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科學小論文作文集合9篇

論文2.6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小論文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科學小論文作文集合9篇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1

我們家燒水的鋁壺底面總是有層黃黃的水垢,如果不及時清除,既費電又損壽。因襲,每過一段時間,媽媽就得用清潔球刮洗一次,這多麻煩啊。有一次,媽媽在清除水垢的時候還把手刮破了,又危險又麻煩,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怎樣才能方便又有效地幫媽媽除掉這煩人的水垢呢?

我開啟水壺蓋,往着壺內左看看右瞧瞧,百思不得其解,爺爺看着我這樣折騰,不耐煩地說:“水垢啊,從來都是這樣洗的,你省省心吧,還是把時間用在讀書上吧!”爸爸倒回頭插嘴了:“爸,你這老方法麻煩,我好像看到過什麼醋能除去水垢的做法。”媽媽攤開兩隻手,苦笑着說,:“我也習慣了,匯,你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嗎?”我滿懷信心地去查閱了書籍,還請教了知識淵博的電腦叔叔,點子可真多,大概有這幾種:

1、在水壺中倒些熱醋,蓋緊蓋子,輕輕搖晃後放置半小時,用清水洗淨。

2、將雞蛋殼打碎在水壺裏,再倒幾滴洗滌劑和適量水,加蓋後,上下晃動,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3、用清潔球刮擦乾淨。

到底哪個是最有效地的方法呢?我隨即找來了3只積滿水垢的水壺,一些醋,一隻雞蛋(鴨蛋),一瓶洗滌劑和一隻清潔球。我先在一號壺中倒些熱醋搖晃,放置一邊,再將打碎的雞蛋殼放入二號壺,滴入幾點洗滌劑放入水。最後,拿起一隻清潔球開始在三號壺裏刮擦起來。

半小時過去了,我也累得腰痠手痛,三號壺擦得也差不多了,我掀開一號壺的蓋子,一號壺果然煥然一新啊,沒有一點水垢,乾乾淨淨。哇!這個醋可真厲害!二號壺的蛋殼也有些功效,水壺底附着的黃水垢顯得斑斑駁駁,大部分水垢已經褪去了,只留了少數一些。回頭再看看我擦過的水壺,倒也乾淨,但留下了絲絲劃痕,像是扒了一層皮,我想對水壺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覺得第一種用醋的方法除水垢既方便又實用。

水壺爲什麼會積水垢?醋是怎樣清除水垢的呢?帶着疑問,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這位無聲的老師告訴我:河水、井水、海水等叫硬水,用硬水燒開水,溫度一高,水裏的碳酸氧鈣和碳酸氫鎂就相應地分解,生成碳酸鈣和碳素鎂,他們沉澱下來,就形成了水垢。而當水垢中的碳酸鈣遇到酸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溶於水的物質,一號壺除去水垢的原理就是這樣的。

我一定要讓媽媽用醋除垢,這樣,才能使水壺的裏面乾乾淨淨,看看舒服,又不費勁哦!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2

今天,我去釣龍蝦,我帶着釣竿和釣餌(豬肉)去一條混濁的溝裏釣。沒一會兒,我就釣到了10只龍蝦,正當我興高采烈的回到家準備紅燒時,發現小龍蝦的殼上沾滿了污泥,一開始我以爲溝裏的小龍蝦髒一些,少一些,於是我又到一個清澈的塘裏去釣龍蝦。結果一隻也沒釣到,於是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小龍蝦喜歡在混濁的水裏生活。

