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關於漢語專業實習報告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語專業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漢語專業實習報告4篇

漢語專業實習報告 篇1

“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老闆,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們可能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也許看不慣企業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幹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自己的提議或工作不能得到老闆的肯定。做不出成績時,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老闆的眼色同事的嘲諷。而在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關心和支援,每日只是上上課,很輕鬆。常言道: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於做人,做事,做學問。

實習收穫

“在大學裏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外,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擔任的是文員一職,平時在工作只是打打電話處理檔案,幾乎沒用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

在這一過程中,我認真的觀察和認真的學習,初步瞭解了辦公室文員工作中的具體業務知識,拓展了所學的專業知識,並瞭解了很多關於招生培養方面和宣傳方面的知識。爲以後正常工作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個人發展方面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作爲一個社會人工作作風以及在工作過程中專業知識對工作的重要作用,因爲這些都是我在校學習中不曾接觸過的方面,所以我將在報告中首先講述我在實習期間積累的這方面的認識和經驗。

畢業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也開啟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爲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作概況

由於現在還住校,所以每天7點不到就得起牀去擠公交車,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氣,只要不是週末

,都得去上班,有時候業務繁忙,晚上或週末得加班,那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們必須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每日重複單調繁瑣的工作,時間久了容易厭倦。像我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對着電腦打打字,顯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簡單也不能馬虎,你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麻煩或損失,還是得認真完成。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則是大手大腳的花錢。也許工作以後,我們才能體會父母掙錢的來之不易。而且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我們剛畢業,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費和日常的開支,有時候寄點錢給父母補貼家用,我們常常所剩無幾,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爲月光一族,但此時我們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要合理支配我們手中的這筆少的可憐的錢。

同事相處

踏上社會,我們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於存在着利益關係,又工作繁忙,很多時候同事不會像同學一樣對你噓寒問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臉相迎,背地裏卻勾心鬥角不擇手段,踩着別人的肩膀不斷地往上爬,因此剛出校門的我們很多時候無法適應。比如我們招生的同事,他們很注意

對自己客戶的保密,以防被同事搶去自己的飯碗,因而關係顯得有點淡漠。但是環境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一個冷漠沒有人情味的辦公室,大家就會毫無眷戀之情,有更好的機會他們肯定毫不猶豫的跳槽。他們情緒低落導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點回去陪家人。而偶爾的爲同事搞一個生日party,生病時的輕輕一句慰問,都有助於營造一個齊樂融融的工作環境。心情好,大家工作開心,有利於公司的發展。在電視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職場的險惡,公司裏同事之間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閒話”。且在離畢業走人僅剩的幾個月,更加珍惜與同學之間的相處。

總結

我是學漢語的,在書本上學過很多套經典理論,似乎很能說服人,但從未付諸實踐過,也許等到真正工作時,纔會體會到難度有多大。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確實從一個學生開始慢慢的轉變,思想上也是。非常感謝老闆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們,他們給我留下都是友好和真誠的回憶。我們在老師那裏或書本上看到過很多精彩的知識,似乎很容易,又覺得很難,總不喜歡鑽研進去。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

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爲將來自己走創業之路做準備。

漢語專業實習報告 篇2

院 系: 專 業:級漢語言文學專業

姓 名: 實習單位:《xx資訊報》

一、實習動機

由於對新聞寫作、報刊編輯有較深的興趣,透過自學對新聞的定義、基本要求、寫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想透過實習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報紙出版的實踐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

二、實習目的

學習新聞寫作的採編流程、實地瞭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對其進行分析,並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

三、實習任務

學習報紙上已發表的新聞作品、實地採訪並撰寫新聞稿件。

四、報社概況

1、基本情況:位於昆明市東風西路119號

2、報社簡介:《雲南資訊報》創刊於1985年,既算一份老報紙,也算是一份年輕的報紙。因爲從去年下半年與南方報業集團整合之後,全新改版到現在還不到一年時間,報社採用南方報業集團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在版面佈局、版式設計、新聞採編、思想內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舊聞”、“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較大反響。作爲一份綜合性都市類報紙,“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雲南資訊報》成爲一份品味較高的都市類白領讀物。

