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西方網絡文化論文參考

論文3.38W

[論文關鍵詞]西方;網絡文化;特徵

西方網絡文化論文參考

[論文內容提要]本文對西方國家的網絡文化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西方學者對網絡文化特點的研究,並指出西方學者缺乏對網絡文化霸權主義的認識。

網絡文化是資訊時代的特殊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資訊社會的產物。它起源於西方國家,以計算機及其附屬設備作爲物質載體,以網民爲主體,以虛擬的網絡空間作爲主要傳播領域,以數字化爲基本技術手段,以各種形式的資訊爲主要內容,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意識和行爲方式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發展,各國之間的影響、合作、互動愈益加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在網絡的大熔爐中共同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先進的傳輸技術使文化生產和傳播的形式跨越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

一、西方學者對網絡文化的研究

美國學者DavidPorter將網絡文化的概念定義爲: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爲基礎,依靠網絡產生、形成或者藉助網絡得到延伸發展的各種文化現象的綜合。與文化的3個邏輯層次相對應,網絡文化也具有3個層面上的內涵:

首先,網絡文化表現爲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網絡精神和在長期網絡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共識。這些道德、價值、審美等方面的內在心理因素是各種網絡文化形式中最基礎、最根本的東西。簡言之,就是在網絡社會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

其次,網絡文化有制度層面的內涵。這是維繫網絡關係的規範與準則的集合體,形成並調控着整個網絡社會的正常執行。網絡制度既包括基於計算機系統本身的各種網絡協議,也包括人們在長期使用中形成的對網絡使用行爲的規範。

最後,網絡文化也有外化的物質形態。這也是網絡文化最初級的形態,包括計算機技術和網絡、資訊技術本身。當計算機和網絡的硬件和軟件爲人們開創了新的傳播方式的同時,這些外化的物質就和它們提供的可能性一起,成爲新媒介文化的組成部分。

網絡文化研究在西方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沉穩的學理探討階段。西方網絡文化研究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爲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爲網絡文化的大衆化階段,以新聞界爲主力,主要是對互聯網和網絡文化做描述性的研究;第二個階段稱爲網絡文化研究階段,具有各種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開始介入網絡文化研究,其關注的焦點是“虛擬社區”和“在線身份識別”;第三個階段是網絡文化批判性研究階段。網絡文化研究擴展到4個領域——網絡中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關於電子空間的話語方式、使用網絡的障礙和網絡空間的介面設計,以及這4個領域間的相互交織和相互依賴關係。

第一階段:描述性研究階段。20世紀90年代前期,美國的一些主要報刊開始就互聯網、網絡空間和“資訊超高速公路”等話題展開探討,一些專門的連線記者和早期的網絡使用者撰寫了許多文章。他們的研究一般都只是描述性地介紹網絡及網絡文化一些基本常識,對網絡文化的形態、作用等認識還比較模糊。同時,早期研究受到簡單的二元對立思維的影響;經常發出類似反烏托邦或烏托邦式的咆哮,關於網絡文化的好壞之爭貫穿始終。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是(美)DavidPorter著,Routledge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的Inter-netCulture。

第二階段:網絡文化研究成形階段。這一階段網絡文化的研究步入正軌,對網絡空間和網絡文化的描述已經基本成形,對其複雜陸和多維度性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研究者大都採取一分爲二的態度,既看到它所開創的種種具有積極意義的可能性,也對其弊端憂心忡忡。虛擬社區和在線身份的研究是這一時期的焦點。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是(美)TizianaTerranova著,Pluto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NetworkCul-ture:PoliticsfortheInformationAge。

多學科學者的介入使得網絡文化研究的視角得以擴展,人類學、社會學、人種學、語言學、婦女運動研究者紛紛從各自的學科角度對網絡文化進行了不同切面的剖析。同時,簡單、易操作的萬維網和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大批出現,迎來了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熱潮,真正意義上的主流網民開始形成,這爲進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批判性研究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學者發表了大量專論,對網絡文化的構成有了更多的認識,網絡文化的真正研究已經到來。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是(美)BrianJohnHilton,ChongJuChoi,CarlaMillar合著,TraffordPublish-ing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TheGlobalSilkRoad:Globalization。IslamandtheCreationandDistributionofKnowledgeUsingtheIntemet。

