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全壽命週期的配網設備管理探究的論文

論文1.83W

摘要:近年來,我國電力產業發展迅速,且爲推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爲了進一步提高配網設備管理效率,確保電力產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引入全壽命週期的分析方法,透過對其概念和內容進行分析,進而對全壽命週期配網設備的管理方法展開了深入研究。

全壽命週期的配網設備管理探究的論文

關鍵詞:全壽命週期管理方法;配網設備;灰色關聯分析;內部機制

電網改造力度的不斷加深和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傳統的管理思想難以滿足配網設備的精細化管理要求。基於此,引入基於全壽命週期的配網設備管理模式,在延長設備生命週期的同時,提高設備管理的經濟性,進而以高效率的設備管理予以電力執行的良好支援,已成爲電力領域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全壽命週期分析方法概述

全壽命週期管理是指對設備引入到報廢階段的全面管理,不僅包括了設備本身的管理,還包括了資產管理,即其在使用與維護中價值的變動分析。當前,全壽命週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種形式:

1)灰色理論預測,此方法是建立在設備各項生成數據的基礎上的,透過生成設備的數據模型,在得到其預測以及關聯分析結果後,根據結果逆推所獲取的設備資訊。對配網設備進行分析可知,其一項關鍵問題就是自身的腐蝕問題,因氣候、天氣等因素而誘發的設備腐蝕使得其自身的絕緣性能大幅下降,從而增加安全隱患[1]。因此,可藉助灰色理論預測法對設備腐蝕而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做到防患於未然。首先,建立數據模型:選取硬性指標x(0)=[x(0)(k)xk=1,...n]=[x(0)(1),x(0)(2),...,x(0)(n)];其次,對其進行累加,生成x(1),並對設備的原始數據x(0)和模型生成數據x(1)的關係進行研究,進而得到二者關係式,根據公式1,進而計算出在設備腐蝕的全過程中,其壽命週期受影響的具體情況。

2)人工神經網絡。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配網設備管理大都是以建模的形式進行的',透過對系統變量未來某一時段的狀態進行估量,從而實現對影響設備執行因素的統計和分析。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中作爲常用的即BP模型,由於其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夠在設備執行過程中各類數據的變化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故而被部分電力企業着重應用到配網設備的管理與壽命預測工作中。在對基於技術的配網設備全壽命週期的管理方式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下文則從管理的角度對確保配網設備的正常執行與延長其壽命的措施展開全面分析。

2全壽命週期配網設備管理方法

1)壽命週期資產管理委員會的組建。透過評先樹優選取具有專業技能水平高和職業道德素養好的管理人員構成壽命週期資產(設備)管理委員會,並使其負責現有項目建設的初期設備投入計劃編制以及設計階段與竣工階段對設備的維修和養護與設備執行期間的監管等工作,確保技術部門、生產部門以及財務部門與安全監察部門各項工作的有效協調,做到設備投入成本的統一管理,從而實現各環節工作的良好銜接和支出成本的最優化,延長配網設備壽命,並提高其執行效率。

2)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設計。配網設備執行狀況的評價是關係其壽命長短預測結果是否具有可用性的關鍵,因此,有必要也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實現對配網設備全壽命週期的管理。電力部門(企業)應從配網設備的實際執行狀況進行分析,在對既有資產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瞭解的基礎上,以指標評估的形式確定出其同設備全壽命管理總體目標的差距,並透過合理糾正相關問題,在實現資金科學配置的基礎上,提高配網設備的管理效率。所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首先,是過程性指標,包括了規範性、先進性與及時性指標。規範性指標旨在對設備執行情況是否規範進行評估,而先進性指標則主要用來評估設備本身和使用方法是否先進;及時性指標主要用來對設備執行過程中各類故障問題的處理是否快速、準確、及時進行評價[2]。

其次,是結果性評價指標,包括安全、綜合以及週期和效能四類。其中,安全指標包括設備安全參數及強迫停運率和電網事故率;綜合指標主要是指對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的全盤指標,包括設備各項參數以及設備的耗能情況和線損率等;週期指標包括設備在其全壽命週期中所產生的執行與維護費用;而效能指標則包括了配網設備的資產利用率以及能效指數等各類指標。在對上述結果類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得出設備執行的相關參數,藉助灰色關聯分析法找出生成數據同既有數據的差距,做到對配網設備未來執行情況的準確預測[3]。透過對基於過程性指標與結果性指標評價結果的良好應用,從整體上提高全壽命週期配網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強配網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內部機制的建設。全壽命週期配網設備管理的內部機制的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分別開展:首先,對組織機構及其所實施的計劃加以明確。對配網設備的全壽命週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可知,其不僅是一項系統化工程,而且也是一項具有較強複雜性和較大規模的工程,故而需要電力部門(企業)各機構及人員的共同參與和合作,進而實現全壽命週期管理目標。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的組織體系,並對組織體系內部成員的各項工作職責予以明確劃分,從而確保配電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的持續、協調進行。其次,建立管理標準。在規劃階段,以因地制宜爲原則,根據設備所處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其執行特點及地區環境變化的管理措施。例如,在進行體系策劃時,需要考慮環境對設備的腐蝕情況,同時,引進先進的防腐蝕技術確保設備的正常執行。

3結論

本文透過對其基於灰色理論預測和人工神經網絡預測的配網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技術進行分析,進而從組建壽命週期資產管理委員會以及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和加強內部機制的建設等方面對基於全壽命週期的配網設備管理方式做出了系統探究。研究結果表明,全壽命週期的配網設備管理方式不僅能夠以科學的數據預測結果提高配網設備的管理效率,而且還能夠以良好的內部機制確保設備的正常執行。可見,未來加強對配網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應用,對於提高設備管理效率,促進電力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普,崔利榮,李倩.資產全壽命週期管理方法簡要評述[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05(12):77-80.

[2]鄒國發,蘇亮,任衛安,等.基於B/S架構的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系統技術研究[J].教練機,2015,02(06):48-52.

[3]閆耀永.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變電站設備全壽命週期管理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0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