五、實習情況

本人於XX年年4月至6月在雲南資訊報社時政部參加了爲期三個月的實習工作。

本人爲時政部實習生,主要跟隨本部門記者對昆明市發生的時事新聞進行採寫工作。在實習之初,對於新聞採訪能力和新聞稿的寫作能力均感不足。報社老師讓我比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報》、《都市時報》、《生活新報》和《雲南資訊報》。哪些有價值的新聞他們做了,我們遺漏;哪些新聞他們沒有做,我們做了;哪些新聞,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報紙做得好,好在什麼地方。透過這樣的比較,感性認識新聞報道,直觀地學習新聞寫作。

在報社學習觀摩了一段時間之後,4月26日,我接到第一個採訪任務,跟隨報社一位見習記者李德(南開大學XX年級畢業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貝中英文小學採訪“昆明首屆兒童讀書節”。由於活動分兩個地點進行,我們也是分頭行動,最終圓滿完成採訪工作。並在28日發表《引導孩子閱讀高雅經典作品》新聞稿。在練習撰寫新聞稿的過程中,得到了報社張曉青老師、吳珊老師、凌劍伊老師的點撥與指導。由於本人是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學習過一般新聞稿、應用文的撰寫,但由於缺乏實踐鍛鍊,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常常會採用抒情、議論等手法,此與新聞強調真實客觀的原則向左,受到了老師批評、指導。導語的設定、標題的擬定以及結構上也有不規範的地方,這些在向報社老師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糾正,新聞寫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礎上獨立發表了《雲大創業計劃大賽決出金獎》、《“爲勞動者歌唱”》等新聞稿。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幾次記憶猶新的採訪經歷。

5月27日下午7時許,我在學校接到報社吳珊老師的電話,得知當晚8點昆明市官渡區一場以“爲勞動者歌唱”爲題的文藝匯演在前衛鎮福德社區大禮堂舉行,吳老師要我前往採訪。接到採訪任務之後,我與06新聞一位同學帶上採訪本和相機立即趕赴現場。由於不熟悉路線,加上中途轉車,到達福德社區的時候已經是8點過半了。在與現場組織者接上頭之後,我們馬上分頭行動,她負責照相,我負責採訪記錄。據活動組織者——昆明攜手互助社工作者張紹東介紹,本次活動由世界宣明會昆明攜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共同舉辦。北京打工青年藝術團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發起創辦,以文藝的形式爲打工羣體提供社會公益性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體。他們利用工作之餘開展各種文藝演出和權益宣傳活動,受到廣大工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此次來昆巡演是他們第二張專輯《爲勞動者歌唱》全國巡演的最後一站。整個禮堂之中座無虛席,臺上臺下氣氛熱烈。“我們進城來打工,誰也不比誰高貴……”打工藝術團青年歌手許多吼響了《打工號子》,強勁的打擊樂至今會令我浮現出當時的情景。大約9點半之後,終於結束了採訪工作。當時報社是這樣規定的:下午5點報題,包括標題、篇幅,是否配圖;晚上8點就要上傳編輯。另外我也擔心趕不上末班公交,於是先聯繫了報社編輯,編輯說明天來不及發稿,只有後天發。這就不必急着趕稿,於是我們馬上去趕公交,希望能在宿舍關門之前趕回學校。

在綜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後,也面臨了一項重要的採訪任務,這就是XX年年“高考進行時”系列報道。在本部門的內部會議上,領導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點探營。即對昆明16個考點情況摸底。

執行:徐琪豔(西山區)、季婷婷(盤龍區)、徐東明(五華區)、曹勝婷(官渡區)

