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電廠實習報告集錦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廠實習報告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廠實習報告集錦6篇

電廠實習報告 篇1

實習報告是指各種人員實習期間需要撰寫的對實習期間的工作學習經歷進行描述的文字。它是應用寫作的重要文體之一。

一、實習安排

八月二十九號下午來到了XxXx國際Xx發電廠爲期一週的認識實習。

三十號上午,了安全規則的教育。

三十號下午,由電廠的師傅給了Xx發電廠生產過程的教育。

三十一號和一號的一整天,都在熱工車間跟班實習。

二號上午參觀了機爐,下午參觀了電氣。

三號上午參觀了輸煤系統,下午參觀了化學車間水泵房。

二、實習內容

1、對Xx電廠的總體認識

特大型國有企業Xx發電廠隸屬於北京Xx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河北省Xx市開平區,始建於1973年12月,分4期工程建設,1987年10月8臺機組竣工投產,總裝機容量1550兆瓦,擁有兩臺125兆瓦機組、兩臺250兆瓦機組及四臺200兆瓦機組。

2、Xx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火力發電廠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化學能產出電能的工廠,即爲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爲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爲輪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爲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稱爲輔助設備簡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爲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火力發電廠的原料原煤。原煤用火車運送到發電廠的儲煤場,再用輸煤皮帶輸送到煤鬥。原煤從煤都落下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成煤粉,並送入熱空氣來乾燥和輸送煤粉。的煤粉空氣混合物經分離器分離後,合格的煤粉排粉機送入輸粉管,燃燒器噴入鍋爐的爐膛中燃燒。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熱空氣由送風機送入鍋爐的空氣預熱器中加熱,預熱後的熱空氣,風道一送入磨煤機作乾燥送粉之外,另一直接引至燃燒器爐膛。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先沿着鍋爐的倒“U”形煙道依次流過爐膛,水冷壁管,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將煙氣的熱能傳給工質空氣,自身變成低溫煙氣,經除塵器淨化後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經煙囪排入大氣。

如電廠燃用高硫煤,則煙氣經脫硫裝置的淨化後在排入大氣。煤燃燒後生成的灰渣,大的灰子會因自重從氣流中分離,沉降到爐膛底部的冷灰鬥中固態渣,最後由排渣裝置排入灰渣溝,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場的細小的灰粒(飛灰)則隨煙氣帶走,經除塵器分離後也送到灰渣溝。爐給水先省煤器預熱到接近飽和溫度,後經蒸發器受熱面加熱爲飽和蒸汽,再熱器被加熱爲過熱蒸汽,此蒸汽又稱爲主蒸汽,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輸送和燃燒、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煙氣)的及排出。由鍋爐過熱氣的主蒸汽主蒸汽管道汽輪機膨脹作功,衝轉汽輪機,從而發電機發電。從汽輪機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被凝結冷卻成水,此凝結水稱爲主凝結水。主凝結水凝結水泵送入低壓加熱器,有汽輪機抽出蒸汽後再除氧器,在加熱除去溶於水中的氣體(主要是氧氣)。

經化學車間後的補給水(軟水)與主凝結水匯於除氧器的水箱,鍋爐的給水,再給水泵升壓後送往高壓加熱器,偶汽輪機高壓抽出的蒸汽加熱,然後送入鍋爐,從而使工質熱力循環,循環水泵將冷卻水(又稱循環水)送往凝結器,吸收乏氣熱量後返回江河,這就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缺水的地區或離河道較遠的電廠。則需要高性能冷卻水塔或噴水池等循環水冷設備,從而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流程,就了蒸汽的熱能轉換爲機械能,電能,鍋爐給水供應的過程。火力發電廠是由爐,機,電三大和各自的輔助設備及系統組成的的能源轉換的廠。

3、Xx電廠設備的認識

在Xx電廠中,認識並且了普通的鍋爐,火電廠中鍋爐完是燃燒,把燃料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鍋爐機組的產品高溫高壓的蒸汽。在鍋爐機組中的能量轉換包括三個過程:燃料的燃燒過程、傳熱過程和水的汽化過程。燃料和空氣中的氧,在鍋爐燃燒室中混合,氧化燃燒,生成高溫煙氣,過程就燃燒過程。高溫煙氣鍋爐的各個受熱面傳熱,將熱能傳給鍋爐的工質——水。水吸熱後汽化變成飽和蒸汽,飽和蒸汽吸熱變成高溫的過熱蒸汽,這傳熱與水的汽化過程。關於鍋爐中使用的水,經老師介紹,極爲純淨,樂百氏純淨水號稱經歷了27層過濾,但在鍋爐水面前只是小兒科,鍋爐水比它純淨許多。實習中認識到,鍋爐的給水先後自下而上流動,經加熱後汽包然後就降到水冷壁的下聯箱,再水冷壁。在水冷壁中水變成蒸汽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內分離,水留在汽包內下一輪循環。鍋爐使用的均爲煤。是熱電廠的原料。在Xx電廠,師傅帶參觀了堆煤場,電廠對煤也有的要求。電廠採用的是煤粉爐,其原因是煤粉流動性好,可燃燒,使用之前,熱空氣噴入爐膛與空氣混合,在爐內作懸浮燃燒。Xx電廠的師兄介紹說煤粉的細度頭髮絲大,主要是燃燒,如今的環境問題,嚴重阻礙了人類的發展,在熱電廠中,廢氣物都要經歷的脫硫後才能排放。而Xx電廠煙筒裏的煙是脫硫的。