既然猜測了,我就要想盡辦法來證明這一點。我立馬行動起來,我找來兩隻桶,一隻桶裝渾濁的水,一隻裝純淨水,並在桶裏各放了5只龍蝦,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到了第三天,渾濁的水裏的龍蝦仍然生龍活虎,而在清水裏的小龍蝦已奄奄一息,這證明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我又做了一個實驗,我仍然把一隻桶裏裝渾濁的水,一隻桶裏裝清水,各放進5只龍蝦,但這次實驗我並不求小龍蝦喜歡渾濁的水還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龍蝦吃什麼,我不去管渾濁的水裏的小龍蝦,我天天餵食給清水裏的小龍蝦,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過了5天后,渾水裏的小龍蝦和清水裏的小龍蝦一樣生龍活虎,這個實驗證明了小龍蝦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現在我終於知道小龍蝦爲什麼喜歡渾水了,因爲水裏有極小的魚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這又是小龍蝦的最愛,所以小龍蝦就喜歡渾水了。

經過這次實驗,我心裏十分高興,因爲我又知道了一個科學知識,希望大家也常做這類科學實驗,只有這樣,才能多瞭解科學知識,增長見識。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3

媽媽把家裏搞成了一個小花園,花盆裏裝滿了肥沃的泥土,各種各樣的植物正生氣勃勃地煥發着活力。蘆薈綠得極豔,彷彿是一種液體的綠色,彷彿能擰出水來。紫薇花也欣然怒放,紫色的小花在一片草綠中透露着紫色的信號。一品紅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紅得似霞,深紅色的花瓣下點綴着幾片綠葉。我疑惑了:植物的生長必須依靠土壤嗎?

於是,我找來兩個塑料杯,在一隻中盛上半杯水,放入三顆綠豆;另一隻杯子中先放入1/4杯的泥土,放入一顆綠豆,再覆上土,壓實,放在陽光可照射之處。

一天過去了,水裏的綠豆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但埋在泥土裏的綠豆已發了芽,彎彎地貼着杯壁,正面看過去似乎是數字中的“6”。

過了兩天,綠豆的動靜越來越大,泡在水中的綠豆竟褪了皮,發了芽,樣子頗似小蝌蚪。而放在泥土裏的綠豆的芽已經有3-4釐米長了。

又過去了兩天,綠豆的差距越來越明顯。泡在水中的綠豆仍只有約莫摸1釐米左右長的芽兒,但在泥土中的綠豆的芽兒已破土而出,露出了小腦袋,似乎在驚喜地打量世界。

距離種下綠豆已有一週多時間,但現在的局勢大有不同。在水裏的綠豆因喝足了水,而長得越發粗壯,但現在的埋在土裏的綠豆狀況大不如前,因爲土壤太過乾燥而乾枯,鑽出泥土約有4釐米的芽兒已“睡”在了土地上。

我上網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植物必須的幾個條件分別是:適宜的溫度、陽光、空氣與水份。當植物離開這些條件是便會死亡。

事實證明:植物的生長不一定需要突然的栽培。這使我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4

動物世界裏有許多奇怪的現象,如兔子的眼睛爲什麼是紅色的?魚睡覺爲什麼睜着眼?許多許多,但我覺得變色龍會變色非常神奇,因此我對它進行了研究。

變色龍一般身長25—30釐米,舌頭比身子還長,它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會變色,這樣它就可以非常好地把自己僞裝起來,就彷彿穿了一件迷彩服一樣,既可以避免敵人的侵害,又可以迷惑它要捕捉的食物,便於採取突然襲擊。

這是爲什麼呢?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它的面板內有許多不同的色素細胞,有黑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金色素細胞。這些色素細胞受神經與激素控制。當環境中的光線。溫度。溼度等發生變化時,或是受到驚嚇時,神經系統立即會做出反應,引起各種色素細胞的收縮或舒張的變化,產生不同的組合,似我們繪畫時用“三原色”可以調出許多種不同顏色一樣,變色龍的身體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變化。

變色龍能隨環境變化改變體色,長期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有不少動物都有這種本領,如海邊的招潮蟹;有的外形也可以隨環境變化,如枯枝碟,顏色與形狀與一片枯葉幾乎沒有區別。動物的這種對環境的適應性成爲“擬態”。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一點也不足爲奇了。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5