學者開始以一種更爲寬廣的視野來研究網絡文化的構成。與前兩階段的研究都是把網絡空間作爲一個實體加以論述不同,新的研究則把網絡空間看作是一個大環境,把網絡文化現象放在了更大的語境下,試圖發掘更加複雜、更加有價值的東西;注意網絡中所發生的社會、文化與經濟之間的互動;分析了網絡與它的用戶之間的介面上的技術設計過程。

二、西方網絡文化的特點

根據網絡文化的3個邏輯層面,美國學者TizianaTerrano-va將西方網絡文化的特點概括爲網絡文化的外在特點、網絡文化的傳播特點、網絡文化的本質特點等3個方面。

1、網絡文化的外在特點

(1)虛擬性。從外在形態上來講,網絡文化具有虛擬性。它產生並依賴於虛擬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而存在,這是網絡文化一切特性的基礎所在。在網絡產生以前,人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實體的空間,即物理空間。網絡產生以後,人們的生存空間發生了全新的變化,在兩種不同的空間裏進行轉換。在物理空間里人們所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的生活準則和習慣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網絡虛擬空間。當人們在網絡社會環境中把虛擬現實作爲一種真實時,人們的虛擬意識和觀念也由此產生。

(2)符號化。網絡社會是一個由符號組成的虛擬社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符號構成了網絡的全部內容。

符號是人類特有的行爲,恩斯特,卡西爾(ErnstCassir-er)曾經把人類定義爲“符號的動物”。在網絡中,人可能因沉湎於符號所構成的虛擬世界而遠離真實世界,符號構成的虛擬世界也可能造成虛擬與現實的'混淆。在網絡社會中存在的人都只不過是一個一個符號,在符號的面具下會忘記了真實的身份,忘記了現實存在的責任和道德約束。

2、網絡文化的傳播特點

(1)匿名性。網絡交往表現爲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數據的交換,相互交往的人並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在網上交流,人們可以隱藏自己的相貌、年齡、地位等在物理空間裏所不能隱藏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人們在網絡空間裏完全擺脫了在真實社會中受到的各種約束、規範和心理壓力,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表現自我,所表現的東西往往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些思想觀念、道德情操、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是個人感情的真實流露。

(2)廣泛性。網絡文化是開放的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的,上網的費用也越來越爲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參與和資訊獲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蔘與成爲了可能。

(3)時效性。互聯網的傳播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在網上盡情地瀏覽、下載、衝浪,人們傳播和交流資訊的方式徹底打破了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

互聯網的普及大大加快了資訊的傳輸速度,使資訊的收集、資料的查詢變得更加快捷和有效。透過網絡隨時可以瞭解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無論是上網查詢資料還是下載資訊,網絡是迄今爲止速度最快的傳播工具。

(4)多樣性。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使網絡幾乎具備了人類歷史上幾乎一切傳播方式的功能。在網絡中不僅能夠實現用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傳輸資訊,而且還形成了具有網絡特色的一套符號系統,這套符號系統爲某固定羣體的網民所接受和掌握,形成了新的網絡文化。

3、網絡文化的本質特點

(1)平等性。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播媒體相比,基於個人電腦的網絡更富有民主性,網絡文化是沒有屏障的。人們在面向龐雜的網絡資源時被儘可能地以興趣、愛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個人能夠更從容地選擇和吸納資訊。同時,人們之間的交流也實現了平等,順暢的電子郵件大大削弱了嚴格的等級觀念。美國學者TizianaTerranova認爲,西方社會在走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的艱難歷程後,將隨着網絡的日益普及步入一個“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網絡是一個無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虛擬社會。