三、認識總結

第一次來到的就是xxxx高新熱電廠,當天上午,廠內工人向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電廠的基本歷史,還有就是發電的基本原理。然後我們就在一師兄的帶領之下去參觀了電廠的各個部分。電廠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嘈雜,環境極爲惡劣(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的),對於師兄的介紹,講解,如果站在一米外幾乎就聽不到說什麼,很不幸,在廠房內,我沒有能靠近師兄,當然也就不知所云,不過還好,經過了嘈雜的廠房後,我們來到了中央集控室,這裏可以說是電廠裏面環境最好的工作場地,沒有房外的灰飛煙饒,沒有機器的轟轟隆隆,而且沒有外面的酷熱,估計在這裏面工作的職工的薪水也是最高的吧,後來問了師兄,果然是差不多,在集控室,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正門對面的一排機器,上面佈滿了紅線,紅點,還有一些綠色的(我是基本上看不懂的,只能從表面上看看其電路圖),據介紹就是控制電廠的機器裝備等等的電路圖,現在基本上都是自動化了,室中心的幾臺計算機就是對他進行控制的,而工作人員的人數只需要幾個了,只要控制計算機就可以確保機器的正常安全執行,比起原來的舊電廠,現在的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電廠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了,當然對他們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直接帶來的就是效益的越來越好了。

這一點在陽邏電廠也可以鮮明的看得出來,我們在遊立言工程師的導引之下,穿過了電廠的廠房,其中除了只看到機器設備之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很難看到一個工人,偶爾看到的是幾臺可控機器,據遊工介紹,只需要工人在上面設定好程序就可以不管了,機器的控制全部在集控室可以觀測,所以只要電廠執行出了問題,就可以馬上得知,一個電話過去,維修的就馬上過去,使之儘快得到解決。

談到自動化,我們在武漢鍋爐廠也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在汽包製造分廠,汽包的一些輔助製造,比如汽包上面的鑽孔,焊接等全部是自動進行,只要技術工人根據製造要求事先設計好程序,然後開動機器即可;在管子分廠,無數支管子的生產,如果僅僅是人爲的打磨,那是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樣的,所以當然也利用機器的自動作業,工人只需要注意機器就可以了。對於鍋爐,他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水冷壁,水冷壁就是由許許多多的管子並排組成,管子之間都是焊接着,這些焊接也是有機器的自動完成,每次並排幾隻管子,調整好之間的位置,然後就是自動工作了。

現在火電廠的自動化程度都很高,人員數量必然就會減少,使得對工作的質量就會提高。據瞭解,火電廠的職工一般是五班三倒或者是四班二倒或者還有其他的,反正就是採用的輪流制度吧,每次只要是上班就是連續12個小時,在集控室工作的就必須嚴密注視着計算機,確保異常情況的出現能夠被立即發覺;對於維修方面的,工作時間有有些不同,有一種開玩笑的說法,說維修工個個都患有“電話恐懼症”,只要電話一響,多半認爲就是要工作了——電廠某些設備需要維修了,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必趕赴現場。當時我們聽起來都很驚訝,心底裏自然就想以後自己不要從事這種工作了,但是,中國有一句諺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如果以後真的是從事這種工作,當然是不會抱怨,更不會推卻的了,但是話說回來,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機器設備哪有那麼容易壞掉呢,所以維修工人的情況也不像想象中的那麼艱難。總之,在電廠工作的時間概念與一般的有些不同,典型的就是不會按照正常的星期計算,也不會有正常的“黃金週”,人家最閒的時候就是電廠最忙的時候,儘管如此,但是我認爲這也沒什麼的,還不是都在地球上工作。

火電廠比起水電廠,它的地理位置那是熱鬧得多。一般在城市的周邊建立火電廠,比如這次參觀的高新電廠與供熱公司和華能陽邏電廠,一個在武漢的關山二路,一個在武漢新州區的陽邏,都離武漢市中心很近。這是因爲火電廠與水電廠不同,他不需要依賴於特別的地理環境,理論上講,任何地方都可以建立火電廠,建在城市周邊,爲城市的輸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不用拉很長的輸電線,也不用超高的輸電電壓,這在輸電成本上有巨大的節約,另外對城市的供電也很方便。

這次認識實習涉及到電廠的方方面面,當然也不會錯過職工住宿薪資方面的問題。對於住宿,那是肯定很好的。遊工介紹,陽邏的工人是住在武漢的竹葉山,如今,那可是武漢的繁華地帶;高新的住在雄楚大街,也是黃金地帶,都住的不錯,那也是理所當然,誰讓電廠的經濟效益這麼好?對於薪資方面,我沒有顧面子,問了一些,但是幾位都沒有正面回答,但從住宿的介紹以及他們的表情看來(我觀察了一下),應該還不錯,這也是事實吧,當代的中國正在崛起,經濟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長,電力就是其中的最根本的基礎保障,作爲電力的源泉,電廠肯定是扮演着大佬的角色。

總之,火電廠給人的總體印象是工作環境不怎麼樣,工作時間不合大流,工作地點靠近城市,工作待遇還算不差,對國家的貢獻無人能替,還有着巨大的發展!

