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以產城融合推進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論文

論文2.27W

產城融合協調發展是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四化兩型”社會的有效途徑,代表了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本文闡述分析了湖南新型城鎮建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夯實產業集聚基礎、科學優化空間佈局、完善城鎮設施建設等措施,促進產城融合發展,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以產城融合推進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論文

1 “產城融合”的提出背景及內涵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由於遵循的是傳統發展模式和規劃理念,出現了一系列“有城無產”、“有產無城”等問題,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基本處於分離狀態,呈現產業發展後勁乏力、城市發展動力不足的狀況,亟待新的發展模式和途徑。2011年,我國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的意見》,該檔案明確提出“兩化互動、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

產城融合是指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人的發展爲目標,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爲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爲動力,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構建產城人互動的有機體系,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模式。“產城融合”集合了工業轉型、城鎮一體化、互聯網+及智慧城市等新趨勢、新思維,以“以人爲核心,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相容”爲目標,核心在於產業,產業屬性決定了新城的功能結構、用地佈局、交通導向、景觀格局等戰略;關鍵在於行政管理,管理體制的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房地產功能的複合化開發等;最終落腳在於人,堅持“以人爲本”的規劃原則,營造“宜居、宜業、宜創業”的新環境。

2 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說:“人們爲了生活來到城市,爲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十二五”以來,湖南省出臺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在城鎮化率提升、城鎮體系完善、城鎮承載能力增強和城鄉統籌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全國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鎮化水平滯後

近年來,儘管湖南城鎮化進程加快,但2014年湖南省城鎮化率仍低於全國5.49個百分點,要趕上全國平均水平仍需較長時間,49.28%的城鎮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僅高出0.08個百分點,分別落後於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滯後於湖南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發展水平。湖南城鎮化進程也滯後於工業化進程,國際上通用的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的比值合理區間是1.4-2.5,2014年湖南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的比值爲1.24,比合理區間低位值低0.1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鎮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程度不高。

2.2 地區間城鎮化水平差距明顯

2014年,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城鎮化率分別達到72.34%、61%、56.55%、52.29%,分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個百分點;而湘西州、邵陽市、懷化市的城鎮化率分別爲39.88%、39.92%和41.3%,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個百分點,比城鎮化率最高的長沙市低32.46、32.42和31.04個百分點。從四大區域板塊來看,2013年長株潭地區城鎮化率達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個百分點;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區城鎮化率分別爲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個,比長株潭地區低18.18、18.84和24.95個百分點,區域和城市間城鎮化水平發展不均衡。

2.3 城鎮設施建設薄弱

從湖南29個設市城市來看,部分設施指標在中部和全國排位靠後,如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氣普及率均居中部第5;城市出租車數量居全國第19位、中部第5位;而且“十二五”以來部分指標在中部和全國的排位呈下降趨勢,2010-2013年,城市公園面積從中部第3位下降至第4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中部第4位下降至中部第5位,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從全國第8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國第13位、中部第4位;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全國第23位、中部第5位下降至全國第30位、中部第6位;城市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數從全國第12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國第22位、中部第3位。

3 以“產城融合”推進湖南新型城鎮化的對策

3.1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夯實產業集聚基礎,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

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引導工業向各級各類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和臨空、臨港產業區集中,推動產業集羣集聚發展;將產業園區與城市發展融爲一體、整體規劃,注重生產要素聚集與生活要素配套,促進城市空間與產業空間高度契合。優化產業空間佈局,大城市要加快推進傳統企業治理改造和搬遷,中心城區製造業要加快向周邊地區疏解轉移,着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服務外包、總集成總承包、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水平,擴大服務供給;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增強產業承接能力,重點發展製造業、商貿流通、農產品加工業、生活性服務業和建築業等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產業;鼓勵農村圍繞城市產業進行配套,努力成爲城市產業的第一車間和城市人口的生活原料基地;構建大中小城市和重點小城鎮特色鮮明、錯位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發展格局。

3.2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科學優化空間佈局,縮小地區城鎮化差距

湖南省內長沙、株洲、湘潭、岳陽、益陽、常德、衡陽、婁底8個地級市,是長江中游城市羣的三大構成主體之一。“十三五”時期加快環長株潭城市羣建設,一方面,要加快各自城市的建設,以長株潭城市羣爲核心,以長沙建設特大城市爲依託,合理調整三市及周邊地區行政區劃,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和城市間產業佈局,加快三市基礎設施的對接,做大做強長株潭城市羣,提高其核心增長極的地位;以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爲契機,依託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黃金水道建設,在岳陽、常德、益陽等環洞庭湖城市間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和立體交通網絡,加強水域生態修復,建設大湖經濟區和環洞庭湖城市羣。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在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和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大湘南地區的郴州、永州和大湘西地區的張家界、吉首、懷化、邵陽培育打造成區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塑造城市特色風貌,逐步培育成爲支撐區域發展的大城市和重要增長極。

3.3 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完善城鎮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服務水平

抓好城市道路、資訊、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公交、供水、供氣、防災等公用設施建設。道路交通方面要着重優化城鎮路網結構,增大路網密度,加強城市主幹道、過江過河通道、進城通道建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統籌城市道路、停車設施的佈局,做好市內與市外交通的銜接。資訊化方面要強化以光纖寬帶網絡、4G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等爲核心的新一代通信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創新應用,發展微電子、資訊技術、計算機和現代移動通訊爲重點的城鎮資訊化網絡服務業。能源方面要加快推進城鎮燃氣供應設施建設,完善燃氣輸配、儲備和供應保障系統;加快城鎮配電網建設與改造,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提高城鄉供電保障能力和供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