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文人園林意境空間設計論文

論文9.89K

一、縱觀文人園林的歷史發展

文人園林意境空間設計論文

我們看到了文人內心的無奈與悲涼,同時也看到東方哲學影響下的審美格調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空間形式。挖掘文人園林的意境營造絕不是追求舊文人的生活模式和心態,而是從中感悟空間的東方哲學,這是一種精神性的審美構架,極具東方氣質,追求與自然相融的意境,尋求單純物質空間帶來的精神享受。如何在人爲的空間環境中打破與自然的隔絕;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再造精神的無限性,將人、自然、空間三位一體有機的融合。這些空間營造的手法與思想很多可以被當代設計借鑑。

空間設計與現代建築有機的結合,追求單純的自然品位,遠離華麗、瑣碎、堆砌、庸俗和過分的裝飾,力求一石一木傳達情致,用極小的空間營造豐富的審美意境。在文人山水園林的山水美學意境中,可以被現代空間設計借鑑的手法和理論思想很多。首先,在建築的整體空間佈局上,步隨景移,移步易景,是一種很好的設計手段。它注意時間和空間層次的流動性,在少量的時間裏體會着豐富變化的空間審美,景物與周圍環境或開或合,或虛或實,不必強求整體設計的定式,依環境造空間,依時空求變化。在設計中選材經濟、樸素、雅緻、格調清新,直接觸發人們心靈的本質。當代空間設計中很多案例都試圖追求這是空間佈局的意境美。例如,劉家琨設計的《何多苓工作室》。他在建築的中間安置了天井,這看似簡單的小小天井積聚文人山水園林的特質。“天井四壁封閉,特意拔高,對外成爲物質性的主體,對內則強化了空無,這個天井是爲空間的存在性和東方精神而置的。”

在這個天井中人們不能直面天空,但可以透過四周形態各異的窗看到天井內不同的景緻。陽光也由於牆面的反射變得柔和了起來。人隨着時間變化體會自然地微妙變化,怡景怡情。其次,在造園手段上運用以小見大的方法。這種方法十分適用於當今寸土寸金的城市。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到園林設計中“小”的問題。文人園林中既有“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取法於地”的上下動態把握,也有“百尺爲形,千尺爲勢”的遠近打量把握。例如,王澎主持設計的上海頂層畫廊,在不大的面積內營造出一個極富動態的空間,利用開合牆面和可以移動的方形空間形成空間的複雜和變化。坐在可以移動的方形空間,周圍是一片黑暗,穿過一扇透出微亮光線的.門窗,使人感覺自己是坐在一個室外的庭院,產生矛盾的虛幻空間感。在王澎的作品中充分體現出小空間複雜時空的設計思維。又如,在美學觀點上文人園林強調“形”,而不是“型”。關於“形”,蕭啓宏先生的解釋爲影子,“影”因輪廓形成形狀,而“型”是人爲之物“,形”卻是物我合一。所以文人園林中門窗、隔扇、剪紙花窗、透漏的假山,無不因影子而產生致幻致虛的意境。影與形互爲關係,不斷重構,形與無形相互交替極具現代感。所以被當代空間設計借鑑。例如,王暉先生設計的“左右間酒吧”,酒吧利用鏡子和鏡面不鏽鋼的折射和反射所表現出來影的“無形之形”,引起觀者新奇的感受和有趣的遐想。再如,在空間功能上文人園林不單是滿足簡單的私密性,而是同時要滿足可遊、可居、可觀、可行的觀點。一些建築如:臺、樓、閣、亭、廊,皆朝四面有不同程序的開敞,稱“廳空間”。這種“廳空間”成爲文人園林的主導形式,滿足了文人看與被看的審美情趣。所以,這樣的一種“廳空間”被當代設計師所借鑑。房屋的中間有庭院,建築繞庭而作。

二、人生活於園中與自然融合

是獨立精神的放鬆,使建築在自然面前甘當配角,使自然成爲審美主體。文人園林設計是整體思維的產物,在最簡單的形式裏容納着最豐富的內容。這如同中國文化的另一代表——圍棋一樣,只有黑白兩色,但其組合變化卻是驚人的。雖然只是略舉了幾個小小的事例,但可以看出它給我們當代的空間設計帶來的深刻影響,當代設計師要充分挖掘它的精神內涵和造園手段爲設計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