電廠實習報告 篇2

大二下半學期,按照學校教學要求,我們動本0923班全體在老師的帶領下於6月24日對太原第一發電廠和太原第二發電廠進行了參觀實習。透過這次實習我們初步瞭解了太原市電力行業的歷史以及現狀,接觸了電廠生產的整個流程,認識到了當今電力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整個實習收穫頗豐,現總結如下:

一、對電廠的大體認識

我們此次參觀實習的電廠均爲熱電廠,且兩個電廠都是利用煤作爲燃料生產電能,它的基本生產過程可概括爲: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加熱水使之成爲蒸汽,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換成機械能,然後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概括的講,電廠就是能量轉化的工廠,而具體到我們太原的一電廠與二電廠,就是將儲存在煤礦中的化學能轉換爲電能與熱能的工廠。

二、國電太原第一熱電廠

在上午的行程中,我們坐車去了位於晉祠路上的太原第一熱電廠。到達電廠之後我們並沒有被安排立刻開始參觀整個廠房,而是由老師帶隊到電廠的辦公樓去聽電廠的師傅給我們先進行理論上的講解。

這期間我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一電廠的歷史與發展軌跡,得知太原第一熱電廠創建於1953年,屬"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五十年來,經過六期擴建,逐步發展成爲擁有裝機容量127.5萬千瓦的現代化大型熱電聯產企業。至20xx年底,爲國家發電1020.53億千瓦時,供熱2.63億百萬千焦,負擔着太原市1000萬平方米,80萬居民的集中採暖供熱和部分工業熱負荷,爲省城清潔生產和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xx年全廠發電量突破80億千瓦時大關,20xx年全廠實現安全生產600天。

之後師傅又給我們講解了太原一電廠現今正在執行的機組以及工作原理,這在後面的段落我會做具體報告。最後是強調安全,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依然需要我們萬分注意。師傅給我們提出了要檢查自己的鞋帶是否繫好,安全帽是否戴規範,以及行進中的種種要求。總結爲“四不傷害”

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讓別人傷害自己,保護別人不被傷害。”

講解完之後就是由師傅及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整個電廠的生產流程了,我們由廠門進入依次參觀了原煤倉,運輸皮帶,磨煤機,送煤器,鍋爐,汽輪機與發電機,水冷塔等機組。對這些之前只是在書本上有所學習,卻從未謀面的機器見了第一次面,現場切身感受到了電廠的工作環境。真正的感覺到了現實與書本的差別是多麼巨大,上午的實習可以說主要是開闊了視野,在琳琅滿目的機器面前,我還是有些暈,不能完全跟上思路。

在參觀完整個電廠之後,我們就乘車回到了學校,準備下午再參觀太原第二熱電廠。

三、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

午休之後的我們帶着略微的倦意登上了參觀太原第二電廠的旅程,到電廠之後依然是由一位電廠的工程師爲大家講解第二電廠的歷史:太原第二電廠始建於1956年,地處山西省太原市西北方向尖草坪區,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全資直屬企業,註冊資本金5340萬元,先後經過幾代人五十餘年的艱苦奮鬥,歷經六期建設,截至20xx年底,在役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一期、二期機組現已退役;三期三臺5萬千瓦機組於1967~1971年投產;四期兩臺20萬千瓦機組於1994年投產;五期一臺20萬千瓦機組於20xx年6月投產;六期兩臺30萬千瓦空冷供熱脫硫機組,第一臺於20xx年12月22日順利投產,標誌着我國首臺30萬千瓦直接空冷供熱機組投產發電,第二臺計劃20xx年3月投產。全廠現有員工2900餘人。

瞭解了太原第二電廠的歷史之後,我們由師傅帶領着參觀二電廠的生產線,與上午的感覺不同的是,這次我們與這些機組不再是初次見面,同學們的眼光中更多的不再是驚訝,而是回憶與思考我們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過整個理論的流程與實際的區別與聯繫。參觀了磨滅機、鍋爐、汽

輪機等機組之後,我們主要又參觀了二電廠的水冷設備。這裏冷卻的方法有直接水冷,間接水冷以及直接空冷三種。三種方法效果不一,但耗費的成本也高低不同。這三種方式同時存在於二電也有其歷史原因,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一個電廠不是理論上建立起來就一成不變的,而是也在隨着時代的發展再進步,他有稍顯落後的機組在執行,也有極爲先進的機組在工作,他是一個有機的,時間與空間上結合的整體。