本人被安排對五華區6個考點進行“探營”。下午2:30許,到達了昆三十中,這是一個三校生考點,我重點了解了一下它的考場安排,安全醫護情況。隨即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雲大附中、雲師大附中、昆八中等學校。由於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轉乘公交又遇堵車,到下午6時許我離開師大實驗中學,整個熟悉考場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五華區還有昆一中沒有到達。而然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在過去。我只得立馬回去趕稿子。於是直接回到學校,寫完稿子之後再傳給報社老師。

6月7日,考點監控。我的目標是海口雲光中學。

早晨6點起牀,早早趕到報社,因爲已經事先聯繫,報社派車送我到海口鎮雲光中學。從8點半開始直到第一科考試結束,考生陸續走出考場爲止,我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及時捕捉考生與送考家長的細節。並且主動採訪了幾位一直在雲光中學門前守候的家長。並作了如下采訪記錄:

高考第一天

上午8:00,記者來到昆明西山區雲光中學考點。公安、交警以及醫護人員均已抵達。陸續有考生與家長到達考場,考場只憑考生學生證和身份證進入校園。其餘非考試人員均不得入內。

8:40,一位考生從摩托車後坐下來後,他父親說:“去吧,放鬆點。”兒子對父親說你:“回去吧,我自己曉得!”說着話匆匆奔入大門。

大門外幾位媽媽目送自己的孩子進入校園,便湊在一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也不在意別人在說些什麼,自己又在說些什麼。有一位媽媽緊鎖眉頭,用略帶焦慮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媽媽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兒子叫了回來,將手中的手錶塞入兒子手中,並催促他快去。記者在她身後招呼了兩聲,她才反應過來,但表示並不願意接受採訪。

8:52,考場內外都顯得十分安靜,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偶爾有幾位家長站在一旁議論今年的高考,議論全國和雲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頭頭是道,儼然一副“高考專家”的模樣。

隨着考試開始,許多家長陸續回家,只有少數還留在校門外陪考。

快到11:00的時候,天空漂起了雨絲,漸漸變大,成了雨點。可是在校門的家長撐起雨傘繼續等待。

11:10,有一位母親對馬路對面的父親喊道:“你不要在這裏看着了。買好了白菜,我買好了魚……都放在冰箱裏頭,你趕快回去做了,我在這裏等着!”可是老爸似乎並不放心,在校門對面徘徊了幾遍,終於向家走去。

又過了片刻,雨停了。雨後的海口,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家長們相互點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把這股清爽之風帶入考場,考出一個好成績。

11:45,大門開啟,考生們一起出來。

沒有哭泣,也沒有歡呼。沒有跌宕起伏的場面,掛在考生臉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問候和打趣。這邊一個爸爸輕聲問左顧右盼的媽媽:“各看見我們家娃娃?”媽媽說:“沒有。是不是在前頭了?”另外兩位家長相互告誡:“出來了,啥都不要問他。他要說自己會說……”

王同學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門口等候。據瞭解,他的哥哥已經在昆明某事業單位工作,乘着端午節小長假過來爲他弟弟助陣。看來,端午節期間的高考,還是透出了幾分溫情。

11:55,隨着工作人員的撤離,整個考場變得相對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數學科考試。

…………

草草吃過午飯,隨即找了一家網吧埋頭進去,寫完稿子傳給報社老師。由於報社不派車來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學校時,已經是下午7點了。

六、實習體會

從我第一次跟隨記者進行採訪到後來能夠獨立擔當採訪任務,令我體會頗深。

1、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做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對政治思想素質要求極高的職業。特別是採編人員,需要隨時瞭解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變化,以及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等問題,把這些東西消化,變化自己的新聞內容登在報紙上。

2、要多接觸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們在學校接觸的主要是同學,關係比較單純,交往起來也很簡單。參加社會實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在社會適應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實習中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員,接觸各種各樣的事件,從而增加自己的閱歷。

3、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報社裏很多人並非新聞專業出身,例如張曉青老師畢業於雲南大學生化專業,很多理工科的畢業生做新聞、做記者也同樣優秀,記者與編輯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但是社會知識與經驗顯得尤爲重要。

