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精品】電子的實習報告三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子的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電子的實習報告三篇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1

一 、實訓任務要求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實現預期的功能效果。

二、 實訓目的

1、培養動手能力,在實踐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掌握對電子元器件識別,相應工具的操作,相關儀器的使用, 電子設備製作、裝調的全過程的方法。

3、掌握查找及排除電子電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4、學習使用proteus、protel電路仿真與設計軟件,動手繪製電路圖。

5、使用Altium Designer繪製簡單的PCB圖,掌握印刷電路板的一 些流程和步驟。

三、實訓步驟:

1、設計方案的選擇:

一開始準備不用鎖存器,但是51單片機可控的IO口只有四組,僅僅一個8*16的LED點陣就耗費了三組。爲了節省IO口,實現其他的功能最終選擇了增加三個鎖存器,詳細看附錄裏面的實物展示圖。

2、電路原理分析:

透過51單片機的控制,用8*16的LED點陣實現小遊戲俄羅斯方塊。 透過51的P2口給8*16的LED點陣發送顯示數據,與P2相連的是三個鎖存器(74HC573),透過鎖存端的控制由P2口分三次發送數據給LED點陣,透過掃描的方法實現8位IO口控制24位顯示。單片機處理速度是很快的,人眼睛能辨別的事物變化的時間1/24秒,由於視覺暫留作用我們看到的便是整個屏幕都是同時工作者的,其實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燈在亮,我們看到的都是餘輝。

透過P0口控制一個七段數碼管用於俄羅斯方塊的得分現實,同時蜂鳴器會發出滴滴聲,表示得分了。

P1口控制一些操作按鍵,主要功能是控制LED點陣顯示的方塊左右的移動、快速下降、以及暫停覆盤等功能。

注:詳細請檢視附錄一的原理圖。

3、芯片封裝及功能:

74HC573封裝:20引腳雙列直插

功能:數據的鎖存,從而實現單片機8位數據端控制24位。 就是透過3個鎖存器分別對數據的鎖存和開放實現的。89C52封裝:40引腳雙列直插

功能:透過IO口對外部期間的控制。

4、電路製作與調試

製作PCB流程:

Altium Designer畫出原理圖 →生成PCB →佈線 → 設定線寬、過孔大小 ↓

清潔版上的油墨 ← 腐蝕電路板 ← 過熱 ←打印機轉印 調試:

焊接完成後要注意檢驗電氣連接是否正常,用電錶的歐姆檔測量佈線兩端的阻值的方法。然後安裝上芯片看看能能否正常工作,最後調整工作參數。

四、實訓心得

上一學期的實訓經歷讓我初步掌握了焊接的基本技術,認識實習過程中的各種電子元器件。

透過這學期的實訓進一步強化了自己的焊接技術,對元器件不再僅僅是認識,而是更進一步的瞭解了他們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對自己的動手你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緊接着我就開始學習用Altium Designer來畫電子原理圖進而生成PCB,剛剛接觸到Altium Designer的我一開始覺得很難去畫一個正式的電路圖,有時找個元件都要找很久,但是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我能夠比較準確的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和添加適當的封裝了,並且學會了尋找一些常用的電子元件和其對應的封裝以及Altium Designer的一些基本操作。而且對PCB的印刷流程有了比較清楚地瞭解。

對於測試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測試調試是一個非常艱難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務,但是它的目的和意義是十分重大的。透過對我的PCB的檢測與調試,培養檢測能力及一絲不苟的科學作風。首先我們要檢查焊接的地方是否使印刷電路板損壞,檢查個電阻是否同圖紙相同,各個電容、三極管是否有極性焊錯、位置裝錯以及是否有電路板線條斷線或短路,焊接時有無焊接造成的短路現象,電源的引出線的正負極是否正確。

進一步的檢測—定在通電狀態下,仔細調節,如果調節失敗,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邏輯進行排查,忙亂的檢測只會事倍功半,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心平氣和。一直找不到錯誤的時候是很容易抓狂煩躁的,注意調整心情!