星期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做了個實驗。我按照媽媽的吩咐,拿來一個乾燥的空玻璃杯,一個打火機,找來幾支蠟燭和一些石灰水。首先,媽媽取出一根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它,豎拿着。蠟油順着滴在了臺子上。媽媽乘着蠟油沒有凝固時,將蠟燭粘在臺子上。然後,媽媽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這時,蠟燭似一個乖巧的小孩一樣,熄滅了火星。我看了以後覺得這個實驗並不怎麼奇特,但自己卻又說不出什麼理由,只好請教媽媽。媽媽說,因爲火在燃燒時需要氧氣,而杯子把它蓋住了,裏頭的氧氣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會把氧氣燒光,當杯子裏沒有氧氣時,它就會熄滅自動熄滅了。

接着,媽媽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裏,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燒杯壁就附着一層石灰水了。又把這個燒杯罩在火焰上,一會兒燒杯壁的石灰水就渾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很納悶。媽媽聽了,笑着說,你還是去請教電腦老師吧!我一聽,開啟電腦查了起來,原來這是因爲蠟燭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不溶於水的白色固體碳酸鈣。“哦,原來是這樣呀!”我急匆匆地喊來媽媽,給她看了電腦上的說明。媽媽笑着說:“今天你有知道了一個新知識了。”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後,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瞭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6

我學習了《鐵罐和陶罐》這篇課文,知道了鐵罐放在泥土裏容易腐爛,我的腦袋裏冒出了一個小問號:“那麼鐵放在哪裏生鏽最快呢?爲此,我反覆思考研究做了一個小實驗。首先準備三個小鐵片,然後一個放在冰箱裏;一個埋進泥土裏;最後一個放在鹽水中,看看哪一種會更快使鐵片生鏽。一天下來,我來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鐵片,仔細觀察起來,可鐵片卻一點兒變化都沒有,我接着來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裏的鐵片,可結果仍是如此,最後我來到水杯前,拿出浸在鹽水裏的鐵片,可也是一點都沒變。這可讓我納了悶:“難道得時間長一點才能出效果?”我疑惑地走開了,幾天之後,我又來到那兒,驚奇地發現在泥土裏的鐵片有一點點生鏽,而在鹽水裏的鐵片早已鏽跡斑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開啟了電腦,原來是原電池反應,離子導電,因爲兩種金屬通常是活動性不同的兩種,以鐵和銅爲例,因爲空氣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鐵片遇到酸失去電子成爲鐵離子,電子則透過金屬移動到銅,再還原成氫氣,形成一個原電子,這種反應成爲析氫氣反應。鐵的這種腐蝕內稱爲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比一般的氧氣還原性腐蝕速率更快,從實驗和資料中證明,鹽水會讓鐵片更快生鏽!

想不到就一個問題,竟然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查找資料,去思考其中問題,一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那麼幾個字,可是它其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識是無法估量的,科學家付出的汗水也是無法想象預計的,那些科學家真的是爲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猛然間我恨不得把所有的問題都思考出一個答案來解釋,也正是瞭解這些後,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越來越強了。總之,受益匪淺。大自然一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永遠解釋不完的奧祕。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7

上個星期,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小巧玲瓏的指南針。

我把指南針轉來轉去,不明白爲什麼,它的指針總是指着南面。晚上,爸爸回來,他看見我在擺弄指南針,就問:“遇到什麼問題啦?”我說:“爸爸,爲什麼指南針總是指着南面呢?”爸爸說:“指南針是我們的祖先發明的,我們祖先知道磁石能夠吸鐵,並且製成了可以自由移動的指南針。爲什麼指南針可以指出方向呢?原來,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磁體,它和磁鐵一樣,也有兩個極,一個叫地磁北極,一個叫地磁南極。因爲指南針是一個磁體,並且可以移動,而磁鐵是同性相排,異性相吸,所以地球上的指南針就總是一頭朝着地磁北極,一頭朝着地磁南極。”“噢,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太有趣了!”我說。

