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融合小學數學論文

論文1.36W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方式

社會生活實踐活動融合小學數學論文

教材的改革應體現學以致用的目標,所以數學課本必須實現學與用有效結合。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善於發現社會生活實踐中的問題,並能靈活機動地將生活實踐問題引入數學教學,實現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活動的有效融合。

1.依據教材,超越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些不符合當地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教師應有意識地對這樣的教學內容進行再創造,恰當地應用生活現象再現生活畫面,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在強調基礎知識講解的基礎上,可以多運用社會生活實踐中的例子替代枯燥重複的講解與練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生動、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樹立數學來源於社會生活實踐的觀念,又可以訓練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感悟數學的實用性。例如,在《認識鐘錶》的教學中,當講到“時、分、秒”等內容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讀表、調錶、定時,而且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會進行時間上的運算,具備相應的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比如可以問學生:“1天只有24小時,1小時等於60分鐘,1小時能做什麼?1分鐘又能做什麼?有的同學感覺一天什麼都沒做就過去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有時間觀念。”如此一來,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法觀察現實生活,用數學的頭腦思考生活中的問題,使數學變得活力四射,真正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2.來源生活,內外結合

想要將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有效融合,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大膽創新,樹立“數學來源於生活”的理念,實現數學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良性互動,比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課堂教學之後,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搜集一些長方體,然後動手製作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學生積極彙報並製作長方體,從中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特徵,加以點撥便可抽象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本質特徵了,同時學生感受到了它們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樣讓學生把課內外知識緊緊結合起來,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可以確保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有效融合。

3.積極實踐,創新評價

長久以來,教師把考試看成是評價學生、管理學生的利器,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爲了更好地開展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就必須藉助教學評價上的創新實現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促進。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認識人民幣,會使用人民幣,懂得錢數彙總與找零,必要時教師可以藉助“班級幣”這一虛擬貨幣,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引導學生利用“班級幣”進行物品的虛擬買賣,靈活開展合作性的實踐活動,從而加大對學生社會生活實踐能力和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力度,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積極發現數學、應用數學,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極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樣更有助於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和數學情感的養成,真正熱愛數學。

二、結語

總之,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這是突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性、現實性、開放性和應用性的必然選擇。數學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融合,要求數學教師提高對社會生活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結合數學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對社會生活實踐活動進行精心設計,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能力進行更有效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