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

論文5.24K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課間10分鐘裏,校園裏總是熱鬧、沸騰的,鈴聲一響,就像趕鴨子般學生紛紛跑回教室。這時幾乎每個人心裏都有沒做完的事情,整個班看上去就好像一盤散沙,學生精神很不集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急着開始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但如果能抓住兒童好奇、貪玩的本性,創設特定的情境或者設定適當的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學生自然就會跟着你的思路走。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中,在複習完“34+23”的計算方法後,先以一隻機靈的小猴子的畫面來吸引學生,接着用擬人的手法透過小猴子提出“34+28”該怎樣算的問題來揭示課題,此外還可以設定懸念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圖文並茂的開頭,學生能不爲之吸引嗎?在講課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表現等非智力因素,適當地穿插課間操、笑話、遊戲、猜謎語、唱歌等教學手段來調節學習氣氛。如在教學“筆算法則”時,教師不需要刻意強調,學生就能記住“進位一”和“退位點”,教學效果甚佳。

二、探索教法,減輕學習負擔

數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我任教的兩個班中,一個班自覺性強,紀律好,學習勤奮踏實,在這個班上課能輕鬆地完成教學任務;另一個班則活潑好動,即使我講的是很生動的話題,也總會有些意料之外的迴應。根據兩班不同的特點,我採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前者以多講、多練、多思的方法,以多種形式拓寬思路,使他們能較系統地掌握知識並得到提高;而後者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動手、多討論,開展個人及小組比賽,設定獎勵,增強學習的可參與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對教學安排作適當的調整。例如,在教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後,我發現學生對“比多少”含義的理解仍不夠清晰,爲此我特意安排了一節應用題提問課,給出兩個條件“花園裏有7只蝴蝶,9只蜻蜓。”先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四人小組互相討論、交流意見,讓學生有目的地說,最後部分學生都能理解“求和”“比多”和“比少”這三個問題的含義,看見學生學得起勁,於是我把題目的難度加大,在原來的兩個條件的基礎上,再多加一個,變成“花園裏有7只蝴蝶,9只蜻蜓,10只蜜蜂。”三個條件,這時不少學生已經能靈活地利用其中任何兩個條件提出對應的求和、簡單的兩倍比多比少等問題,然而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有的學生甚至能提出像“蝴蝶比蜜蜂和蜻蜓少幾隻?”這樣的三步比多少的問題。課件,只要能適當地加以引導,便能更好地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強實踐,讓學習更貼近生活

活潑、好動是學生的天性,教師應該善於運用學生的這種天性,允許他們充分調動眼、耳、口、手,讓他們透過看一看、聽一聽、議一議、嗅一嗅、擺一擺,感知學習。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認識元、角、分的概念對6歲孩子來說的確有點模糊,有些學生甚至根本不會區分元角分面值的大小,更不用說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針對這種情況,除了積極與家長聯繫取得配合之外,我還在課堂上創設小商店的情境,設定不同形式的問題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體驗生活,透過實際的操作進一步理解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係。

四、及時反饋,提高學習效率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希望所做的都能得到教師的認同,尤其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他們更需要教師及時地作出評價。在教學中,當發現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時應給予肯定或建議;在學生做練習時應及時巡視檢查,做對的給予肯定,做錯的引導其分析原因,改正錯誤;對課堂表現有進步的應及時表揚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對錶現不好的應及時進行教育。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學生爲主體,認真分析其實際情況,採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力求每節課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