爸爸還告訴我,指南針還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針稱爲羅盤。我問爸爸:“那麼,這個指南針怎麼用呢?”爸爸說:“把它放平,之後指針會受到地磁影響而旋轉,等它停下來的時候,其中一頭指的是南方,另外一頭指的是北方。指南針主要是在方向不明的時候,用來分辨方向的,但某些地磁不穩定的地方是不能使用指南針的,比如沙漠中和某些峽谷中。”

輪船在大海上航行,飛機在天上飛行,都需要指南針指明方向;我們到郊外旅行時,指南針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指南針真是我們的好幫手!

四年級:陳嘉焰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8

在我家衛生間內有一盞16W電子節能燈。每當夜深關燈後,燈就開始閃爍。正常情況下,每隔幾分鐘燈閃亮一下,閃亮持續時間不足1秒。我很好奇,想弄明白,不知道什麼原因。

後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出在開關上的發光氖泡上,由於氖泡並聯在開關兩端,開關閉合時,氖泡被短路,220V電壓加在電子鎮流器輸入端,電燈正常工作。開關斷開時,氖泡串接到電路中,此時氖泡發光,流過氖泡的電流約爲5mA左右。這一電流經過電子鎮流器的橋式整流電路,給濾波電容充電。當電容上電壓達到電子鎮流器振盪起振電壓時,電路起振,產生高頻電壓使燈管內氣體擊穿而發光。由於濾波電容貯能有限,電路一旦起振,濾波電容上電能很快會釋放掉,電路停振,燈熄滅。再經過幾分鐘後,以上過程又重複出現,如此往復,燈每隔幾分鐘就閃爍一次。白天,由於燈發光時間短,背景亮度高,加之燈管且亮度較小,不易被發現。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換成小瓦數的節能燈就不閃了,大瓦數的節能燈還是會閃;第二種是把開關裏的指示燈線腳連線剪斷就不閃了。

原來如此,節能燈關後閃爍的原因是這樣啊!這回我可又增長新的科普知識了!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9

秋風一起,金黃的樹葉紛紛落下。我在門前做清潔工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上的葉片大數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爲什麼呢?

其他的落葉是不是也一樣呢?我想再去觀察觀察吧。在這一週裏,我去觀察了許多樹的落葉情況。結果我發現,絕大多數的落葉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我想應該做一個模擬實驗來驗證一下我的想法。於是我製作了像葉片一樣的風箏去放。由於不太會放,所以放了很多次風箏也沒有飛起來。我記得風箏落地時總是重竹條的一面朝地,這是不是和落葉朝天有相同的地方呢?

難道樹葉也和我做的風箏一樣,一面重一面輕?帶着這個假設,我採了許多種不同的樹葉進行觀察。我發現,葉面表皮好像是裏面的葉脈排列稀疏一些,光滑一些,葉背面葉脈排列緊密一些,粗糙一些。於是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做了一個葉片的模型,用了一些細鐵絲,編成了網狀,有的稀疏,有的緊密。然後把稀疏的鐵絲網和緊密的鐵絲網連成正反兩面。然後我將“葉片”從空中拋下10次,8次是緊密的鐵絲網一面在下,2次是稀疏的鐵絲網一面在下。

透過實驗,我豁然開朗,於是我又到互聯網、書上查找有關樹葉的資料,終於明白了落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科學祕密,原來,兩種結構不同的細胞層,形成了同一片樹葉的“背”與“面”,由於比重不同,樹葉在飄落的過程中,會翻轉變化,重的一面朝下,輕的一面朝上,這樣降落最穩定。所以落地後,細胞緊密而重的一面朝黃土,細胞係數而輕的一面朝天。

科學真有趣,今後我要多做這樣的實驗,長大後做更多更復雜的實驗,爲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