身分爲水泵流道層、電纜夾層、變頻器室層地面層。泵站主廠房跨度13.5m,廠房內佈置一臺主鉤75t、副鉤10t的雙橋樑式起重機,主廠房南側佈置檢修間,北側佈置控制樓。泵站中心線下游250m處佈置清污橋,攔污設施柴勇3臺套迴轉式清污機、兩扇固定式攔污柵。

變電所工程包括110KV輸電線路、室內變電所。輸電線路採用從關新線開斷環入,室內變電所爲2臺主變,其中保留原20000KVA三圈變壓器一臺,新增25000KVA主變一臺。淮陰三站主電機採用10KV供電,淮陰一站保留6KV供電。

引河及擋水閘工程包括拆除原高良澗越閘和淮陰一站引水涵洞,新建上游擋洪閘和引河工程。檔擋洪閘設計流量260m 3/s,單孔10m,共5孔,總淨寬50m。

6、大套二站

離開淮陰三站後,我們驅車前往鹽城市參觀通榆河樞紐工程。鹽城市通榆河樞紐工程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通榆河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濱海、響水兩縣境內,由大套第一抽水站、大套第二抽水站、北坍柴油機翻水站、廢黃河立交工程、廢黃河引水調度閘和大套船閘、響水船閘七座大中型主體水利工程及相關配套水工建築物組成,與通榆河、總渠、入海水道、廢黃河、灌河等流域性河道溝通連接,總投資近4億元,是我市目前最大的跨流域、綜合利用水利工程,兼具防洪、排澇、灌溉、降漬、擋潮、調水、航運等綜合功能,擔負着我市蘇北灌溉總渠和廢黃河兩大灌區內的濱海、響水、阜寧、射陽四個縣和濱淮、黃海、臨海、淮海四大省屬農場以及灌東、新灘兩個鹽場的抗旱排澇、水資源供給任務,直接受益面積(不含裏下河地區)達250多萬畝。

我們首先參觀了大套第二抽水站。大套第二抽水站位於通榆河大套鄉境內,1997年建成,裝有直徑爲1.6米的立式軸流泵、6kV/710kW同步電動機6臺套,總裝機容量4260kW,設計排灌能力50m3/s(總翻水能力60 m3/s)。該工程是通榆河水源北送和爲廢黃河提供水源的重要翻水設施之一,至20xx年底,累計翻水3.7億方。

7、大套船閘

隨後我們來到了位於大套二站附近的大套船閘,大套船閘於1997年建成,是通榆河實現通航和南北水位梯級控制的水利工程設施。船閘按Ⅲ級航道標準設計,有效尺寸爲長220m、寬16m,最小坎上水深爲3.3m,具有500噸級單條駁船、1000噸級船隊的通航能力。船閘20xx年4月試通航,20xx年10月正式通航,兼具爲通榆河排澇、引水功能。

8、大套一站

大套第一抽水站站同屬於通榆河樞紐工程,位於引江濟黃河大套鄉境內,1986年建成,裝有直徑爲36英寸的立式軸流泵、6kV/260kW鼠籠式異步電動機17臺套,總裝機容量4420kW,設計排灌能力50m3/s(總翻水能力51 m3/s),揚程6m。該工程是爲廢黃河提供水源和爲渠北地區排澇的重要翻水設施之一。

20xx年3月,經水利淮河委員會和省發改委、水利廳批覆同意,列入國家拉動內需、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在原址進水側前移51.25m拆建,設計流量50m3/s,總裝機功率5000kw。新建泵站規模屬於大(2)型工程,泵站等別屬II等工程;主要建築物爲2級,次要建築物爲3級;配備1750ZLB10.3-5.2型立式軸流泵、TL1000-28同步電機5臺套,單機功率1000kw。站身採用堤身式塊基型整體式結構、幹室型泵房,肘形進水流道、虹吸出水流道、真空破壞閥斷流。單臺機組泵室淨寬4.2m。

