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優秀的日語論文

論文3.19W

【摘 要】教育人性化就是讓教育這個嚴肅的工作,在最大限度地開發人的智慧,尊重人的思想過程中,充滿了人情味,讓受教育者感受到獨立的人格與愛的溫馨,體驗到責任的動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本文主要講述在課堂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優秀的日語論文

【關鍵詞】主動性;自學能力

教育的核心是人。傳統的外語課堂教學,教師是新詞彙、新知識的呈現者、傳授者,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課堂教學扼殺了學生做爲人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甚微。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特別突出學生作爲人的地位,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教學過程中的諸因素協調、平衡。這種和諧的人性化課堂教學將德育融入教學當中,把學生培養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人性化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爲新課程教學的完整性結構目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創新性標誌。日語論文範文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體驗性目標,它對所採取實施的“過程與方法”,對於“知識與技能”爲結果性目標的逐步整合與達成,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與優化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楊樂在給北航學生做“數學、創新、人才”學術報告中強調指出,有興趣才願學,才能主動學;願學、主動學才能學好學會;你有了學好學會的體驗,才能產生更大的興趣。楊樂先生以其切身體會,深入淺出地說明了情感因素對認知能力和人格發展的重要作用。

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學習者的個人因素(如動機、興趣、性格、自尊、自信、克服困難的意識、焦慮程度、意志程度等)以及學習者與他人的情感因素(如移情、合作精神、對所學語言的態度等)。根據Krashen 的“情感過濾假設”,語言學習者一些消極的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阻礙學習者消化、吸收輸入資訊,而積極的情感因素則有利於語言的學習。

我在日語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在日語學習中時常表現出一些消極的情感和態度,如缺乏學習動力,對日語學習缺乏興趣,缺乏自信,過度焦慮,自我抑制,缺乏合作精神等,這對他們的日語學習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爲消除學生學習日語的消極因素,我平時注重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與他們交流思想,加大感情投入,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課前我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身心放鬆,如音樂放鬆法、詩詞放鬆法、心理想象放鬆法、遊戲法等,使學生擺脫焦慮感,排除雜念,精力集中地進入課堂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我儘可能多的運用音樂、圖片、電腦課件等多樣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吸引每一位同學,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的興趣,開發每一位同學的潛能,同時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儘可能多地給他們展示才藝的機會,滿足他們好動、好奇心強、爭強好勝、好表現的心理需求。這種人性化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到舒適,安全,具有歸屬感。

人性化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摒棄在課堂中的霸權地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師教生學,師講生聽,教師處於高高在上的領導地位,學生很少有機會表現個性。這種單向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既影響了教與學的效率,又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學習課堂,強調“以人爲本”,教師不再視學生爲容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教師不再是教書先生,而是學生的引導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的知識的獲取不是被動的強行灌入,而是自主學習。即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自練,自得自悟、互動交流,自評自糾,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學習知識、陶冶情操,培養能力,掌握方法,自主發展。我在多年的日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這樣人性化的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充分張揚個性,全面和諧發展,自然形成終身發展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人性化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最大限度的發揮潛能。由於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每個學生都會形成其獨特的個性。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決定着學生的需要具有層次性、多樣性。新課程的學生觀注重每一個學生個性都能得到健康地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爲每一個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美國教育家阿姆斯特朗認爲,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獨特個性選擇最優的學習方式,每位教師都可以根據此選擇最優的教學方式。

哈佛大學 350年校慶時,有人問:學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麼?校長的回答是:哈佛大學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養了 6 位總統、36 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最重要的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每一顆金子都閃閃發光。筆者在初中日語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不同個體,給予學生選擇、認同目標的自由,根據不同需求,在設計課堂活動,激活練習,佈置作業等教學環節,注意引進分層教學的理念,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有所得,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受到同學們的歡迎。人性化課堂教學需要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根據系統論的觀點,教學過程作爲一個系統,必定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並與客觀世界相關聯。

在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如果配合得當,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就會形成合力,促進教學過程的開展,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教學過程諸要素的和諧包括諸要素之間的和諧,諸要素自身的和諧,教學過程與教學環境的和諧;諸要素之間的和諧又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與教材的和諧,教師與教法的和諧,學生與教材的和諧,學生與教法的和諧,教材與教法的和諧。日語論文筆者在這種和諧的人性化課堂教學中,努力使各要素互動整合,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品格得到健康發展,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在日語教學中體現了新課程育人觀的美好願景。

我在多年的日語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人性化課堂教學優化了學習環境和學習過程,優化了學生的心理狀態,融洽了師生關係,也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巨大挑戰。教師只有熱愛教學工作,熱愛學生,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與教師產生共鳴,愉快地接受知識、情感和人格品質的教育,在科學的育人理念指導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武磊《教育的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育》《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 年 10 期

2.張曉暉《教書育人學術理論—提高師範生素質應建立科學化和人性化的教育模式》教書育人學術理論

標籤:論文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