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設計和組織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論文參考

論文8.85K

[摘 要] 遊戲是幼兒幸福童年的保證,幼兒園必須克服爲遊戲而遊戲的弊端,爲此,教師必須能根據幼兒的需要設計符合幼兒發展要求的遊戲,並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採取多元化的途徑和方式保證幼兒既獲得遊戲體驗又得到發展,設計和組織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

設計和組織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論文參考

[關鍵詞] 遊戲;幼兒發展需要;幼兒園遊戲設計

遊戲對幼兒來說,是他們獲得幸福快樂的童年不可或缺的因素。滿足和保障幼兒遊戲的權利,已經成爲現代社會進步的標誌,縱觀幼兒園現有的遊戲活動,存在着嚴重的缺陷:一方面是教師對幼兒自發的遊戲放任自流,不知道幼兒在玩些什麼,也不知道該怎樣引導,另一方面是教師設計的遊戲只考慮教學的需要而不考慮幼兒遊戲的需要,過分強調其學習的功能。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提出教師應當學會設計和組織能真正滿足兒童發展需要的遊戲,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沒有愉悅感受、束縛幼兒手腳、禁錮幼兒創造性的遊戲設計思路,恢復遊戲本應具有的那種寬鬆、自然、快樂的本性特徵。

一、發現幼兒的真實需要

教師要能設計出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就需要透過觀察幼兒遊戲過程、參與幼兒遊戲、向家長了解等途徑,發現幼兒對遊戲的真實需要,然後在此基礎上,纔有可能改變目前幼兒園遊戲的現狀,引進釋放天性的自由遊戲,創設適合不同年齡幼兒遊戲的環境,最大程度滿足和提升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實現“培養健康活潑、積極主動、懂規則而又有創意的快樂兒童”的目標。

發現幼兒需要,是爲了設計切合幼兒實際、有益其身心發展的遊戲。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處理好以下幾組關係:一是幼兒天性與教育要求之間的關係。身心愉悅是幼兒遊戲的追求,教育應順應幼兒的天性,在實現教育目標的同時重視幼兒身心愉悅體驗的獲得;二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幼兒是遊戲者,教師是遊戲設計者,既要發現幼兒自發自願的需要,又要引導幼兒需要的發展;三是教師確定規則和幼兒自定規則的關係。遊戲一般都有規則,教師要善於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發現幼兒自覺的活動要求,從中挖掘出幼兒遊戲的意願與傾向,幫助確定遊戲規則或改進、設計新的遊戲規則。

二、採取多元化的途徑組織實施遊戲

在設計了符合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後,教師還需要對如何組織實施這種遊戲有所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證遊戲對幼兒發展功能的最終實現。筆者所在幼兒園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種多元化的組織模式。

我們依據遊戲的組織形式將遊戲劃分爲兩種類型,一類是集體活動類型的遊戲,一類是個體活動類型的遊戲。集體活動類型的遊戲可以依據其性質和內容的不同進一步劃分爲區角操作遊戲、混齡交往遊戲、興趣小組遊戲、娛樂遊戲、親子游戲等。對這些遊戲同時要考慮幼兒的年齡差異,如區角操作遊戲可以適合於各個年齡段的幼兒,而混齡交往遊戲則以大班帶中小班更爲合適,興趣小組遊戲也更適合中大班幼兒,娛樂遊戲和親子游戲則更適合於託小班幼兒。教師可以採取以下具體形式來組織這些遊戲,如對區角遊戲可以採用“幼兒工作間”的形式,即根據不同的`區角內容設定相對獨立的活動區角;對混齡交往遊戲則可採用“大帶小社會人”的方式,讓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個活動區域或活動羣體中開展活動,資源共享、合作互助;對興趣小組遊戲可採用“快樂星期五”的方式,即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開設若干興趣小組,然後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和專門的藝術活動,園長之友《設計和組織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每到週五,幼兒可以掛牌,約上朋友一同前往參加;對娛樂活動可以採用“節日對對碰”的方式,結合幼兒熟悉、喜歡的節日組織遊園或結對活動,幼兒間、班級間、園區間的交流可以滿足幼兒參與社會活動、瞭解傳統節日的需要;對親子游戲可以採用“雙休日親子俱樂部”的方式,利用雙休日,由教師或教師和家長共同組織、共同參與,以滿足幼兒親情交流、感受愛與快樂的需要。

個體活動類型的遊戲是在幼兒無意識的情況下自願進行的,它反映了幼兒對遊戲的原始要求,屬於一種完全自發、自由的遊戲,適合於各個年齡段的幼兒。這種遊戲又可以進一步分爲分享遊戲與自由遊戲。其中,分享遊戲可以是幼兒間的互利行爲,也可以是幼兒間的互助活動,如自帶玩具分享。自由遊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結伴、自選場地、自發進行的遊戲。個體遊戲的組織者是幼兒自己,但也需要教師的適當指導,以幫助幼兒建立內隱的規則。在上述各類遊戲的組織實施過程中,爲使遊戲適宜於幼兒的年齡特徵,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教師還需要密切關注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發現存在的問題,併爲幼兒提供適宜的幫助或支援。

如在組織實施區角操作遊戲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遊戲動機、慾望和思維方式,及時調整材料的投放與環境的創設,並保證給予幼兒自由操作的權利,引導幼兒解決衝突、建立遊戲規則;在組織實施混齡交往遊戲時,教師要注意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社會實踐中產生主題,從幼兒的對話與合作中發現性別差異、交往水平及混齡的利弊。對這種混齡遊戲的指導,教師要以隱性支援爲主,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參與;在組織實施興趣小組遊戲時,教師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設計興趣小組,並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觀察和發現幼兒的表現方式、才藝潛能與性別差異,對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從選擇到動手操作的各個層次的支援;在組織實施親子游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親子關係的性質與情感體驗,幫助家長掌握與幼兒遊戲與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幼兒自發進行的自由遊戲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從幼兒的行爲表現中分析其玩的方式與內容,及時捕捉其興趣點,以適宜的方式適當介入;對幼兒的分享遊戲,教師則要注意觀察幼兒分享的內容與意願表現,鼓勵、幫助幼兒自由、大膽地表達。

三、對幼兒與教師發展的促進作用

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遊戲設計與組織實施,不僅可以優化遊戲教學,讓遊戲既成爲教學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成爲教師觀察幼兒的重要途徑,而且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在遊戲過程中共享發展的快樂。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如果能夠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經驗來探索世界,必將有助於推動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增強其學習的興趣與交往的自信心,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順利、自然地完成社會化的過程。而遊戲活動的設計、準備、組織、評價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因此也必然會成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它有助於教師的觀念轉變,促使教師在遊戲教學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爲,從單一的設計者逐漸轉變爲遊戲環境的創設者、遊戲過程的觀察者、遊戲進程的支援者與遊戲發展的引導者;有助於教師的身份轉變,促使教師從導演和裁判的習慣角色轉變爲與幼兒平等的夥伴身份,學會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時機介入,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和自由探索解決;有助於教師的行爲轉變,促使教師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在預設和生成中不斷調節活動設計、教育策略與行動方向,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策略,適應幼兒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增加教師個人的教育智慧,促進其專業發展。

標籤:論文 幼兒 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