9、小塔山水庫

11月9日上午,我們來到了小塔山水庫,水庫位於贛榆縣西北部,距離贛榆縣城17km,是一座以防洪爲主,結合灌溉、供水、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水庫集水面積386km2,總庫容2.8億m3,興利水位32.8m,興利庫容1.16億m3.庫區總面積40km2,常水位時水域面積達24km2。目前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水庫樞紐由主壩、東副壩、西副壩、主壩溢洪閘、東分洪閘、主壩涵洞和西副壩涵洞等建築物組成。主要建築物按2級水工建築物設計,工程防洪標準爲100年一遇設計,20xx年一遇校覈,設計洪水位爲35.37m校覈洪水位爲37.31m。主壩長2303m,壩頂高程38.5m,頂寬10m,最大壩高22.5m。西副壩長1000m,壩頂高程38.0m,最大壩高11.20m。東副壩長1060m,壩頂高程38.0m,頂寬10m。主壩溢洪閘設計流量400m3/s,校覈流量500m3/s,採用鋼筋砼開敞式結構,共四孔,每孔淨寬8m,兩空一聯;擋水採用實腹式鋼結構弧形閘門,配HQ-2×100kN固定捲揚式弧門啓閉機啓閉;採取兩級消能方式,透過WES實用堰型滾水堰連接,消力池落差15.5m,號稱江蘇第一堰。

小塔山水庫保護着贛榆縣縣城6個鎮52.9萬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承擔着30萬畝農田灌溉、40萬人飲用水、300多家工廠供水和100多所學校防洪任務,保障着全縣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10、臨洪東站、臨洪閘

連雲港市臨洪東泵站位於連雲港市北郊,臨洪閘進水側800m臨洪河東側,和臨洪閘等一起組成臨洪水利樞紐,承擔着薔薇河流域防洪排澇任務,是保障連雲港市區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

臨洪東站設計排澇流量300m3/s,裝機流量360m3/s,裝機功率24000kw,爲大(1)型。現安裝3100ZLB30-2.93型立式軸流泵配TL20xx-48/3250型三相立式同步電動機12臺套。

泵站採用河牀式結構佈置。主泵房位於河道上,主泵房西側佈置中控樓,東岸佈置檢修間,主泵房上游出水側佈置副廠房。泵房採用塊基型,四機一聯,機組沿廠房縱軸線方向單列布置。進水流道採用肘形進水流道,出水流道採用短直平管出流。

臨洪閘位於薔薇河末端,爲大(2)型水閘,工程級別2級,共26孔,閘長136.5m,設計流量1380m3/s,校覈流量2320m3/s,蓄淡灌溉70萬畝。採用13臺套繩鼓式“一帶二”啓閉機閘門,配有75kw備用發電機組1臺套。

11、蔣莊漫水閘

蔣莊漫水閘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黃川鎮、贛榆縣沙河鎮兩鎮交界處,在新沭河中游中泓上,距離石樑河水庫8.1公里,是新沭河的梯級控制工程。新建蔣莊漫水閘按Ⅲ等3級建築物設計,次要建築物按4級水工建築物設計,臨時性建築物按5級水工建築物設計。設計過閘流量爲1300m3/s。施工導流及截流標準按非汛期10年一遇設計。

閘室採用每孔淨寬10.00m,共15孔,3孔一聯,採用鋼筋混凝土平底板,順水流方向長8.50m,閘底板頂面高程爲7.10m。工作便橋佈置在上游側,橋面高程爲11.20m,橋面淨寬3.00m。工作橋佈置在下游側,排架頂高程16.40m,工作橋橋面高程17.60m,寬4.50m。