透過兩個星期的實訓,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尚欠缺:

1、僅僅實現了俄羅斯方塊的一部分內容,自己設計做的僅僅只有四方格。這一點上有待於改進,而求自己在程序設計上還是非常不熟練的,甚至可以說是很生疏的。

2、在電路故障排查上,感覺能力上很是不足。在一段時間查找不到故障原因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心情煩躁、抓狂,甚至都有想過不它摔了!主要原因還是沒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和和恰當的順序去排查。太過盲目了,這也是急需改進的的一點。

3、很容易自滿或自卑,應該多放點時間充實自己。這樣纔不會夜郎自大或是妄自菲薄。

4、還有一點也是有待提高的,就是焊接技術!看網上的視頻焊接高手們焊貼片的元器件,用拖焊幾秒鐘的時間都可以焊好20多甚至更多個引腳,現在的我是望塵莫及的。

透過兩個星期的實訓,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收穫:

1、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瞭解。我們瞭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組成元件的作用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電子技術的 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很多用途。

2、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鍊。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談不上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訓中,我鍛鍊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電路板焊接與調試時,好幾個焊盤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這就需要我們在焊接的時候做到認真心細了。

3、這次實習,使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實踐的重要性,透過實習我們更加體會到了“學 以致用”這句話的道理,終於體會到“實習前的自大,實習時的迷惘,實習後的思考”這句話的含義了,有思考就有收穫,有思考就有提高。我在以後會再接再厲,更好地從學習走向實踐。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鍛鍊實際動手能力。

2、簡單瞭解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培養一名大學生應有的素質和思維方式。

3、瞭解常用電子器件的類型、規格,性能等,並且要求能夠鑑別電子器件參數大小。

4、瞭解手工焊錫的常用工具,對工具要會修理和維護。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

5、瞭解了PCB板的製作工藝及用軟件化電路圖的方法

二、實習時間

大二下學期第十一、十二週。

三、實習內容

我們自動化專業進行了爲期兩週的實習,在前兩天的上午的時間裏我們觀看了電子產品製造技術錄像,通個這個錄像初步瞭解了PCB板的製作工藝以及表貼焊技術工藝流程。同時製版佈局要求整體美觀均衡,疏密有序,走線合理,防止相互干擾,儘量減少過線孔,減少並行線條密度等。透過觀看此次錄像,我初步瞭解了PCB板的製作方法以及表貼焊技術工藝流程,爲以後的實踐操作打下了基礎。

我們實習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下午是在實驗室裏練習好焊錫,首先是清點自己的工具,接着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些實習時的注意事項。

1、對焊錫絲、導線、各類元器件不能浪費,要儲存好,切記丟失。

2、烙鐵要離自己和導線遠一些,不要燙傷自己也不要把導線燙斷。

3、一天的實習結束後。要把桌面清理乾淨,並每天有人打掃衛生。接着我們根據老師的示範,開始進行焊接電阻。在視頻裏看起來多麼簡單很容易操作,可是當我真正拿起電烙鐵的時候,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輕鬆和簡單。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溫度,將要錫焊的元件引線的焊接部位預先用焊錫溼潤,這是不可缺少的操作。放電烙鐵的地方,以及焊錫的多少,這些都是要思考和練習。不過熟能生巧,一天過去之後,我們焊的拐角還算美觀,對於電阻的焊角已經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了。

我認爲焊接時應該掌握好加熱時間,在保證焊料溼潤焊件的前提下時間越短越好。保持合適的溫度,保持熔鐵頭在合理的溫度範圍。

第三天下午,我們進行了實習以來的第一次考試—焊接造型。這是對我的一個極大的考驗,看了下以往同學做的,可謂是琳琅滿目,各種創新,各種精緻。

自己絞盡腦汁也沒想起好的東西來,由於我實在想不出應該焊什麼,所以只能焊了一朵花,很普通而且也不美觀。我想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考慮清楚做什麼並且具體步驟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像這次的焊接造型。

