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實用的編輯實習報告3篇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編輯實習報告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編輯實習報告3篇

編輯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的具體內容:

(一).市場調查:

在正式進行編輯實習之前,在編輯部指導老師的鼓勵下,我們組進行了有組織的市場調查。在重慶路、紅旗街、火車、桂林路附近幾個比較繁華的地段,對不同報刊攤位和不同年齡段、身份特徵的人羣進行的隨機調查,我們獲得了很多關於《便民服務指南》的市場定位的準確程度、讀者評價、改彩版前後的銷售狀況及其他相關問題的第一手資訊,並對目前吉林刊物市場的大體情況有了初步認識。

調查結果使我們認識到:

①《便民服務指南》的讀者市場定位是十分準確的,讀者評價很高,銷售量比較穩定;

②近期改版的彩色封面版銷量比黑白封面版有較明顯的下降;

③對於現有的宗旨和風格、以及讀者市場都已經成熟、穩定了的《便民服務指南》而言,重新進行市場定位,並獲得讀者市場的成功機率不大;

④其他讀者市場尚有開發的潛力,如:二十至三十歲之間,有一定學歷、初入社會的人羣。

(二).實習階段的主要內容:

1、在對讀者市場進行了初步定位之後,我們小組以模擬出版一期《便民服務指南》爲目標,仿照原刊的形式開始進行選稿,之後,我們的指導老師———責任編輯戚欣爲我們進行了指導和修改,然後我們根據老師的指導重新篩選、修改了稿件。最後將最終的選稿上交給了編輯部,編輯部的部分老師爲我們進一步審閱和指導,併爲每個組員一一講解。

在此過程中,暴露了我們選編稿件時在讀者定位不準等一些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加深了我們對稿件選編的認識。

2、在實習期間編輯部出版了兩期《便民服務指南》,我們參與了兩期大樣的校對。在校對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諸如忽略標點修改、不注重轉載稿件時人稱等詞語的修改等問題,並得到及時的改正。

首先要看稿件的文字、標點等又沒有錯誤,其次,通讀文章,對文章內容、人稱、邏輯等問題進行改正。

3、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嘗試了對近期的三個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不同於《便民服務指南》原刊風格的多角度的綜合報道。這個過程是一個真正鍛鍊編輯,和體現編輯能力的過程。首先,要蒐集大量、全面的資料,然後根據主題對材料進行刪改、綜合。這個過程,我們着重地注意了從多角度報道事件,反映來自不同社會層面的人們的聲音,稿件中去除了來自記者和編輯的評論性話語和觀點,給讀者留下充足的餘地去自己評論。同時,進行稿件綜合報道還要注意事件發生的邏輯性等問題。

按原定計劃,我們本來是應該能夠出版一期由我們編輯的雜誌,並透過整個出刊的過程更加實際地瞭解整個雜誌的運轉流程。但由於編輯部十分繁忙,原定計劃未能實現,這不失爲小小的遺憾。但對於整個實習過程我所得到的巨大收穫而言,這個遺憾是也微不足道的。

總之,整個實習過程使我們對一部文摘性雜誌產生的整個流程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使我們對未來專業課的學習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便民服務指南》對新聞傳播類人才的需求與要求

(一)、在與編輯部老師們的一次座談中,我們瞭解到,在編輯部年輕成員裏,一人是新聞系畢業,一人是歷史學專業、一人是中文專業畢業,一人是中文系畢業,沒有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其他文科專業。我認爲,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便民服務指南》自身特點決定的。

《便民服務指南》本身的特點:一,文摘性的雜誌。

①注重刊物欄目的設定,如“八面風”、“觀察與思考”、“熱點透視”、“社會廣角”等,爲配合國家反腐敗鬥爭,還特設了“反腐倡廉”、“每期一案”、“警示錄”三個欄目,以此警示社會。

②在稿件的選編上突出“廣選、精編”的原則。在千餘種報刊中精選最有價值的文章,對每一篇稿件都經過精心地編輯,並配有編者按。

③注重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配合刊物高品位的內容,封面採用黑白新聞圖片,有力的突出了刊物本身的特點,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總之,作爲一份在國內有影響的期刊,《便民服務指南》是成功的。

