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論文

論文8.78K

一、時間

關於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論文

2018年2月1日-2月3日。

二、地點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辦事處北卜村、李馬伕村、北劉村。

三、實踐目的

本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主要是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發現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並試着探索有利於農村留守兒童發展的路徑。

四、實踐過程

在寒假放利用3天的時間,分別走訪了北卜村的留守兒童妞妞、李馬伕村的留守兒童小偉和北村劉的留守兒童麗麗。在這些村子裏有不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子女與爺爺奶奶相依爲命。這些孩子有的上小學、初中,有的才上幼兒園,甚至還有的不滿3歲。這就是社會上常常被提及卻又常常被忽略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由於正處寒假期間,這些留守兒童都沒有上學,而是在村子裏到處跑着玩耍。

五、實踐形式

我向當地村民瞭解到,這幾個村子裏有1/3的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家中,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爲此,我特意走訪了其中的三家,其中包含一名幼兒(妞妞,3歲),一名小學生(小偉,8歲),一名初中生(麗麗,14歲)。下面是我的訪談過程。

訪談1:

【時間】2月1日

【地點】北卜村 妞妞家

【訪談人物】妞妞 妞妞奶奶

【訪談過程】

本人:妞妞,你的爸爸媽媽呢?

妞妞:去上班,掙錢給妞妞買洋娃娃。

本人:爸爸媽媽去哪裏上班了,妞妞知道嗎?

妞妞:(搖了搖頭)

妞妞奶奶:他們去上海打工了。

本人:那妞妞小朋友,你有多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

妞妞:好久好久了。

妞妞奶奶:他們一年回來一次吧,工地上活緊。快過年了,妞妞天天盼着他爸媽回來。

本人:那妞妞會想她的爸媽嗎,想的時候會怎樣呢?

妞妞奶奶:怎麼不想啊,經常拿着她爹媽的照片看,孩子一週的時候,她爹媽就去上海打工了,一走就兩年多了,中間就見過幾次,孩子都快不認識他們了。

妞妞:想爸爸,想媽媽。

本人:我想妞妞的爸爸媽媽肯定也非常想她吧。平時他們多久打一次電話呢?

妞妞奶奶:一個禮拜打一次吧,倆人又那麼忙,晚上也總加班。

本人:那有沒有其他的聯繫的方式,比如寫信,視頻什麼的。

妞妞奶奶:寫啥信啊,我也不認字,更不會玩那高科技。

本人:那妞妞的爸爸媽媽準備一直在上海打工嗎?有沒有計劃回來,或者把妞妞帶走。

妞妞奶奶:他們是去打工的,又不是去享受的,帶孩子去多受罪啊,在村子裏又沒有什麼副業,單靠地裏微薄的收入是不能正常維持生活的,這不是沒辦法的辦法啊。

本人:那您二老帶妞妞還習慣嗎,妞妞以後上幼兒園怎麼辦呢?

妞妞奶奶:我們帶着還行,就是她爺爺太寵着了,要啥給啥。上幼兒園不着急,等四五歲再上也來得及。反正幼兒園也不學東西,都是帶着玩。

結束訪談之後,我跟妞妞玩了一會,教她畫畫,教她唱歌,妞妞開心地說,爺爺奶奶從來不會教她這些。要走的時候妞妞不捨地看着我,眼裏噙着淚水。

訪談2:

【時間】2月2日

【地點】李馬伕村 小偉家

【訪談人物】小偉 小偉爺爺

【訪談過程】

本人:小弟弟,你的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

小偉:不知道。

本人:你有多久沒見過爸爸媽媽了?

小偉:反正很久了,過年他們走了之後就沒見過了。

本人:那你想他們嗎?

小偉:不想。

本人:爲什麼呢?

小偉:想也沒用。

本人:那你有沒有想過去找他們呢?

小偉:我纔不找他們呢,他們又不管我。

小偉說完跑了,於是我與他的爺爺進行了訪談。

小偉爺爺:孩子你別生氣,小偉就是脾氣倔,任性。

本人:小偉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怎樣?

