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中文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中文系是文學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中文系學生以文學爲學習對象,文學閱讀是他們的學業內容,也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以下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了中文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供大家參考和借鑑!

中文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中文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

20xx年7月13日—7月20日,我笑然小分隊在趙迎華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秦皇島市盧龍縣大劉莊中學,進行了爲期一週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因爲有學生的積極配合,該校領導的支援,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小分隊在實踐中獻愛心,送關懷,表現突出,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實踐效果十分明顯。返校途中,隊員們紛紛表示,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特別有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穫。

本人作爲實踐小分隊的隊長,現對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厚積薄發,方能遊刃有餘

一項活動的成功,需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打無準備之仗”雖是老話,對我小分隊本次實踐而言卻十分受益。活動之初,我們每個隊員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無論是法律知識的宣傳,醫療知識的講解,還是精品課程的展演,都傾注着我們的一份心血,無論是資料的蒐集與篩選,還是課程的反覆講演,我們做到精益求精。作爲隊長的我,責任更是重大,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把關與更深刻的思考。由於準備的充分,有計劃,有分寸,有目的,有步驟,活動進行的緊湊而順利。

短短一週的實踐,卻飽含着我們的熱情與愛心,我們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摞書本,一堂課,一片歡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一份關注,我們傳達知識與理念。從活動立項到結束,我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只有充分的準備,平時的積累與練習,纔會不怯場,不出錯,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給學生奉上一堂好課,傳遞更多的知識。

二、收穫楓林

當初,我們只想透過自己的行動給農村的孩子帶去我們的關懷與關懷,奉獻我們一份愛心,如果想要收穫的話,也只是經驗和實踐的鍛鍊,但活動結束後,才知道我們想要的不過是一片楓葉,而孩子們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感動,纔是最寶貴的財富,是整整的一片楓林。

那是一所建在農村深處很偏僻的中學,條件及其簡陋,據那裏的老師介紹,冬天還是靠生火爐取暖,在校住宿的老師也沒有暖氣,就連吃水還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打,老師的手都會凍了,而跑家的孩子的手也總是紅紅腫腫,可是沒有一個孩子會逃學。知道這些,我們對那些可愛的孩子充滿了同情與敬佩。

走進那簡陋的教室,看到破舊的桌椅,才知道學習條件的艱苦。投影儀和更先進的教學設備簡直就是奢侈,只有發白的黑板,只有零零落落的一些破桌椅。孩子們團團的坐在教室裏,渴求的眼睛明亮而閃爍,對知識的熱愛震撼我們的心靈。生活總是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那些偏遠農村中的孩子是困境中的強者。

三、精神的傳遞

實踐期間,我們儘量把我們所學的精益求精,我們知道,一週的時間,我們不能帶去更多的知識,但我們要帶去一種理念,要帶去一些衝擊心靈的東西。

課,我們用心去上,從作文指導到閱讀訓練,從英語語法到數學運算,從美術訓練到音樂愛好,我們想把我們知道的都告訴孩子們。而且,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很精彩,他們有必要也必須透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去,走到更美好的世界,再把更美好的東西帶回來,建設家鄉。

我們給孩子們帶去了一些輔導教材,從他們的甜美的笑容和渴望的眼神中我們讀出,我們帶來的'不是這些廉價的物質,而是一種精神,是知識的傳遞,是奮鬥的熱情!

四、我的思考

作爲時代驕子的大學生,我深感身上的責任與重擔,知道校園裏高掛的紅色條幅“到農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那是祖國的號召,社會的渴求,有人是那麼的需要關懷與關注。我也深深的明白,只有過強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本領才能服務社會。

暑期社會實踐是短暫的,與孩子們分別十分的不捨,我們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他們,助他們實現理想,可是,我們幾人也不過是在校的大學生,還要繼續我們的學業。也許畢業那年,我們中將會有人成爲一名真正的“關注農村,關心青少年成長”的支教老師,帶領那些渴望知識,期望改變命運的農村孩子實現理想。

中文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2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纔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頓飽足,一頓飢餓,腦海裏總存在一片荒涼的念頭,用以形容它的一切語言都是顯得蒼白的。只因農田裏唐禿站着的農民與他臉上被風乾的縱橫淚痕。

鳳凰涅磐,重獲新生。然而在解脫的日子裏,顛簸的車上,肚裏卻吞下了沉沉的鉛塊,每向前一步,都十分的艱辛,心中總有一絲牽掛,牽掛他們的純樸,也牽掛那淹滿泥水的農田。

這次下鄉,確實讓我懂得什麼才叫條件艱苦,可別把我們的一切歸咎於生活的痛苦與繁重的工作。我肯定,我非常幸福。

還記得永無休止地推着巨石的西西弗嗎?儘管他是人們所公認的苦難的擴大與痛苦的宿影,但是可知道這痛苦的背後,也蘊藏着只有西西弗才能體會才能擁有的幸福!過多的言辭反顯空泛。至少中國成語“否極泰來”教會我們要擁有自信。

兢兢業業的一百二十個小時,唯一留給我的紀念就是漫天紛飛的雨花和那驚人的閃電與雷鳴!面對如此天氣,工作時間也無奈的縮短了再縮短。但工作畢竟是工作,任務就像軍令一樣,軍令如山倒,於是在短暫的豔陽之餘,雨中採訪,調查,遠行,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一個月的雨水究竟給農民帶來了什麼?這可以是一道連小學生都能解決的簡單數學題。也可以是一道連數學家也算得頭焦額爛的方程式,但不可少的畢竟是損失,是農民辛勤耕耘背景下的慘重損失!或許,這也可以說是我們這次三下鄉的最大收穫,收穫的並不是苦難,而是感觸,是精神和情感在生活中所迸發的具體體現的感觸,這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感覺和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苦難是辛酸的,當苦難無情的奪走你的一切時,你纔會發覺,原來一直認爲距離自己很遙遠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

這就是這次三下鄉之旅的最大感觸,最大收穫,也是我人生轉站的一個明確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