(二)、此外,透過實習,我還認識到了以下問題:

1、任何一份成功的雜誌都需要一個準確的讀者定位。我覺得,給雜誌選擇讀者羣就好像給種子選擇生長的土壤,只有根據種子自身的生長特點,準確地選擇最適合其生長的土壤,種子纔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成長起來。

2、編輯的素質和能力對於刊物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我認爲,編輯自身除了要有專業的學識和廣泛的知識外,最關鍵的還是應具備人文主義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同時,編輯進行稿件選編不僅要緊扣刊物的市場定位,同時要注意輿論導向和對讀者高尚情操的引導、培養。

3、透過實習,我還感覺到,最理想化的報道應該是中性的、人性化的報道。編輯記者不要參與其中,進行中性的報道和分析,最大程度的展現事實和背景給讀者;要人性化地報道,避免主觀偏見和偏激的修辭,留下足夠的空間給讀者自己去進行思考和評判,從而形成真正的源自於民衆的輿論呼聲,以此來反作用於社會。

我認爲,這種輿論引導過程是最理想的。當然,這種觀念也是建立在對受衆的獨立認知能力的信任基礎之上的。

4、在實習中,我還認識到,刊物要多記錄“發生在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和發生在不平凡的人身上的平凡的事”。這也是人性化的報道的另一個方面。

以上是我關於編輯工作認識實習的報告。其中有部分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請老師、同學們多多指教。

(二)、面向的讀者羣是側重於關心政治、社會和歷史的實事新聞的中老年男性讀者羣。這種特點要求編輯的能力方面應偏重於稿件的選擇和編輯,並擁有紮實的文學功底和廣泛的社會、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

同時,《便民服務指南》目前還在對刊物的未來發展前景等問題,進行探索。

綜合以上現狀,我們認爲《便民服務指南》作爲一本文摘性期刊,目前需要的是以下的人才:

1、高層次的決策人才:這種人才應具備相當的有關媒體的專業知識,擁有管理一個傳媒實體的能力,能夠對所在媒體的未來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能夠制定出符合讀者市場的、有效可行的近期及長遠的發展規劃。這種人才也應該是複合型的,要對媒體所在整個行業領域的運作機制和發展前景有相當的認識,知識面應該涵蓋新聞和經濟兩個領域,其能力的重點應是在實際操作中使新聞事業發展與經濟學科知識的相互結合。

2、知識面廣的人才:這種人才應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尤其是對社會科學各領域,包括文學、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等諸方面的學識都達到一定的成度。可以對某一社會現象、問題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認知和分析。這決定着刊物內容報道的廣度,以及影響的讀者對客觀事物認知的全面性。

3、專業知識領域強的人才:這部分人才仍應側重於社會科學學科,這類人才應在所學專業上有比較深的造詣,能夠對某一社會領域的現象、問題作出深度的認知和分析。這決定着刊物內容報道的深度,影響着讀者對客觀事物認知的深刻性。

(三)、《便民服務指南》對稿件的要求:

刊物的讀者定位是“關心實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讀者”,辦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紹時事新聞資料”。

受讀者定位和宗旨的限制,稿件的選擇就有一定的特點和固定性,其內容主要分爲以下幾大塊:①政策性強的內容;②近期重大;③海外事件;④歷史回憶性內容。

其中主要是有關近期的社會熱點問題的深度報道。由於這部分讀者羣大多數都經歷過新中國成立、文革等政治性很強的歷史性事件,因此在稿件中還有一部分有關此方面的歷史記錄性的稿件。總之,稿件的選擇的過程就是“本着辦刊宗旨,找準讀者定位”的過程,只要適合刊物宗旨和定位的稿件都可以。

最後,稿件還應注意其政治性和社會影響,對於違揹我國國家重大政策方針,以及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政治後果和負面社會影響等的內容或稿件,應予以適當和必要的編輯修改或者刪去不用,保證刊物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積極的、正面的。

編輯實習報告 篇2

前言

實習是生一段,它使在實踐中學到知識,視野,爲以後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一名大二學生。在xx年年11月17號開始了爲期六週的實習。實習以社會、新聞業的、從事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來源:廣東高考分數查詢請保留。