(2)交互性。從技術特徵上講,交互性是指人們在資訊交流系統中發送、傳播和接收各種資訊時表現爲實時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網絡中每一個網民都不僅是資訊資源的消費者,而且是資訊資源的生產者和提供者。人們的資訊獲取方式由傳統的被動式接受“灌輸”教育,變爲主動參與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引導,提高了資訊的傳播效果,激發了人類的創造性思維。

(3)開放性。由於互聯網上的不同主題的電子公告牌、新聞組和電子論壇等,向任何感興趣的人開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獲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資訊,任意地與世界各地網民進行聯絡、交流,自由地訪問各種資訊資源。各種觀點、思想、民族文化在這裏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西方網絡文化與資訊霸權主義

美國學者BrianJohnHilton等人認爲,以互聯網爲代表的新媒體促進了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顯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全球化不僅存在於經濟領域,它滲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個領域,改變着人類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類社會正在進入全球社會時代,全球社會呈現出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局面,“地球村”成爲一種現實的社會存在。

全球化的進程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交往範圍和內容,使得彼此在地理、心理和語言上相隔甚遠的人們在基本的人類交往準則的基礎上,得以共同分享各種物質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而互聯網採用統一的協議給全世界的人們提供了統一的交往規範,能夠超越空間的限制把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起來。網絡文化所具有的廣泛性和開放性決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全球化的屬性。

但是,互聯網絡在減少跨越國界的資訊交流中的文化差異和隔閡,改善人類資訊環境、走向全球化的同時,又給各國保持政治的獨立、文化的獨特性帶來了新的矛盾衝突與對抗。多樣化的文化交流有益於相互吸納,但也會發生碰撞,各民族文化間的挑戰、摩擦和衝突不可避免。這是文化衝突存在可能性的客觀方面。從主觀方面來講,文化霸權主義是文化衝突的潛在動因。隨着網絡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清醒地意識到,世界已經告別了暴力與金錢控制的時代,誰能奪得資訊和文化的優勢,誰就能掌握未來世界的控制權。

文化帝國主義的有關論斷始於20世紀60年代,基本思想來源於意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AntonioGramsci)在其《獄中札記》中提出的“文化霸權”(Culturehegemony)理論。現主要用來指以美國爲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強大的文化工業,在大衆文化層次上傳播消費主義和其他西方價值觀念,對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文化控制。傳統大衆傳媒時代,資訊技術和文化想象的國際格局的控制權主要集中於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依賴進口文化技術以及西方國家的新聞、電影、電視娛樂形式。這些文化形式起着消費主義和其他西方價值的全球傳播工具的作用,系統地剝奪着發展中國家對自己的文化優先權與文化前途的控制能力,以及以自己的方式進入國際資訊領域的能力。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爲文化帝國主義。

在網絡時代,這種現象並沒有消失。網絡爲其使用者提供了全球性的交往可能,爲各個國家和地區、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走出去的機會,卻也給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其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向全世界傾銷、灌輸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歐美中心主義的意識形態,人爲地製造各民族、國家之間在文化上的隔閡、矛盾和對立提供了可乘之機。

作爲互聯網的創始者,美國在互聯網的使用中擁有天然的優勢。互聯網上絕大多數輸出資訊來自於美國,這些資訊以各種形式出現並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英語是網上的主流語言,這在客觀上限制了非英語國家使用互聯網的範圍和能力。這些都使傳統社會中的文化帝國主義不但沒有透過網絡得以解決,反而擴展成爲網絡文化帝國主義,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網絡的產生並沒有打破舊有的國際資訊秩序,文化帝國主義以一種新的方式透過網絡展現出來,主要表現在網絡資訊壟斷、網絡文化攻擊、網絡語言霸權等方面。

四、結語

西方學者對網絡文化的研究有其不足,他們對網絡文化的負效應,特別是網絡文化帝國主義缺乏應有的認識。但是,其研究成果有值得我們借鑑之處。

爲了保持並逐步提高自己在未來資訊文化競爭中的地位,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政策和法規來保障資訊安全、抵禦不利本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文化資訊的滲透;不斷提高本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發展資訊技術與資訊產業,建立、健全網絡文化管理措施,加快網絡資訊資源等的開發。

標籤:論文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