整個參觀過程中,不同於電廠嘈雜的環境,電廠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還是很舒適的,在控制室中用計算機遠程控制檢測着電廠各個環節的執行,而不是我們原先想象的那樣要在炙熱的鍋爐旁盯着儀表。這讓我們瞭解到現代電廠的工作也是人性化的,也讓我們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四、電廠執行流程

之所以要把這部分拿出來單獨報告,是因爲上午下午主要參觀實習的內容就是參觀電廠工作流程,而兩個電廠的機組雖然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大致相同。所以我認爲總結的談談我們認識到的電廠執行流程,會比具體講哪個電廠採用的哪套方式,哪套機組更爲現實,也更具有實際意義。

談到電廠執行的大致過程,則是由燃料的運輸開始的:將燃煤用輸煤皮帶從煤場運至煤鬥中。大型火電廠爲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燒煤粉。因此,煤鬥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機內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熱空氣攜帶經排粉風機送入鍋爐的爐膛內燃燒。煤粉燃燒後形成的熱煙氣沿鍋爐的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流動,放出熱量,最後進入除塵器,將燃燒後的煤灰分離出來。

火力發電廠在鍋爐爐膛四周密佈着水管,稱爲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兩端均透過聯箱與汽包連通,汽包內的水經由水冷壁不斷循環,吸收着煤愛燃燒過程中放出的熱量。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熱沸騰後汽化成水蒸汽,這些飽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進入過熱器中。飽和蒸汽在過熱器中繼續吸熱,成爲過熱蒸汽。過熱蒸汽有很高的壓力和溫度,因此有很大的熱勢能。具有熱勢能的過熱蒸汽經管道引入汽輪機後,便將熱勢能轉變成動能。高速流動的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子轉動,形成機械能。

汽輪機的轉子與發電機的轉子透過連軸器聯在一起。當汽輪機轉子轉動時便帶動發電機轉子轉動。這樣,發電機便把汽輪機的機械能轉變爲電能。電能經變壓器將電壓升壓後,由輸電線送至電用戶。

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整個過程可簡化爲:燃料的化學能→蒸汽的熱勢能→機械能→電能。在鍋爐中,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爲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蒸汽的熱能轉變爲輪子旋轉的機械能;在發電機中機械能轉變爲電能。爐、機、電是火電廠中的主要設備,亦稱三大主機。與三大主機相輔工作的設備成爲輔助設備或稱輔機。主機與輔機及其相連的管道、線路等稱爲系統。火電廠的主要系統有燃燒系統、汽水系統、電氣系統等。

電廠實習報告 篇3

一 認識實習的任務與目的

爲了更好的認識與瞭解專業知識,並拓展實際的知識面,我們參觀了揚州第二發電廠。透過對該廠的初步認識,加深了我們對電廠及其相關行業的瞭解,並對其廠內設備有了初步認識。總的來說,認識實習的目的是熟悉熱能工程專業相關企業(主要是火力發電廠)的主要熱力系統、設備技術特點及其佈置,重點學習主要熱力設備的結構和基本原理,爲學習後續課程建立感性認識,奠定必要的基礎。在這次的認識實習中,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瞭解火電廠的兩個主要設備

二 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

我們認識實習所去的長春三熱電廠使用的燃料是煤炭,是凝汽式發電廠。其生產過程概括的說就是把燃料(煤炭)中含有的化學能轉變爲電能的過程。整個生產過程可分爲以下三個階段:

(1)燃料的化學能在鍋爐中轉變爲熱能,加熱鍋爐中的水使之變爲蒸汽,稱爲燃燒系統;

(2)鍋爐產生的蒸汽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機旋轉,將熱能轉變爲機械能,稱爲汽水系統;

(3)由汽輪機旋轉的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發電,把機械能轉變爲電能,稱爲電氣系統。

(一) 燃燒系統

燃燒系統由輸煤、磨煤、燃燒、烽煙、灰渣等環節組成。

(1)輸煤。電廠的用煤量是非常大的,我們所實習的揚二廠地處長江岸邊,故其所用煤均靠船運。

(2)磨煤。用輪船將煤運至電廠的儲煤場後,經初步篩選處理,用輸煤皮帶送到鍋爐間的原煤倉。

(3)鍋爐與燃燒。一次風攜帶煤粉與二次風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經燃燒器噴入爐膛內燃燒。

(4)風煙系統。送風機將冷風送到空氣預熱器加熱,加熱後的氣體

一部分經磨煤機、排粉風機進入爐膛,另一部分經燃燒器外側套筒直

接進入爐膛。

(5)灰渣系統。

(二)汽水系統

火電廠汽水系統由鍋爐、汽輪機、凝汽器、除氧器、加熱器等設備及管道等組成,包括給水系統、循環水系統和補水系統。

1、給水系統。由鍋爐產生的過熱蒸汽沿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高速流動的蒸汽衝動汽輪機葉片轉動,帶動發電機旋轉產生電能。

