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感言

教師師德學習感言

感言2.76W

關於教師師德的學習感言大家瞭解過多少呢?感言也是我們內心的感受,最好的感言就是把心中所想的說出來,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教師師德學習感言範文 ,一起來看一下吧。

教師師德學習感言

教師師德學習感言篇一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師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擔,責任重大。教師要以“學高爲人師,身正爲人範”爲座右銘來要求自己,致力於教育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並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聽從組織、領導的安排,幹好本職工作。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和標準,塑造學生的思想道德,傳授文化科學知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教師的思想素質和工作好壞,決定着教育的發展水平和質量。因此,教師的道德修養、道德水平,對於建立教育活動中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維持一個學校工作的良性執行和保證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助於提高教師覺悟,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如果一個教師在工作中教書育人,循循善誘,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勤勤懇懇地爲學生及家長服務,就會在學校中率先樹立起講究教師職業道德的榜樣,對全校師生員工產生深刻的感染作用。其他教師從這樣的教師身上看到了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的品質,就會在心靈上受到啓迪,促使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精心培育自己的學生。

其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助於激勵和鼓舞教師自覺獻身人民教育事業。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使人類知識得以延續。德育是激勵和鼓舞教師的精神力量,它要求教師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教師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就能刻苦鑽研業務,積極工作,自覺獻身教育事業。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正是師德對教師起激勵和鼓舞作用的生動說明。再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要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不僅要從思想上、業務上去努力,而且更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這是加強教師隊伍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師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陶冶教師情操,轉變教師氣質,培養教師品德,提高教師素質。

作爲爲現代化建設服務,爲當今社會服務的教師,應遵守以下職業道德規範:

一、獻身教育,甘爲人梯

“獻身教育,甘爲人梯”是人民教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會主義祖國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體表現,它是履行其師德要求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首先具備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覺地履行其他師德規範,爲人民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愛,是學生的需要。熱愛學生,是教師在一種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對學生髮自內心的誠摯的親密感情。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俗話說,“愛”能使“冰雪融化”。特別是對後進生,只要我們對他們傾注真心的愛,並把握好教育時機,掌握恰當的方法,我們相信,再頑皮的學生也是可以轉化的。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因爲有了愛,教書育人才會由被動變爲主動;因爲有了愛,我們看差生時纔不會有“看不順眼”的現象,我們纔會很樂意地去想辦法去改變他們。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製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爲,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裏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三、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最可貴的是身體力行。兒童、少年學生,除了向書本上學習之外,主要是向教師學習。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的話就是真理,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是智慧的象徵、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教師的思想、行爲、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薰陶和影響學生。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一個好教師應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爲之,什麼不可爲。由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爲舉止,一言一行都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爲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精通業務,學而不厭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讓學生學到人類的知識和經驗,因此,勤

奮學習,精通業務,掌握教學規律,是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關鍵。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

五、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教師的工作既表現爲個人的腦力勞動,同時又是一種集體活動。這就要求每個教師既要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要發揮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係。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的職業特點和歷史作用,不僅要求教師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師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和修養,對於把青少年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和教育,既是新時期爲把我國建設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也是教師職業特點和崇高職責的客觀要求。只有具有高標準的職業道德修養,才能成爲合格的教師。

教師師德學習感言篇二

孟二冬教授一生摯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他不僅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在三尺講臺上講授和傳承中華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範行爲詮釋和躬行中華文化的精髓。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來報效祖國和人民。在他身上不僅體現了學識的魅力,而且體現了人格的魅力。

由此,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師德與師能的統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兩個方面。

教育工作者應爲人師表,讓學生從崇高的人格魅力中汲取營養,真正給學生人格上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有高尚的師德、博大的愛心和默默奉獻的精神。教師的道德品格和人格對學生具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的日常工作雖然平凡,但教育的工作意義卻很不平凡。教師應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既要有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工作態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爲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影響學生,努力成爲青少年的良師益友,成爲受到全社會尊敬的人。“只有人格,能影響人格的發展和形成。”“以人格培養人格是最簡單,最明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界的人格,就是把社會的道德規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人格化,透過人的個性來體現這種道德規範。這種人格化的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深刻而久遠。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我們切不可忽視教師的人格的潛在作用,應該充分發揮教師人格獨具風采的魅力。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說: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着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教師在日常生活和班級管理中的舉止行爲最易成爲學生的楷模。有這樣一個班主任,她要求學生早讀不遲到。若遲到了,則要掃一週地。每天輪到她下班時,她總是提前到班上,自己坐在講臺看書。某次,這個班主任遲到了。班主任很自覺地做起了衛生。同學們知道班主任家的寶寶突然生病了,她才遲到了一小會的,都說小罰一天好了,接下來同學們輪流做衛生。班主任卻說,誰遲到了都一樣。自此,班上再沒人遲到了。教師的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自己要以身作則,要爲人師表,因爲身教重於言教。只要教師處處以表率,就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

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方面是師能。

一個知識貧乏、水平低下、表達不清、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的教師是不可能受到學生尊重的。一名理想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三個方面: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紮實系統的專業學科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對所教課程的認識,不僅要有深度,還應有廣度。對專業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還應能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在教科研迅猛發展的今天,學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只有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學識淵博,專業精深的教師才能承擔起培養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贏的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峯。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

教師情感魅力的核心體現就是愛心。而愛心主要體現在對學生學習及生活細節上的關心。進步時的肯定,退步時的激勵,激動時的理解,錯誤是的寬容。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寬容。教師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寬容、善待學生。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寬容和幫助,絕不是粗暴的批評,更不可示衆懲罰。成長中的孩子需要教育,而成功的教育在於師生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賴。把真誠的愛給予學生,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有這樣一個學生,好動,自制力差,上課愛和別人講話,批評他總是無動於衷。有一次學校組織對教師進行“民意測驗”,他給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全部打了零分。對此,班主任沒有去指責他,而是透過各種途徑瞭解這種對抗心理的形成原因,去他家走訪,和他談心,最終消除了隔閡。經過一番有的放矢的啓發引導,慢慢地,他對班集體的事積極主動了,在課堂上也能遵守紀律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