4、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在做新聞採訪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於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5、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後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加班撰寫稿件,不僅鍛鍊了我的寫作能力,還讓我學會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準確地抓住新聞點;做實習編輯,學習瞭如何編輯稿件,如何取標題,記得有一次爲了一篇稿子的標題,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還是沒有令報社的老師滿意。

七、總結陳詞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記者生活並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麼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羣體。

透過這樣的實習經歷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化。新聞需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光有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求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多想,多讀,多學。要求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要過硬。

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更新,進行補充。透過實習幫助我們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透過實習來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合適的崗位工種,從而制定出更爲實際可行的職業規劃。

漢語專業實習報告 篇3

xxx市都安縣xxx中學。xxx中學是一所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寄宿式學校。校園位於地蘇鄉,校園面積50多畝。學校一切教學設備齊全。現有 2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爲1896人。共有在編教師98人。但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除語文外其他科目的教師都還是極缺的。特別是英語、歷史、生物、地理教師嚴重不足。

一、實習內容、過程及體會

頂崗支教的主要內容是全面接手被頂崗老師的教學、教研和教育工作。概括的說就是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1、教學實習方面

第一步:在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七日這二十天時間主要是聽指導老師和其他老師的課,並且完成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其是“備好學生”“備好課堂”的基礎。透過聽二十多節的課。這讓我受益良多。其中最大的收穫是讓我瞭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學生的性格;學生上課是的專注度;與及學生在課堂上參與課堂的態度;學生的基礎情況等。而這些東西將爲我下一步教學環節“備好學生”作準備。除此之外我還聽了唐春萱、易程、唐彬等多位老師的課。從中我明白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最主要的是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是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就必須要進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即學生感興趣並引起學生注意的話題。這樣才真正的有實現語文生活化的問題。

總之,在這個直接面對學生的準備階段有很大的感觸。自己也由原先的無目的、無意識狀態逐漸進入角色。

第二步:十一月七日至十二月二十日四十天時間是我全面接手教學工作。着期間自己全面接手172班的無問教學工作。期間完成了三個單元(一個小說單元、一個童話單元和一個古文單元)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新三維”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習。這讓我在教學實習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各單元的測驗中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最讓我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學生轉變了他們原先的學習態度。他們由原來的不喜歡語文到喜歡再到主動的提出要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課堂上也由原先的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的去參加各種教學討論和探究活動。並且加強了和同學、老師的交流。與此同時我把教學形式向課外延伸。讓他們自己感受生活化的語文。這樣是他們對語文不再陌生。感覺到的是現實中的語文。

以上說的都是在學生方面的資訊。以下是我整個實習教學中的感受和體會。

首先,要上好語文課必須要讓學生喜歡授課老師。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師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並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屬於“備好學生”的環節。要在“準備好學生”方面做得好是至關重要的。除此之外,“備好學生”方面我要快速的認識他們。而我在這個環節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他們記住了。並且隨見隨叫出他們的名字。這讓我的學生有了一種被關注被尊重的感覺。透過這種簡單而實際的方式我進入到學生的圈子裏面去了。如果說只這樣做就認爲做到“備好學生”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這期間我還認真的批改了他們的週記。並叫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訪談。從中我瞭解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喜歡的是一種快樂而有趣的語文。他們接受的是一種簡明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些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就引用了故事和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並讓他們自己組織學習興趣小組。透過交流式的學習教他們從中取長補短。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輕鬆。在這種環境中得到知識和各綜合技能的提高。“備好學生”,我現在看來就是:“備好學生的性格、備好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備好學生接人納物的方式、備好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總而言之,學生必須是一個成長着具有獨特個性的平等的人。要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被愛。