2、補水系統。在汽水循環過程中總難免有汽、水泄漏等損失,爲維持汽水循環的正常進行。

3、循環水系統。爲了將汽輪機中作功後排入凝汽器中的乏汽冷凝成水。

(三)電氣系統

發電廠的電氣系統,包括髮電機、勵磁裝置、廠用電系統和升壓變電所等。

三 實習電廠鍋爐設備及系統

鍋爐是火力發電廠的三大主要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水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水要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必須吸熱,它的熱源來自燃料。燃料在空氣的幫助下燃燒、發熱、生成高溫的燃燒產物(煙氣),這個過程就是把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爲煙氣的熱能。然後煙氣透過鍋爐的各種受熱面,將這些熱能傳給水,水吸熱後便變成蒸汽。由此可見,鍋爐是進行燃料燃燒、傳熱和使水汽化三種過程的綜合裝置。

(一) 鍋爐的整體概況

我們所實習的揚州第二發電廠二期工程採用哈爾濱鍋爐廠引進三井巴布科克能源公司技術生產的超臨界變壓執行直流鍋爐。鍋爐型號爲HG1956/25.4-YM,型式爲單爐膛、一次再熱、平衡通風、露天佈置、固態排渣(採用碎渣機方案)、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型鍋爐。

(五)鍋爐風機

鍋爐風機主要有送風機、引風機和一次風機。

1. 送風機。 該廠送風機型式爲動葉可調軸流式風機ASN2730/1400,

兩臺風機並聯執行。調節方式爲液壓動葉調節。水平對稱佈置,垂直進風,水平出風。安裝在室外,由瀋陽鼓風機廠生產。

2. 引風機。 該廠引風機型式爲靜葉可調軸流式風機AN35e6

(V13+40 ),兩臺風機並聯執行。調節方式爲靜葉調節。水平佈置,兩臺風機的冷卻風機對稱佈置,可調節前導葉電動執行機構安裝位置從電機一端看均在風機右側。臥式、垂直進氣。由成都電力機械廠生產。

3. 一次風機。 該廠一次風機型式爲動葉可調軸流式風機AST-1792/1120,兩臺風機並聯執行。調節方式爲液壓動葉調節。水平對稱佈置,垂直進風,水平出風。葉輪級數爲兩級。由瀋陽鼓風機廠有限公司生產。

汽輪機整體概況: 1、2號機組主機配置爲,哈爾濱汽輪機廠生產的C280/N350-16.67/537/537型,亞臨界、中間再熱、雙缸、雙排氣、單軸、單抽供熱式汽輪機;哈爾濱鍋爐廠生產的HG-1165/17.5-HM3型,亞臨界、一次再熱、單爐膛、平衡通風、自然循環汽包鍋爐;哈爾濱電機廠生產的QFSN-350-2型,水氫氫冷卻、靜止硅整流勵磁系統、三相隱極式同步發電機。

主要輔機配置爲,SFP10-410000/220型三相強迫油循環風冷、無載調壓主變;SFF10-50000/20型三相自然油循環風冷、無載調壓、低壓繞組分裂式高廠變;SFFZ10-5000/200型三相自然油循環風冷、有載調壓、低壓繞組分列式啓備變;72LKXA-22.6型單速2臺(雙速2臺)、溼井式、固定葉片、轉子可抽式、立式斜流循環水泵;YSPKL450-4型立式筒袋型50%負荷凝結水泵3臺;FK6G32AM 型筒體芯包、水平、離心、臥式30%負荷電動給水泵1臺;FK6F32M 型水平、離心、筒體式50%負荷汽動給水泵2臺;GG158/265型靜葉可調、軸流式吸風機2臺;AP1-18/10型動葉可調、軸流式送風機2臺;MPS190-HP-II 型液壓變加載、中速輥式磨煤機6臺。

外圍系統配置爲,FDQ-5/3.2型制氫設備兩套;凝聚、澄清、超濾、一級反滲透、二級反滲透、EDI 的全膜法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系統;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脫硝系統。

(二)轉子、靜子部分

1 高、中、低壓缸轉子。汽輪機轉子採用無中心孔整鍛轉子。各個轉子的脆性轉變溫度(FATT )的數值:高中壓轉子100℃,低壓轉子6.6℃。

2 葉輪。 低壓末級及次末級葉片應具有可靠的抗應力腐蝕及抗水蝕措施,汽輪機設有足夠的除溼用的疏水口。末級葉片第一臺採用鑲焊司太立合金,第二臺採取高頻淬火的措施防止水刷。末級葉片長度:1016mm 。

3 軸承。 主軸承是自對中心型水平中分軸承。任何執行條件

下,各軸承的回油溫度不超過65℃,每個軸承回油管上有觀察孔及溫度計插座。執行中各軸承設計金屬溫度不超過90℃,但烏金材料允許在112℃以下長期執行。

4 盤車。 電動盤車,轉速1.5r/min,電動機容量/電15/380

kW/V。當所有條件滿足後,盤車電機啓動,延時10S 電磁閥通電,氣缸進氣齧合,齒輪投入到位時,透過一位置開關發出盤車齒輪“齧合到位”開關信號,30秒後電磁閥斷電 ,至此盤車過程完成 。