第四天,這是我們最累的一天,也是收穫的一天。我們開始裏焊接電路板的.考試和立方體的考試。對於電路板的焊接,還是比較簡單的,就像前兩天練習的一樣,在板子上焊接電阻,電容等元器件。只要我們小心謹慎就不會出錯。但是對於立方體的焊接就比較難了。記得當時老師一再強調,要把焊點做成內凹三角形的形狀,以爲很簡單的,可是後來發現做出來的就像小饅頭,當時挺着急的,就看身邊的同學做的,發現原來這主要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細不細心,有沒有耐心,認不認真的問題。然後自己嘗試着放慢速度,兩隻眼睛直盯着焊點,小心翼翼地讓焊絲和電烙鐵在焊點處結合,然後迅速抽掉焊絲,接着就是電烙鐵,標準的內凹三角形就這樣成型了。

第五天,是我們最有成就感的一天。我們喊了一隻能感光能感聲音的會動會叫的機器狗。

在焊接機器狗的電路板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爲有一些特殊的元件只有一個,元器件給焊壞了的話,這隻狗也就不能叫了。另外,板子的焊空也比以前練得小很多,當時把一個電阻的位置焊錯了,弄了很久才弄好。不過,最後我的機器狗也成功了,很有成就感。

最後的三天,我們做的是PCB板的設計,首先是用軟件畫電路圖檢查無誤後,接着連接飛線,連接飛線的步驟很繁瑣。在根據電路圖連接的基礎上,還需要考慮整體美觀,在一個PCB板上,元件的佈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走線要有合理的走向,不得相互交融,防止相互干擾。最好的走向是按直線,避免環形走線。

2.線條要儘量寬,儘量減少過線孔,減少並行的線條密度。

3要設定好導線的寬度。最後是焊接51單片機,我們根據51單片機的實驗原理圖焊接好後,對單片機輸入程序,檢查單片機的功能是否完好。我的單片機沒有出問題,不過有一些人的單片機功能不完整,我很好奇這是什麼原因。

四、實驗收穫

透過這次電子工藝實習,我掌握了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類別、型號、規格、符號、性能及一般選用知識,掌握了電子產品安裝焊接的基本工藝知識,掌握了手工焊接技術,並且能夠獨立的焊接電子產品。

對於印製電路板的製作工藝及生產流程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掌握了印製電路板的計算機繪製方法,能設計出簡單的印製線路板佈線圖。實習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工作中,自己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覺得面對困難時會思考了。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實驗體會

這三個星期的課程設計中,讓我收穫了很多。讓我有一種成就感,更能體會其中的樂趣,以往我們都是學習理論知識,在這三個星期中讓我瞭解了應該如何實際與理論相結合。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考驗了我們對知識的吸收和掌握,而且也考驗了我們的細心和耐心。特別是電路的設計方案、焊接電路板、調試過程中對參數的改進,我深有體會。

如果沒有細心和耐心,想做好電子工藝實習真的是件很難的事情。追根究底,還是態度是不是端正的問題,不管面前的知識是不是枯燥,都要積極得去學習,去實踐,這樣才能學到知識。

電子的實習報告 篇3

八週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也如白駒過隙般一晃而過。

學期伊始,看到自己課表的時候,偶然映入眼簾的電子辦公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看着這個課的名稱心裏就升騰起一股莫名的敬畏感,學了那麼多的枯燥無味的理論課,現在終於要學點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了。

透過近兩個月的學習,我瞭解到學習電子辦公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加強學生的綜合運用辦公自動化設備和技術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現代化資訊技術條件下的辦公管理流程和電子文書的製作、處理與傳遞。透過電子辦公實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在電子政務環境下處理各項政府內部辦公事務的方法,特別是無紙化辦公的工作流程,使學生了解到政府辦公系統使用後,對提高政府辦公效率、加快事務辦理速度、提高辦公協作程度、加強交流等各方面的優點,爲今後高效開展辦公室管理打下基矗

電子辦公的教學內容包括:文字、數據和聲像綜合運用與處理方法、word進階應用技術、公文的製作和圖形設計、excel進階應用技術、表格製作和圖形制作、word和excel的綜合應用,郵件合併、ppt的進階應用技術、組織內部電子辦公系統及功能介紹、熟悉電子辦公軟件,系統註冊、單位內部全方位無紙化辦公、用戶管理、數字證書及電子印章、基礎資訊添加與發佈以及部門資訊管理、用戶資訊管理、預定會議、參加會議等。