一、實習目的

實習熟悉和與的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用理論實踐,在實踐中。培養的工作能力和能力。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在實踐中鍛鍊。走向社會,社會對當代生的,爲今後的的發展制定的。

二、實習內容

在報社實習的.,我了採訪、寫作、排版、校對的過程,用親身實踐的,了課本中的知識。此外,在閒暇還會幫辦公室裏做簡單的輔助工作。比如爲訂購報紙的蒼梧晚報小記者們開發票、整理小記者紀念品等。

三、實習總結

(一)概況

我的實習是蒼梧晚報教育專題部。的工作量大,每週四出一期教育週刊。內共有七位工作人員,王主任是辦公室的主編,實習的老師,實習期間的活動和任務由他來安排。

(二)和

的實習我收穫,在記者老師的下我發表了兩篇文章,參加了幾次採訪,了滿意的。

記得次隨記者採訪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我次正式去採訪,我學新聞,但採訪的機會。和王主任一起去,我起不了作用,但可以肯定能夠學到東西。

採訪地點,王主任向做了簡單介紹,說到我時,他說報社的實習記者。這讓我感到很榮幸,別人已把我當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不懂事的在校生。採訪大概用了三小時的。回來后王主任讓我寫篇簡訊。簡訊這名大二學生是小事,但當我把稿子交上去的被批的一無是處。就連最的地點也寫錯了。王主任說別看簡訊簡單,但想寫好也不容易,它對事件的、地點、人物名稱要精確,錯誤。做新聞,語言要嚴禁。,不要的記憶,都要隨手記下你的東西。

實習期間也有單獨外出採訪的機會。王主任給安排任務,讓人去一所採訪。採、編、寫全過程自主安排。這對是挑戰,檢驗實力的機會。此次採訪讓我了的。,採訪中語言流暢,是前期的緣故吧,訪問銜接不好。,對採訪的進度難以把握,將被採訪者的思想鎖定在預設上。的把握。不過採訪還算了。

除了常規的新聞採寫,我還參加了幾次編輯工作的操作。編輯工作看似簡單,但操作容易。它對排版的很。版面要有三幅圖片,這俗稱的“三足鼎立”。撐起版面。版面太擠,讀者看會覺得吃力。也太空,人覺得沒內容。

校對工作是一項細活,校對時要細心,還要有耐心,漏掉報紙上的處錯誤。

在實習中我得出瞭如下幾點經驗和:

1、要勤學勤問,要膽大心細。是剛開始的要敢於向記者老師詢問。

2、要多和記者老師的關係,是相處得好的會把曾經的經驗和都你,讓你少走彎路。

3、要多和學習報社的評報,我每天去看報社內部的評報欄,能學到東西。

4、採訪要好採訪需要提問哪,那邊才慌張。是物採訪還儘量留下對方的,回到報社寫作的寫得詳細,寫得客觀。

(三)心得體會

月中,我感受報業集團的文化,從中也領悟東西。報業集團市場運營,在某種理念上也可以稱爲公司,這就需要使劃分,人員職責到位,要有管理、服務與生產。記者與編輯生產中的,需要的知識,社會知識與經驗尤爲。龐雜,要想在報社工作就知識結構,對人才的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聞的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與營銷,,做工作都得心應手。

短短月的實習結束了,我從年輕莽撞的在校生成熟的實習生。從連路都害羞問而寧願多走一點成長爲膽大心細,遇事成熟穩重。實習不但讓我增長了的知識,的體會新聞採寫的艱辛,鍛鍊了的新聞素養,更是增長了的見聞,鍛鍊了自我。在新聞的採寫,我了長足的進步,使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了。親身體驗得來的經驗,纔是最,也最能前進的經驗。實習短,但它是有意義也充實的。

編輯實習報告 篇3

前言

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學到知識,開啟視野,爲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作爲一名大二學生。在XX年年11月17號開始了爲期六週的專業實習。透過實習以瞭解社會、瞭解新聞業的情況、提高從事技能、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一、實習目的

透過實習熟悉和掌握與專業有關的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專業水平。培養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在實踐中鍛鍊自己。走向社會,進一步瞭解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爲今後的自己的發展制定明確的目標。