四主要輔助設備

(一)電廠主要水泵

泵是把機械能轉變成液體壓力勢能和動能的一種動力設備,它是維持火電廠蒸汽動力循環不可缺少的設備,是火電廠的主要輔助設備之一。

在火電中應用泵的地方很多,例如,用給水泵給鍋爐提供給水,用凝結水泵從整齊器熱井中抽送凝結水,用循環水泵向蒸汽器供應冷卻水。爲了使凝汽器中的空氣和其他不凝氣體的排出,要用到真空泵或射水泵;爲了排出加熱器和管路等中的疏水,要用到疏水泵;火電廠蒸汽動力循環過程中,會存在着汽水損失,因此要用到補充水泵;爲了冷卻火電廠大型旋轉機械的軸承或其潤滑油等,要用到工業水泵以提供冷卻水;汽輪發電機組的油系統中,要用到頂軸油泵、啓動油泵和主油泵等,以提供潤滑油和調節用油。

泵的主要性能參數有:流量、揚程、功率、效率、轉速和必須氣濁餘量等。火電廠中的泵多數屬於葉片式泵,並以離心泵爲主。以離心泵爲例,火電廠主要的泵的工作原理:泵軸透過傳動機構與原動機軸聯結,原動機帶動泵軸及葉輪旋轉,流過泵的液體在葉輪中葉片的作用下也產生旋轉,並獲得能量,液體獲得的能量主要是來自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液體是軸向流入葉輪,徑向流出葉輪。火電廠的給水泵、凝結水泵、疏水泵、補充水泵、工業水泵、設、射水泵和部分油泵等都是離心泵,有些循環水泵也採用離心泵。

(二)火電廠主要風機

風機是把機械能轉變成氣體壓力勢能和動能的一種動力設備,它是火電廠的主要輔助設備之一。在火電廠中的風機主要用在鍋爐的煙風系統和制粉系統中,用於輸送空氣、煙氣和空氣煤粉混合物等,主要有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二次風機和排粉風機。

風機的主要性能參數有:流量、全壓、功率、效率和轉速等。火電廠的主要風機爲通風機,氣體在通風機內的升壓較小,氣體的密度變化不大,所以氣體在通風機中的運動特性與液體在泵中的運動特性比較接近,因此風機與泵之間有許多共同的特性。火電廠的風機屬於葉片式風機,並以離心風機爲主,隨着單元機組容量的增大,軸流風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離心風機、軸流風機的工作原理分別與離心泵、軸流泵的工作原理相同。與離心風機相比,軸流風機適用於流量很大、全壓很低的場合。

(一) 火電廠主要回熱加熱器

火電廠的回熱加熱器是指利用汽輪機的中間抽汽來加熱機組凝結水或給水的裝置。回熱加熱器的類型按加熱器中汽水介質的傳熱方式分,有混合式和表面式兩種。在混合加熱器中,汽、水兩種介質直接混合並進行傳熱。而在表面式加熱器中,汽、水兩種介質透過金屬表面來實現熱量的傳遞。表面式加熱器按佈置形式分,有立式和臥式兩種;按被加熱的水側壓力來分,有低壓加熱器和高壓加熱器兩種。在現代火電廠中,表面式加熱器被廣泛應用,一般一臺機組只配一臺混合式加熱器用於對鍋爐給水進行除氧,並對不同水流、汽流進行彙集,減少汽水損失和熱量損失,這臺混合式加熱器稱爲除氧器。從熱經濟性上考慮,除氧器一般應處於回熱系統的中間。從凝汽器到除氧器之間的表面式回熱加熱器爲低壓加熱器;除氧器到鍋爐之間的回熱加熱器爲高壓加熱器。

五實習心得體會

透過近一週的講座和實際的參觀,我對電廠安全有了深刻的認識,實習是大學裏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一直以來,我們作爲學生,只是一味地獲取知識,真正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生讀的書不一定上萬卷,但卻不少,從小一直讀到大,而行的路卻太少了。所以我覺得實習具有重大的意義,他提供我們實踐的機會,從中去發覺自己所學的與真正應用的是不相符的,是不是在大學裏學的知識出了校園就用不上。透過實習,可以瞭解自己與理想的差距,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有側重地彌補某些方面的不足。

電廠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和要求

瞭解電能生產的全過程及主要電氣設備的構成、型號、參數、結構、佈置方式,對電廠生產過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熟悉該電廠主接線連接方式、執行特點;初步瞭解電氣二次接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鞏固和加強所學理論知識,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二、安規的學習

1、一般安全措施

A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都應該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在生產廠區不要靠近轉動的機器。

B變配電站及發電廠遇有電氣設備着火時,應立即將有關設備的電源切斷,然後進行救火,消防器材的配備,使用,維護,消防通道的配置等應遵守DL5027—1993<電氣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規定

