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城市規劃原理課程認識實習報告

開學之後,我們進行了兩週的課程認識實習,先後參觀了曲江水廠、規劃院、咸陽機場、鐘鼓樓廣場、大雁塔廣場、興慶公園、蓮湖公園、高新科技開發區、北郊經濟開發區、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書院門以及陝西省圖書館、美術館、體育館等地。

城市規劃原理課程認識實習報告

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經歷代王朝興衰,城市規劃佈局也日見完善。 自從公元前11世紀,周原地區的周人把活動中心移至今西安城西南灃河流域。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其子武王后在灃河東岸建立鎬京,統一華夏,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爲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到唐代整個城市佈局已經很嚴整,分區也明確,並充分體現了以宮城爲中心,官民不相參和便於管制的指導思想。城市幹道系統有明確的分工,設集中的東西兩市。整個城市的道路系統、坊裏、市肆的位置體現了中軸線對稱佈局。坊裏制在唐長安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坊中巷的佈局模式以及道路的連接方式都相當成熟,並且在坊中考慮了城市居民豐富的社會活動和寺廟用地。 唐以後,長安城不復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明初改奉元路爲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將次子朱木爽封爲秦王,鎮守西安。明將五代、宋、元的長安城向北、向東加以擴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規模。清代在西安城的東北隅修建了滿城,佔有今北大街以東、東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

現代的西安城市也基本沿用古代佈局,軸對稱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市內規劃分爲九個區、四個縣,進行了多次規劃,城市佈局日益成熟。透過實習,使我們城市規劃有所認識,對所學課程——城市規劃原理有了初步瞭解。

一、城市基礎服務用地規劃——曲江水廠

城市基礎上設施是指爲城市服務的.各種市政公用的設施,包括供水、排水、供電、電信、供熱、供燃氣等設施,水廠作爲供水的設施,對城市有着重要的意義。城市基礎服務設施的規劃,對整個城市有着重要的影響。

曲江水廠位於西安市南郊,水廠總用地203畝;單位水用地0.225米2/米3;單位水造價172元/米3;設計水處理成本0.06元/米3;單位水耗電0.0177度/米3;總建築面積12840米2;綠化面積佔全廠面積40%。曲江水廠是黑河引水工程的一部分,而黑河引水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水源、89公里輸水暗渠、水廠至城市管網,都是利用水源與市區的自然地形高差,採用重力流;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水廠原水來自黑河,水源沒有調節功能,原水水質直接與雨量大小有關,暴雨季節水質渾濁,二期工程黑河建庫,原水經水庫自然沉澱,水質常年變情。根據一、二期原水水質不同的特點,一期工程水廠處理工藝以沉澱、過濾爲主;二期工程採用直接過濾的工藝,設計中有意將一期工程中的沉澱池尺寸與濾池相同,二期工程只需簡單將沉澱池改造爲濾池,就可滿足二期工藝要求,在不增加水廠佔地的前提下,使水廠規模達到80萬米3/日,並將一、二期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新穎、創新的設計思路。 曲江水廠建成投產不僅緩解了西安市供水緊張狀況,滿足了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提高了供水水質;而且對振興西安市經濟,改善旅遊環境,有效控制了因地下水超採所造成地裂縫的不良現象,以及在西部大開發中,改善西安市投資環境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曲江水廠建成投產不僅緩解了西安市供水緊張狀況,滿足了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提高了先引進先進的氣水反衝洗濾池及 工藝技術與設備,出廠水質及技術經濟指標在國內同行業名列首榜,並有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總體效果達到了國際先進、國 內一流的水平,爲國內同行樹立了典型工程的現象。

二、城市對外交通規劃——咸陽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1984年批准建設,1991年9月1日投入運營的國家一級民用機場。機場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咸陽市東北面的黃土塬上,經機場專運線至西安市中心47公里,距離咸陽市13公里。場區佔地500公頃,地勢平坦,淨空良好。

機場一期工程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目前已處於嚴重飽和狀態。1999年12月,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奠基,2000年8月開工建設,2003年9月16日正式投入運營。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15億元,新老航站樓總面積10萬平方米,客機坪面積32萬平方米,停機位32個,共有15座登機廊橋,可保證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飛機起降10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3萬噸。可供波音747等大型飛機安全起降,滿足2010年前陝西省航空業務發展需要。

樓內辦理乘機手續及餐飲、購物、休息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有自動扶梯、行李轉盤等爲旅客帶來便利。先進的安全檢查系統、監控系統、自動消防系統、航班顯示系統以及閉路電視等設施爲旅客提供高質量的現代化服務。機場同時爲各航空公司提供包括客貨銷售代理、機上配餐、值機、地面特種車輛服務、機務維修保障等一條龍服務。以候機樓、航管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