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淺談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論文

論文3.36W

淺談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論文

論文關鍵詞:

淺談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論文

現代舊體詩詞 非現代性

論文摘要:

現代舊體詩詞在精神品格、形式以及機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現代性的特徵。在討論現代舊體詩詞的價值和入史問題時,不應該籠統地談論現代舊體詩詞是否具有現代性,而應該注意到它在現代性方面的複雜性與多面性,特別是應該注意到它無法被定性或歸入爲現代性的層面。現代舊體詩詞的現代性與非現代性是夾纏扭結在一起的,很難截然分開。現代舊體詩詞自身所處語境的複雜性,決定了它在現代性問題上的複雜性。對現代舊體詩詞非現代性的承認,並不意味着對現代舊體詩詞的輕視或貶低。

近一個時期以來,學術界在現代舊體詩詞的評價以及入史等問題上的爭論似乎愈演愈烈,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場論爭最主要的起因是王澤龍先生髮表的《關於現代舊體詩詞的入史問題》一文(《評論}2007年5期)。王澤龍先生在文章中主張現代舊體詩詞不應人史。呼應王澤龍觀點的有呂家鄉等人,反駁或對王澤龍文章提出質疑的有馬大勇、陳友康、劉夢芙等人。現代舊體詩詞的現代性問題已經成爲一個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我們必須同時注意到現代舊體詩詞在現代性方面的複雜性與多面性。我們應該看到,現代舊體詩詞,的確有許多現代性的成分,但我們必須承認,它的許多特徵無法被歸結爲現代性。筆者將其稱爲非現代性。在評價現代舊體詩詞的總體成就時應該考慮到它的這些非現代性成分,有必要跳出現代舊體詩詞的“現代性”問題本身,以更爲宏闊的視野來審視與“現代性”相關的課題。

一“現代性”這一術語在西方,從馬克思·韋伯、哈貝馬斯,到卡林內斯庫,在不同的領域,它的所指其實有着程度不同的差異。

我們必須審慎地使用“現代性”這個術語。但是無論怎樣講,“現代性”的所指還是有一些公認的內涵與邊界,比如“”、“平等”“自由”等現代公認的基本價值理念。我們應該把這些可能會被更多人認同的“現代性”作爲討論現代舊體詩詞“現代性”的理論基礎。“現代性”的所指主要是相對於傳統或古典而言的,因而我們不能把凡是屬於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精神活動就都說成是現代性的。具體到文學作品的“現代性”,它首先應該體現在對傳統的差異、變化和超越上。

卡林內斯庫說:“現代性和對重複的批評是同義概念。”…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使用現代性一詞的。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現代舊體詩詞和其他新文學樣式一樣,許多作品是具有現代性精神品格的。一般認爲,自由、民主、科學、法治和人的現代化等現代性價值觀是20世紀中國舊體詩詞的重要內容和精神資源。現代舊體詩詞在這方面提供了中國和文學中不具備的新質素。

另一方面,現代舊體詩詞中表現了不少非常傳統的'思想感情,在精神上有與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更爲相近的一面。劉納說:“在舊體詩定型化的表達方式和它所對應的情感現象之間,早就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聯繫。感時書憤、陳古刺今,述懷明志、懷舊思人、送春感秋、抒悲遣愁、說禪慕逸……構成了吸引着歷代詩人的情感圈。中國詩論重視詩人的個人風格,但在種種格調風格的覆蓋下,我們看到的卻是情感內容的相似性與連貫性。”現代舊體詩詞的定型化導致它的一些情感以及情感模式對讀者來說似曾相識。它的情感世界與古人詩詞的文人情懷之間的相似性並不比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小。有學者指出:“文學的現代性不僅是文學的思想內容、精神特徵的現代性,而且是包括了文學語言、文體樣式、文學思維等文學本體形式的現代性特徵的。就詩歌而言,主要體現爲詩歌語言、詩歌體式、詩歌音節、詩歌意象、詩歌詩思等方面的現代性特徵,這些是構成現代詩歌區別於古代舊體詩歌的不同詩質性因素。”創新與超越是文學現代性在形式上的應有之意。這方面現代舊體詩詞表現出了諸多非現代性的特徵。現代舊體詩詞在格律、用詞上和古典詩詞相比,雖然有許多大膽創新,比如用新韻,用新詞甚至詞彙人詩等。但我們仍然不能無視現代舊體詩詞在形式上非常保守的一面。現代舊體詩詞的詩形、節拍、用韻仍然大體上沿襲了古典詩詞的一套。比如五七言的基本句式,二三、二二三的節拍模式,偶句入韻等等。現代人的舊體詩詞中,使用的和古典詩歌相同的詞語仍然佔有非常高的比例。雖然現代語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舊體詩詞在語言方面卻仍然多以古典的詞彙、文言的句式爲主,難免與現代有脫節之處。公認舊體詩寫得好的幾位現代詩人,如魯迅、郁達夫、茅盾、田漢、鄧拓等,他們最見功力的作品大都古色古香,從用詞、用典上甚至整個的情調上,都更近於古人的作品。現代舊體詩詞學古摹古之風有時還很盛行。一些人以能似古、能亂古作爲最高境界。這種模擬的風習,與文學現代性所要求的創新精神是不符合的。