C所謂執行中的電氣設備是指全部帶有電壓,一部分帶由於電壓或一經操作即帶電的電氣設備。

D電氣設備分爲高壓電氣設備和低壓電

氣設備,高壓電氣設備爲電壓等級在1000V以上的,低壓電氣設備爲電壓等級在1000V以下的

 2、高壓設備工作的基本要求

A無論高壓設備是否帶電,工作人員不得單獨移開或越過遮攔進行工作,若有必要移開遮攔時,應該有監護人在場,並且要符合安全距離;10KV的安全距離爲0.7m35KV的安全距離爲1.0m,110KV的安全距離爲1.5m,220KV的安全距離爲3.0m

B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部分禁止用手觸摸。

C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進入上述範圍人員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3、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A檢修設備停電時應該把各方面的電源完全斷開(任何運用中的星型接線設備的中性點,應視爲帶電設備)。禁止在只經斷路器斷開電源的設備上工作。應拉開隔離開關,手車開關應拉至實驗或檢修位置,應使各方面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與停電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應將設備各側斷開,防止向停電檢修設備反送電。

B檢修設備和可能來電側的斷路器,隔離開關應斷開控制電源和合閘電源,隔離開關操作把手應鎖住確保不會誤送電。

C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後,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並三相短路,電纜及電容器接地前應逐相充分放電,星形接線電容器的中性點接地串聯電容器及與整組電容器脫離的電容器應逐個放電,裝在絕緣支架上的電容器外殼也應放電。

4、帶電作業

A、在帶電作業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作業人員應視設備仍然帶電,工作人員應儘快與調度聯繫,值班調度員未與工作負責人取得聯繫前不得強送電。

B、帶電斷。接耦合電容器時,應將其信號接地刀閘合上並應停用高頻保護,被斷開的電容器應立即對地放電。

5、事故的緊急急救

A、當有人觸電時應立即要讓觸電者脫離電源,進行急救。

B、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乾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隻手抓住他的餓衣服拉離電源。

電廠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和要求

瞭解電能生產的全過程及主要電氣設備的構成、型號、參數、結構、佈置方式,對電廠生產過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熟悉該電廠主接線連接方式、執行特點;初步瞭解電氣二次接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鞏固和加強所學理論知識,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二、安規的學習

1、一般安全措施

A。任何人進入生產現場都應該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在生產廠區不要靠近轉動的機器。

B。變配電站及發電廠遇有電氣設備着火時,應立即將有關設備的電源切斷,然後進行救火,消防器材的配備,使用,維護,消防通道的配置等應遵守DL5027-1993<電氣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規定。

C。所謂執行中的電氣設備是指全部帶有電壓,一部分帶由於電壓或一經操作即帶電的電氣設備。

D。電氣設備分爲高壓電氣設備和低壓電氣設備,高壓電氣設備爲電壓等級在1000V以上的,低壓電氣設備爲電壓等級在1000V以下

2、高壓設備工作的基本要求

A、無論高壓設備是否帶電,工作人員不得單獨移開或越過遮攔進行工作,若有必要移開遮攔時,應該有監護人在場,並且要符合安全距離;10KV的安全距離爲0。7m,35KV的安全距離爲1。0m,110KV的安全距離爲1。5m,220KV的安全距離爲3。0m

B、高壓電氣設備的絕緣部分禁止用手觸摸。

C、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

以內,進入上述範圍人員應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3、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A、檢修設備停電時應該把各方面的電源完全斷開(任何運用中的星型接線設備的中性點,應視爲帶電設備)。禁止在只經斷路器斷開電源的設備上工作。應拉開隔離開關,手車開關應拉至實驗或檢修位置,應使各方面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與停電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應將設備各側斷開,防止向停電檢修設備反送電。

B、檢修設備和可能來電側的斷路器,隔離開關應斷開控制電源和合閘電源,隔離開關操作把手應鎖住確保不會誤送電。

C、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後,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並三相短路,電纜及電容器接地前應逐相充分放電,星形接線電容器的中性點接地串聯電容器及與整組電容器脫離的電容器應逐個放電,裝在絕緣支架上的電容器外殼也應放電。

4、帶電作業

A、在帶電作業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作業人員應視設備仍然帶電,工作人員應儘快與調度聯繫,值班調度員未與工作負責人取得聯繫前不得強送電。

B、帶電斷。接耦合電容器時,應將其信號接地刀閘合上並應停用高頻保護,被斷開的電容器應立即對地放電。

5、事故的緊急急救

A、當有人觸電時應立即要讓觸電者脫離電源,進行急救

B、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乾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隻手抓住他的餓衣服拉離電源。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所以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面板,也不能抓他的餓鞋。

C、如果發生高壓觸電時,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之前,應將金屬線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後另一端繫上重物拋擲,注意拋擲的餓一端不要接觸到觸電者的身體和其他人。另外,拋擲者拋出線後,要迅速的離開接地的金屬線8米以外或雙腿併攏站立,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在拋擲短路線時,要注意防止電弧傷人或斷線危及人員的安全。