小偉爺爺:這孩子就是從小沒跟大人在一塊,生分了。

本人:他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嗎?

小偉爺爺:他爹媽在城裏開了個小飯館,一天到晚忙得不行,有的時候洗着洗着腳都能睡着。

本人:那小偉爸媽平時會過問小偉的`學習情況嗎?

小偉爺爺:顧不過來,一年回來一次,過年在家也只呆了一個禮拜。

本人:那小偉的學習成績怎樣呢?

小偉爺爺:期末考試考了個倒數第三,這孩子,太淘氣,不學習。

本人:那您平時也輔導他或者監督他學習嗎?

小偉爺爺:我小學才上了三年,可輔導不了他啊。

本人:那小偉的爸媽注重他的學習嗎?

小偉爺爺:他爸媽倒是想叫他考大學,不過我看這孩子天生就不是這塊料,每次開家長會,老師都跟我告狀,我這老臉都沒地方擱。你看看這個孩子的作業本(小偉爺爺拿出了小偉的作業本叫我看),上面都是x,這還考啥大學啊。

訪談3

【時間】2月3日

【地點】北劉村 麗麗家

【訪談人物】麗麗 麗麗叔叔

【訪談過程】

本人:麗麗同學,你讀初幾了?

麗麗:初二。

本人:放假作業很多嗎?

麗麗:這作業不就是這回事啊,到了臨開學再做也來得及。

麗麗叔叔:我們麗麗啥時候都是臨開學前一天寫作業。

本人: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父母快回來了吧。

麗麗:我爸說今年過年不回來了,廠子裏給三倍工資呢。而且他們廠裏招聘兼職工,過兩天我就去。

本人:這麼小就去打工,你受得了嗎?

麗麗:我們農村人不比城裏人,不累怎麼掙錢啊。

本人:你小小的年紀,掙錢幹什麼呢?

麗麗:上學爲了啥,不就是爲了將來找個好工作,掙更多的錢啊。

麗麗叔叔:麗麗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雖然人不大,但是已經開始琢磨着賺錢了,她每週末都編織漁網拿到鎮上去賣,還攢了一些錢。

本人:那不耽誤你的學習嗎?

麗麗:不耽誤,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穩定。

麗麗叔叔:就是,麗麗從來都是倒數第一,對吧麗麗。

麗麗:我不是學習的那塊料,我想着上完初中就去跟我爸打工呢,我爸說城裏可好了。

六、實踐結論

透過對這三個村不同年齡階段的留守兒童的訪談,筆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身上普遍存在着以下問題:

第一,缺乏父母關愛。

父母遠在幾百、幾千裏地之外,打工任務繁重,因此常常會忽略對子女的關愛,導致這部分留守兒童或者缺乏安全感,或者產生叛逆心理,或者過於成熟,失去了少年兒童應有的純真。

第二,監護人素質欠缺。

妞妞的奶奶、小偉的爺爺都是文化水平極低的老人,他們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愛僅僅停留在生活方面,而對於他們的心靈則很少能予以關懷。而且由於隔代教養,容易造成溺愛等問題,使留守兒童產生任性、內向等心理問題。

第三,學習素質偏低。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父母在學習方面的輔導與監督,很容易放任自流,對待學習常常抱以一種“滿不在乎”的心態,所以無論是小偉,還是麗麗,他們的學習成績常常會比較落後。而且透過與麗麗的訪談,筆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對於學習的態度並不端正,所以輟學打工的現象也並不罕見。

七、實踐心得

由於我國現代化建設與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速,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越來越嚴重,這不僅爲留守兒童本身帶來越來越多的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會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相關問題,近些年來,經報紙和網絡媒體報道了很多留守兒童走上不歸路的新聞。爲此,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家長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對子女多一些關懷,還需要學校的力量、社會的力量,使留守兒童這一問題逐條得以解決,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