啓閉機房在工作橋上部,工作橋面板兼做啓閉機房地坪,採用磚混結構。控制室佈置在閘室左岸(贛榆縣沙河鎮側),爲3層框架結構,第1層架空,以保證行洪時不阻水。

12、石樑河水庫及泵站

11月10日,我們來到了此次實習的最後一站:石樑河水庫級石樑河泵站。石樑河水庫位於新沭河中游,地處山東省臨沭縣與江蘇省贛榆縣、東海縣交界處,總庫容5.31億m3,調洪庫容3.23億m3,興利庫容2.34億m3,是一座具有綜合效益的大(1)型水庫,爲江蘇省最大的人工水庫。樞紐工程主要有主壩一座,副壩兩座,爲均質土壩。

石樑河泵站位於東海縣石樑河鎮駐地,爲引河入石補水工程的第三級翻水站。該站先安裝36臺套20Sh-19A型臥式雙吸離心泵,配JS-125-6型130kW電動機,總裝機容量4680kW,設計揚程9.0m,設計流量20m3/s;配用SJL-1800-35/0.4kV主變壓器3臺。

泵站泵房爲分基型結構,機組雙列布置。進水採用側向等寬開敞式進水前池,出水爲漸變側向出水,出水管爲鑄鐵管。翻水站執行近35年,累計開機執行近80萬臺時,翻水愈18億m3。爲受益區域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實習收穫及體會

四天的綜合實習很快就結束了,短短的實習時間讓我受益匪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如果沒有運用到實際中去,那就和沒有學一樣。閉門造車是要不得的,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所學過的知識。

此次實習中,透過參觀大中型工程和水利樞紐以及大壩、水閘、泵站等建築物和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加深了我對水利樞紐建築物的佈置、結構形式的確定和了解,瞭解了我國大型水利工程的概況,開闊了我的眼界。

每到一個實習地點,我們都會仔細的參觀,同時和自己學過的知識相互驗證。有很多都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或者比課本上的知識更加擴展一步,比如:渠道進口建築物中的量水堰,一般都是梯形堰,很少採用三角形堰;大套第一抽水站的出水管道不是圓的,而是由圓逐漸變方的,老師介紹說這樣佈置可以起到改善流態、方便安裝等作用;同時大套一站採用的真空破壞閥斷流方式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到;在小塔山水庫也見到了滲流監測裝置的佈置方式,壩後棱體排水。在實習過程中,我也發現現代水利工程的自動化建設程度很高,很多水利工程都採用了先進的測控技術、通訊技術及現代化設備,在施工過程中也採用了先進的施工技術。這就要求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適應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

最後一天,兩位揚大校友給我們做的報告也讓我們受益匪淺,他們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吃苦耐勞、踏實肯幹、善於總結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在此,感謝帶領我們此次實習的老師和實習單位的領導們能給我們這次參觀學習的機會。

電工實習報告 篇4

這次實習過程中,我有太多收穫了:

1.對電子技術有了更直接的認識,對放大和整流電路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雖然曾經也做過簡單的單管收音機,但與這次的相比,無論從原理還是實際操作上來講那都只能算小兒科。

2.對焊接技術有了更進一步的熟悉,對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看着我們的焊點從最初的慘不忍睹到最後的愛不釋手真的很有成就感。

3.對問題的分析處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於一開始的盲目行動,我們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比如一開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製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塊等等。隨着實習的進行,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事前分析規劃的重要性,相信這是沒有進行過這種實踐活動的人所體會不到的。

4.對動手能力有很大提高,也認識到了所見和所做的差距,尤其是當我們滿頭大汗顫顫抖抖焊集成塊時,才知道原來保持抓烙鐵的手不抖都是很難的。

5.對電子產品的調試糾錯有了更多的經驗。我們的收音機制作真的可謂命途多舛,第一次接通電源它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們才一點點分析,檢查每一個焊點,分析電路板的接線,最終完美解決了問題。

6.對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雖然抓烙鐵的是一隻手,可是後面有許多個頭腦在指揮和支援着,大家一起分析電路圖,一起解決我們面前的每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