三、XX電廠介紹

XX水電站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以西的柘林鎮,地處修河中游末端,XX水電站分A,B兩個廠區,A廠於1958年破土動工,1972-1975年逐漸開始發電,裝機容量爲4×4。5萬KW/臺,常年發電量爲6.3億KWh。B廠於1992年建成開始發電裝機容量爲2×12萬KW/臺,XX水電站水庫總庫容79.2億m3,是我國最長的粘土心牆壩(總長590.75m)。

四、實習感想

透過本次實習讓我深刻的瞭解電能生產的全過程及主要電氣設備的構成、型號、參數、結構、佈置方式,對電廠生產過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熟悉了該電廠的主接線連接方式、執行特點;初步瞭解電氣二次接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鞏固和加強所學理論知識,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學習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做到行動軍事化、生活集體化,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爲今後走向基層、服務基層奠定思想基礎。初步瞭解發電廠、變電站生產的全過程。深刻了解發電廠、變電站主要設備;包括髮電機、變壓器、斷路器、互感器、隔離開關、電抗器、母線的型式、構造特點、主要參數及作用,對其他輔助設備也應有所瞭解。着重瞭解發電廠、變電站的電氣主接線形式、執行特點及檢修、倒換操作順序。瞭解廠(站)用電的接線方式、備用方式及怎樣提高廠(站)用電的供電可靠性。瞭解配電裝置的佈置形式及特點,並瞭解安全淨距的意義。

瞭解控制屏、保護屏的佈置情況及主控室的總體佈置情況。瞭解發電廠、變電站的防雷保護措施。瞭解發電廠動力部分主要設備及形式、特點、參數,對電廠生產有完整的概念。深刻了解變電站電氣一次部分,爲畢業設計收集整理資料,爲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透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們不僅將在學校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生產實踐結合了起來,而且透過師傅們的講解,讓我知道了電力行業工人的艱辛,所以我們要努力的爲中國電力事業做貢獻。

電廠實習報告 篇6

實習大綱

1.實習的性質和目的

1.1實習性質

認識實習是我們在完成兩年公共課程學習之後,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進行的一次認識性、實踐性的活動,是實現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內容,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環節,熱電廠參觀認識實習報告。

1.2實習目的

1)瞭解本專業的主要內容,加深對本專業的瞭解,提高我們的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建立有關工藝過程、系統原理和設備的感性認識,初步瞭解有關係統和設備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爲後續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初步瞭解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工程意識和工程觀點。

4)培養我們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我們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5) 初步瞭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和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的方向。

2.實習的基本內容

透過去熱電廠參觀,以及老師和工人師傅的講解,瞭解水處理車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瞭解各個處理過程的作用和目的;瞭解鍋爐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鍋爐制氣的流程、裝置設備以及對煙氣處理的方法和灰渣,灰粉的灰回收利用;換熱站的組成設備及各自的作用,工作原理和流程,遙控室中自動控制壓力、溫度的控制器等;

2.1專題實習

1)透過參觀熱電廠和校供暖系統瞭解供熱系統的組成及相關設備,實習報告《熱電廠參觀認識實習報告》。供熱系統有熱源、熱網和熱用戶三部分構成。瞭解熱源的種類,工作流程,主要設備及其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方式;熱網形式,各種形式的優缺點;熱用戶的種類,用熱設備及其工作原理,熱計量方式和計量設備及原理等。

2)透過對泰能集團人工制氣廠的參觀及工人師傅的講解了解燃氣製造及輸配的有關知識。瞭解燃氣的種類、主要成分及其特點;天然氣成氣機理及輸配的有關知識;人工制氣的工藝流程及設備組成及制氣、輸氣和用氣的相關的安全的知識。

3)透過參觀校園教師公寓和貢供水系統以及徐老師的講解了解城市給排水系統和建築給排水系統。城市給水系統的組成,水處理方式及相關設備;城市排水系統的組成,常用污水處理設備;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組成及相應設備和附件。

4)透過參觀陽光大廈的地下室空調製冷系統瞭解空調系統的有關知識。空調系統的組成,系統形式,主要空氣處理設備及其工作原理;冷凍站、熱力站的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措施等。瞭解系統的執行情況。瞭解工業通風系統的有關知識。

5)透過參觀陽光大廈地下室通風系統瞭解工業通風系統的常見形式,系統特點,主要設備形式,空間氣流組織形式及控制方式等。

2.2一般瞭解

透過聽專題報告、工人講解、參觀等方式,瞭解企業的基本概況,生產產品,管理模式,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等情況;瞭解專業與企業生產的關係。

2.3參觀校內的建築工地

瞭解建築物的分類;各種建築物的功能、佈局、建築造型;建築的構件組成及其功能。

3.實習的時間地點

9月4號上午,參加實習動員會議。

9月5號下午,校內參觀實習。

9月6號下午2:30到達青島市管道燃氣公司、泰能集團熱電公司。

9月7號上午8:40 參觀熱電廠的鍋爐制氣裝置。

9月7號下午3:00 青島泰能集團熱電公司電氣一次系統。

9月8號上午9:30 參觀陽光大廈地下通風、中央空調、給排水。

9月11號校內參觀供水、供暖系統。

9月12號下午聽取報告

9月13號上午參觀教師公寓分戶計量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