 二現代性不僅指文學的精神、形式,更與文學的生產、出版、等文學有關係。

 人們在論述中國或20世紀中國文學時比較公認的看法是現代文學在文學的執行機制、傳播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不同於的變化。如現代報刊雜誌的出版發行、稿費制度與職業作家的出現,等等。

和古典詩詞相比,現代舊體詩詞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儘管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也有藉助現代大衆傳播媒介發表、出版舊體詩詞的情況。但期刊雜誌上發表的舊體詩詞,和新文學樣式相比,數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以內,人們舊體詩詞的首要目的也不是發表或出版。他們的舊體詩詞多寫在日記、書信裏、甚至寫在書報的邊角上。許多人寫作舊體詩詞,只是爲了抒遣一時的情懷,作爲一種紀念,頂多會在幾個好友或知己之間流傳。談到現代舊體詩詞與新詩不同之處,王建平說:“詩人們寫舊體詩詞主要以寄寓個人情懷爲基本宗旨。他們創作舊體詩詞,或是作爲宣泄情感,擺脫苦悶,調節的途徑;或是當作自娛、自賞、自珍、自憐、自省、自勉的方式;或是在友人間互相應答唱和,敘舊話別,感嘆世事,切磋。因此這些詩詞大多不是爲發表而作,有些作者甚至不願將它們公開示衆。”現代舊體詩詞主要是私人生活空間的產物。現代舊體詩詞的寫作、傳播主要仍是侷限於親友之間。現代舊體詩詞主要是一種私人寫作,傳播的方式也主要是私人之間的贈答、唱和,具有圈子文學的性質。這一點與佔代詩歌的載體常常是書信、畫卷、牆壁,主要靠人們的口耳相傳相同。

從文學的本體論角度講,現代舊體詩詞的主要作用,如自娛、社交等功能仍和古典詩詞相同。劉納指出:“對於受過中國舊式的知識分子來說,寫詩已經成爲他們人生方式和感情方式的一部分。吟詩弄文這件事本身,就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和安慰。何況,寫詩不但有明志和自娛的作用,它還是一種必不可少的交際與應酬的工具,是一種顯示才具的手段,也常常成爲一種風雅的遊戲。”舊體詩詞的實用以及消遣功能在現代仍爲詩人所看重,這也是他們選用舊體詩詞的原因之一。

現代舊體詩詞有不少的贈答應酬之作。魯迅說:“我平常並不做詩,只在有人要我寫字時,胡謅幾句塞責,並不存稿。”魯迅的大多舊體詩都是爲了應酬。現代文人之間的唱和之作也不在少數。翻開大多數現代舊體詩詞集,很容易發現爲數不少的唱和之作。有時舊體詩詞仍然被當作一種別有情調的形式,充作書信或請柬。人們借舊體詩詞互致問候、表達思念。這些詩往往被題以“寄某某”等字樣。除此之外,各種被冠以“懷”、“悼”、“憶”、“贈”、“詠”等字的舊體詩詞以及賀壽、賀婚、悼挽、紀行的舊體詩詞更是不在少數。這些非常傳統的文體功能背後,是現代文人生活中無法被歸入現代性的一面。

三在談論現代舊體詩詞時,其現代性不應該被忽視或否定,同時,它的非現代性也應被注意到,這樣才能對現代舊體詩詞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

承認現代舊體詩詞傳統或非現代的一面,並不會降低對現代舊體詩詞價值的認定。我們也不應因爲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而否認它在現代存在的合法性與必要性。應當看到,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本身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這既是現代舊體詩詞與其他新文學體裁相比保守的一面,另一方面,現代舊體詩詞的非現代性也恰恰是它在文學史上的獨特價值之所在,這一點似乎更爲重要。

 現代舊體詩詞有助於現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它爲新文學,尤其是新詩,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參照系,可以對新詩的某些偏頗起到制衡與矯正的作用。

對現代舊體詩詞非現代性的認定,不能被作爲貶抑現代舊體詩詞文學史價值的理由,也不能被當作評判其進步與否的依據。在討論現代舊體詩詞的價值和人史問題時,除了關注它的現代性的有無之外,還應該注意到它無法被定性或歸入現代性的層面。跳出“現代性”的框框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現代舊體詩詞更爲豐富的一面,而不再僅僅爲它的現代性做意氣之爭。我們不能爲了爭取現代舊體詩詞的文學史地位而把它的所有方面都說成現代性的。事實上,現代舊體詩詞在文學史上是否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取決於是什麼樣的文學史,另一方面也與它自身的藝術價值有關。舊體詩詞不必在新文學史中去爭什麼地位。在僅僅從時間概念上限定入史範圍的綜合性文學史以及專門的舊體文學史或舊體詩詞史中,我們可以使舊體詩詞登堂人室甚至對其大書特書。這一點恐怕是當前爭論各派都忽視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如果一方所指的文學史是狹義的新文學史,另一方所指的文學史又是綜合性的、新舊相容的文學史,各人心目中的文學史並不相同,這樣的爭論意義不會很大。另一方面,現代舊體詩詞應否或能否人史取決於它自身的藝術價值。現代性問題不應該成爲它是否人史的主要評判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