其次,一個老師想上好一節課,那麼他必須身兼數職。在他的身上要有多種知識的綜合。“備好文字”就是這樣要求我的。“備好文字”的第一步是要我有設計者的才幹。文字的知識是零星的部件。只有發現其中的結構聯繫才能把他們捏成爲一個知識的體系。而這個知識體系的創造者、設計者就是老師。“備好文字”的第二步要求我融入當地生活和環境的能力。透過觀察和了解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文字。語文生活化的問題我覺得在現階段做得不是很到位。“備好文字”的第三步我認爲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如果我們說話時東一句西一句就會讓學生不知所云。相反,如果我們開口就能旁徵博引就會吸引住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文字的興趣。“備好文字”的第四步我認爲是做好引導學生進入文字。在我的75天的教學實習的時間裏我覺得故事的引入最能吸引學生。比如我在12月 10日上的公開課一樣。“四川小毛孩”的故事就能很好很生動的引用到文字中來。其中在說故事的細節上要儘量做到生動感人。

最後,上好語文課必須要有很好的課堂機智。也就是要“備好課堂”。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有這樣一個發現:如果我用講授的方式上課的話會有很多同學睡覺。並且課堂也非常的混亂。而當我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時學生就很活躍,課堂效果也很明顯。並且我發現如果能抓住學生的話題進行教學那是最好的。比如我在上《犟龜》時就由學生的一個問題:“龜,王八,而王八最笨了。”我就抓住了着個“笨”字讓他們再結合文字去探討。最後在對比中的出“犟”的本質。所以原本要用3個課時的內容我只用了兩個課時就上好了。而效果比預期的要好很多。除此之外我認爲“備好課堂”要注意的一個話題是教師的狀態問題。學生喜歡的是快樂的老師。因爲他們想在語文的課堂上尋找快樂。在這裏我深深的感受到其中的利害關係。在上公開課那天由於自己的緊張造成了表情的過於嚴肅和語言的顫抖,這是很不好的。這使我在想表揚學生時由於語言把握的失控而給聽課老師誤認爲是批評學生。所以,“備好課堂”那就是要有一顆快樂的心。

總而言之,以上是我教學實習中感受和經歷的一些思考和變化。在教學環節要做好的三件事是“備好學生”“備好文字”“備好課堂”。

2、班主任實習工作方面

在整個實習生活過程中我覺得我在這裏取得了很大的收穫。經過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努力按原計劃完成任務。並且在其間感受很多。而我的整個班主任實習工作是按如下步驟和方式進行的。

漢語專業實習報告 篇4

半年的實習生活已經快要結束了,想想這走過的幾個月,有喜,也有悲,有明確亦有茫然,有成功,也有失敗。下面就我教學方面的情況簡單總結一下。

一、教學儀態有了很大進步,現在落落大方,揮灑自如。

回想一下起初剛剛開始踏上講臺的時候,我的教態是多麼不成熟,站在講臺上,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笑臉,沒有憤怒,聲音特小,可以說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膽怯,與生澀。經過這半年時間的磨礪,我從一個醜小鴨蛻變成了一隻白天鵝,從那個青澀的學生蛻變成一個半成熟的教師,從一個不經世事的小丫頭蛻變成了一個稍懂人事的半社會青年,從原來連大聲說話都不敢的人變成了一個說話落落大方的人……我看到了自己的巨大變化,這半年對於我來說沒有虛度,即使我什麼知識都沒有收穫到,我至少收穫了我的開朗的性格。這可以說是令我最高興的事。

過去的二十五年我都是一個內向,沉默寡言,自卑,沒有自信,能力十分欠缺的小女生。我不喜歡我的性格,我想改變,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自信,說話大大方方的開朗的樂觀的人,只有這樣,我的各方面能力纔會提高上來。可是,我努力過,爭取過,可就是跳不出那個自卑、不自信的圈子,遇到點不順心的事或是失敗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抱怨自己的無能,每次都會想到逃避,我知道,這是懦夫的所作所爲,我不想這樣,可真的逃不出。我以爲這就是我的宿命,可是經過這半年的頂崗實習的磨練,我很自然地就邁出來了,我高興,真的高興!雖然我並沒有完全蛻變成一個足夠開朗的人,可是我現在的改變我很知足,將來我也會再繼續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信心與能力!

