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兒科學雙語教學精品課創建論文

論文1.99W

雙語教學就是這樣一種教學方法,透過課堂及實踐對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反覆鍛鍊,真正使英語活學活用起來。爲提升學校層次、增強學校競爭力,提高醫學生知識層次,促進全國醫療行業發展,在高等醫藥院校中推行雙語教學勢在必行。著名醫學家、教育家裘法祖先生曾說過:“掌握一門外國語言就多擁有了一把開啟醫學科學大門的鑰匙”。醫學雙語教學就是要把英語轉變爲開啟國外先進醫學知識大門的鑰匙,透過雙語的應用,使我國醫療行業擁有趕超世界先進的能力。所以,在作爲後期臨牀“內外婦兒”四大課程之一的《兒科學》中推廣雙語教學的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我院兒科臨牀學院近些年來遵循國家教育部的精神,依據蘇州大學建設精品課程要求,將《兒科學》雙語教學作爲一個重點工程來抓。具體實施時將整個《兒科學》雙語課程分爲兩個方面,即理論課教學及實踐課教學,形成了教師講授、學生質疑、雙方討論的良性循環,並且加強討論和實踐時應用雙語的比重,做到雙語並行應用。除此之外,我們還不斷制定和完善科學的課程規劃,重視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注重課程體系的國際接軌,強化教學內容及雙語教材的積累,引進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理論與實踐並重,紮實推進《兒科學》雙語精品課程建設。

兒科學雙語教學精品課創建論文

雙語精品課程建設的方法及內容

1、理論課講授。雙語教學在我國是要求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進行的教學活動。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種雙語教學模式。

(1)部分式雙語教學:部分學科使用外語教學,而其他學科仍保持母語教學或者課程的部分內容是用外語教學。

(2)完全式雙語教學:僅使用一種外語進行教學。

(3)漸進式雙語教學:由開始時部分或完全使用母語教學,逐步轉變爲全部課程僅使用外語進行教學。目前我國的語言環境還是以中文爲主,並不像新加坡或香港那樣雙語並重,而且我國的雙語教學處於起始階段,這就決定了我們在當前及相當長的時間中仍必須採用漢語爲主,英語滲透爲輔的部分式雙語教學及漸進式雙語教學。醫學知識多數較爲複雜,在純中文教學中有些內容學生都難以理解,另外,醫學英語詞彙大都生僻,專業性強,如果單純使用英文講解學生則如聽天書,基於我院所教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亦採用這種部分式及漸進式雙語教學模式,實際應用中反應良好。

總結起來,我們使用的理論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重點內容全英文講授。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及現場反應,花20~30分鐘時間將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全部使用英語進行講授。講課過程中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口語,語速保持四級語速或更慢,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領會和理解。例如在講授“Neonatology”時,將總論部分內容用全英文講解,讓學生對基礎內容,如“新生兒、足月兒、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極低出生體重兒、超低出生體重兒”等重要名詞有較深的理解。

(2)複雜內容中英文混講。對於某些較複雜的課程內容採用中英文混講的方式:將重要的醫學英語單詞、短句或長句穿插於中文講述的過程中,增加大家對其的理解。

(3)常用內容中英文互動。對於經常要使用到的一些內容,我們要求師生採用對話的形式,穿插英文進行對話,讓學生儘量使用英語進行討論和回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採用單詞、短句、長句或段落進行回答和討論,如講“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這一章節時,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在回答中穿插“Jaundice、Hyperbiliru-binemia、Phototherapy”等簡單的專業英語詞彙即可,而對於英語口語水平較好的同學可讓他們使用長句描述症狀、治療方法,甚至是膽紅素代謝途徑等複雜的過程,促使大家將英語學以致用。

(4)教學課件全英文化。目前多媒體課件在教學活動中被普遍採用,我們的雙語教學中也充分意識到了多媒體的重要性,所以要求雙語理論教學中必須使用多媒體課件,並透過多媒體課件評比促使老師加強這方面的.準備。在我們的雙語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全英文化率達到了100%,這樣板書內容顯得簡潔明瞭、重點突出,內容與國外原版教材接軌,而在課堂講解時則用單詞或短句,遇到重點或難點的地方配合中文進行講解,使學生在理解重點、難點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專業英語水平,達到了最佳教學效果。

2、實踐課教學。單純的理論教學在實際中往往存在着較多的不足,特別是在醫學這樣一個注重實踐的學科中更是如此。考慮到實踐環節的時間較多,空間和組織形式相對自由,並且實踐課時師生距離更短,更利於交流互動,所以我們在臨牀實踐環節中靈活安排了形式多樣的雙語互動內容。這樣,我們的老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對理論課內容進行拾遺補缺,在實踐中加深課程的印象。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課前專業詞彙準備。我們會提前公佈實踐環節內容,讓學生在課前自己查閱課程有關的重要英語單詞和文獻資料,預習我們會在上見習課可能用到的專業詞彙,掌握在病患交談中需要使用的一些句子,爲現實交流做好充足的準備。

