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教學做合一纔是教學的真諦論文

論文1.76W

摘 要: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等等,教師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上課也非常地投入與精彩。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說,往往都不缺趣味;但課後隨着興趣的退去,知識卻沒有得到鞏固。原因在哪裏呢?原因在於知識沒得到強化。那應該如何強化呢?本文就是探討教師如何有效地實施“做”,以達到“教學做合一”,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學做合一纔是教學的真諦論文

關鍵詞:教學 做 知識 強化

在教學上大多數教師都能做到“教與學”的統一,卻忽略另一面,就是學生的“做”。中國教育家陶行知視“教學做”爲一體,“做”是核心,主張在做中教、做中學,強調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上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上說“做便是學”。所以本文就是探討教師如何有效地實施“做”,以達到“教學做合一”,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做”,實際是一種行爲的強化,先學後做,這是一種對知識的溫習,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的一個過程;先做後學,這是一種對未知的探索,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能透過實際的動手尋找到真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充分地鍛鍊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做”的範圍很廣,但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用筆寫、用筆畫、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等;也即從學生最基礎層面的動筆開始,再慢慢到能自行設計實驗,最後能進行實驗操作。對於我們中學的學生,因爲學習主動性差,在課堂、課後,連動筆都不願意。生物學習,實驗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圖、表都是要透過動手畫才能鞏固的,學生恰恰沒有重視這一方面,導致知識得不到紮實的鞏固,容易遺忘。對於這樣的學生,“做”就顯得尤爲重要。

那麼,應如何進行“做”的有效教學呢?

教育家皮亞傑說過:“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認知規律及教學內容,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做”,引導學生透過“做”鞏固知識,並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培養思維能力。

一、“做”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科實踐興趣

“做”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有的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缺乏興趣。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做”的機會,引導學生透過“做”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做”中,把抽象的知識變爲活生生的知識,從感受中獲得正確認識。

要使學生有興趣,關鍵是讓學生有成功感。學生學不好,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沒投入。爲什麼沒投入?關鍵是失敗大多,沒信心。如果能讓學生獲得成功感,那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慢慢濃起來。所以先要讓學生做一些較爲簡單的、容易獲得成功感的訓練,然後,由淺入深,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講《光合作用》這一節內容時,先讓學生自己模擬普利斯特利的實驗,讓學生了解不同情況下的老鼠生存狀況。這個實驗簡單,而且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學生就會獲取最初的學習興趣。然後可讓學生動手做《證明光合作用產生澱粉的實驗》,讓學生透過實驗,觀察澱粉的生成。當學生看到葉片中顏色變化,會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再結合有光照與無光照條件,進一步探索顏色的`變化,透過多組實驗後,學生的實踐興趣就被逐步激發出來。而且這些實驗都不需要課上來做,可安排學生在課外或家中做,在上新課前完成。當學生有了這些實驗基礎後,再來學習光合作用的知識就簡單了。所以說興趣產生動力。

二、“做”要能反映課程實質的教學內容

教學實踐證明,內容的選擇並非越全面、越真實、越複雜,效果就越好。選取內容應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內容的簡潔程度要與學生的心理簡化水平相適應,要做到典型恰當,有時可指導學生根據需要自行製作。從“做”的難度上講,要注意選擇適合不同年級學生、能被學生接受的活動;從“做”的內容上講,要注意與教材的教學要求相吻合,即能恰當地反映教學內容的本質及特點。 生物老師在做《使用顯微鏡》實驗的時候,都會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顯微鏡的基本構造,並說出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也觀察了顯微鏡,但一收起顯微鏡,讓學生說出有哪幾部分組成,有的學生就記不清了。如果學生邊觀察邊畫顯微鏡的構造圖,效果就不同了。在平行班的教學中,讓一個班的同學來畫圖,另外一個班只觀察不畫,動手畫過圖的學生錯誤率明顯減小。這樣的畫圖,跟教學內容相符合,難度也不高,但很有實效。

三、“做”要能促進學生揭示知識的內涵

“做”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其特殊性在於“做”的活動能引起和促進學生把外顯的動手與內隱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繫起來,學生藉助於手的活動能夠實現和反映其內部的思維活動。

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係》,學生透過模擬實驗後,還是不明白“細胞越大,物質運輸速率越低”,可以讓學生做這樣的模擬實驗:在學校操場上,畫兩個半徑分別爲20米、10米的圓,兩名學生,將一物品,以相同的速度,從圓周走向圓心,再圓心回到圓周,看哪個花的時間多,讓學生親身體驗不同大小的圓物質交換率的大小。做完後再讓學生在紙上分別畫出半徑爲5CM、2CM的圓,再分別在圓中畫半徑爲0.2CM的小圓,看那個圓中能容納更多的小圓。這樣就會使學生明白,細胞也不能太小,因爲細胞裏還必需一定數量的酶和細胞器等。透過一些特殊的操作過程,使學生明白了外顯與內隱之間的關係。

四、“做”要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爲主,教材爲學生提供了許多“做”的機會。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做”,真正地放手讓學生“做”。“做”要到位,不能流於形式,讓“做”與思維聯繫起來,讓“做”成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讓新知識從學生“做”中產生,即創新意識在“做”中萌發。透過學生的“做”,你會發現,學生也是一個創造者。

高中實驗都很重視探究或驗證。選修1課本,都是實驗,而且有一些難度較高的實驗,有的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大部分學校都只講不做,學生聽起來也缺乏興趣,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好不了。但如果老師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比如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自己來做不同風味的豆腐乳、泡菜,再將學生做的產品集中一起,搞個交流會,你想效果會怎樣?學生畢業後,不時都會談起如何才能做出更美味的豆腐乳、泡菜出來。這也許是學生最初的創新意識的形成。

五、“做”要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做”是學生由抽象邏輯思維向具體的形象思維過渡,並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看得見、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識。透過動手“做”引導學生從動作中發現、探索、領悟、抽象、概括,獲得直觀的知識,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同時,透過動手“做”等活動,學生對於將要形成的抽象的概念已經積累了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頭腦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做”之後,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把“做”的過程整理、複述,透過口頭語言訓練進行表象加工,也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講《基因表達》這一章時,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因爲知識較爲抽象。學生首先要回顧什麼叫做基因、什麼叫做遺傳資訊、轉錄與翻譯的過程又是怎樣,特別在翻譯過程中涉及到的密碼子與反密碼子、mRNA與tRNA等,專有名詞多,學生就更不明白了。但如果能先讓學生做一個DNA的物理模型,再利用這個模型看着來講什麼叫做基因及遺傳資訊,然後讓學生構建轉錄模型,再用紅筆標記密碼子與反密碼子,這樣學生就能透過直觀的物理模型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爲形象的記憶,並提高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

所以說“做”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認識到“做”有助於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有利於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同時合作交流也能取長補短並獲得快樂。從“做”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規律,培養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能力,正是“做”的真正目的。

教學並不只是“教”和“學”,還有“做”,所以“教學做合一”,纔是教學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