二、課堂完整,教學流程掌握得很自如,不會再或因馬虎,或因緊張而把哪個環節忘掉了。

起初的時候,我對上課的流程很不熟悉,甚至剛開始時在不清楚完整的流程的情況下就上過一節課,結果可想而知,那節課上的很不好,沒有匯入,沒有小結,只是把課文內容和知識講完了,想一想真的不敢再拿出來提。後來我瞭解了完整的流程之後,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或者丟掉一個兩個環節,或者小環節之間的順序記不清楚,總是搞亂講課順序。現在這個不再是問題,可以說已經相當熟練了想忘都不會忘掉了。

三、講課的語言更加流暢,更加豐滿,不再是枯燥地光自己解釋問題。

開始時我講課時的語言根本就不過關,慢慢吞吞不說,還講不透,講不好,學生們聽的是雲裏霧裏的,摸不着頭腦。經過這半年的鍛鍊,我學會了講課,學會了講題,學會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去講解,而且語言也變得更加流暢自然了。

四、講課的方式變的多樣化,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了。

起初我講課只是專注於把問題講明白,講透徹,卻忽視了學生是否愛聽,是否有興趣聽我講課,以至於學生們每上我的課時,就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上課時回答我的問題的人總是集中在那幾個人。後來我發現這個情況後,就思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經過分析,我知道了是由於我講課太古板,什麼新鮮感都沒有這個原因。清楚原因後,我就努力思考,絞盡腦汁得想一些上課的不同方式、花樣,透過說點題外話,說點小笑話,朗讀方式多樣化,翻譯方式花樣化,回答問題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獎勵機制也時常變化,這些不同的方式方法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們積極了,課堂自然也就活躍起來了!2下一頁

如第二次錄課時,我講的是《大鐵椎傳》的第二課時,我透過或每組幾號,或幾組全部,或點名,或搶答的不同方式的提問形式,和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的形式解決探究問題,把整堂課的氣氛活躍了起來,再也不會出現學生無精打采的情況了。其實將古文的第一課時是最能體現課堂活躍的課時了。古文的第一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掌握字詞,通譯全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語感和感受能力,若是第一課時,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是朗讀,二是翻譯。而這兩個部分都能運用多種形式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做到人人蔘與,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五、講解更加細緻,引導更加到位。

起初的時候,學生聽我的課都是雲裏霧裏的,因爲我講得不夠細緻,不夠到位,我發現,我不管是在講課,還是在講題時,都是站在我自己的思維角度來講的,對於他們這些只有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接受我的成人思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記得韋主任也曾經跟我說過:“不要高估這些孩子!”我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就努力改變思維,轉換角度,儘量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去講解。一段時間過後,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時間控制得仍然不是很好,還需要努力完善細節,把時間掌控自如些。

起初我講課就是講到哪就是哪,從沒有計劃過時間,即使計劃過,也是感覺時間很難把握就半途作廢了,以至於我講課總是講不完,總是壓堂,這樣不僅學生會反感我,而且時間長了其他學科的老師也會因爲我總是占課下時間講課而對我有意見。清楚這個問題後,我就向其他老師請教,課堂的時間應該怎麼把控好,從這些經驗豐富的教師身上,我大體瞭解了方法,就是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小的環節都預定好時間,哪些地方的時間是可以靈活掌握的,靈活掌握的環節分爲哪些情況,又應該分別怎麼應對,注意這些問題冰罩好對應的策略,就會很容易控制時間了。可是瞭解了這些之後,我經過親身實踐,的確有很大的改善,但對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做的還不是很完美,時間的掌控還不能達到靈活自如的程度,這方面我仍需要繼續努力改進。

透過上面的簡單總結,我清楚了我的優點與不足,哪些還不夠完善,還需要繼續改進,竟來我只想做一名人民教師,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也會尤其注意這些問題,儘量做到盡善盡美!

標籤:實習 漢語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