學習完這門課程,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忙碌而充實。“忙碌”二字尤其體現在學excel進階應用技術的時候,因爲要對工資表進行公式、函數的運用,而首先就要建立一個工資表,一節課的時間,差不多有半節課都在那手不停歇的輸入名字、選好編號、選擇性別、填好工資、以及其他,雖然以前也用過excel表格,但透過學習之後,卻發現,以前自己用的那些選項不過是皮毛中的皮毛罷了,在學這個課程之前,如果要我去做這樣一個表格,百分之百的可能就是我會一個空一個空的去填入數據,不管是編號、還是部門甚至性別!學了這門課程之後,我才知道,其實編號是隻要在表格工具欄裏找到“數據”選項,再選擇“有效性”,然後是“文字長度”,就可以把所有的編號全部弄好了,性別、部門也用不着一個一個的輸入進去,把“文字長度”該成“序列”就可以進行選擇,剛知道這個萬能工具的時候,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欣喜若狂,接着,又學習了怎樣利用函數計算相對應單位的獎金、津貼等,雖然學的時候笨手笨腳的,很多都是一遍不會,然後又重新開始第二遍、第三遍,函數很長的時候,問周圍的同學也都沒學會,於是便眼巴巴的盼着老師轉到自己身邊來,每弄懂一項操作就開心的不得了,雖然平時不是很喜歡折騰計算機什麼的,透過這個課卻讓我對操作軟件開始感興趣了,明明只有那麼幾個選項,卻可以透過不同的組合變幻出無窮的驚喜。這之後的批量製作信函也讓人手忙腳亂的,一步一步的按照步驟去做,卻總是一不小心就走岔了,然後發現自己得出的結果和別人的總有一點不一樣,來來回回的重複,重複,好心的同學幫我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回顧,一步一步的盯着,最後發現竟是最後一個步驟出了錯,最後看到自己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的單個的工資條,成就感滿滿的。

製作ppt的時候,寢室的妹子都在說,不能做的太好,太好就會被老師挑出來給大家看,於是都懷着忐忑的小心思普普通通的倒騰着。那個時候,剛好學了《書籍裝幀與設計》,於是對設計方面的東西都顯得比較在意了,字型要怎樣,排版要怎樣,背景音樂要選哪一個,都變得斤斤計較起來,或許做出來的並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元素在裏面,即使普通,也不平凡。雖然這兩門課程都只上了八週就結課了,但是卻是讓我們覺得真正的學到了東西的課程,我們可以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增強了。這種真的學到有用的東西的感覺讓人覺得很安心。

最後兩次課學了辦公系統自動化的操作,分組、選組長、選定自己的職位、分工合作,忙的不亦樂乎,當然,這也並不簡單。從一開始的想自己的組名,就開始糾結了,“戰神”、“小時代”等一系列組名都被提了出來,然後又一個個的被否決掉,最後只留下一個。這期間就熱鬧不斷,雖然緊湊,卻也還是覺得有所收穫,後來在機房,小組成員各自進入自己組長所創建的空間,不段的學習、做任務、賺金幣,展開“搶奪金幣之戰”,也算是真正的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到知識了吧。由一開始的找不着南北,到後來得心應手的操作,有進步,也有歡樂。雖然最後的視頻會議因爲時間關係沒玩多久就中止了,卻也因終於完成所有的任務而大舒了一口氣。

《電子辦公》這門課程教會我們很多常用軟件的操作方法,從建立表格到各種圖表的運用,從簡單的書信製作到ppt的設計,不一定所有老師教過的我們都學到心裏並且永不忘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透過這個課的學習,讓我們瞭解到了很多我們一直沒發現的軟件的操作方法,大大簡便了軟件的運用,也讓我們對生活中這些最普通的軟件產生了好奇,想要去找出更多的簡便操作方法。這是一個計算機執行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運用基礎,有了這樣一份好奇心,相信我們會將各類必要軟件學習運用的更加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