二、實習內容

在報社實習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採訪、寫作、排版、校對的過程,用親身實踐的方式,鞏固了課本中的知識。此外,在閒暇時間還會幫辦公室裏的人做一些簡單的輔助工作。比如爲訂購報紙的蒼梧晚報小記者們開發票、整理小記者紀念品等。

三、實習總結

(一)基本概況

我這次的實習單位是蒼梧晚報教育專題部。這個部門的工作量並不大,每週四出一期教育週刊。部門內共有七位工作人員,王主任是我們辦公室的主編,同時也是我們這次實習的指導老師,實習期間我們的活動和任務都是由他來安排。

(二)成績和教訓

這次的實習我收穫很多,在記者老師的指導下我發表了兩篇文章,參加了幾次採訪,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記得第一次隨記者採訪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採訪,雖然我學的是新聞專業,但一直沒有實際採訪的機會。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夠學到很多東西。

到了採訪地點,王主任向學校領導做了簡單介紹,說到我時,他說這是我們報社的實習記者。這讓我感到很榮幸,別人已把我當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個不懂事的在學校生。採訪大概用了三小時的時間。回來后王主任讓我寫篇簡訊。雖然簡訊對我這名大二學生來說是小事,但當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時候還是被批的一無是處。就連最基本的地點也寫錯了。王主任說別看簡訊簡單,但想寫好也不容易,它對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名稱要求要精確,不能出現錯誤。做新聞,語言一定要嚴禁。還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不論什麼時候都要隨手記下你看到的東西。

實習期間也有單獨外出採訪的機會。其中一次王主任給我們安排任務,讓我們每個人去一所學校採訪。採、編、寫全過程都是自主安排。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檢驗自己實力的機會。此次採訪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採訪中語言不夠流暢,也許是前期準備不足的緣故吧,訪問起來問題之間銜接不好。其次,對採訪的進度難以把握,不能及時將被採訪者的思想鎖定在預設問題上。對於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好。不過整個採訪還算順利完成了。

除了常規的新聞採寫,我還參加了幾次編輯工作的具體操作。編輯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它對排版的要求很嚴格。一般一個版面要有三幅圖片,這也是他們俗稱的“三足鼎立”。這樣才能撐起一個版面。版面不能太擠,這樣讀者看起來會覺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則會讓人覺得沒內容。

校對工作是一項細活,校對時一定要細心,還要有耐心,不能漏掉報紙上出現的每一處錯誤。

在實習中我得出瞭如下幾點經驗和教訓:

1、要勤學勤問,要膽大心細。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要敢於向記者老師詢問。

2、要多注意和記者老師的關係,特別是相處得好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把自己曾經的經驗和教訓都告訴你,讓你少走彎路。

3、自己要多關心和學習報社的一些評報,我每天都會去看報社內部的評報欄,這樣能學到很多東西。

4、採訪之前要自己準備好採訪需要提問哪一些問題,這樣到了那邊纔不會慌張。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人物採訪還儘量留下對方的聯繫方式,這樣回到報社寫作的時候才能寫得詳細,寫得客觀真實。

(三)心得體會

在這一個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報業集團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許多東西。報業集團作爲一個市場運營單位,在某種理念上也可以稱爲一個公司,這就需要使部門劃分明確,人員職責到位,要有管理部門、服務部門與生產部門。記者與編輯只是生產部門中的成員,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爲重要。由於部門龐雜,要想在報社做好工作就必須知識結構全面,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綜合型人才,即既要懂得新聞的專業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與營銷,只有這樣,才能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得心應手。

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結束了,我從一個年輕莽撞的在學校生變成一個成熟的實習生。從一個連路都害羞問而寧願多走一點的人成長爲一個膽大心細,遇事成熟穩重的人。實習不但讓我增長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深刻的體會到了新聞採寫的艱辛,鍛鍊了自己的新聞素養,更是增長了自己的見聞,鍛鍊了自我。在新聞的採寫方面,我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使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都得到了提高。只有自己親身體驗得來的經驗,纔是最深刻,也最能指導自己前進的經驗。實習時間雖然短,但它是十分有意義也十分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