(2)課時採用真實病人及模擬病人交替。現實中,真實病人能進行英語交流的不多,尤其是兒童醫院,本身患兒年齡較小,甚至大多是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學齡前兒童,雙語教學必然不能是在學生和患者之間進行。所以面對真實患者時,我們要求學生根據病人的主訴和體徵當場使用英語進行描述。另外,我們在帶教過程中,抽出部分時間,讓學生模擬病人或者教師自行扮演標準化病人,透過兩者之間的英語對話,將上課所學貫穿到實際應用中去。

(3)課後進行書面英語練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雙語兒科教學不能僅僅鍛鍊學生聽說讀的能力,寫作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近幾年SCI論文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國外雜誌上發表文章,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英語寫作。所以在我們的雙語課程中,也安排了這樣的實踐環節。在課後讓同學用英文對實踐課中的疾病進行總結,並將臨牀病例翻譯成英文。這樣提高學生接觸醫學英語寫作的頻率,爲將來醫學文章的寫作奠定基礎。我們在實踐環節中全面加強了學生聽說讀寫等醫學英語的學習,所以學生醫學英語專業知識有較大的提高,同時交談中公共英語的表達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同學們普遍反映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很適合他們的需要。

雙語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師資力量不足。雙語教學的關鍵之處在於師資隊伍是否強大,因爲雙語教學要求在課堂上運用漢語、英語兩門語言進行授課,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同時還要具備紮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尤其是口語及聽力能力,因此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現實中,往往因爲醫學專業性強,知識量大,臨牀帶教的老師本身還有着較繁重的臨牀工作要做,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英語備課上,尤其是臨牀醫師英語口語能力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現在大多數教師不具備直接使用英語進行對話和教學的能力,大部分時間還是以中文交流及教學爲主。教學師資不足是全國教學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院採取了以下措施:

(1)定期請外教至我院進行專業英語培訓。透過近幾年的培訓,我院多數教師的英語水平明顯提高,進步巨大。

(2)儘可能爭取機會讓醫師出國進修,尤其是對帶教醫師出國進行各項政策上的傾斜,促使更多的人有機會到國外接受純正英語的訓練。

(3)全面實行英語交班制。每天早交班全部用英語進行,給每位醫生創造複習醫學詞彙和練習口語的機會。

(4)在院內網中開闢醫學英語學習專欄,定期掛出醫學英語學習資料,以便臨牀帶教醫師學習和交流。

2、雙語授課教材缺乏。現階段國內醫學雙語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些教師僅僅是透過將原來的中文課件翻譯成英語後給學生授課。首先,這其中的翻譯的準確性要打一個折扣,退而求其次,學生學到的可能也只是“Chi-neseEnglish”,無法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專業醫學英語。“好馬要配好鞍”,雙語教學中同樣需要這樣的好鞍,一本合適的原版英文教材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說同樣重要。針對上述情況,我院透過購買合適的國外原版教材及教學視頻資料,並透過互聯網聯通醫學院電子資源,爲教師及學生提供醫學英語學習的資源,以便教學之用,執行的總體效果良好。透過近幾年的執行,學生對教材評價良好,認爲透過我院選用的教材,接觸到了地道的英文,逐漸掌握了醫學英文的表達方式和語法習慣。

醫學雙語教學展望

與時俱進對於教育而言意義重大,雙語教學的實施更是如此。爲適應21世紀我國教育國際化的需要,高等院校醫學教學模式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不但要求我們要具備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積累最新的教學內容,而且還需要具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充分和國際接軌。故創建雙語精品課程,實現課程設定的國際接軌至關重要。我院《兒科學》雙語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抓的系統性工程,從院領導到各教研室主任乃至教學一線的醫師,都充分重視其建設及實施。在建設過程中,大家都能從戰略高度和整體角度出發,着眼於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上,把雙語深入到整個教學活動和課程體系中去,從整體上提升雙語教學的質量。同時我院緊密結合實際情況紮紮實實開展雙語教學工作,不搞跨越,不喊口號。

透過目標管理,克服雙語教學人才、雙語教學教材上面臨的雙重考驗,透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師生共同進入雙語教學的情鏡中。下一步,我們要以國家建設雙語精品課程工程爲契機,促進我院《兒科學》雙語課程的進一步完善,提高《兒科學》雙語教學的質量,爲未來我國醫師和國際的接軌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